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潮中,背诵越来越受到宣扬,而语文教学的百年科学化却日益承受冷落与批判的打击。语文教学似乎只有回归背诵方能使之得以拯救。
今天的语文教学给人们太多负面呈示,它既享受着推崇和由此给予它的不可承受的厚望,又在这种厚望下苟延残喘,给人的总是失望,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此,总是在痛定思痛后,在失望、愤怒中,化悲痛为力量,掀起一次又一次改革。从“炮轰”私塾的死记硬背,到“怒骂”工具理性致使人文性的丧失,背诵由中心走到边缘,又由边缘向中心复辟。
面对失望,很多人拾起背诵这根救命稻草。可以想见,语文教学经历那么多大改大革,其结果似乎依然如故。假使不抓住过去的辉煌,还能抓什么哪?
抓住这根稻草,除了给一点慰藉外,就真的能够拯救今天的语文教学吗?或者问,还适合今天的教育吗?首先看看背诵的年代吧。
农业社会的小农氛围,在自然节奏中缓缓流淌。常常能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些需要的是宽裕的时间,追求的是高雅而不是效率,是无法突破吕叔湘先生所批评的“少、慢、差、费”的教育惯性的。
全部教育内容以“经书”为凭借,包容天文地理,且文言之词非有较高修养者莫能解也。更何况第一次见到方块字的儿童,对此不背下来又能如何?
小农社会文人是物以稀为贵的。某地方出了几个秀才举子,很快就会被传诵为“江南多才子”。秀才举子们也往往以说别人不会说,言别人不会言为上,一般人也认为他们之言岂是我辈所能听懂的。在此氛围下,有谁还会把背诵视为死记硬背?背诵就是教育,就是修养。
综上所述,背诵的年代有崇尚背诵的氛围,有宽裕的背诵时间,所学内容具有背诵的必然要求。背诵就有情趣,就有名利。
而今天呢?在大的方面,谁要是“两句三年得”不是贵族就是疯子。原因是今日之社会已非对“春花秋月夜”的细细品尝,而是在争分夺秒的变化发展,社会的变化步伐只能使背诵望其项背;在小的方面,学科在不断地细化,语文教学在经历了独立设科后也在不断地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域,但相对于其他学科还是表现出过于丰满。这种形势一方面造成了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去吟哦背诵;一方面语文教学在表面上简单化了,涉及到的关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对于这些学科来说是非常肤浅的,但在其本质的语言运用上却是步履艰难。再说,现代白话文读过之后基本上就能理解,还用背后去理解吗?
再现实一点说,背诵有过“死记硬背”的不光彩历史。背诵的知识多并不代表有多大学问,恰恰相反,却往往被认为是书呆子或书袋子。在急剧商业化的今天,背诵在过去所能带来的利益已经走向了反面。
至于语文教学研究,在面临困难、困惑的时候,向历史求证,吸取历史的精华是有益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历史作为理论贫乏的避难所、情绪宣泄的寄居地。这样不仅不能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却能消磨人的意志。背诵的历史多么辉煌也无法抹去百年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探索。我们今天所应该做是继续探索,而不是回头拾一根往昔的稻草。
时代不同了,情景不同了,历史也一定不会重复。背诵一定能够给语文教学很多启示,但决不是其将来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总结经验,但不是回归原点。
(只晓丹,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
今天的语文教学给人们太多负面呈示,它既享受着推崇和由此给予它的不可承受的厚望,又在这种厚望下苟延残喘,给人的总是失望,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此,总是在痛定思痛后,在失望、愤怒中,化悲痛为力量,掀起一次又一次改革。从“炮轰”私塾的死记硬背,到“怒骂”工具理性致使人文性的丧失,背诵由中心走到边缘,又由边缘向中心复辟。
面对失望,很多人拾起背诵这根救命稻草。可以想见,语文教学经历那么多大改大革,其结果似乎依然如故。假使不抓住过去的辉煌,还能抓什么哪?
抓住这根稻草,除了给一点慰藉外,就真的能够拯救今天的语文教学吗?或者问,还适合今天的教育吗?首先看看背诵的年代吧。
农业社会的小农氛围,在自然节奏中缓缓流淌。常常能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些需要的是宽裕的时间,追求的是高雅而不是效率,是无法突破吕叔湘先生所批评的“少、慢、差、费”的教育惯性的。
全部教育内容以“经书”为凭借,包容天文地理,且文言之词非有较高修养者莫能解也。更何况第一次见到方块字的儿童,对此不背下来又能如何?
小农社会文人是物以稀为贵的。某地方出了几个秀才举子,很快就会被传诵为“江南多才子”。秀才举子们也往往以说别人不会说,言别人不会言为上,一般人也认为他们之言岂是我辈所能听懂的。在此氛围下,有谁还会把背诵视为死记硬背?背诵就是教育,就是修养。
综上所述,背诵的年代有崇尚背诵的氛围,有宽裕的背诵时间,所学内容具有背诵的必然要求。背诵就有情趣,就有名利。
而今天呢?在大的方面,谁要是“两句三年得”不是贵族就是疯子。原因是今日之社会已非对“春花秋月夜”的细细品尝,而是在争分夺秒的变化发展,社会的变化步伐只能使背诵望其项背;在小的方面,学科在不断地细化,语文教学在经历了独立设科后也在不断地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域,但相对于其他学科还是表现出过于丰满。这种形势一方面造成了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去吟哦背诵;一方面语文教学在表面上简单化了,涉及到的关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对于这些学科来说是非常肤浅的,但在其本质的语言运用上却是步履艰难。再说,现代白话文读过之后基本上就能理解,还用背后去理解吗?
再现实一点说,背诵有过“死记硬背”的不光彩历史。背诵的知识多并不代表有多大学问,恰恰相反,却往往被认为是书呆子或书袋子。在急剧商业化的今天,背诵在过去所能带来的利益已经走向了反面。
至于语文教学研究,在面临困难、困惑的时候,向历史求证,吸取历史的精华是有益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历史作为理论贫乏的避难所、情绪宣泄的寄居地。这样不仅不能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却能消磨人的意志。背诵的历史多么辉煌也无法抹去百年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探索。我们今天所应该做是继续探索,而不是回头拾一根往昔的稻草。
时代不同了,情景不同了,历史也一定不会重复。背诵一定能够给语文教学很多启示,但决不是其将来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总结经验,但不是回归原点。
(只晓丹,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