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室外不便开展的内容和由于天气原因无法在室外进行的项目,可以通过室内体育课进行补充。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外,还可以与室外体育课的内容进行关联互补。虽然目前不少学校拥有室内操场、多功能厅等可用于室内体育课的场地,不需仅局限于教室,但室内体育课在课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仍会受到一些局限。如何创设愉快、高效的课堂?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且伴有一定运动强度的室内体育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总结出三条以“动静结合、优化评价”为导向的室内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巧妙创设组织形式、构建多样评价机制。下面笔者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室内体育课开展为例进行介绍。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室内体育课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无法像室外课那样让学生尽情奔跑跳跃,很多教学内容也不便在室内进行。总的来说,室内体育课的内容可以包括室内游戏、各类操、体育健康知识、动作技术、比赛规则等,但在选择时一是要基于《课程标准》,二是要结合学校特色项目。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测评内容充分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的运动技能,此外还增加了足球专项技能。同时,学生的考核除技能成绩以外,还包含10%的运动参与性考核,所以教师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喜欢运动的态度。
由于室内空间和场地的影响,诸如跑步、球类等项目是很难在室内进行的,因此优化并选择合适的室内体育课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对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编,便于在室内开展体育活动。可以看出,很多项目如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对空间要求不高的项目在室内一样可以进行身体练习。而有些项目则可以对部分内容、器材、形式进行“改良”,使其符合室内活动的要求(表2)。
二、巧妙创设组织形式
合理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后,受室内场地的局限性,创设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保证练习内容顺利进行的关键。
1.精细策划场地布置
在室外课中需要根据课的内容确定上课的队形,室内场地的局限性更大,对于队形的要求就更高,将场地利用率最大化显得十分重要。场地的布置不能凭空想象,而要根据所选运动项目的内容及操作方式进行安排(图1)。一般“场地1”主要是以远度及合作类游戏为主,如,投掷轻物、手指拨球接力等;“场地2”主要以空间要求不大,但是多名学生同时进行的内容为主,如,触物折返、仰卧起坐比多、小组跳绳比多等;“场地3”主要以需要一定距离且多人同时进行的内容为主,如,连续过杆、短距传接球等。
2.课堂形式动静结合
笔者利用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静态的讲解,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便于初步掌握动作形态;通过小组内部尝试和小组间竞赛,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技能和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练习效果,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在室内也能享受到室外活动的快乐(图2)。室内体育课的教学,如果一味单纯地讲解必然丧失了体育教学的特性,因而在知识学习的同时,需增加身体练习的比重。
三、构建多样评价机制
良好的评价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练习积极性、增强课堂表现的催化剂。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評价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小组竞赛是体育课中常用的组织形式,但是对于室内课,还增加了室内特有的小组考评机制,如:纪律分数,包括是否不随意拍打桌椅、及时安静、坐姿端正等;合作分数,包括赛前小组讨论是否有效,小组活动中是否有序等;比赛分数,每个小组在比赛中的成绩及目标的达成度等;参与分数,活动中各组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理论学习中的积极举手等。最终将各组所获分数,在下课前进行核算写在黑板上,评选出最佳小组(表3)。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小组得分,也能感受到小组成绩来之不易,增强团队精神,使得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加自律,练习表现更加积极。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室内体育课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无法像室外课那样让学生尽情奔跑跳跃,很多教学内容也不便在室内进行。总的来说,室内体育课的内容可以包括室内游戏、各类操、体育健康知识、动作技术、比赛规则等,但在选择时一是要基于《课程标准》,二是要结合学校特色项目。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测评内容充分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的运动技能,此外还增加了足球专项技能。同时,学生的考核除技能成绩以外,还包含10%的运动参与性考核,所以教师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喜欢运动的态度。
由于室内空间和场地的影响,诸如跑步、球类等项目是很难在室内进行的,因此优化并选择合适的室内体育课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对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编,便于在室内开展体育活动。可以看出,很多项目如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对空间要求不高的项目在室内一样可以进行身体练习。而有些项目则可以对部分内容、器材、形式进行“改良”,使其符合室内活动的要求(表2)。
二、巧妙创设组织形式
合理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后,受室内场地的局限性,创设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保证练习内容顺利进行的关键。
1.精细策划场地布置
在室外课中需要根据课的内容确定上课的队形,室内场地的局限性更大,对于队形的要求就更高,将场地利用率最大化显得十分重要。场地的布置不能凭空想象,而要根据所选运动项目的内容及操作方式进行安排(图1)。一般“场地1”主要是以远度及合作类游戏为主,如,投掷轻物、手指拨球接力等;“场地2”主要以空间要求不大,但是多名学生同时进行的内容为主,如,触物折返、仰卧起坐比多、小组跳绳比多等;“场地3”主要以需要一定距离且多人同时进行的内容为主,如,连续过杆、短距传接球等。
2.课堂形式动静结合
笔者利用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静态的讲解,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便于初步掌握动作形态;通过小组内部尝试和小组间竞赛,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技能和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练习效果,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在室内也能享受到室外活动的快乐(图2)。室内体育课的教学,如果一味单纯地讲解必然丧失了体育教学的特性,因而在知识学习的同时,需增加身体练习的比重。
三、构建多样评价机制
良好的评价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练习积极性、增强课堂表现的催化剂。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評价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小组竞赛是体育课中常用的组织形式,但是对于室内课,还增加了室内特有的小组考评机制,如:纪律分数,包括是否不随意拍打桌椅、及时安静、坐姿端正等;合作分数,包括赛前小组讨论是否有效,小组活动中是否有序等;比赛分数,每个小组在比赛中的成绩及目标的达成度等;参与分数,活动中各组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理论学习中的积极举手等。最终将各组所获分数,在下课前进行核算写在黑板上,评选出最佳小组(表3)。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小组得分,也能感受到小组成绩来之不易,增强团队精神,使得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加自律,练习表现更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