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米心,广东阳江人,98年生。诗歌作品散于见 《星星》 《诗潮》 《十月少年文学》 等刊物,童话作品散见于 《中学生百科》 《中国校园文学》 《少年文艺》 等刊物,有作品入选 《2020年度中国儿童诗精选》 《2020中国年度散文诗精选》 等选本。曾参加第九届《中国诗歌》 “新发现”诗歌营、星星第四届全国青年散文诗人创作笔会,曾入围第二届“小十月文学奖”。著有诗集《心是蜜桃的浪漫》。
2017年的某一天,我浏览网页中的现代诗歌,其中短短的文字,空灵、有力,瞬间穿过心脏最柔软处。“……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那是一位叫海子的已故诗人的诗。
2017年的下半年,我开始写诗。我虽是第一次写,却发觉诗歌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够把我脑袋里沉沉的东西转成空灵的、跳跃的、柔软的,随时被风吹散的事物,所有的阳光、风、树叶,以及我站在这里的巷子、猫、瓦片,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它们全都成为了文字。
那便是诗了。尽管我那时候并不太了解,我却很享受诗歌中灵动的感觉,一写就停不下来,就这样每天都在写。在诗歌的世界里,我不知疲倦又孤独地写着,那时我用心写下的诗句,除了自己外没人读过,就这样藏着掖着写。直到有一天,一条《椰城》杂志的征稿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或许平时我搜诗歌比较多,便机缘巧合地推送给我。我点击开来,小心翼翼地阅读着,才发现原来诗歌是可以发表在杂志上的,还有专门的栏目,以及投稿邮箱。我仔仔细细地
看着来稿要求,其中有个栏目取名是“文学新秀”,我心想,我从来没有发表过作品,不就是新秀吗?原来不是只有大诗人才有栏目,那些想要萌芽的写作者也有属于自己的机会。我不如试一试,自己给自己写推荐!
那时候我已经写了很多诗歌,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电脑桌面上,像一朵没有开苞的花。
我将其中一部分的诗歌整理了一下,开头的第一首便是《诗人》,里面有这样一些诗句:我身体里的燥热与病源/被风吹得像麦子一样成熟/我没有镰刀、竹筐/来收获孩子的眼泪。
写这首诗时,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诗人。诗人或许是沉甸甸的,如麦子等待合适的时机成熟,逐渐身披金光,却低下骄傲的头。
那时候的我一直生活在海边一个小小的镇上,从来没有出过外面更远更大的世界。我们那儿蓝天大海,人们没有野心,过着安逸的日子。
诗歌在我们的小镇里是个陌生的事物,在我们的小书店根本找不到一本诗集,我的身边没有任何写诗的人。诗,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我只知道大海、大海上漂动的船、船上闪过的阳光、阳光上轻盈的鸟,这些是我的诗,它们是鲜活的、会动的、与我亲近的。
我是小镇姑娘。
我是小镇上一个孤独的写诗姑娘。
我还记得那也是我第一次写自荐词,我没有想很久,立马就下笔了。
我说,诗歌是一种感觉。
我写诗就写自己的诗,读出来有自己的味道。诗是死的,人的感情是活的,有些找文字凑在一起的诗的确看起来很有诗意,但在我看来这种是麻木的,写诗一定要打开自己的内心,把一个个字变活,变成有记忆、有画面的诗。
像在春天播下种子一样,但不需要丰收,只需要聆听种子发芽的声音。
那时候我的诗歌就是一颗颗种子,春天终于来了,这春天就是《椰城》,这春天里的第一场雨就是一个叫杨黎的编辑老师,淅淅沥沥地酒到我干涸的梦想上。
仍清楚地记得,那是2017年11月1日傍晚的时候,我在收件人处写上《椰城》的公共邮箱号,我没有立刻按发送,此时我有些犹豫了——真的要投稿吗?我写得好吗?发了真的会有人看吗?
虽然思前想后的,我还是按了发送键,无论怎么样,我都努力过了。发送过去的那一刻,我瞬间觉得放松了不少。
那时我觉得作品自有作品的命运,一诞生便有存在的意义,这意义可能是微小的,小到只属于我,只属于大千世界中小小的一处角落,哪怕在河流的漩涡中湮没。我写它时,我与它深深地交流过,它也给我灵魂以安慰,这样就够了。
那时我第一次尝试投稿,大部分是纯属好奇,并没有想过这次投稿会发表,以及这小小的举动会改变往后的许多事情,会彻底点燃我的文学梦。也没有想过,我会遇见一位在诗歌上给了我很大帮助的老师。
这位老师便是《椰城》的编辑杨黎。
稿子发送过去的第二天早上,我便收到了杨黎老师的回复信息。那一刻我觉得太意外了,从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收到回复。我又惊又喜地加了杨黎老师的微信,杨黎老师在微信上说你的作品很不错,准备送审了。我更是受宠若惊地回复:真的吗?我是第一次鼓起勇气投了。
杨黎老师问我写诗多久了,我说以前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刚写几个月。没想到杨黎老师又回复道:我觉得你很生猛,写得很好!
这一次我怔住了,从来没有谁夸过我写诗好,何况还在我身上用上了“生猛”这个词。这种被认可的感觉,使我心花怒放。
杨黎老师叮嘱我仅仅靠天赋是走不远的,必须充实自己,才有后劲。是啊,我是一时兴起,如果不被他人认可,如果没有那一次发表,如果我不充实自己,我会不会渐渐地放弃了呢?
我不知道,因为在故事的最后,我并没有放弃,天賦其实会淡的,热爱却不会减。我知道,写作带给我的快乐远远胜于很多事物,我注定或快或慢地在文学上前行。不知道能够去多远的地方,却一步步地、踏实地走在自己喜欢的路上。
不久我的诗歌处女作发表在了2018年第2期《椰城》的“文学新秀”栏目上,题目是 《一个人在海边小镇上》,那时候简介几乎没有,末尾只有“初涉诗坛”四个字。当我收到从海南寄过来的杂志样刊,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诗歌印在了纸上,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
鱼在陆地上不停做梦/眼睛里的光线烘烤出视觉/散漫的生活如同水波在耳朵里/叮咬每一个人的名字…… 我将自己的那一页作品读来读去,这一次受到了鼓舞,我也开始觉得自己写得挺好的,我可以再写下去,再写下去……
当时发表在《椰城》的除了我,还有一位同样来自广东阳江的诗人,他便是陈计会老师。
杨黎老师将他推荐给我,说陈计会老师除了写诗,还是一位在本地创办《蓝鲨》诗刊的主编,他看了我的诗也觉得吃惊,写诗数十年,竟没有听说过本地还有一个这么会写诗的人,他想找我约稿。杨黎老师说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我那时从来不认识其他写诗的人,更没有想过这里会有和我一样喜欢写诗的人。
仿佛是连锁反应,第一次的发表让我在大家面前正式露面了,而那些被我藏在电脑里的其他诗歌也开始勇敢地跳了出来,它们陆陆续续地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我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了,《椰城》是我的起点,杨黎老师是第一个欣赏我的诗歌的人,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火炬,点燃了我虽然小却坚定的火苗,噼里啪啦地产生火光,这火光总会在黑暗时刻照亮我。
我先是在本地发表了不少作品,还因此认识了本地的一群纯粹、友好的诗人,他们也在默默地写。这个小圈子的人,因为彼此的文学兴趣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诗是五颜六色的、斑斓的、被包容的。他们当中有一个叫杨勇的老师开了一个叫“诗国星空”的公众号,他了解到我的故事后,决定为我的诗歌写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题目叫做《倚在苇草上做梦的人》,他觉得我是一个有着许多奇思妙想的女孩,天马行空,仿佛一阵风,风中的梦。
文章的开头写道:尼采说人仿佛是骑在老虎上做梦。而年轻的米心,是一个倚在苇草上做梦的人。她身体轻盈,斜倚在一支或一大片随风摇曳的苇草上,抖动的苇草吟唱着舒缓的歌,使她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连绵起伏的梦。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在她的体内积聚,驱动着她,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反复召唤着她,把梦境记录下来,或者就在梦里写诗,奔跑着,倾诉着。一个女孩的内心没有铅铁,只有绒毛一样细腻的南风,这一阵温和软绵的风,吹遍了她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转过身来,又向着身体外面的世界轻轻地不止息地吹。
这篇文章被发表在了《阳江日报》上。后来,我又一鼓作气投稿给《诗歌月刊》《星星》《扬子江》《诗潮》等刊物,也陆陆续续全发表了。
不止如此,我还开始尝试写童话,我的童话作品也一一发表在了《中学生百科》《中国校园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上。我一直没有忘记在《椰城》上写的自荐词当中的那些话。那就是我的初心。
我不害怕失败,我还年轻,我可以从头再来。也许多多少少我会感到失落,但是因为是兴趣,我又会害怕失落,继续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我写诗首先是为了自己,诗是越写越成熟的,我相信自己会一点点地进步。如果不能成为别人眼中出色的诗,那么至少它在我的眼中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现在的我依然这么想,不着急,我可以慢慢地却又坚定地走下去,如果有热爱的事物,就让它去燃烧,让它去变成光。
每一次在文学路上遇到挫折时,我都会想到万事开头难的开头,我已经开了一个完美的头,我已经在开头中努力了,如果不是鼓起勇气开了那个头,怎么会有往后的故事呢?
而现在,我要继续沿着这个开头书写下去。无论如何,我都会想起那一天在“文学新秀”上说过的热爱诗歌的话,既然热爱,就该更纯粹些,舍掉虚荣,飞的时候就不要管天空有多远。
2019年11月25日,我参加了湖北卓尔集团举办的武汉诗歌节,以入选新发现诗歌营的学员身份来到了武汉,这也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小世界,前往更宽更广的世界。
那是我第一次乘飛机,觉得生命因文学而惊喜连连,我从未意料到诗歌会带给我更有力、更辽阔的天地。
我看着机舱外那些膨胀的云,那些一丝丝的蓝与雾搅拌在一起的天空,我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会因诗歌展开些什么故事呢?我那时仍不知晓。
在武汉的那几天,我的天地变得很开阔。我见到了一群同样喜欢诗歌的年轻人,他们的眼里有诗歌美好的掠影。我们在武汉黄鹤楼与一些外国诗人直播朗诵诗歌,我们听着一节节有关诗歌的课。著名作词家方文山老师给我们讲了一节重要的课,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具有美感,要用心去写。
没有“心”的作品,是失去色彩的。
我的启蒙老师杨黎得知我参加武汉诗歌节的事很开心,当初是他一眼就找到了我的闪光点,这闪光点太小了,小得只有一眨一眨的光。尽管如此,杨黎老师还是选择从人群中将我推上来。
杨黎老师说过,我很“生猛”。这个词一直影响着我,要像大海中的鱼用力游去远方,直到鳞片越来越亮,鳍越来越硬,尾部迎浪而上。那是大海的方向。
参加武汉诗歌节不久,我又在2019年第12期《椰城》的“特别推荐”栏目上,发表了一组名叫《孤独里的孤独》的诗歌。
《椰城》是一家公正、包容、只认作品不厚名人的刊物,从我初发表时就可以看出。如今杂志办得越来越好,在各种细节上用心十足。
时隔一年多,我又回到最初这个温暖的地方,而这时候我的简介也开始长了很多,再也不是当初的“初涉诗坛”。
我写得最多的依旧是大海,我在《平淡的海》中写道:“人们在码头散步/午时的海鸥/背负的蓝渐渐宽敞。”
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单单只写诗歌和童话,我开始学习更多的文学体裁。我开始尝试写儿童诗,首次写儿童诗便发表在了由曹文轩老师主编的《十月少年文学》上,入围了小十月文学奖。
我又开始尝试从诗歌到散文诗的写作。第一次写的散文诗便发表在《散文诗》刊物上,后被约稿发表在《诗潮》《扬子江》等刊物上。我因此信心大增,诗歌的感觉无论什么体裁上都是不变的,诗歌的美可以投放在任何作品里,诗歌是又小又轻盈,却又刚刚好可以抓住心中颤动的地方。
2021年,我作为星星第四届全国青年散文诗人笔会代表,到广西黄姚古镇采风与发言。这项笔会活动是全国性的,年龄不一,我是代表中年龄较小的。随后又入围了一项重要的儿童文学奖。
现在的我已经走过了不少地方,已经看过海的那一边更广阔的天地。
虽然不知不觉早已经走出了那个小小的海边小镇,可无论我走到哪里,仍是可以在耳边听到故乡起伏的海浪声,那抹清澈温柔的蓝仍浮在眼前,就像《椰城》,那是我第一次发表作品的地方,永远是我文学中最初的家,也像海浪中的一个岛屿,给我依靠与力量。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在文学上走多远,无论是走一步停一步,还是加快脚步地走,都是在前进着,走一步停一步有走一步停一步的风景,加快脚步有加快脚步的方向。
一路上的每个脚步声,都是那么脆亮好听。那是梦想的声音。
2017年的某一天,我浏览网页中的现代诗歌,其中短短的文字,空灵、有力,瞬间穿过心脏最柔软处。“……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那是一位叫海子的已故诗人的诗。
2017年的下半年,我开始写诗。我虽是第一次写,却发觉诗歌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够把我脑袋里沉沉的东西转成空灵的、跳跃的、柔软的,随时被风吹散的事物,所有的阳光、风、树叶,以及我站在这里的巷子、猫、瓦片,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它们全都成为了文字。
那便是诗了。尽管我那时候并不太了解,我却很享受诗歌中灵动的感觉,一写就停不下来,就这样每天都在写。在诗歌的世界里,我不知疲倦又孤独地写着,那时我用心写下的诗句,除了自己外没人读过,就这样藏着掖着写。直到有一天,一条《椰城》杂志的征稿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或许平时我搜诗歌比较多,便机缘巧合地推送给我。我点击开来,小心翼翼地阅读着,才发现原来诗歌是可以发表在杂志上的,还有专门的栏目,以及投稿邮箱。我仔仔细细地
看着来稿要求,其中有个栏目取名是“文学新秀”,我心想,我从来没有发表过作品,不就是新秀吗?原来不是只有大诗人才有栏目,那些想要萌芽的写作者也有属于自己的机会。我不如试一试,自己给自己写推荐!
那时候我已经写了很多诗歌,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电脑桌面上,像一朵没有开苞的花。
我将其中一部分的诗歌整理了一下,开头的第一首便是《诗人》,里面有这样一些诗句:我身体里的燥热与病源/被风吹得像麦子一样成熟/我没有镰刀、竹筐/来收获孩子的眼泪。
写这首诗时,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诗人。诗人或许是沉甸甸的,如麦子等待合适的时机成熟,逐渐身披金光,却低下骄傲的头。
那时候的我一直生活在海边一个小小的镇上,从来没有出过外面更远更大的世界。我们那儿蓝天大海,人们没有野心,过着安逸的日子。
诗歌在我们的小镇里是个陌生的事物,在我们的小书店根本找不到一本诗集,我的身边没有任何写诗的人。诗,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我只知道大海、大海上漂动的船、船上闪过的阳光、阳光上轻盈的鸟,这些是我的诗,它们是鲜活的、会动的、与我亲近的。
我是小镇姑娘。
我是小镇上一个孤独的写诗姑娘。
我还记得那也是我第一次写自荐词,我没有想很久,立马就下笔了。
我说,诗歌是一种感觉。
我写诗就写自己的诗,读出来有自己的味道。诗是死的,人的感情是活的,有些找文字凑在一起的诗的确看起来很有诗意,但在我看来这种是麻木的,写诗一定要打开自己的内心,把一个个字变活,变成有记忆、有画面的诗。
像在春天播下种子一样,但不需要丰收,只需要聆听种子发芽的声音。
那时候我的诗歌就是一颗颗种子,春天终于来了,这春天就是《椰城》,这春天里的第一场雨就是一个叫杨黎的编辑老师,淅淅沥沥地酒到我干涸的梦想上。
仍清楚地记得,那是2017年11月1日傍晚的时候,我在收件人处写上《椰城》的公共邮箱号,我没有立刻按发送,此时我有些犹豫了——真的要投稿吗?我写得好吗?发了真的会有人看吗?
虽然思前想后的,我还是按了发送键,无论怎么样,我都努力过了。发送过去的那一刻,我瞬间觉得放松了不少。
那时我觉得作品自有作品的命运,一诞生便有存在的意义,这意义可能是微小的,小到只属于我,只属于大千世界中小小的一处角落,哪怕在河流的漩涡中湮没。我写它时,我与它深深地交流过,它也给我灵魂以安慰,这样就够了。
那时我第一次尝试投稿,大部分是纯属好奇,并没有想过这次投稿会发表,以及这小小的举动会改变往后的许多事情,会彻底点燃我的文学梦。也没有想过,我会遇见一位在诗歌上给了我很大帮助的老师。
这位老师便是《椰城》的编辑杨黎。
稿子发送过去的第二天早上,我便收到了杨黎老师的回复信息。那一刻我觉得太意外了,从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收到回复。我又惊又喜地加了杨黎老师的微信,杨黎老师在微信上说你的作品很不错,准备送审了。我更是受宠若惊地回复:真的吗?我是第一次鼓起勇气投了。
杨黎老师问我写诗多久了,我说以前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刚写几个月。没想到杨黎老师又回复道:我觉得你很生猛,写得很好!
这一次我怔住了,从来没有谁夸过我写诗好,何况还在我身上用上了“生猛”这个词。这种被认可的感觉,使我心花怒放。
杨黎老师叮嘱我仅仅靠天赋是走不远的,必须充实自己,才有后劲。是啊,我是一时兴起,如果不被他人认可,如果没有那一次发表,如果我不充实自己,我会不会渐渐地放弃了呢?
我不知道,因为在故事的最后,我并没有放弃,天賦其实会淡的,热爱却不会减。我知道,写作带给我的快乐远远胜于很多事物,我注定或快或慢地在文学上前行。不知道能够去多远的地方,却一步步地、踏实地走在自己喜欢的路上。
不久我的诗歌处女作发表在了2018年第2期《椰城》的“文学新秀”栏目上,题目是 《一个人在海边小镇上》,那时候简介几乎没有,末尾只有“初涉诗坛”四个字。当我收到从海南寄过来的杂志样刊,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诗歌印在了纸上,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
鱼在陆地上不停做梦/眼睛里的光线烘烤出视觉/散漫的生活如同水波在耳朵里/叮咬每一个人的名字…… 我将自己的那一页作品读来读去,这一次受到了鼓舞,我也开始觉得自己写得挺好的,我可以再写下去,再写下去……
当时发表在《椰城》的除了我,还有一位同样来自广东阳江的诗人,他便是陈计会老师。
杨黎老师将他推荐给我,说陈计会老师除了写诗,还是一位在本地创办《蓝鲨》诗刊的主编,他看了我的诗也觉得吃惊,写诗数十年,竟没有听说过本地还有一个这么会写诗的人,他想找我约稿。杨黎老师说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我那时从来不认识其他写诗的人,更没有想过这里会有和我一样喜欢写诗的人。
仿佛是连锁反应,第一次的发表让我在大家面前正式露面了,而那些被我藏在电脑里的其他诗歌也开始勇敢地跳了出来,它们陆陆续续地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我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了,《椰城》是我的起点,杨黎老师是第一个欣赏我的诗歌的人,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火炬,点燃了我虽然小却坚定的火苗,噼里啪啦地产生火光,这火光总会在黑暗时刻照亮我。
我先是在本地发表了不少作品,还因此认识了本地的一群纯粹、友好的诗人,他们也在默默地写。这个小圈子的人,因为彼此的文学兴趣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诗是五颜六色的、斑斓的、被包容的。他们当中有一个叫杨勇的老师开了一个叫“诗国星空”的公众号,他了解到我的故事后,决定为我的诗歌写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题目叫做《倚在苇草上做梦的人》,他觉得我是一个有着许多奇思妙想的女孩,天马行空,仿佛一阵风,风中的梦。
文章的开头写道:尼采说人仿佛是骑在老虎上做梦。而年轻的米心,是一个倚在苇草上做梦的人。她身体轻盈,斜倚在一支或一大片随风摇曳的苇草上,抖动的苇草吟唱着舒缓的歌,使她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连绵起伏的梦。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在她的体内积聚,驱动着她,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反复召唤着她,把梦境记录下来,或者就在梦里写诗,奔跑着,倾诉着。一个女孩的内心没有铅铁,只有绒毛一样细腻的南风,这一阵温和软绵的风,吹遍了她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转过身来,又向着身体外面的世界轻轻地不止息地吹。
这篇文章被发表在了《阳江日报》上。后来,我又一鼓作气投稿给《诗歌月刊》《星星》《扬子江》《诗潮》等刊物,也陆陆续续全发表了。
不止如此,我还开始尝试写童话,我的童话作品也一一发表在了《中学生百科》《中国校园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上。我一直没有忘记在《椰城》上写的自荐词当中的那些话。那就是我的初心。
我不害怕失败,我还年轻,我可以从头再来。也许多多少少我会感到失落,但是因为是兴趣,我又会害怕失落,继续写出属于自己的诗。我写诗首先是为了自己,诗是越写越成熟的,我相信自己会一点点地进步。如果不能成为别人眼中出色的诗,那么至少它在我的眼中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
现在的我依然这么想,不着急,我可以慢慢地却又坚定地走下去,如果有热爱的事物,就让它去燃烧,让它去变成光。
每一次在文学路上遇到挫折时,我都会想到万事开头难的开头,我已经开了一个完美的头,我已经在开头中努力了,如果不是鼓起勇气开了那个头,怎么会有往后的故事呢?
而现在,我要继续沿着这个开头书写下去。无论如何,我都会想起那一天在“文学新秀”上说过的热爱诗歌的话,既然热爱,就该更纯粹些,舍掉虚荣,飞的时候就不要管天空有多远。
2019年11月25日,我参加了湖北卓尔集团举办的武汉诗歌节,以入选新发现诗歌营的学员身份来到了武汉,这也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小世界,前往更宽更广的世界。
那是我第一次乘飛机,觉得生命因文学而惊喜连连,我从未意料到诗歌会带给我更有力、更辽阔的天地。
我看着机舱外那些膨胀的云,那些一丝丝的蓝与雾搅拌在一起的天空,我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会因诗歌展开些什么故事呢?我那时仍不知晓。
在武汉的那几天,我的天地变得很开阔。我见到了一群同样喜欢诗歌的年轻人,他们的眼里有诗歌美好的掠影。我们在武汉黄鹤楼与一些外国诗人直播朗诵诗歌,我们听着一节节有关诗歌的课。著名作词家方文山老师给我们讲了一节重要的课,诗与歌是密不可分的,具有美感,要用心去写。
没有“心”的作品,是失去色彩的。
我的启蒙老师杨黎得知我参加武汉诗歌节的事很开心,当初是他一眼就找到了我的闪光点,这闪光点太小了,小得只有一眨一眨的光。尽管如此,杨黎老师还是选择从人群中将我推上来。
杨黎老师说过,我很“生猛”。这个词一直影响着我,要像大海中的鱼用力游去远方,直到鳞片越来越亮,鳍越来越硬,尾部迎浪而上。那是大海的方向。
参加武汉诗歌节不久,我又在2019年第12期《椰城》的“特别推荐”栏目上,发表了一组名叫《孤独里的孤独》的诗歌。
《椰城》是一家公正、包容、只认作品不厚名人的刊物,从我初发表时就可以看出。如今杂志办得越来越好,在各种细节上用心十足。
时隔一年多,我又回到最初这个温暖的地方,而这时候我的简介也开始长了很多,再也不是当初的“初涉诗坛”。
我写得最多的依旧是大海,我在《平淡的海》中写道:“人们在码头散步/午时的海鸥/背负的蓝渐渐宽敞。”
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单单只写诗歌和童话,我开始学习更多的文学体裁。我开始尝试写儿童诗,首次写儿童诗便发表在了由曹文轩老师主编的《十月少年文学》上,入围了小十月文学奖。
我又开始尝试从诗歌到散文诗的写作。第一次写的散文诗便发表在《散文诗》刊物上,后被约稿发表在《诗潮》《扬子江》等刊物上。我因此信心大增,诗歌的感觉无论什么体裁上都是不变的,诗歌的美可以投放在任何作品里,诗歌是又小又轻盈,却又刚刚好可以抓住心中颤动的地方。
2021年,我作为星星第四届全国青年散文诗人笔会代表,到广西黄姚古镇采风与发言。这项笔会活动是全国性的,年龄不一,我是代表中年龄较小的。随后又入围了一项重要的儿童文学奖。
现在的我已经走过了不少地方,已经看过海的那一边更广阔的天地。
虽然不知不觉早已经走出了那个小小的海边小镇,可无论我走到哪里,仍是可以在耳边听到故乡起伏的海浪声,那抹清澈温柔的蓝仍浮在眼前,就像《椰城》,那是我第一次发表作品的地方,永远是我文学中最初的家,也像海浪中的一个岛屿,给我依靠与力量。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在文学上走多远,无论是走一步停一步,还是加快脚步地走,都是在前进着,走一步停一步有走一步停一步的风景,加快脚步有加快脚步的方向。
一路上的每个脚步声,都是那么脆亮好听。那是梦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