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整体系统的结构特征,在每一个环节都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意识,注重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的每一个细节。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相应的措施是施工的关键,尤其是在工程设计阶段,通过对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减排设计,选用节能型的设备和器具,有效利用各种给水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良性循环,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战略。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概述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导致城市供水及其它能源供应压力加大。随着国家能源供应压力紧张,有关部门对各个领域的节能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城市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时,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时,考虑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从多个设计方案中优先选择节能节水效果俱佳的作为最终方案。
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其能耗主要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对建筑给水排水、消防、热水等的利用与消耗。因此,建筑节能的问题更大程度上集中于解决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问题,节能问题的解决可为建筑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较大的支持。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全世界仅位列110位,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减排对于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随着水资源和其它能源日益匮乏,人们对于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问题的重视也会逐渐提高。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给水系统
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建筑设计没能充分考虑给排水系统设计,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水系统超压,而这种浪费不易被工程人员察觉。另外,卫生器具的陈旧造成耐用性和密封性较差,经常出现“漏”、“滴”、“冒”等现象。采用新型卫生设备,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如:高效节水型坐便器每次可节约50%用水,公共浴室采用先进的光电淋浴器、脚踏淋浴器、手拉延时自闭淋浴器等,都可比传统淋浴器节约50%左右用水。另外,合理设置水表接入点也有助于控制供水水量。
2、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表现在排水管道以及配件等处的渗漏。在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管道材质不合格造成渗水,影响居民的正常使用。室外排水管道大多数埋于地下,不易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造成地下水、土壤等资源的污染。
三、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1、选择最佳管材和阀门
建筑排水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竖向排水过程中,易产生噪音进而影响其他人生活和休息。为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选择排水管时尽量选择消声管材,减少排水过程中不必要的噪音问题;住宅楼室内排水水平转换管道和已经转换的管道需要选择抗震性相对较强、柔性链接相对较好,且具有坚固、耐用、耐高温、耐腐蚀、耐防火等功能的铸铁管道系统,减少管材损坏现象;建筑室外防水系统则需要选用聚乙烯缠绕着的排水管,选择这种水管的优势是它是一种新型的钢塑复合整理自流水管,由内壁光滑平整、高强度的钢塑复合异型带材通过螺旋缠绕方式制成的,且具有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好、质量轻、便于安装、寿命长和可再生等优势,将其运用到室外排水系统中简单方便,也能减少排水系统泄漏现象。
2、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进行供水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其供水规模的大小不同,因此在对一般的市政管网系统所施加的压力一般在0.4MPa左右。但是,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结构也在逐渐的增大,人们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供水要求,必须要采用二次加压供水的方法来进行处理,这不仅加大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成本,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通过对市政管网供水系统的相关分析,采用相应的节能措施,来对市政管网供水系统的余压进行合理的利用,是我国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对建筑供水管网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从供水管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考虑,通过对供水压力的合理安排,来保证城市居民的供水要求,而且从当前我国市政管网系统的供水情况来看,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人们对供水规划的相关要求也就不同,因此人们在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处理。然后,我们在针对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将相关的节能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有效的解决我们建筑给排水系統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节能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给排水系统模式。
3、使用新型卫生器具和配件
一些传统类型的卫生机器的水箱耗水量特别的大,并且给水配件的耐用性和密封性能也不好,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滴、冒、漏”的问题,因此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一些如高效节水型坐便器等新兴的卫生器具,每次的冲洗水量仅为5升,比传统的卫生器的用水量节约了近一半,而在浴室中所采用的一些新型卫生器具如光电淋浴器以及手拉延时自闭淋浴器等,用水量都至少节约了20%。另外新型的水龙头如陶瓷芯水龙头等,他们的耐用性能和密封性能都更好,使用几万次也不会出现滴漏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节约水资源的作用。
4、太阳能利用以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
在选择热水供应系统时,常见的节能措施有: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流率和热水消耗量;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为减少热损失,应逐步使用高效能保温材料;大力的推广和使用节能型产品,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兴能源,其必将在热水供应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将使用太阳能的加热设备分为热管式和真空管式两大类,其具有保温性能好、集热效率高、操作简单、不受环境影响以及维修容易等诸多优点,但是在设计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为保持水流平衡,集热应综合地应用并联方式和串联方式;其次,在选择集热器时,还要充分的分析集热器的承压能力、抗冻性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等因素;最后,在我国北方一些较为寒冷的区域,应选择可靠的防冻方式。
5、科学合理设置建筑配套消防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两者宜分别单独设置。在高层建筑给水设计中宜把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两者分别单独设置,因为两种给水系统对水压的要求不同,若合用一个系统为满足两种用水需要,势必造成水量或电能浪费,还会增加运行管理费用。消防贮水池宜单独设置或与游泳池、水景兼用,做到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及循环使用。因为在消防水与生活贮水池合建的情况下,会由于消防贮水量远大于生活贮水量而致使生活供水在贮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水质的劣化,使给水系统用户用水端发生二次污染。而按标准定期更换贮水池中的全部存水(包括消防贮水)又会造成巨大浪费。以区域集中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取代各建筑物中的单个消防加压贮水系统,这样既可避免消防加压给各建筑设计带来的诸多技术问题,又可以节省工程建设和设备投资,降低运转费用,便于集中管理,同时可避免多座贮水池的大量消防贮水及定期换水而造成的浪费。
结束语
进入到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高度重视,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也应以节能减排为设计原则,而负责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设计人员必须从防止水质污染以及节约能源等源头入手,大力的推广并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有效的控制并实施各项节能减排的政策,从而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工作做出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甘明伟.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
[2]倪海英.探析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5.
[3]王长林.浅谈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概述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导致城市供水及其它能源供应压力加大。随着国家能源供应压力紧张,有关部门对各个领域的节能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城市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时,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时,考虑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从多个设计方案中优先选择节能节水效果俱佳的作为最终方案。
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其能耗主要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对建筑给水排水、消防、热水等的利用与消耗。因此,建筑节能的问题更大程度上集中于解决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问题,节能问题的解决可为建筑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较大的支持。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全世界仅位列110位,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减排对于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随着水资源和其它能源日益匮乏,人们对于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问题的重视也会逐渐提高。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给水系统
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建筑设计没能充分考虑给排水系统设计,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水系统超压,而这种浪费不易被工程人员察觉。另外,卫生器具的陈旧造成耐用性和密封性较差,经常出现“漏”、“滴”、“冒”等现象。采用新型卫生设备,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如:高效节水型坐便器每次可节约50%用水,公共浴室采用先进的光电淋浴器、脚踏淋浴器、手拉延时自闭淋浴器等,都可比传统淋浴器节约50%左右用水。另外,合理设置水表接入点也有助于控制供水水量。
2、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表现在排水管道以及配件等处的渗漏。在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管道材质不合格造成渗水,影响居民的正常使用。室外排水管道大多数埋于地下,不易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造成地下水、土壤等资源的污染。
三、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1、选择最佳管材和阀门
建筑排水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竖向排水过程中,易产生噪音进而影响其他人生活和休息。为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选择排水管时尽量选择消声管材,减少排水过程中不必要的噪音问题;住宅楼室内排水水平转换管道和已经转换的管道需要选择抗震性相对较强、柔性链接相对较好,且具有坚固、耐用、耐高温、耐腐蚀、耐防火等功能的铸铁管道系统,减少管材损坏现象;建筑室外防水系统则需要选用聚乙烯缠绕着的排水管,选择这种水管的优势是它是一种新型的钢塑复合整理自流水管,由内壁光滑平整、高强度的钢塑复合异型带材通过螺旋缠绕方式制成的,且具有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好、质量轻、便于安装、寿命长和可再生等优势,将其运用到室外排水系统中简单方便,也能减少排水系统泄漏现象。
2、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进行供水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其供水规模的大小不同,因此在对一般的市政管网系统所施加的压力一般在0.4MPa左右。但是,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结构也在逐渐的增大,人们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供水要求,必须要采用二次加压供水的方法来进行处理,这不仅加大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成本,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通过对市政管网供水系统的相关分析,采用相应的节能措施,来对市政管网供水系统的余压进行合理的利用,是我国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对建筑供水管网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从供水管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考虑,通过对供水压力的合理安排,来保证城市居民的供水要求,而且从当前我国市政管网系统的供水情况来看,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人们对供水规划的相关要求也就不同,因此人们在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处理。然后,我们在针对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将相关的节能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有效的解决我们建筑给排水系統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节能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给排水系统模式。
3、使用新型卫生器具和配件
一些传统类型的卫生机器的水箱耗水量特别的大,并且给水配件的耐用性和密封性能也不好,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滴、冒、漏”的问题,因此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一些如高效节水型坐便器等新兴的卫生器具,每次的冲洗水量仅为5升,比传统的卫生器的用水量节约了近一半,而在浴室中所采用的一些新型卫生器具如光电淋浴器以及手拉延时自闭淋浴器等,用水量都至少节约了20%。另外新型的水龙头如陶瓷芯水龙头等,他们的耐用性能和密封性能都更好,使用几万次也不会出现滴漏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节约水资源的作用。
4、太阳能利用以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
在选择热水供应系统时,常见的节能措施有: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流率和热水消耗量;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为减少热损失,应逐步使用高效能保温材料;大力的推广和使用节能型产品,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兴能源,其必将在热水供应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将使用太阳能的加热设备分为热管式和真空管式两大类,其具有保温性能好、集热效率高、操作简单、不受环境影响以及维修容易等诸多优点,但是在设计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为保持水流平衡,集热应综合地应用并联方式和串联方式;其次,在选择集热器时,还要充分的分析集热器的承压能力、抗冻性能以及抗热冲击性能等因素;最后,在我国北方一些较为寒冷的区域,应选择可靠的防冻方式。
5、科学合理设置建筑配套消防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两者宜分别单独设置。在高层建筑给水设计中宜把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两者分别单独设置,因为两种给水系统对水压的要求不同,若合用一个系统为满足两种用水需要,势必造成水量或电能浪费,还会增加运行管理费用。消防贮水池宜单独设置或与游泳池、水景兼用,做到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及循环使用。因为在消防水与生活贮水池合建的情况下,会由于消防贮水量远大于生活贮水量而致使生活供水在贮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水质的劣化,使给水系统用户用水端发生二次污染。而按标准定期更换贮水池中的全部存水(包括消防贮水)又会造成巨大浪费。以区域集中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取代各建筑物中的单个消防加压贮水系统,这样既可避免消防加压给各建筑设计带来的诸多技术问题,又可以节省工程建设和设备投资,降低运转费用,便于集中管理,同时可避免多座贮水池的大量消防贮水及定期换水而造成的浪费。
结束语
进入到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高度重视,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也应以节能减排为设计原则,而负责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设计人员必须从防止水质污染以及节约能源等源头入手,大力的推广并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有效的控制并实施各项节能减排的政策,从而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工作做出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甘明伟.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
[2]倪海英.探析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5.
[3]王长林.浅谈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