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调动,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建构知识、探究真理、发展能力的舞台。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有效性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也就是说,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空间内,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锻炼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因素多方面。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1 让学生认同历史学科,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年轻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很多学生认为学历史对自己没有作用,即使在历史作为考试科目后,学习也只为应付考试,因而学史索然无味。教师应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培养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确“我”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改变家庭,改善社会,创造明天的历史;其次从现实问题入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2 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活化教材
过去教师视教材教科书为“圣旨”,一切照搬,“以本为本”,教材里有什么,就要学生学什么,内容多而杂,学生学起来如堕云雾中。提高课堂有效性应先从教材入手,反复推敲、体会,根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整合、裁剪,突出重点、难点,做到根是根、叶是叶;之后以教材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充分挖掘、利用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使教材成为一条知识之“舟”,一座能力之“桥”,一个心灵洗礼之“池”。
3 积极有效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何人为的推动都比不上自身的内在动力。过去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俯首听命的臣民。他们从不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接受,象笼中鸟一样过着三餐无忧的生活,但课堂缺乏灵气、活力,学生思维受到扼制。教师授课变成了舞台剧的表演,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听众。
4 营造民主、平等、温馨富有生活情趣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进行激烈的争论,甚至创造性思维,必须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情感的流露,说自己想说,干自己想干的事,这就必须营造一种宽松氛围,推动学生学习的展开,感到学习是种乐趣、享受。首先教师要从权威的宝座下来,走近学生,平等地与他们对话、沟通,允许学生“插话”,与老师“辩解”;其次多用赞美,“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之上的阳光,教师运用赞美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教师发现课堂中稍瞬即逝的创新闪光点;再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营造和谐气氛,使学生全面释放自己,激起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5 教师的修养,人格魅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机智,使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它的教育功效有时比知识传递更重要,魅力来自于实力。历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魅力,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孔子曰“君子不器”,即不能像工具只提供一定的用途,只有某种才能,必须具备各种知识才能技艺,“学生能够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如果只凭大学所学,不去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将会出现“以已昏昏,使人昭昭的笑话”。
总之,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调动,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建构知识、探究真理、发展能力的舞台。
收稿日期:2010-05-26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有效性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也就是说,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空间内,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锻炼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因素多方面。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1 让学生认同历史学科,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年轻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很多学生认为学历史对自己没有作用,即使在历史作为考试科目后,学习也只为应付考试,因而学史索然无味。教师应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培养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确“我”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改变家庭,改善社会,创造明天的历史;其次从现实问题入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2 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活化教材
过去教师视教材教科书为“圣旨”,一切照搬,“以本为本”,教材里有什么,就要学生学什么,内容多而杂,学生学起来如堕云雾中。提高课堂有效性应先从教材入手,反复推敲、体会,根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整合、裁剪,突出重点、难点,做到根是根、叶是叶;之后以教材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充分挖掘、利用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使教材成为一条知识之“舟”,一座能力之“桥”,一个心灵洗礼之“池”。
3 积极有效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何人为的推动都比不上自身的内在动力。过去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俯首听命的臣民。他们从不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接受,象笼中鸟一样过着三餐无忧的生活,但课堂缺乏灵气、活力,学生思维受到扼制。教师授课变成了舞台剧的表演,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听众。
4 营造民主、平等、温馨富有生活情趣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进行激烈的争论,甚至创造性思维,必须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情感的流露,说自己想说,干自己想干的事,这就必须营造一种宽松氛围,推动学生学习的展开,感到学习是种乐趣、享受。首先教师要从权威的宝座下来,走近学生,平等地与他们对话、沟通,允许学生“插话”,与老师“辩解”;其次多用赞美,“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之上的阳光,教师运用赞美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教师发现课堂中稍瞬即逝的创新闪光点;再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营造和谐气氛,使学生全面释放自己,激起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5 教师的修养,人格魅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机智,使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它的教育功效有时比知识传递更重要,魅力来自于实力。历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魅力,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孔子曰“君子不器”,即不能像工具只提供一定的用途,只有某种才能,必须具备各种知识才能技艺,“学生能够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如果只凭大学所学,不去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将会出现“以已昏昏,使人昭昭的笑话”。
总之,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调动,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建构知识、探究真理、发展能力的舞台。
收稿日期: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