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组织生活又是大学生党支部最主要的活动形式。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调查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制度不健全,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的方法,从而解决组织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创先争优 大学生组织生活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组织生活的重要性
党的组织生活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和监督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加强高校党组织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扎实推进组织生活建设。
《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八条对高校健全组织生活、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并将流动党员管理作为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对高校党员组织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大学生党员能够提高自身政治理论及党性修养,密切联系群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为人民服务中,从而真正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二、当前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的现状
(一)轻理论学习。
目前,在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主要是讨论或者解决某一件具体的事情,缺少对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即使进行理论学习,通常也只是读宣读文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而不能引发学生党员的思考,最终导致理论知识缺乏。虽然在发展为党员以前,学生都必须参加党校培训,但毕竟党校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了解还十分欠缺。因此,大学生党支部应当将加强理论学习作为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大学生党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二)与学生所学知识结合不够。
众所周知,大多数大学生党员都是进入大学之后发展的,他们在思想觉悟、政治素养等方面都相对较弱,因此加强理论学习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大学生党员应当在学好科学文化的同时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支部活动的主要形式,组织生活应该给大学生党员提供一个能将所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真正学以致用,而非泛泛而谈,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但现阶段,多数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过程中,都存在形式内容较为单一,特别是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结合不多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在活动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彻底。
党员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调查发现,不少党支部并未定期开展此项活动。在汇报或者民主生活会开展过程中,党员同志一般能做到自我批评,但对其他同志的一些不足不能勇于指明, 明哲保身、一团和气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党员缺乏正义感,不能正视比较尖锐的问题,从而导致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彻底。
(四)对外出党员管理不力。
外出党员主要集中在大四学生中,部分党员因与就业单位协议规定,因工作需要,毕业前到就业单位进行为期2—3个月的实习。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规定,对外出时间不足6个月的党员,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可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地点相对固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单位或当地党组织,参加党内活动。目前,外出党员很大程度上处于组织生活缺失的状态,既没有参加原单位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更没有参加所去单位的党内活动。更有部分党员,外出前不向组织说明外出事由、外出地点、临时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这些都应进行规范,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
(五)缺乏实际检验的载体。
虽然绝大多数党支部都能做到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但组织生活开展的效果如何,没有一个很好的载体进行检验。一次组织生活结束后,各支部是否认真进行总结,如活动有无可改进提高的地方、此次活动及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如何,是否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活动开展及党组织对活动的意见如何等。缺乏实际检验的载体,导致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出现。
三、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
(一)创先争优活动的背景及重要性。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提出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党员的模范带头以及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创先争优活动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局面,有利于丰富和提高大学生党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二)大学生党支部如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1、注重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党章》第三条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党员的义务之一,不管是对党员自身还是对基层党组织而言,理论学习都应常抓不懈,并且要深入下去。读完或学习完一些文件或著作并不意味着理论学习的结束。党员同志应采取有效方式将其深化。党员同志可以在理论学习之后写下心得体会,以便自省;可以同支部其他党员同志进行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可以向上级领导进行思想汇报,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2、创新活动形式。
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强调规定动作不走样的同时,创新活动形式。强调党员个人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例如,参与专业竞赛;创建创新团队;参加技能考试等;强调党员活动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党员必须参与“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党性,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
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实习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同时,要求外出党员通过网络、手机等信息手段,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参与组织生活;要求外出党员在实习岗位认真工作,完成实习相关要求,实现在实习岗位的创先争优。
4、批评与监督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评比表彰是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之一,一讲二评三公示,直观地将党组织和党员的评价结果表现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组织生活缺乏实际检验的载体这一问题。
在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过程中,支持和鼓励党员讲真话和心里话,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组织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也有利于党员肯定成绩,寻找差距,明确自身目标。
创先争优活动对党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及评比表彰有明确的规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党支部要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对党员服务和管理的“无缝对接”,进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创先争优,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
(作者:娄琴,周述敏,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助教 ,尹文专,硕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辅导员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刚、郭颖: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科技创新导报,2009(1).
[3]杨新建,潘旭阳,付益: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策略研究. 湘潮(下半月),2011,(2).
关键词 创先争优 大学生组织生活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组织生活的重要性
党的组织生活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和监督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加强高校党组织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扎实推进组织生活建设。
《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八条对高校健全组织生活、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并将流动党员管理作为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对高校党员组织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大学生党员能够提高自身政治理论及党性修养,密切联系群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为人民服务中,从而真正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二、当前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的现状
(一)轻理论学习。
目前,在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主要是讨论或者解决某一件具体的事情,缺少对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即使进行理论学习,通常也只是读宣读文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而不能引发学生党员的思考,最终导致理论知识缺乏。虽然在发展为党员以前,学生都必须参加党校培训,但毕竟党校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了解还十分欠缺。因此,大学生党支部应当将加强理论学习作为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大学生党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二)与学生所学知识结合不够。
众所周知,大多数大学生党员都是进入大学之后发展的,他们在思想觉悟、政治素养等方面都相对较弱,因此加强理论学习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大学生党员应当在学好科学文化的同时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支部活动的主要形式,组织生活应该给大学生党员提供一个能将所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真正学以致用,而非泛泛而谈,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但现阶段,多数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过程中,都存在形式内容较为单一,特别是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结合不多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在活动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彻底。
党员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调查发现,不少党支部并未定期开展此项活动。在汇报或者民主生活会开展过程中,党员同志一般能做到自我批评,但对其他同志的一些不足不能勇于指明, 明哲保身、一团和气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党员缺乏正义感,不能正视比较尖锐的问题,从而导致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彻底。
(四)对外出党员管理不力。
外出党员主要集中在大四学生中,部分党员因与就业单位协议规定,因工作需要,毕业前到就业单位进行为期2—3个月的实习。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规定,对外出时间不足6个月的党员,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可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地点相对固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单位或当地党组织,参加党内活动。目前,外出党员很大程度上处于组织生活缺失的状态,既没有参加原单位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更没有参加所去单位的党内活动。更有部分党员,外出前不向组织说明外出事由、外出地点、临时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这些都应进行规范,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
(五)缺乏实际检验的载体。
虽然绝大多数党支部都能做到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但组织生活开展的效果如何,没有一个很好的载体进行检验。一次组织生活结束后,各支部是否认真进行总结,如活动有无可改进提高的地方、此次活动及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如何,是否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活动开展及党组织对活动的意见如何等。缺乏实际检验的载体,导致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出现。
三、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
(一)创先争优活动的背景及重要性。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提出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党员的模范带头以及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创先争优活动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局面,有利于丰富和提高大学生党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二)大学生党支部如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1、注重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党章》第三条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党员的义务之一,不管是对党员自身还是对基层党组织而言,理论学习都应常抓不懈,并且要深入下去。读完或学习完一些文件或著作并不意味着理论学习的结束。党员同志应采取有效方式将其深化。党员同志可以在理论学习之后写下心得体会,以便自省;可以同支部其他党员同志进行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可以向上级领导进行思想汇报,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2、创新活动形式。
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强调规定动作不走样的同时,创新活动形式。强调党员个人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例如,参与专业竞赛;创建创新团队;参加技能考试等;强调党员活动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党员必须参与“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党性,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
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实习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同时,要求外出党员通过网络、手机等信息手段,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参与组织生活;要求外出党员在实习岗位认真工作,完成实习相关要求,实现在实习岗位的创先争优。
4、批评与监督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评比表彰是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之一,一讲二评三公示,直观地将党组织和党员的评价结果表现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组织生活缺乏实际检验的载体这一问题。
在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过程中,支持和鼓励党员讲真话和心里话,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组织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也有利于党员肯定成绩,寻找差距,明确自身目标。
创先争优活动对党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及评比表彰有明确的规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党支部要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对党员服务和管理的“无缝对接”,进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创先争优,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
(作者:娄琴,周述敏,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助教 ,尹文专,硕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辅导员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刚、郭颖: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科技创新导报,2009(1).
[3]杨新建,潘旭阳,付益: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策略研究. 湘潮(下半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