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点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因此学到的知识点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需要一个消化、提炼、总结的过程,即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课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理出体系,以大量的练习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体现。我认为,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整理复习能力,所以整理复习课只需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形成体系,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各种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反之,如果忽略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就失去了帮助学生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思考数学知识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据此我采用以下策略达到预期目标:
一、小组合作梳理知识要点,自主整理成线
每一单元结束后,学生学到的知识点是零散的,能力强的孩子能前后贯通,上下衔接,能力弱的孩子会感觉比较吃力。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小组合作梳理知识点非常重要,犹如强孩子带领弱孩子穿针引线,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更可贵的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一章中,能力弱的孩子只能找到课本中几个大标题所呈现的知识点: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以及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隐藏的知识点尽管老师一一讲解过,但他们依然找不到,而能力强的孩子不仅能看到这些,还能从例题中总结出求近似数的三种情况: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更优秀的孩子还能从习题中挖掘出除数大于1,等于1或小于1时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关系的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梳理知识点,找出点与点之间的关联性来,串成一条线。使弱孩子及时将未发现的知识点纳入自己的体系,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强孩子也有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双方的学习兴趣!
二、组内探究完善体系,形成团体样式
知识点找全了,关联点也找到了,如何梳理,即采用哪种样式,怎样安排先后顺序,色彩如何搭配等一系列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组内继续切磋完善显得十分必要。这样用学生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凸显了梳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梳理,理清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效果,从而拓展并丰满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一章有五个板块,有的孩子建议用表格式,有的建议用大括号式,有的孩子建议用小手图……最后通过商议使用小手图,手心写大标题及总结的计算方法,指甲上写五个板块的小标题,手指上写具体内容,显得很形象,非常亲切,更有寓意,更能反映出知识间的联系。
三、组间交流批阅,促进团体间的融汇
组间交流批阅,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给同伴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锻炼了自己帮助了他人。这样把孩子置于老师的位置,他们想不负责都身不由己。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能发现同伴的各种问题,并毫无保留地写出来。如有的孩子这样写:“你们的内容充实,样式有创意,不足的是进一法和去尾法写得不详,标题和内容不完全吻合”。
四、全班审阅、交流,展示优秀作品
互批后,物歸原主。先由他们各自审阅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正、补充、完善,有疑问的提出来由批阅者解答,老师点拨,答疑解惑。比如:有的孩子对某组的金字塔式样提出异议,学生会解释:“我们学习知识从易到难,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所以,我认为二者有必然的联系”。然后各组展示优秀作品,全班欣赏各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助,体现了小团队的凝聚力,感受了大家庭互助的温暖,以身边鲜活的榜样引领全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多么难能可贵!
五、多层次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整理与复习课的功能既要着眼于知识的整理,又要着眼于练习的总结和归类上。因而,练习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练习的梯度设计,既要有平均水平的习题,还要有适合学困生和优等生各自发展的题目,更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所以我把练习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知识型,即熟练基本知识点的题型;二是学以致用型,即用基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题型;三是综合能力提升型,即须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解决问题的题型。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正是我们教育者倡导的因材施教吗?
六、设立不同奖项,提高学习兴趣
我设立了个人优秀奖,鼓励好学生再接再厉,还设立了团体奖,让每个孩子都有得奖的机会,感受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主人公地位,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等于给他们请了最好的老师。
综上所述,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要讲究策略地进行,根据学情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整理方法的多样性,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学知识、用知识的方法,形成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将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应用自如。最终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编辑 李琴芳
一、小组合作梳理知识要点,自主整理成线
每一单元结束后,学生学到的知识点是零散的,能力强的孩子能前后贯通,上下衔接,能力弱的孩子会感觉比较吃力。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小组合作梳理知识点非常重要,犹如强孩子带领弱孩子穿针引线,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更可贵的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一章中,能力弱的孩子只能找到课本中几个大标题所呈现的知识点:除数是整数、小数的除法,以及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隐藏的知识点尽管老师一一讲解过,但他们依然找不到,而能力强的孩子不仅能看到这些,还能从例题中总结出求近似数的三种情况: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更优秀的孩子还能从习题中挖掘出除数大于1,等于1或小于1时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关系的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梳理知识点,找出点与点之间的关联性来,串成一条线。使弱孩子及时将未发现的知识点纳入自己的体系,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强孩子也有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双方的学习兴趣!
二、组内探究完善体系,形成团体样式
知识点找全了,关联点也找到了,如何梳理,即采用哪种样式,怎样安排先后顺序,色彩如何搭配等一系列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组内继续切磋完善显得十分必要。这样用学生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归纳,凸显了梳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梳理,理清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效果,从而拓展并丰满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一章有五个板块,有的孩子建议用表格式,有的建议用大括号式,有的孩子建议用小手图……最后通过商议使用小手图,手心写大标题及总结的计算方法,指甲上写五个板块的小标题,手指上写具体内容,显得很形象,非常亲切,更有寓意,更能反映出知识间的联系。
三、组间交流批阅,促进团体间的融汇
组间交流批阅,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给同伴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锻炼了自己帮助了他人。这样把孩子置于老师的位置,他们想不负责都身不由己。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能发现同伴的各种问题,并毫无保留地写出来。如有的孩子这样写:“你们的内容充实,样式有创意,不足的是进一法和去尾法写得不详,标题和内容不完全吻合”。
四、全班审阅、交流,展示优秀作品
互批后,物歸原主。先由他们各自审阅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正、补充、完善,有疑问的提出来由批阅者解答,老师点拨,答疑解惑。比如:有的孩子对某组的金字塔式样提出异议,学生会解释:“我们学习知识从易到难,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所以,我认为二者有必然的联系”。然后各组展示优秀作品,全班欣赏各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助,体现了小团队的凝聚力,感受了大家庭互助的温暖,以身边鲜活的榜样引领全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多么难能可贵!
五、多层次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整理与复习课的功能既要着眼于知识的整理,又要着眼于练习的总结和归类上。因而,练习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练习的梯度设计,既要有平均水平的习题,还要有适合学困生和优等生各自发展的题目,更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所以我把练习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知识型,即熟练基本知识点的题型;二是学以致用型,即用基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题型;三是综合能力提升型,即须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解决问题的题型。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正是我们教育者倡导的因材施教吗?
六、设立不同奖项,提高学习兴趣
我设立了个人优秀奖,鼓励好学生再接再厉,还设立了团体奖,让每个孩子都有得奖的机会,感受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主人公地位,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等于给他们请了最好的老师。
综上所述,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要讲究策略地进行,根据学情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整理方法的多样性,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学知识、用知识的方法,形成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将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应用自如。最终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