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动感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本文从行动感悟教学在德育教育教学课堂实际出发,结合案例针对教学法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行动感悟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教育 自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12-0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在职业教育德育教学中也是如此,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校顺应改革需要,从实际出发,创新德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行动感悟”教学理念进行推广,让教师们转变了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学目标,学习了相关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教学目标。
一、在德育教育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行动感悟教学理念下的德育课,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对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想在课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孝德教学课上,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更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平日的案例中分析找到自己的影子,反省自己的行为,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美德孝德相关内容,从而引起更多共鸣。思想上感悟提升,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教学设计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可评价,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教学目标,选择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以完整的教学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
二、在德育教育教学中突出学为主体地位
在行动感悟教学理念的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课上教师讲解时间并不长,更多的时间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索学习,不但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而首先在于教学生自己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继续发展”。与许多传统教学方法不同,行动感悟教学强调学生能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进行自我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得进行分享,同时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点评,在行动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得以提升。
三、行动感悟教学以德育为主线
课堂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将育人原则贯穿始终,尤其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充分利用德育教育教学这块阵地,实施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作为教师喜欢把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学生却未必买账,究其原因就在于是不能够把道理深入到学生心里。因此,我们就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让学生从感官和理性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感受德育教育教学内容,达到育人目的。
四、坚持会为核心原则
中职学生差异较大,很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教师的讲解不同的学生得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容量、难度合适的教学任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每个学生的求知需要,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爱听、听懂、学会。可以说学会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无论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最终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因此,评价一堂好课的最好标准就是学生是否都能达到学会这个目标。
五、课堂教学五个环节
1.任务引领
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结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任务,例如在德育课堂上,在给学生观看案例之前,先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观看案例过程中思考问题,学生边看案例内容,边思考,边记录,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自我探究
课堂上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及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学习相关内容,探索学习外延的知识和领域,加深学习的印象,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自我学习,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从而实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
3.合作学习
与传统德育教学不同,行动感悟教学理念下的学习,是基于“小组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学习以学习为主体,以小组活动组织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来完成某一任务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小组成员相互支持、共同合作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首先要做到小组分组合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基础分组,让学生进行互助学习,这对个别学生可以考虑进行一帮一的形式。同时,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人物,需要用心选择,其主要负责分配组员合作学习任务,组织该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等。除了要有优异的成绩,更要有组织协调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竞争机制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每小组的课前、课中、课后表现,老师都要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各小组组长要对每个组员的表现进行评分。组员间、小组间也可做适当评价,让课堂更加民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4.成果检测
德育教学中,各小组根据合作学习情况要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采用口述、作品展示、表演等多种形式,以职业素养教育为例,学生可通过应聘情景剧的形式展示总结自己学习的内容。根据生活实际,自拟场景,自编对话表演,让学习的内容直观的展现出来,不但方便教师、同学点评,更是对知识的运用,在行动中感悟提升,是课上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这样的设计安排,把学习的知识和职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5.反思感悟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反思感悟总是在伴随着各个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发生。因此,我们每节课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任务结束后的反思感悟,同时总结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能力。不同于其他学科,德育教学更重中学生思想上的提升,因此这也成为五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六、科学选用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1.课堂形式多样化,创设教学情境
行动感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是多样化的,多样的课堂形式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寓教于仿真情境,充分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供教师选择,如大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
行动感悟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打破了原來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手段。在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设备,根据教学设计制作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这样打破了学校和课堂的时空限制和时间限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参与、探讨,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本着德育为先的原则,真正实现成人成才的余人目标。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这需要一线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展开教学创新,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行动感悟教学法一定会在德育教学中得到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中职德育教育》[M]《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9).
[2]《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M].《教育教学论坛》,2010(15).
[3]《探究中职学生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8).
【关键词】行动感悟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教育 自我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12-0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在职业教育德育教学中也是如此,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校顺应改革需要,从实际出发,创新德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行动感悟”教学理念进行推广,让教师们转变了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学目标,学习了相关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教学目标。
一、在德育教育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行动感悟教学理念下的德育课,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对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想在课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孝德教学课上,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更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平日的案例中分析找到自己的影子,反省自己的行为,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美德孝德相关内容,从而引起更多共鸣。思想上感悟提升,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教学设计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可评价,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教学目标,选择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以完整的教学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
二、在德育教育教学中突出学为主体地位
在行动感悟教学理念的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课上教师讲解时间并不长,更多的时间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索学习,不但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而首先在于教学生自己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继续发展”。与许多传统教学方法不同,行动感悟教学强调学生能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进行自我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得进行分享,同时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点评,在行动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得以提升。
三、行动感悟教学以德育为主线
课堂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将育人原则贯穿始终,尤其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充分利用德育教育教学这块阵地,实施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作为教师喜欢把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学生却未必买账,究其原因就在于是不能够把道理深入到学生心里。因此,我们就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让学生从感官和理性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感受德育教育教学内容,达到育人目的。
四、坚持会为核心原则
中职学生差异较大,很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教师的讲解不同的学生得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容量、难度合适的教学任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每个学生的求知需要,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爱听、听懂、学会。可以说学会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无论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运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最终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因此,评价一堂好课的最好标准就是学生是否都能达到学会这个目标。
五、课堂教学五个环节
1.任务引领
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结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任务,例如在德育课堂上,在给学生观看案例之前,先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观看案例过程中思考问题,学生边看案例内容,边思考,边记录,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自我探究
课堂上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及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学习相关内容,探索学习外延的知识和领域,加深学习的印象,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自我学习,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从而实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
3.合作学习
与传统德育教学不同,行动感悟教学理念下的学习,是基于“小组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学习以学习为主体,以小组活动组织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来完成某一任务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小组成员相互支持、共同合作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首先要做到小组分组合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基础分组,让学生进行互助学习,这对个别学生可以考虑进行一帮一的形式。同时,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人物,需要用心选择,其主要负责分配组员合作学习任务,组织该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等。除了要有优异的成绩,更要有组织协调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竞争机制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每小组的课前、课中、课后表现,老师都要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各小组组长要对每个组员的表现进行评分。组员间、小组间也可做适当评价,让课堂更加民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4.成果检测
德育教学中,各小组根据合作学习情况要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采用口述、作品展示、表演等多种形式,以职业素养教育为例,学生可通过应聘情景剧的形式展示总结自己学习的内容。根据生活实际,自拟场景,自编对话表演,让学习的内容直观的展现出来,不但方便教师、同学点评,更是对知识的运用,在行动中感悟提升,是课上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这样的设计安排,把学习的知识和职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5.反思感悟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反思感悟总是在伴随着各个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发生。因此,我们每节课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任务结束后的反思感悟,同时总结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能力。不同于其他学科,德育教学更重中学生思想上的提升,因此这也成为五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六、科学选用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1.课堂形式多样化,创设教学情境
行动感悟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是多样化的,多样的课堂形式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寓教于仿真情境,充分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供教师选择,如大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
行动感悟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打破了原來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手段。在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设备,根据教学设计制作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这样打破了学校和课堂的时空限制和时间限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参与、探讨,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本着德育为先的原则,真正实现成人成才的余人目标。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这需要一线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展开教学创新,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行动感悟教学法一定会在德育教学中得到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中职德育教育》[M]《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9).
[2]《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M].《教育教学论坛》,2010(15).
[3]《探究中职学生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