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真宗年间,舒州府大旱,老百姓两季庄稼颗粒无收。年关逼近,饥民纷纷涌进舒州城,城内也无粮可吃。
好不容易朝廷的救灾粮下来了,饥民们拖着浮肿的双腿,去府衙领粮,府衙前却一袋粮食也没有,在门口贴着一张布告,大意是:皇上与舒州子民共心同在,朝廷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历年的救灾中,总有一些官吏胆大妄为,雁过拔毛,中饱私囊,因而朝廷严令,此次救灾,必须规范。救灾粮中,每一粒都要有明确的去向,都要具体到灾民头上。布告要求灾民稍安毋躁,救灾粮很快就能发到手上。
哪知三天过去,饥民们还是没等到一粒救灾粮。一打听,原来舒州府为了严格贯彻朝廷命令,先是开了几次会议,召集相关官吏学习朝廷救灾政策,严明救灾纪律,严禁贪腐舞弊;接着,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救灾粮发放方案,培训发放技能;最后,派人到大街小巷核实灾民身份,统计灾民人数,逐一登记造册……
饥民们开始还来府衙前等着领粮,后来,实在没有力气,一个个裹着破被烂袄,瑟缩在街头墙角。偌大的舒州城,死一般的寂静。
眼看着饿死的饥民一天多过一天,舒州城大户石尚经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开办粥厂,救济饥民。
早在半个月前,石尚经就有开办粥厂的想法,与舒州知府范之慎一说,范知府说:“石员外菩萨心肠,本府佩服。不过,朝廷的救灾粮转瞬即到,石员外不必破财费心。”
石尚经以为这是范知府的客套话,哪知他说完,一拱手就走了。石尚经愣了,不明白知府为什么拒绝。
与石尚经私交甚好的师爷,点点他的额头,低声道:“你的粥厂一开,四方饥民涌来,你叫他如何应对?应对不好,出现民变,你叫他如何向朝廷、向皇上交代?应对好了,灾情过去,这功劳是你的还是他的?”
石尚经无奈地摇摇头,打消了开粥厂的念头。
这一次,石尚经不再与官府通气,说干就干,带着家里的伙计们,挑着粮食,来到城东皖河大堤下,不到一个时辰,就搭起一排粥棚,支起十几口大锅。又不到一个时辰,石家的伙计们煮好热腾腾的米粥。石尚经拿起大勺,亲自为饥民发粥。
饥民们眼含热泪,要给石尚经下跪。石尚经向他们抱拳说,保证不再让一个人饿死。
粥厂开办第三天,虽然府衙的救灾粮还没发下来,西北风还在呼呼地刮,但灾民中已经有了笑语,有人还哼唱起新编的感谢石尚经的黄梅小调。
第四天中午,就在灾民们排队领粥的时候,知府范之慎带着一班人马来了。远远地,范知府走下轿子,来到正挥勺打粥的石尚经面前,一抱拳,深深一鞠躬:“石员外辛苦了,本府代表舒州百姓,这厢有礼了。”
石尚经急忙停下手中大勺,向范知府还礼:“知府大人,这儿风寒大,您快快请回吧。”
范知府转身向灾民们一抱拳,大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皇恩浩荡,实乃我舒州府之幸、我舒州百姓之幸啊。”
灾民们一阵嘘声。接着,一个个低下头,看也不看范知府一眼。
范知府有些尴尬,顿了顿,提高嗓门道:“诸位,石员外菩萨心肠,仁义之士,本府一定要据实禀报朝廷,为石员外论功请赏。”
灾民们一听,纷纷鼓掌叫好。
“本府此来,除了向石员外致以敬意之外,另有一事,朝廷严令此次赈灾必须规而范之。诸位请看这煮粥之锅,皆锅口大开,风沙吹进,再吃进诸位腹中,诸位有患病之虞。再看这粥棚,过于简陋,有倒塌、伤身、伤性命之险。”范知府严肃地说,“此二者皆关涉诸位身家性命,更有悖朝廷敕令,本府理当向朝廷和诸位负责……”
“我们不要你负责。”
“我们吃病了、吃死了,与你大老爷无关。”
“你什么意思?你要关闭粥厂吗?你要再饿死我们吗?”
灾民们纷纷叫嚷着,有的还瞪著眼,举起碗,大有将碗砸向范知府的架势。
“非也非也,本府只是欲将粥厂规而范之。本府将即刻派人前来加固粥棚,再征集、培训厨子前来煮粥……”
石尚经急了,向范知府一抱拳,刚要说话,范知府低声说:“在本府派来厨子之前,石员外如若再私自煮粥放粥,一切后果由你一人承担。”说罢钻进轿子,走了。
石尚经一把抓过师爷的衣领,气愤地说,“为何凡事一经你们官府之手,就复杂变味了?”
(摘自《小小说选刊》)
好不容易朝廷的救灾粮下来了,饥民们拖着浮肿的双腿,去府衙领粮,府衙前却一袋粮食也没有,在门口贴着一张布告,大意是:皇上与舒州子民共心同在,朝廷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历年的救灾中,总有一些官吏胆大妄为,雁过拔毛,中饱私囊,因而朝廷严令,此次救灾,必须规范。救灾粮中,每一粒都要有明确的去向,都要具体到灾民头上。布告要求灾民稍安毋躁,救灾粮很快就能发到手上。
哪知三天过去,饥民们还是没等到一粒救灾粮。一打听,原来舒州府为了严格贯彻朝廷命令,先是开了几次会议,召集相关官吏学习朝廷救灾政策,严明救灾纪律,严禁贪腐舞弊;接着,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救灾粮发放方案,培训发放技能;最后,派人到大街小巷核实灾民身份,统计灾民人数,逐一登记造册……
饥民们开始还来府衙前等着领粮,后来,实在没有力气,一个个裹着破被烂袄,瑟缩在街头墙角。偌大的舒州城,死一般的寂静。
眼看着饿死的饥民一天多过一天,舒州城大户石尚经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开办粥厂,救济饥民。
早在半个月前,石尚经就有开办粥厂的想法,与舒州知府范之慎一说,范知府说:“石员外菩萨心肠,本府佩服。不过,朝廷的救灾粮转瞬即到,石员外不必破财费心。”
石尚经以为这是范知府的客套话,哪知他说完,一拱手就走了。石尚经愣了,不明白知府为什么拒绝。
与石尚经私交甚好的师爷,点点他的额头,低声道:“你的粥厂一开,四方饥民涌来,你叫他如何应对?应对不好,出现民变,你叫他如何向朝廷、向皇上交代?应对好了,灾情过去,这功劳是你的还是他的?”
石尚经无奈地摇摇头,打消了开粥厂的念头。
这一次,石尚经不再与官府通气,说干就干,带着家里的伙计们,挑着粮食,来到城东皖河大堤下,不到一个时辰,就搭起一排粥棚,支起十几口大锅。又不到一个时辰,石家的伙计们煮好热腾腾的米粥。石尚经拿起大勺,亲自为饥民发粥。
饥民们眼含热泪,要给石尚经下跪。石尚经向他们抱拳说,保证不再让一个人饿死。
粥厂开办第三天,虽然府衙的救灾粮还没发下来,西北风还在呼呼地刮,但灾民中已经有了笑语,有人还哼唱起新编的感谢石尚经的黄梅小调。
第四天中午,就在灾民们排队领粥的时候,知府范之慎带着一班人马来了。远远地,范知府走下轿子,来到正挥勺打粥的石尚经面前,一抱拳,深深一鞠躬:“石员外辛苦了,本府代表舒州百姓,这厢有礼了。”
石尚经急忙停下手中大勺,向范知府还礼:“知府大人,这儿风寒大,您快快请回吧。”
范知府转身向灾民们一抱拳,大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皇恩浩荡,实乃我舒州府之幸、我舒州百姓之幸啊。”
灾民们一阵嘘声。接着,一个个低下头,看也不看范知府一眼。
范知府有些尴尬,顿了顿,提高嗓门道:“诸位,石员外菩萨心肠,仁义之士,本府一定要据实禀报朝廷,为石员外论功请赏。”
灾民们一听,纷纷鼓掌叫好。
“本府此来,除了向石员外致以敬意之外,另有一事,朝廷严令此次赈灾必须规而范之。诸位请看这煮粥之锅,皆锅口大开,风沙吹进,再吃进诸位腹中,诸位有患病之虞。再看这粥棚,过于简陋,有倒塌、伤身、伤性命之险。”范知府严肃地说,“此二者皆关涉诸位身家性命,更有悖朝廷敕令,本府理当向朝廷和诸位负责……”
“我们不要你负责。”
“我们吃病了、吃死了,与你大老爷无关。”
“你什么意思?你要关闭粥厂吗?你要再饿死我们吗?”
灾民们纷纷叫嚷着,有的还瞪著眼,举起碗,大有将碗砸向范知府的架势。
“非也非也,本府只是欲将粥厂规而范之。本府将即刻派人前来加固粥棚,再征集、培训厨子前来煮粥……”
石尚经急了,向范知府一抱拳,刚要说话,范知府低声说:“在本府派来厨子之前,石员外如若再私自煮粥放粥,一切后果由你一人承担。”说罢钻进轿子,走了。
石尚经一把抓过师爷的衣领,气愤地说,“为何凡事一经你们官府之手,就复杂变味了?”
(摘自《小小说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