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经据典,解“酸”为“甜”
高三上学期末,学习怕苦怕累但天资聪敏的学生小张,主动向我提出想调整座位到前排。我不置可否,嘱咐他要好好学习,以行动达成所愿。第二个学期开学两周后,小张在周记中写道:“就因为我假期不完成作业,每次讲话都被你发现,所以无论我做作业多么认真,都理所当然被你要求修改三遍,还毫无选择地坐在后面吗?难道其他坐在前面的同学都比我认真努力吗?”
可以想象,小张写下这周记,内心不止有满满的愤怒,还有抑郁难抒的酸楚。我知道时机已至,便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上出自《墨子》的一个典故:耕柱子受到墨子的批评后说:“老师,你这么严厉地批评我,难道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用牛和马,你认为赶牛好还是驱马好?”耕柱子说:“当然是驱马好。”墨子问:“为什么?”耕柱子说:“驱马,马可以跑得更快,牛则不然。”墨子说:“你就是这样一匹可以驱赶得更快的马啊!”
然后我留下一个问题:“你是勤拙的耕牛还是敏捷的千里马?若为前者,我将以耕牛之怜弱待你原地缓步;若是后者,我必时刻挥鞭驱赶,而后目送你千里。”
毕业临别,小张对我说,如果高三时没有我对他的严格要求,就没有自己的觉悟和坚守,更没有可能考取理想大学。我想,之前的心酸对他而言早已酿成芳甜美酒。
借物喻人,“苦”方良效
高三的一次重要模拟考试,内向孤僻的小谭成绩意外地远远低于她应有的水平。我邀请她到操场散步,两个人边走边聊。小谭是农家长女,有三妹一弟,因为生活苦楚,她比许多同龄孩子对人情冷暖有更深的体会。父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常常无奈地跟她说如果考不上公立本科就早点找工作养家糊口,小谭学习虽然刻苦,但每次总是望“分数线”兴叹。了解情况后,我把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勤工俭学、大学生创业自强的信息一一传递给她。听着听着,小谭突然眼泪夺眶而出,大声叫喊:“为什么?这是为什么?我也是他们的孩子啊!为什么父母的爱还要分个大小轻重、男女有别?”她的压抑来自长期不受父母厚爱的自卑自怜,她的冷漠来自无人可信的自我保护。
我从手机里调出我家阳台的花的照片,问:“假如台风轉瞬将至,你会怎样处理这些花?”她说:“先把最喜欢的放进客厅。”我说:“果真是心有灵犀,我也像你说的那样做。”她感慨地说:“同样是自己种的花,灾难来临之际也分先后顺序施援,更何况是父母对于子女呢?”我又调出台风过境后阳台的照片给她看:“可是你看,台风过境之后,我放在阳台上的发财树、桂花,虽有折枝落叶,却杆直不倒,虽饱经风雨,却活出自己的精气神来了,不是吗?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候偏爱某人某物,却被那些倍受‘不公’之痛的人或物的顽强和坚韧所折服,不是吗?”话毕,小谭哽咽着说:“老师是期望我有风中玫瑰之铿锵,而不是一味寻求安全舒适、成为温室花朵啊!我要用行动告诉爸妈,我也是他们将来可以依靠可以托付的好女儿!”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从贴近学生实际事例出发,引导其换一个角度理解生活苦涩、人生百态,鼓励他们学会在苦中寻乐、在暗中取光。
巧用“留白”,以“辣”省心
一天早读课,我巡班时发现平时乖巧的小明在教室吃东西。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没有吃。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但我的眼神明确地表达了质疑。后来,在周记上,小明写道:“老师,那天我撒谎了,我实在太饿,忍不住在早读时吃了点早餐,我以后会记住撒谎时脸上火辣辣的感觉,提醒自己合理安排好时间,对不起!”
试想,如果我当时毫不“留白”,一气之下揭穿了他的谎言,让他的自尊无处安放,那么,教育的意义还剩多少?我们的师生关系又将如何发展?由此可见,宽容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的力量。戒急用忍,以学生内心“火辣辣”的不安愧疚催生自省的内生动力是多么重要啊!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而自己揭下自己的面具是一种胜利。善用“留白”,巧借“无为”,帮助学生自动自觉自主“揭下面具”,学会坦诚,是教师的艺术和美德。
我常常思考,学生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遇上我,除了知识,我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味从心酿有良方,情至深处无怨尤”,我立志牢记初心,以职业光荣感担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学生未来“满载一船星辉”结草铺垫,磨砖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