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继光的物件之语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zmh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前沈继光要我为他关于老北京的摄影集作序,记得当时没有过多的犹豫便答应了,尽管这在我,近于破戒;这次当着面对他和他的伙伴的四大册新作,我却迟疑了。我被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巨大工程所震慑。为这样的艺术劳作成果作序,我担心自己的文字难以胜任。
  接续他的胡同之旅,沈继光仍然以自己的方式“触摸历史”,触摸凝结于“物”、呈现于“物”的历史;触摸“生活”的物质表面,切实地感觉那生活的质地,只是更将行程延伸到乡村、山村、农家,将借诸摄影机镜头的凝视,集注于那些正在或行将退出生活的“老物件”上,试图经由对这类物质文本的解读,“捡回昨日的文明”。
  四大册新作题为“物件之语”。“物件之语”又被称作“物语”。“物”与“物件”之为名,显然有涵容之不同。“物”是个相对大得多的概念,当着以其与“人”或“心”对举,此“物”多半已被纳入了哲学范畴,具有了形而上意味;“物件”则是形而下的,属于人的世俗、日常生存。沈继光对他所谓的“物语”有妙解。他认定了那些“物”自己能开口,只是它们的“语”只能达于有训练且有准备的听觉罢了。你要准备好了倾听,有足够的体贴分辨它们各自的话音。读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摄影作品,我确信他们听到了那些物件们各自的话语。
  “物件”自有种种,沈继光和他的伙伴所凝视的,是“基层民众”赖以维持其“基本生存”的物件,他们的“生活用品”,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等等;他们的“劳动工具”,犁、耙、锄、镐以及石磨、碾子、有背带的木桶、鞋楦袜板等等,而非文人雅士摩挲赏玩的文玩清供。被摄入镜头的,有搁在酒缸上的粗瓷碗。旧日京城有“大酒缸”,是苦力们喝酒的所在。大酒缸粗瓷碗的风味,以文人式的优雅,自不能领略。由这些照片的边缘处,你的记忆会伸展开来,经由那些物质细节、局部、片段,你感到了一种生活气味的弥散。被摄取的“老物件”确也与它们放置其中的环境,那些老墙、老屋、老村,彼此衔接,构成了近于完整的意境。
  作者又称他们所拍摄的物件为“老物件”。“老物件”的“老”,不全因了年深月久。吸引了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并非对象的“文物价值”,尽管他们选择的,是寻常日用而又即将或已经废弃了的物件。那些物件上自有时间、岁月的刻划,这也仍然是令拍摄者动心的。那磨盘上由石匠凿出的沟壕,那些镰头锄柄、桶攀秤杆上,无不刻划着岁月。你看到了上面的指纹,看出了长了老茧的手的抚摸捏攥。也因了与人的肌肤相亲,经年累月的摩挲,为汗水所浸渍,那些物件在镜头下泛出的,是犹之人的肌肤的光泽,摄影作品因而获取了温暖的调子。我想,最初吸引了摄影者的,正应当是那些人的把攥、抚摸的痕迹。沈继光告诉我,他想读出那些物件“自己的生命事件和附在它身上的故事”,在拍摄中时时有“穿过尘灰,穿过光阴而进入历史的感觉”。就这样,作者因“物”而读人,读人的日常生存,感受被“物”收摄其中的人的气息,使自己的作品充盈了对于世人日常生活,寻常百姓人生的温暖的感情。沈继光说到了“感动”之为能力。即使不尽能分有作者们的感动,你也感染了他们面对世俗寻常之物的诗意情怀。
  阅读这些照片,你不期然地,收获了关于“物”的知识。天底下原有诸多无字的书,只是我们不善于阅读罢了。我曾痛感“历史想象”作为能力的匮乏。见诸文献的“物质生活”,又往往与小民无干。多少也因了有关文献材料的缺失,使得历史生活无从“复原”的吧。我相信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工作,正在为一段已经或即将成为过去的生活留一记录。这工作已如此急迫,刻不容缓。两位艺术家告诉我,他们遇到的有些物件,其功用已难以得知。与那物件有关的生活,正迅速地隐没向“历史”深处。由此看来,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工作,即使仅由民俗学的方面,其意义也难以估量。
  呈现于他们的摄影作品的“老物件”中,有几种是我曾经熟悉却又久违了的。比如镰刀。那把被摄影家置于土坯墙前的镰刀,令我的肌肤感到了初夏清晨的微凉,薄明的天光中站在地头试镰,指尖在刃上抹过的感觉,竞依旧清晰。由铜盆与棒槌牵连而出的,是清夜的捣衣声。和鞋楦在一起的,则应当是袼褙、针锥、纳鞋的麻绳,还有麻绳拉过正在纳的鞋底时咝咝啦啦的声音。那对薄暗中反射着微光的竹桌竹凳,它们的主人似乎刚刚走向离去——谁说那人不就是我呢。
  “物件”之平常,无过于此的了。我们之所以对这些寻常日用之物视若无睹了,多少也由于被既有的“艺术”规范了视觉。因而“寻常日用”在镜头前见出了陌生。白菜、萝卜一经被名家入画,即被由“审美”的方面“发现”。沈继光和他的伙伴摄入的,平凡、琐屑更甚于白菜、萝卜。我相
  
其他文献
可怕的梦魇世界    梦中的恶魔令我们心生恐惧,我们想反抗或逃跑,但我们的身体却无法动弹。  做梦时我们常会产生一些感觉非常真实的梦魇,梦中出现的诸如恶魔或外星人之类的形象似乎非常真实,我们因恐惧而想反抗或逃离,但我们的身体却无法动弹。研究表明,所有这些实际上都是大脑对我们的一种欺骗“诡计”。一位名叫戴维·J·霍夫德的大学生就遭遇过一个可怕的“夜魔”。  12月的一天,因为期末考试前的紧张学习,再
消费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中国,消费文化从1994年开始被介绍进来,以后每年与消费文化相关的研究文献逐年上升。仅2008年一年,有关消费文化的文献就达到1700份,可见其的重要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消费文化呢?    消费文化简介    消费文化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如果说传统的社会属于生产时代,现代社会可以说是进入了消费时代。英国理论家唐·斯莱特在《消费文化与现代性》一书中认为,在传统社
海獭这些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超级工匠”,对于自己的家有着很深的依恋,它们终其一生都集中在一片很小的区域中生活。因此,海獭对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在埃尔克霍恩沼泽地,这是加利福尼亚蒙特雷湾的一个主要入海口。数年之前,大叶藻在这片区域中生长得非常繁茂,为很多水生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隐蔽保护场所。但近些年,很多入海口的大叶藻河床急速减退,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视觉艺术中涌现出的“极少主义”思潮时,会发现托尼·史密斯、罗伯特·莫里斯等艺术家已经把 “极少就是极多”这句悖论式的箴言发展到了极致。虽然用“极少主义”这一概念来概括这些艺术家的特征并不甚完全,但至少显示了其总的特征和共同的目标,即采用极为简单的、通常是几何化的形式,并且具有鲜艳、饱满的“工业色彩”。在极少主义的雕塑中,再也见不到浪漫优雅的人物造型,极少主义雕塑
法国是个出版大国,更是一个文学大国,每年都要出版6000多种图书。为鼓励作者的创作和拉动图书的销售,法国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文学奖。据《文学奖和文学奖评选指南》一书的作者贝尔特兰·拉伯统计,法国共有大大小小文学奖2]00多种。不过,在众多的文学奖中,最重要的只有六个奖项,即“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勒诺多文学奖”、“费米娜文学奖”、“美第西文学奖”和“联盟文学奖”。经过紧张激烈的
画中画的绘画技法由来已久,马格里特可以说是把这种技法发挥到了极致,观者可以意识到画中融合在一起的室内和室外空间。他曾解释说:“我们置身世外来观察世界,但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我们也可以使现在发生的事成为过去时。时间和空间此时已经失去了我们普遍认为的固有含义。”  在这幅画中,马格里特把画中画安排在画中窗户的位置,二者融为一体,看上去既是画,又是窗外的风景。对于他来说,画中的窗户有着重
通往民主的道路上,从来都不乏崎岖与荆棘。“二战”后韩国的政治变迁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斗争史,是韩国民众不懈追求民主自由的艰难抗争史。  从1961年5月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开始,韩国的威权政治体系正式建立。此后,韩国政坛进入了通过军政内部夺权或军人内部权力交接的恶性循环。在政治高压浓云密布的时期,韩国民众始终没有放弃追求民主进步的努力。其中最为惨烈的要数流血的“光州事件”了。朴正熙被
他年轻时有着一头浅金色的头发和深邃的琥珀色眼睛,唇角微微上翘,当闭上嘴沉默的时候,显得又傲慢又性感;他的眉间有一道蹙痕,不笑的时候显得非常严肃,然而笑起来时又是一派沉静温和。他是英国戏剧界的瑰宝,年轻演员的导师,他的发音方式在英国戏剧界是一个“专有名词”,他的名字在好莱坞代表着具有某一类特质的角色,他常常令人大跌眼镜地拒绝重要的电视电影角色,只是因为档期和他的舞台剧有冲突。已经年过60的他,时常对
“丽莎,你从没告诉我你妈妈的名字。”电影主人公之一、白发老人朱力安说。“我没告诉过你吗?”电影另一位主人公、八岁女孩儿丽莎调皮地明知故问。“没有。”丽莎侧身附耳,一字一顿:“伊……丽……莎……白。”“啊,”朱力安欣喜地压低声音,“那我俩都找到她了!”  这是电影《蝴蝶》(2002年上映)的最后一段对白,一老一少都达成了自己的心灵愿景,找到了生命中的美丽。  一  顾名思义,电影和美丽的精灵——蝴蝶
科技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思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难题呢?  科学,让我们有能力治疗过去难以医疗的疾病,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甚至是让我们重塑地球或是进入宇宙。但也正是这些科学和技术,开始让我们彼此的价值观互相碰撞。  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尽可能获得最多的幸福、拯救地球、关注我们的后代……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值得去思考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