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山东乡村里的抗战记忆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30年代日寇的铁蹄踏进中华大地的那一天起,无数英勇不屈的中华儿女就纷纷拿起自卫的武器,同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展开了生死搏斗。在山东,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的疯狂进攻,就有许多村的男女老少凭借简陋的土枪、土炮和砖头、棍棒奋起反抗,虽然伤亡惨重,但也让侵略者付出了沉重代价,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农民自发组织的、具有民族不屈精神的浴血保卫战。
  渊子崖村:
  中华抗日第一村
  走进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村的抗日保卫战纪念遗址,院子里松柏茵茵,庄严幽静,一座用紫砂岩砌成的烈士纪念塔巍巍屹立。这座塔记载着74年前渊子崖村民用大刀、土枪等武器与一千多装备精良日军殊死搏斗的抗日史篇。
  1940年,渊子崖村里建立了自卫队,在村长林凡义、林庆a忠的带领下,依靠早年修建的土围子和自制的土炮、土枪,多次把滋事的伪军打跑,吃了亏的伪军就把渊子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41年12月,日寇对沂蒙山区的八路军实施“铁壁合围”,小梁家据点的伪军带人围攻渊子崖,讨要1000块大洋和肉鸡白面等,但被村民击退。心生毒计的伪军便谎称村里有八路军,把日寇引向了渊子崖。
  19日早,一千多日寇和百余伪军带着四门大炮直扑渊子崖。村民们拿起土枪、土炮、大刀等迎击敌人,妇女和老人把生铁锅、犁耙尖砸碎做成土炮的弹药,青壮年们冒着枪林弹雨从土围子的炮眼里冲着敌人开枪、开炮。午后,日寇发动强攻,用大炮冲破土围子东北角缺口,涌进村里,开始惨无人道的屠杀。
  土围子被攻破的缺口边,青年林九兰握着一把大铡刀,鬼子一伸头,他一刀就劈死一个,一连劈了七个,最终被涌上来的鬼子刺穿了胸膛;小巷旁,被鬼子围住的王彦治毫不犹豫的拉响了手榴弹,与鬼子同归于尽;熊熊燃烧的草垛里,林庆念、林荣册被鬼子捆起来投进火堆,二人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英勇就义;林清义等十几个自卫队成员,同鬼子厮杀在一起,被子弹打中倒下……
  下午3点多钟,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三营七连、九连和县区武装闻讯赶来支援,激战至晚上终于打跑了敌人。
  “那天,鬼子进了村,见人就用机枪扫射,还有的拿着刺刀追杀村民。一个鬼子端着带刺刀的枪,一下子戳穿了我的肩膀,把我顶在了墙上。然后他就狂笑起来,拔出刺刀在我眼前比划了几下。”回忆起当年,88岁的林凡坡老人激动起来,“这一仗,从天将将亮,一直打到天黑。村里天上飘着哭喊声,地上是死了的村民,房子都让鬼子给烧了,可俺们没有一个是怕死的,都和小鬼子拼了。”
  这一战,渊子崖村慷慨战死147人,加上外村群众和我部队战士共牺牲242人,伤400余人,歼灭敌人121人。为了颂扬渊子崖人民的英雄业绩,毛主席亲自在延安《解放日报》上撰文,高度评价称“抗日战争村自卫战,渊子崖是典范”,渊子崖因此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沂蒙山四一年,起了西北风。鬼子刚上河东,渊子崖人民要革命。哎哟哎哟,渊子崖人民要革命……”在烈士纪念塔前,经常到这里转一转、看一看的85岁老人林祥霖又唱起了《渊子崖抗日战争歌》。他说,他上学时学会了唱这首歌,如今又教给了在村小学教学的外甥,并由他教给更多孩子,“这首歌得一代一代传唱下去,以后就让娃娃们继续唱,唱得更好。”
  温水泉村:
  享誉滨海军区的“爆炸模范村”
  “没有铁雷造石雷,没有炸药自己撵,满山石头开了花,炸得鬼子心胆寒……”正如电影《地雷战》插曲中所唱的那样,在莒南县也有一个善用地雷战反击日本侵略的村子,它就是被授予“爆炸模范村”荣誉称号的十字路街道温泉社区。
  温泉社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叫温水泉村,它属于滨海革命根据地中心区,也是山东军区和滨海军区民兵工作的基地单位之一。在那个烽火岁月,涌现出“爆炸大王”李凤池、蒋凤友等当地知名的抗日英雄。
  在那个年代,日寇的扫荡、进犯如同家常便饭,群众没有一天安生日子。农历1941年腊月28日,驻扎在石汪沟村的日寇对温水泉村进行扫荡,打死、打伤村民10余人,烧毁房屋800多间,掠夺、宰杀牲畜500多头,不足400户人家的村子370多户无家可归。“那一年是小进年,第二天就是大年夜,村里没有一家能过好除夕的。”91岁的蒋凤新老人说,“我三哥凤田没来得及走,让小日本鬼子杀害了。那年我18岁了,记得清清楚楚。”
  日寇的残暴行为激起了村民的满腔愤恨。1942年,村里成立了民兵队,由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凤池兼任民兵队长,组建起枪支队和爆炸队两支队伍,枪支队负责将敌人引来,爆炸队负责埋雷并伪装。
  1943年初的一天早上,放哨的民兵发现了日寇踪迹,爆炸队的蒋凤友、李凤池、刘中田、李凤门、王文田等6人便飞快的跑到敌人的必经之路鬼汪崖石桥上,精心埋下了一窝地雷。日寇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走上了石桥时,只听一阵轰隆隆爆炸声响,3名鬼子当场上了西天,日寇乱作一团,温水泉地雷战首战告捷。
  当时条件艰苦,钢雷不够用,爆炸队就地取材用石头制雷,并发动全体村民一起制作拉火管、炒炸药,造出连环雷、母子雷等30多种石雷。
  王文善老人说:“那会儿家家户户埋地雷,大门前、粮筐里、灶台上……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地雷,吓得日寇进村时都小心翼翼,一边用扫帚、竹竿和双手拨弄着沙土,一边慢慢往前爬。鬼子一脚踏进猪圈,“吧嗒”踩中了地雷,被当场炸死;拿起桌上的点心盒,被土炸弹炸得血肉横飞;用刺刀捅粮囤,粮囤里的雷响了……
  最让蒋凤新津津乐道的是蒋凤友一下子炸死了20多个鬼子的事情。日寇轰炸时,一枚没有爆炸、石磙大小的炸弹落在了村口,蒋凤友仔细研究后重新给炸弹安装了引火装置,在鬼子又一次进村扫荡时,蒋凤友趁他们在村口集合商量分工之际,点燃了那颗埋在村口的炸弹,一下子就死了20多个鬼子。
  “十里八乡都知道咱村这个爆炸队,不光在本村打,哪里有需要,就把他们派遣到那里。”王文善说。据记载,1943、1944两年,温水泉村民兵爆炸队埋雷300余窝,炸死日伪军52名,缴获步枪42支、短枪2支。
  70多年过去了,温水泉村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温水泉人。现在,温水泉村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已成为一个拥有居民1495户、6200口人的新型城市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社区集体企业山东华泉集团2014年总收入达30亿元。
其他文献
1941年11月30日拂晓,时值严冬,寒风凛冽,十八岁的临沂抗大一分校校部侦察队副班长刘钢刚吃完早饭准备“应付情况”——日军扫荡就应敌,不来就休息、继续侦查工作。突然,北边传来三声枪响,刘钢分辨出这是部队没有的“三八大盖”,心中一惊“鬼子来了!是从大青山西北角胡家庄北边的大古台北山摸上来的!”作为抗大的侦察兵,刘钢已经有三年的侦查经验,常常遭遇日军,但这次清晨就遭遇日军,无处躲藏,他深知十分危险。
期刊
“济南の无血占领”——这是1937年底出现在日军画报上的一个标题。1937年12月27日,由于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的主动弃守,日军兵不血刃占领济南。济南进入了长达7年半的沦陷期。当时的济南,留给不少世人的印象是怯懦和隐忍。  一个诞生过仲军、秦琼、辛弃疾等伟丈夫的地方,她的气节在哪里,历史真相是这样的吗?在日寇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幌子下,济南人实际上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所经所
期刊
郑世经的家族在福建福州很有名气。父亲郑承恩,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在福州电气公司任工程师。1939年郑世经福州一中毕业时,日本侵略军已占领半个中国。  国难当头,郑世经与邹宝璋等二十多名同学决心投笔从戎。他们历尽艰辛,从福建的福州步行到四川成都寻找报国途径。  经过不懈努力,1940年,郑世经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校十七期,编入第一总队炮兵第三队。这时的军校一切以实战为目标,设置的课程有政治学、地
期刊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入中国,山东也遭受了被侵占的厄运。曾经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齐鲁大地上一时间遍布烽烟,虎狼横行。日军在山东犯下的累累罪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日本帝国主义也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山东的计划图谋已久,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实行“大陆政策”,企图征服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
期刊
风过留痕,时间的刻刀琢磨了大地的模样,风雨之神把黄土雕刻出千奇百怪的形状,特殊的地貌是苍天赋予这颗美丽星球的礼物,它就是“土林”。这里有扭曲的灵魂,有狰狞的面目,这里同样有温馨的画面,有小家碧玉般的清雅,立起来它招摇着风姿无限,倒下去它便化作历史的断壁残垣。它是画轴,它是史诗,它是黄土的生命之舞!  化土为林,传递心灵的震撼  土林,顾名思义“泥土的森林”,它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是土状堆积物
期刊
在20世纪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彪炳千秋的伟大贡献。山东是近代以来遭受日本侵略最早最深的地区之一,从甲午战争开始,饱受苦难的山东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山东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历史不能忘却,就如2014年12月13日
期刊
牟平那座千年古县,看似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城市里,河流抑或山川中却藏匿着些许看似熟悉且陌生的秘境,它们犹如天空中的星星,零星散落于牟平广袤的地界里,时空转瞬即变,历尽千年沧桑。七月的酷夏,开往牟平的旅行,就此泌染上文艺的脉搏。  沿着滨海路一直往东,尽头处的龙泉镇驻地,犹如世外桃源般,虽与大海仅一路之隔,但夏季里郁郁葱葱的绿色田野和山脉,形成与大海那边风格迥异的乡村气息,从海腥味道弥漫到瓜果蔬菜飘香,
期刊
编者按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山东省9510名健在的抗战老战士, 每一位老英雄都是一部活着的抗战史,每一位老兵的回忆都带着热血与温度,让我们聆听来自抗战老兵的心声。
期刊
2015年8月26日,在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山东教育出版社与韩国Feelbooks出版社成功签署了《不一样的数学故事》(6册)的版权输出合同。  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司安民、副局长杨树国,山东出版集团董事长张志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副总编辑冯文礼,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出版管理处处长刘子文,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刚,韩国中小出版协会会长姜昌竜,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
8月13日上午,由临沂市委市政府主办、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协办、莒南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展开展仪式隆重举行。时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临沂莒南县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展以别样的视角审视着绵延了八年的抗日战争,记录了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烈人物。  抗日战争的烽烟已经消散了七十年,而在那场战场中涌现出来的中华女儿勇敢无畏的气魄,如同一曲嘹亮的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