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家港中专“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坚持实施主体、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四位一体”,以政府支持、行业参与、德国职教集团配合、学习实践为关键点,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师资水平的发展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关键字]现代学徒制;“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4-0043-03
[作者简介]姚丽霞,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机电工程部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朱劲松,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其本质是基于工作(岗位)本位的学习。现代学徒制是产教结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_2’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校”)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一、“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模式架构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主体由张家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德国职教集团、张家港中专校四方组成,政府提供资金保障,行业企业提供岗位用工标准与要求、岗位需求和实践机会,德国职教集团提供教学标准,学校根据行业企业要求,参照德方标准,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织实施教学。学生入校后,既有学生身份,又是企业员工,经过“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阶段转换。教学内容上,创新教学内容,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时空上的四位一体。师资由社会能工巧匠、企业师傅、德国外教和学校教师组成。学校与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德国职教集团和张家港中专校互派教师,交流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主要特征
(一)四主体协力管理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项目由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提供资金保障,张家港青年商会、张家港暖通行业协会等相关企业提供岗位用工标准、岗位需求和实践机会,德国BBW集团、德国BBIW职教学院等德方职教集团提供教学标准,张家港中专校根据行业企业要求,参照德方教育标准,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织实施教学。政府支持,行业企业协作,德国职教集团积极参与,张家港中专校主动实践,四元联动,共同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四身份促进提升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强调师傅对徒弟的培训、指导、传授,也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但同时,它更强调招生与招工的同步,“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让学生身份具有多重性,在职业学校是学生,来到企业则是学徒;学生(学徒)学习的过程是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交替的过程,学生(学徒)既师从于学校教师,又师从德国外教、社会能工巧匠和行业企业师傅;学习时间上,学生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企业用工需求。
(三)四对接创新内容
该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把企业实际生产任务项目化为教学案例,在校内实训基地按“真项目、真设备、真要求”组织教学,将消耗性实训变成生产性实训,让学生学习提高,然后通过工学交替,让学生到企业车间去,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实训基地与车间对接,学生与员工对接,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中学到真本领,获得真技能。
三、“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建设关键点
(一)政府支持是保障
项目实施过程中,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张家港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支持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相关文件。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等政府部门与张家港中专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张家港市财政投入250万元,张家港市经济开发区投入200万元,张家港保税区分两期投入4700万,张家港市教育局投入100万,作为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运行经费,主要用于聘用外籍教师、企业能工巧匠授课、校内建设模拟生产实训车间、专业师资培训、学生生产实训。政府强力的财政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经费的保障。
(二)行业企业参与促变革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实现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融合,是维护校企双方利益的根本保证之一,也是实现学徒多重身份的基本途径。在“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张家港中专校和张家港暖通行业协会、张家港电气行业协会等联合招生,并与经济开发区、保税区、青商会、暖通行业协会下属企业签订用工协议,结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学校、行业企业、德国职教集团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和外向经济发展的需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使他们从一个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参与者、实施者。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参与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的变革。
(三)德国职教集团配合供标准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离不开德国BBW和BBIW等职教集团的参与。德国BBW教育集团拥有强大的企业资源、政府资源以及高标准的职业教育水准。德国博格豪森职业培训中心(BBIW学院)是经德国联邦就业机构认证并具备专业培训资格的学院。两家德国职教集团为“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标准、课程体系、项目教学内容等,并提供专业教师来校教学,为学校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德国职教集团的配合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人才质量评价依据和教学质量监控依据,为科学评判提供标准。 (四)学校实践是关键
经过与合作企业协商,学校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徒班外聘教师,参与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赴企业期间,学校至少派2名教师参与管理,企业每8名学生提供一名企业师傅担任学生(学徒)生产现场教学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明确岗位职责,学习岗位技能。德国外教、社会能工巧匠、企业师傅与教师对接,让教师从课堂走向车间,了解岗位工作实际,学习实战技能,提升自身技能教学水平,让能工巧匠和师傅走进课堂,传授学校学习无法学到的技能技术要点与经验,丰富技能教学内涵。
四、“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的效能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培训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形成新的合作关系。实践表明,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选用、培育、留用、发展开辟了崭新途径,有效缓解了企业转型升级中招工难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难题,调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助于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了学校与行业企业、专业与产业、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的融合,提高了学生(学徒)综合素质与岗位技能,实现社会公平、促进青年就业。
(一)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实施中,政府积极作为,为地方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养的平台,开辟了行业企业和学校联合育人的新通道,使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进而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行业企业通过订单培养,解决了新员工的甄选;德方职教集团将德国先进职教经验在中国推广,扩大其办学影响力;学校通过“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将德国职教经验本土化,并通过引进企业典型产品,生产性实训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对接行业和德方教学标准,理实一体化课改向纵深推进,吸收企业资源,双向互动加强人员交流,为行业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优秀劳动者。
(二)实现师资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学校教师与德方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互动与交流,打造了优质师资队伍。“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聘请具有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德方教师、企业师傅来校授课,与专业教师师徒结对,传授经验和先进技术;让教师定期到企业定岗轮训,进行工程实践;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出国到世界著名企业培训进修。这些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培养水平的提升。
(三)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通过“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学生(学徒)在“四主体”指导下,由双导师共同培育。学生(学徒)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由学校导师传授,岗位核心技能和企业文化课程由企业导师承担,通过工学结合完成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交替,实现了技能教学的常态化。学校专业课50%以上的课时为实践教学,每班每学期有3-5周的实训周来强化技能训练,每年都有全校各专业、师生全面参与的技能节。学生学习过程与职业生涯的融合,为中职毕业生和企业员工进一步提升构建了新平台,拓展了发展的空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学生实习期间月薪超过3000元的占学生总数的57%,超过4000元的占学生总数的18%。很多学生进入江苏现代威亚有限公司、泰林汽配(张家港)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任职。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与实施,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师资培养水平的提升,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因为它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一是目前我国法律对学徒身份没有明确界定,而中专学校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多为初中后毕业生,学生年龄上的限制使得学徒在企业的一些合法利益无法确保。二是中德两国文化背景、社会认同、价值观等不同,使得两国在师资上有很大差距。文化背景的不同、教师个人能力的限制,使得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国内专业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发展、提升。三是学生及家长对项目的认同度低,学生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等。
[关键字]现代学徒制;“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4-0043-03
[作者简介]姚丽霞,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机电工程部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朱劲松,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其本质是基于工作(岗位)本位的学习。现代学徒制是产教结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_2’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校”)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一、“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模式架构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主体由张家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德国职教集团、张家港中专校四方组成,政府提供资金保障,行业企业提供岗位用工标准与要求、岗位需求和实践机会,德国职教集团提供教学标准,学校根据行业企业要求,参照德方标准,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织实施教学。学生入校后,既有学生身份,又是企业员工,经过“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阶段转换。教学内容上,创新教学内容,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时空上的四位一体。师资由社会能工巧匠、企业师傅、德国外教和学校教师组成。学校与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德国职教集团和张家港中专校互派教师,交流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主要特征
(一)四主体协力管理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项目由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提供资金保障,张家港青年商会、张家港暖通行业协会等相关企业提供岗位用工标准、岗位需求和实践机会,德国BBW集团、德国BBIW职教学院等德方职教集团提供教学标准,张家港中专校根据行业企业要求,参照德方教育标准,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织实施教学。政府支持,行业企业协作,德国职教集团积极参与,张家港中专校主动实践,四元联动,共同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四身份促进提升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强调师傅对徒弟的培训、指导、传授,也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但同时,它更强调招生与招工的同步,“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让学生身份具有多重性,在职业学校是学生,来到企业则是学徒;学生(学徒)学习的过程是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交替的过程,学生(学徒)既师从于学校教师,又师从德国外教、社会能工巧匠和行业企业师傅;学习时间上,学生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企业用工需求。
(三)四对接创新内容
该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把企业实际生产任务项目化为教学案例,在校内实训基地按“真项目、真设备、真要求”组织教学,将消耗性实训变成生产性实训,让学生学习提高,然后通过工学交替,让学生到企业车间去,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实训基地与车间对接,学生与员工对接,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中学到真本领,获得真技能。
三、“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建设关键点
(一)政府支持是保障
项目实施过程中,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张家港市教育局相继出台了支持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相关文件。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等政府部门与张家港中专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张家港市财政投入250万元,张家港市经济开发区投入200万元,张家港保税区分两期投入4700万,张家港市教育局投入100万,作为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运行经费,主要用于聘用外籍教师、企业能工巧匠授课、校内建设模拟生产实训车间、专业师资培训、学生生产实训。政府强力的财政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经费的保障。
(二)行业企业参与促变革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实现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融合,是维护校企双方利益的根本保证之一,也是实现学徒多重身份的基本途径。在“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张家港中专校和张家港暖通行业协会、张家港电气行业协会等联合招生,并与经济开发区、保税区、青商会、暖通行业协会下属企业签订用工协议,结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学校、行业企业、德国职教集团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和外向经济发展的需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实施,使他们从一个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的参与者、实施者。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参与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的变革。
(三)德国职教集团配合供标准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离不开德国BBW和BBIW等职教集团的参与。德国BBW教育集团拥有强大的企业资源、政府资源以及高标准的职业教育水准。德国博格豪森职业培训中心(BBIW学院)是经德国联邦就业机构认证并具备专业培训资格的学院。两家德国职教集团为“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标准、课程体系、项目教学内容等,并提供专业教师来校教学,为学校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德国职教集团的配合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人才质量评价依据和教学质量监控依据,为科学评判提供标准。 (四)学校实践是关键
经过与合作企业协商,学校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徒班外聘教师,参与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赴企业期间,学校至少派2名教师参与管理,企业每8名学生提供一名企业师傅担任学生(学徒)生产现场教学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明确岗位职责,学习岗位技能。德国外教、社会能工巧匠、企业师傅与教师对接,让教师从课堂走向车间,了解岗位工作实际,学习实战技能,提升自身技能教学水平,让能工巧匠和师傅走进课堂,传授学校学习无法学到的技能技术要点与经验,丰富技能教学内涵。
四、“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的效能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培训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形成新的合作关系。实践表明,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选用、培育、留用、发展开辟了崭新途径,有效缓解了企业转型升级中招工难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难题,调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助于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了学校与行业企业、专业与产业、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的融合,提高了学生(学徒)综合素质与岗位技能,实现社会公平、促进青年就业。
(一)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实施中,政府积极作为,为地方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养的平台,开辟了行业企业和学校联合育人的新通道,使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进而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行业企业通过订单培养,解决了新员工的甄选;德方职教集团将德国先进职教经验在中国推广,扩大其办学影响力;学校通过“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将德国职教经验本土化,并通过引进企业典型产品,生产性实训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对接行业和德方教学标准,理实一体化课改向纵深推进,吸收企业资源,双向互动加强人员交流,为行业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优秀劳动者。
(二)实现师资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学校教师与德方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互动与交流,打造了优质师资队伍。“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聘请具有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德方教师、企业师傅来校授课,与专业教师师徒结对,传授经验和先进技术;让教师定期到企业定岗轮训,进行工程实践;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出国到世界著名企业培训进修。这些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培养水平的提升。
(三)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通过“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学生(学徒)在“四主体”指导下,由双导师共同培育。学生(学徒)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由学校导师传授,岗位核心技能和企业文化课程由企业导师承担,通过工学结合完成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交替,实现了技能教学的常态化。学校专业课50%以上的课时为实践教学,每班每学期有3-5周的实训周来强化技能训练,每年都有全校各专业、师生全面参与的技能节。学生学习过程与职业生涯的融合,为中职毕业生和企业员工进一步提升构建了新平台,拓展了发展的空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学生实习期间月薪超过3000元的占学生总数的57%,超过4000元的占学生总数的18%。很多学生进入江苏现代威亚有限公司、泰林汽配(张家港)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任职。
“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推进与实施,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师资培养水平的提升,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因为它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一是目前我国法律对学徒身份没有明确界定,而中专学校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多为初中后毕业生,学生年龄上的限制使得学徒在企业的一些合法利益无法确保。二是中德两国文化背景、社会认同、价值观等不同,使得两国在师资上有很大差距。文化背景的不同、教师个人能力的限制,使得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国内专业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发展、提升。三是学生及家长对项目的认同度低,学生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