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周空无一人,附近有一个陈年的河闸,因为城市的围堵拦截,水已凝固不动,河闸也已经废弃。整个河湾正如一位年届耄耋的老人,悠闲地歪在大地的怀里。
没有人来垂钓,没有人来遛弯,没有粗粗细细前前后后重叠起来的道道车辙。如此的荒芜和静寂甚至让人怀疑,为什么脚下会横生出这么一条黄泥小路。这样的小路曾在梦里一次次出现过,但自从走出儿时的乡村,便已经很久没有在这样的路上走过了。路不盈尺,不,不是路,只是土径、土埂,细得像树叶上青白的脉线。在这些土埂的边缘,长满茂盛的狗尾草。这些草和土地一样,像用刮刀绘制的油画,质地锋利、坚硬。土块龟裂着,显出神奇的花纹。这些花纹向四周毫无规律地自由延展,像洁白的瓷器上蛛丝般炸开的裂纹。我低头望着,地面上浅灰夹杂着暗黄的色调泛着温吞质朴的气息。让人想起儿时的乡间,想起乡间混合着金黄麦秆的土墙房子,想起儿时坐在奶奶膝盖上消磨的时光,想起在这样的路上行走着又消失着的所有生命……
远处是一片沉寂的农田。因为去年已经被政府征收,它们的主人拿着不菲的补偿款不知已经去忙什么营生了,这一季该种庄稼的地方便长着膝盖深的荒草。河面不再宽阔,水里有一墩子一墩子的水草,像一只只巨大的绿毛龟,头和四肢都潜在水中,只露出毛茸茸的背。远处显得有些狭小的水面上,一只小凫正轻盈且警惕地盘旋着,灰褐色的身子在透明的水面上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它望了我一阵子,然后蓦地潜入水中,沉沉的,沉得把人的心也坠下去了。许久,才从另一处冒了出来。在它沉潜下去的时候,让人不由得心生奇怪:它怎么会潜得那么久,那么深?有一次甚至让我怀疑找不到它了,然而,就在已经放弃找寻的时候,它意外地从另一个地方冒了出来……
靠近岸的地方,枯黄的芦苇高擎着,静默着,倒映在水中。河边的堤上散布着各种杂树,一概恣意地生长。有的站着,有的歪著,有的倒着。狂生的枝丫毫无章法地旁逸斜出,张牙舞爪。这样的杂树形成了一个林子。林子静谧,只有树枝间的鸟儿在热闹地噪语。河里的蛙们看见我,也都叫了起来;我一走,它们就又停住了。我并没有感到它们聒噪,并不怪它们破坏了四周的静谧。也许在它们看来,我才是个地地道道的闯入者、侵入者,是破坏了它们平静生活的怪人(或怪物)。是我撕破了它们的平静,恰如一片落叶撕破平静的水面。
在不远处拆迁机器和推土机稍稍喘息、停止轰鸣的时候,布谷鸟在咫尺之间的树枝上叫唤,声音却遥远如同躲在林子外的麦地里。昆虫就更多了,在这片林中,我再一次见到了童年时见过但已经许多年不曾谋面的一种甲壳虫。林子里最多的、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当然是喜鹊。越来越多的楼房,使它们失去了容身之所。小区里低矮的龙爪槐和红叶李它们看不上眼,这高贵的鸟对白杨情有独钟。林子最东头的一棵大树上便住着三家,选择上下不同的枝丫作巢,宛然住上下楼的邻居。林子西头最高大的一棵树上,也住着一窝喜鹊。天气好的时候,它们会飞到我脚下的地上,跟我说话。
那些树大大小小地散落着,不发一语。我在林子中走着,不经意地发现,在几棵如椽如梁的树干上,竟然刻着许多字。它们的出现让我顿感惊诧,我瞪大眼睛仔细辨认着。那些刻痕已经随着岁月长粗,长得线条粗犷,字迹模糊,模糊得像是一些神秘的符号。在许多从前刻画过的地方,生出一个个硕大丑陋的树瘤。可以想象当初那些留下字迹的人,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焦躁、狂乱、郁闷。所以拿出随身携带的利器,在这树皮上留下了他情感的记忆。当然,时至今日,已经让人辨别不清那些字是表白还是控诉,是咒语还是祝福。
这些树木,不权成为人们寻求荫蔽的对象,发泄狂躁情绪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无限索取的对象。这样说来,人是多么渺小,自私和贪婪啊!我不禁想,当我们把人和动物、植物放在一起平等关照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或许与人比起来,树木等植物更懂得隐忍、安宁、克制,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更加知道顺应天道,更知道友善和平等相处。
其实,四周正在蔓延,正在逼近,正在疯长的城市不就是写在大地上的文字吗?它们是文明对自然的入侵,是人类对大地的更改,是绚丽无比和繁华一时,同时也是大地之伤。如果没有它们,你不知道草有多绿,树有多繁茂,天空有多美……它们就像树上的一个个瘤子,让翠绿的生命迅速钙化,让美丽无垠的大地变成盆景和侏儒,让愉快的心瞬间沉重、窒息。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城市都建立在翠绿的大地之上,同时任何一个古老的城市都有它的寿命,有它的生和死。就像庞贝和楼兰也难免如此,每一个繁华之都寿终正寝之后,带给我们的都难免是疮痍和凌乱……
在我去林子的几天里,那些喜鹊在林子中的树枝间飞舞着,烦躁不安,忧心忡忡。在老辈人的观念里,鸟类和走兽有预知灾难的神奇能力。甚至在远古时代,人们在杀伐征讨和做出重大决定之前,总要用黄鸟和龟甲占卜。在许多民间传说中,在洪水、地震、海啸等到来之前,动物和鸟类更是带着人类躲避了一次次灭顶之灾……
如今,面临四野蔓延而来的灰色,它们能否再次告诉人类是吉是凶?
(摘自文化艺术出版社《石上柏》 主编:周爱武 本文作者:程相崧)
没有人来垂钓,没有人来遛弯,没有粗粗细细前前后后重叠起来的道道车辙。如此的荒芜和静寂甚至让人怀疑,为什么脚下会横生出这么一条黄泥小路。这样的小路曾在梦里一次次出现过,但自从走出儿时的乡村,便已经很久没有在这样的路上走过了。路不盈尺,不,不是路,只是土径、土埂,细得像树叶上青白的脉线。在这些土埂的边缘,长满茂盛的狗尾草。这些草和土地一样,像用刮刀绘制的油画,质地锋利、坚硬。土块龟裂着,显出神奇的花纹。这些花纹向四周毫无规律地自由延展,像洁白的瓷器上蛛丝般炸开的裂纹。我低头望着,地面上浅灰夹杂着暗黄的色调泛着温吞质朴的气息。让人想起儿时的乡间,想起乡间混合着金黄麦秆的土墙房子,想起儿时坐在奶奶膝盖上消磨的时光,想起在这样的路上行走着又消失着的所有生命……
远处是一片沉寂的农田。因为去年已经被政府征收,它们的主人拿着不菲的补偿款不知已经去忙什么营生了,这一季该种庄稼的地方便长着膝盖深的荒草。河面不再宽阔,水里有一墩子一墩子的水草,像一只只巨大的绿毛龟,头和四肢都潜在水中,只露出毛茸茸的背。远处显得有些狭小的水面上,一只小凫正轻盈且警惕地盘旋着,灰褐色的身子在透明的水面上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它望了我一阵子,然后蓦地潜入水中,沉沉的,沉得把人的心也坠下去了。许久,才从另一处冒了出来。在它沉潜下去的时候,让人不由得心生奇怪:它怎么会潜得那么久,那么深?有一次甚至让我怀疑找不到它了,然而,就在已经放弃找寻的时候,它意外地从另一个地方冒了出来……
靠近岸的地方,枯黄的芦苇高擎着,静默着,倒映在水中。河边的堤上散布着各种杂树,一概恣意地生长。有的站着,有的歪著,有的倒着。狂生的枝丫毫无章法地旁逸斜出,张牙舞爪。这样的杂树形成了一个林子。林子静谧,只有树枝间的鸟儿在热闹地噪语。河里的蛙们看见我,也都叫了起来;我一走,它们就又停住了。我并没有感到它们聒噪,并不怪它们破坏了四周的静谧。也许在它们看来,我才是个地地道道的闯入者、侵入者,是破坏了它们平静生活的怪人(或怪物)。是我撕破了它们的平静,恰如一片落叶撕破平静的水面。
在不远处拆迁机器和推土机稍稍喘息、停止轰鸣的时候,布谷鸟在咫尺之间的树枝上叫唤,声音却遥远如同躲在林子外的麦地里。昆虫就更多了,在这片林中,我再一次见到了童年时见过但已经许多年不曾谋面的一种甲壳虫。林子里最多的、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当然是喜鹊。越来越多的楼房,使它们失去了容身之所。小区里低矮的龙爪槐和红叶李它们看不上眼,这高贵的鸟对白杨情有独钟。林子最东头的一棵大树上便住着三家,选择上下不同的枝丫作巢,宛然住上下楼的邻居。林子西头最高大的一棵树上,也住着一窝喜鹊。天气好的时候,它们会飞到我脚下的地上,跟我说话。
那些树大大小小地散落着,不发一语。我在林子中走着,不经意地发现,在几棵如椽如梁的树干上,竟然刻着许多字。它们的出现让我顿感惊诧,我瞪大眼睛仔细辨认着。那些刻痕已经随着岁月长粗,长得线条粗犷,字迹模糊,模糊得像是一些神秘的符号。在许多从前刻画过的地方,生出一个个硕大丑陋的树瘤。可以想象当初那些留下字迹的人,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焦躁、狂乱、郁闷。所以拿出随身携带的利器,在这树皮上留下了他情感的记忆。当然,时至今日,已经让人辨别不清那些字是表白还是控诉,是咒语还是祝福。
这些树木,不权成为人们寻求荫蔽的对象,发泄狂躁情绪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无限索取的对象。这样说来,人是多么渺小,自私和贪婪啊!我不禁想,当我们把人和动物、植物放在一起平等关照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或许与人比起来,树木等植物更懂得隐忍、安宁、克制,更加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更加知道顺应天道,更知道友善和平等相处。
其实,四周正在蔓延,正在逼近,正在疯长的城市不就是写在大地上的文字吗?它们是文明对自然的入侵,是人类对大地的更改,是绚丽无比和繁华一时,同时也是大地之伤。如果没有它们,你不知道草有多绿,树有多繁茂,天空有多美……它们就像树上的一个个瘤子,让翠绿的生命迅速钙化,让美丽无垠的大地变成盆景和侏儒,让愉快的心瞬间沉重、窒息。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城市都建立在翠绿的大地之上,同时任何一个古老的城市都有它的寿命,有它的生和死。就像庞贝和楼兰也难免如此,每一个繁华之都寿终正寝之后,带给我们的都难免是疮痍和凌乱……
在我去林子的几天里,那些喜鹊在林子中的树枝间飞舞着,烦躁不安,忧心忡忡。在老辈人的观念里,鸟类和走兽有预知灾难的神奇能力。甚至在远古时代,人们在杀伐征讨和做出重大决定之前,总要用黄鸟和龟甲占卜。在许多民间传说中,在洪水、地震、海啸等到来之前,动物和鸟类更是带着人类躲避了一次次灭顶之灾……
如今,面临四野蔓延而来的灰色,它们能否再次告诉人类是吉是凶?
(摘自文化艺术出版社《石上柏》 主编:周爱武 本文作者:程相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