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大力支持,为培养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分析原有的单一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明确培养目标,推进新形势下教学体系改革。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中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元化的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浅谈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之见。
一、中职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纵深发展,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近年来,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不同类型和性质的职业技术学校逐年增加,学校规模逐年增大,教学趋于规范,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公认度有很大的提高,中职专业技术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全市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学生数以千计,分赴全国众多地方的各类行业施展才华,在我市就业的中职专业技术人才,已在建筑工程、机械加工制造、电子等行业的生产第一线成为专业技术的骨干力量,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信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就目前中职教育的发展,有待继续加强和完善:一是专业的设置有待进一步调整。一些专业的设置缺乏调查研究,没有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需求、存在盲目性,缺乏合理性。部分专业缺乏适应性,相对滞后,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中职教学体系有待进行必要的改革,主要是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理论教学体系方式原始单一、就教材论教材、固板、公式化,缺乏生动活泼、缺乏趣味性。实践教学体系因受场地、仪器、器械、材料、實验室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实践教学不能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缺乏教学的直观性;三是专业教师不足,授课时数较多,承担的教学任务重,缺乏与用人企业的沟通和实地调研;四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积极探索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明确培养教育目标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要按照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所需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一是要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时,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人才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有效需要,立足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专业的完善和丰富;二是要明确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原则,面向社会,立足社会,学校要遵循这个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用正确的舆论,正确的导向教育学生,用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学习志向,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积极推进教学体系改革
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特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教学体系,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职理论课程教学,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素质教育和实践工作能力为主体,以符合学生实际及因材施教为原则,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打破学科系统性和“老三段”教学的基础上,基础课要突破“应用”和“适度”,专业课要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音像教学,专业教师教学与现场教学,组织教师编写专业课电子教案,搜集与专业课相关的影像、图片等。二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就是要按照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实践教学要紧跟新技术、新认识和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强基础训练的实时动态调整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训项目,扩充完善实训场地及器材,使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独立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三是积极改革各种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突出职业技能和能力的考核,采用笔试、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改革对学生“一考制”传统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
三、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对于中职教育来说,通过改进教学体系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增加就业竞争力,但仅凭学校自身的教学方式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中职教育必须在针对自身教学体系改革的同时增加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一方面,现代工业的特殊性对劳动力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针对这样一种情况的产生,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对未来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共同培养方式,来满足企业先进生产力的需要。如何进行有效地校企合作。一是加强教学计划与课程开发,在教学计划方面,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列,在确保理论课满足实践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时。二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生产实训基地,学生到企业去进行实训,企业负责安排实训岗位,指定实训师傅,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情况,安排学生到具备相关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实训结束后,企业根据学生的培训情况对学生进行一定考核,完成实训岗位需求和员工招聘的无缝对接。三是坚持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单位实习2-4周时间。组织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达到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又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平台,让教师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实质性内容。四是聘请一些企业专业技能领域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者不定期的来学校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指导青年教师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一系列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和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初中毕业生对职业学校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选择上职业学校的学生逐步增加,用人单位对中职实用型人才的技能有了一定的认可,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抓住机遇,从自身抓起,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对现有的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来加强学校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中职教育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不断前进,不断壮大。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中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元化的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浅谈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之见。
一、中职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纵深发展,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近年来,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不同类型和性质的职业技术学校逐年增加,学校规模逐年增大,教学趋于规范,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公认度有很大的提高,中职专业技术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全市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学生数以千计,分赴全国众多地方的各类行业施展才华,在我市就业的中职专业技术人才,已在建筑工程、机械加工制造、电子等行业的生产第一线成为专业技术的骨干力量,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信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就目前中职教育的发展,有待继续加强和完善:一是专业的设置有待进一步调整。一些专业的设置缺乏调查研究,没有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需求、存在盲目性,缺乏合理性。部分专业缺乏适应性,相对滞后,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中职教学体系有待进行必要的改革,主要是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理论教学体系方式原始单一、就教材论教材、固板、公式化,缺乏生动活泼、缺乏趣味性。实践教学体系因受场地、仪器、器械、材料、實验室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实践教学不能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缺乏教学的直观性;三是专业教师不足,授课时数较多,承担的教学任务重,缺乏与用人企业的沟通和实地调研;四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积极探索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明确培养教育目标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要按照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所需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一是要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时,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人才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有效需要,立足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专业的完善和丰富;二是要明确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原则,面向社会,立足社会,学校要遵循这个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用正确的舆论,正确的导向教育学生,用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学习志向,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积极推进教学体系改革
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特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教学体系,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职理论课程教学,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素质教育和实践工作能力为主体,以符合学生实际及因材施教为原则,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打破学科系统性和“老三段”教学的基础上,基础课要突破“应用”和“适度”,专业课要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音像教学,专业教师教学与现场教学,组织教师编写专业课电子教案,搜集与专业课相关的影像、图片等。二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就是要按照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实践教学要紧跟新技术、新认识和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强基础训练的实时动态调整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训项目,扩充完善实训场地及器材,使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独立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三是积极改革各种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突出职业技能和能力的考核,采用笔试、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改革对学生“一考制”传统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
三、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对于中职教育来说,通过改进教学体系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增加就业竞争力,但仅凭学校自身的教学方式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中职教育必须在针对自身教学体系改革的同时增加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一方面,现代工业的特殊性对劳动力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针对这样一种情况的产生,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对未来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共同培养方式,来满足企业先进生产力的需要。如何进行有效地校企合作。一是加强教学计划与课程开发,在教学计划方面,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列,在确保理论课满足实践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时。二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生产实训基地,学生到企业去进行实训,企业负责安排实训岗位,指定实训师傅,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情况,安排学生到具备相关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实训结束后,企业根据学生的培训情况对学生进行一定考核,完成实训岗位需求和员工招聘的无缝对接。三是坚持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单位实习2-4周时间。组织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达到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又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平台,让教师亲身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实质性内容。四是聘请一些企业专业技能领域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者不定期的来学校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指导青年教师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一系列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和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初中毕业生对职业学校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选择上职业学校的学生逐步增加,用人单位对中职实用型人才的技能有了一定的认可,因此,中职学校必须抓住机遇,从自身抓起,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对现有的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来加强学校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中职教育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不断前进,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