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200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取代了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这不仅标志着医学道德的进步,更体现了医师执业道德的进步要求。区别于传统的医学的救死扶伤,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关心社会。近代医学教育计划的主体只是涉及医学专业课和医学基础课,因此更加要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理解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将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现状 现实意义 改革启示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humanism)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
  二、培养人文精神在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人文课程教学时数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达到20.0%~25.0%,英国、日本也占到10.0%~15.0%。而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的教学时数大约占到总教学时数的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相对而言,中国的医学生接受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思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都是基于理论学习,却也占据了人文精神在医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有一项针对我国10所护理院校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中开设人文课程最少的仅有6门,仅占教学时数的6.2%,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人文必修课程。对医学生缺乏人文社科知识的系统性培养,也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1]可见我国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课程建设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情况更是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与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相比,我国医学教育的师资水平依旧比较落后。殷小平曾以“对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教师人文素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仅占25.3%,认为‘一般’的学生占55.2%,‘不满意’的学生占19.5%。”此外,在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中,作者指出:“学生们反映,即使是人文科学类的课程,许多也是徒有虚名,教室并未讲出有吸引力的内容。”“学生们最期望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73.9%)、交互式(61.2%)和小组讨论(44.2%)。事实上,枯燥的理论不仅很难将鲜活的人文精神点燃,而且必然促使医学最终对医学精神本身的背离和异化。”时代与生命的对医学生的要求是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医学科学、医学人文、医学社会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医学精神。
  三、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略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之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人文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未能收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少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更是带着这个行业在社会中有着高收入的功利色彩。“救死扶伤”这四个字后面的精神内涵,并不是他们在踏入这个业甚至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阶段所强调的学习内容。专业知识是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伦理实践,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更加关注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利用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的相辅相成,让病人感受到来自医者的温暖与关怀。可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滞后,“医者仁心”的传统道德已经与现实生活脱节了。
  目前社会上医疗逐渐远离对人和生命的关爱,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紧张,人们对医生越来越多的不信任,医患纠纷屡见不鲜,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如医疗条件有限,医疗卫生政策不完善, 社会舆论的偏激报道等,但其最根本原因是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校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一组组震惊人们眼球的数字,一个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都是对我国医学教育敲起了警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尊重,更是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呵护、关怀。
  四、人文精神对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启示
  首当其冲,是要调整人文精神的课程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主要是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建立科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味。第二层面是使医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医生职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珍视人喝生命。第三层面是融人文精神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课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充分发掘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的同时,发挥人文力量对专业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把这种提升带到今后的实践中,把握医学这一生命科学的社会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只讨论医学人文精神是不够的,需要让它作用于我们的信念,在医疗实践中得以实现。因而各医学院校应该发动各项可利用资源,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投身与课后的实践中,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两者互相促进,培养出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优秀医学人才。
  医学人文精神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医学科学只有在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摆脱医学技术主义的诱惑,肩负起人类赋予的神圣使命,二者的融通才是现代医学发展之未来。期待着医学发展的历程会进一步朝向人类寻求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治愈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朝向人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尊重思想、尊重灵魂、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前进。
  参考文献:
  [1]曾锦标,潘梅芳。关于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的思考。医学与社会,2010,23(7):102-103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在社会中的应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教育作为时代前沿产业,在大数据发展中受到影响较大,基于科技与网路的发展,智慧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排头兵,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教育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为我国教育改革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目的研究用SV 40温度依赖株质粒ptsA 58 H转化人胚腱细胞是否具有致瘤性。方法采用不同梯度细胞密度(5×106/0.4 ml、5×107/0.4 ml),并用Brdu标记转化人胚腱细胞接种于裸鼠右
输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字化电网形成的基础,能完全改变传统的电网经营、管理理念,正日益受到各供电企业的关注。而系统开发初期,电力部门对软件开发公司提出的功能需求,直接决定了软件的完整性及运行效果的好坏。本文对输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前期的目标及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
介绍用于中小型发电厂的一种双微机协同工作的自动准同期并网装置的设计方法。CPU1实现发电机组和电网电压信号间的压差、压差方向,频差、频差方向,相位差、相位差区间等的检测与判断。CPU2主要有参数设置,数据显示与上位监控计算机通信等功能。两CPU之间通过并行通信及握手信号交换信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两点间隔采样法用于对相位差的计算。给出了装置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方法。
【摘 要】社会化代收电费是基层供电公司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推出的一种电费回收办法,根据农村地区人员居住分散,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居多的现状,为了方便村民缴纳电费,以及日后供电公司的电费回收,采用社会化代收电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对其中的利弊做了分析。  【关键词】代收电费 效益 管理  一、背景  农村电费社会化代收是供电所根据农村用
介绍了ControlNet(控制网)在长大隧道智能控制中的应用.由ControlLogix系列设备组成的ControlNet能很好地完成隧道中的各种控制功能.洞内的信息现场采集现场处理,系统可以对
在没有内部存储器的微处理器软核的设计过程中,如何正确建立软核与外存储器之间的接口是验证工作的关键之一.文章介绍利用多时钟产生存储器接口控制信号的方法,为建立软核仿
建立直流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基于双环解耦算法实现对直流换流阀的控制,通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典型双端状直流配网进行建模,并对系统各个节点的稳态电压、功率进行了仿真,
目的 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胚胎期暴露导致SD大鼠尿道下裂发生的动物模型,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尿道下裂与正常大鼠生殖结节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在DBP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SD孕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妊娠14~18 d(GD14~18)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DBP 800 mg/(kg·d)和大豆油2 ml/d灌胃,GD19剖宫产后统计子鼠数、雄性子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