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堆在了这地球的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地无知,多么地任性,多么地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行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陕北的山是雄壮的。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像条条巨莽,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象,想象什么就是什么。
陕北的山是博大的。它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大山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陕北的山是纯洁的。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走累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高迎祥、刘志丹、谢子长、李子州等这样的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兰花花》、像《三十里铺》、像《走西口》、像《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仗义,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等等。我想这都是沾了陕北的山的灵气,是大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
陕北的山哟,我怎能不讴歌您、向往您呢?
[感悟]这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散文,写作上呈现出三大特色:一是先抑后扬手法,以突现山的伟大。先是“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而后意识到“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行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二是“暗”“明”赞人。所谓“暗”,即借写山来写人,从人的特点的两个侧面把山的特点对应写到。写山,既是客观写,又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陕北的山是这样,陕北的人也是这样,赞颂陕北的山就是赞颂陕北的人。所谓“明”,是文末的升华。由山明确地升华到最终要赞颂的那些英雄豪杰,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敬意。三是语句运用形式和文章所写内容一致。写山的雄壮以显示山之气魄时,用句整齐而铿锵,如“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写山之深情时,用句较长而缠绵,如“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
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堆在了这地球的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地无知,多么地任性,多么地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行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陕北的山是雄壮的。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像条条巨莽,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象,想象什么就是什么。
陕北的山是博大的。它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大山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陕北的山是纯洁的。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走累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高迎祥、刘志丹、谢子长、李子州等这样的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兰花花》、像《三十里铺》、像《走西口》、像《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仗义,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等等。我想这都是沾了陕北的山的灵气,是大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
陕北的山哟,我怎能不讴歌您、向往您呢?
[感悟]这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散文,写作上呈现出三大特色:一是先抑后扬手法,以突现山的伟大。先是“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而后意识到“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行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二是“暗”“明”赞人。所谓“暗”,即借写山来写人,从人的特点的两个侧面把山的特点对应写到。写山,既是客观写,又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陕北的山是这样,陕北的人也是这样,赞颂陕北的山就是赞颂陕北的人。所谓“明”,是文末的升华。由山明确地升华到最终要赞颂的那些英雄豪杰,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敬意。三是语句运用形式和文章所写内容一致。写山的雄壮以显示山之气魄时,用句整齐而铿锵,如“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写山之深情时,用句较长而缠绵,如“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