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具有中职特点的审美教育探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d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纺织服装类专业为例,论述了在专业文化建设中渗透审美教育,助推中职生审美人格养成的必要性、研究意义及基本途径
  【关键词】专业文化   审美教育   审美人格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B-0033-03
  人格,以遗传素质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过个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相一致,在培养个体的健康人格中起着积极作用。在中职教育领域,专业文化教育应该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专业课堂内外的审美教育活动,构建具有鲜明中职特点的审美教育课程体系,以帮助中职生养成健康人格、审美人格,全面提升人文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在专业文化建设中渗透审美教育,助推中职生审美人格养成的必要性
  由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中职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自身能力发展难以适应应试教育,逐渐被边缘化,缺乏成功体验。部分中职生来自单亲家庭或生活贫困家庭,兼之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使他们容易形成抑郁自卑心理。西部职校中,中职生群体以农村生源为主,审美认知能力水平与城市生源相较普遍偏弱。在部分中职教师当中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审美教育是文科类、艺术类专业的事情,工科类专业只要教会学生能操作、会动手即可,没有意识到审美能力也是中职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根据传统学科体系编写的《形象设计》等审美教育教材及教程没有很好地针对中职生量身订造,自身存在认知困难、缺乏应用环境的问题,使之无法作为辅助专业教学的审美教育类教材,这些注定了审美教育在专业文化中缺失的现状,从而让中职生人才培养陷入“知行不一”的窘境。
  (一)中职生低下的审美水平与专业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不匹配
  以2007年4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颁布的知识技能型发展行业特有职业“纺织面料设计师(员)”为例,其职业定义是“根据消费市场需要及流行趋势的变化,进行面料色彩、图案、织纹、质地、功能、风格等设计”,这就意味着该职业的从业人员不能仅仅只掌握纺织CAD机械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品味。从中职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良好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为其从事设计、营销工作打好基础。
  (二)中职生审美能力不足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所谓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在学习、训练和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体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创造的统一。如果中职生审美能力不足,不仅会导致个人形象设计错位,而且会妨碍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此外学生个体职业审美能力若低于企业标准,那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职应聘及其从事导购、营销等服务行业的实习、就业。
  (三)中职生审美人格缺失将严重妨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良好的人格对提高个体综合素质、推动其今后积极的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人格塑造理论及实践意义应得到中职教育的充分重视。完美人格的形成必将以人为本,而审美人格的缺失,则意味着个体的自我认知障碍、自我意识系统存在着不健全的状态。
  因此,在专业文化建设中渗透审美教育,助推中职生审美人格养成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专业文化建设中渗透审美教育,助推中职生审美人格养成的研究意义
  人格塑造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选择以学生熟悉的专业文化为载体,以提高专业文化背景下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设计能力为教改切入点,能够较好地与中职生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普及面广的特点。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将对专业教学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探索发挥专业教学美育功能的有效方式、方法,达到创新专业教学与德育工作对接模式,创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切实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通过开展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提高中职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创建在中职校园里传播审美文化、职业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在中职教育教学层面加强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从健康人格塑造的角度看,以课程改革为建设重点,在创新性地构建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共育,关注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与服务企业需求并重的职业教育背景下,研究审美人格教育,对建设审美教育新模式,促进审美人格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专业文化建设中渗透审美教育,助推中职生审美人格养成的基本途径
  审美教育一般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的普及和以美的规律贯穿其中的普通教育等。美感教育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实践(各种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能力和创造力。美学知识的普及主要指在广大青年和学生中展开美学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美的规律进行的普通教育则旨在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和德育中,使科学教育中枯燥的公式和定律化为美好的形象,把死板的记忆化为生动的想象,把师生之间单方面的灌输关系变为平等的相互交流关系等。结合中职生学习生活特点,建议从专业课堂、专业拓展课堂、公共课程、第二课堂等四个方面强化中职审美教育,为中职生审美人格养成搭建良好的活动平台。
  (一)挖掘专业教学活动当中蕴含的职业之美
  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它寄予了人们对这个职业的期待和要求。对于中职生而言,其感受职业之美的主要途径,源于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企业文化,而其中教师在学生职业美感的养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职业美感知识传授的主体,教师在专业教学当中所倡导乃至身体力行的职业礼仪、职业规范、职业价值,应能够处处展示身为“行业专家”的职业美,为学生树立起职业模仿的标杆。这对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师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审美对象,学生将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仪表等方面,感受到教师的形象美及人格美。对教师作为“教学能手”的职业形象、职业人格形成认知并认同。
  再次,由于教师在专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团队的审美水平决定了校内专业实训场所环境布局的合理性及美感度,教师对“6 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这六个词在英语中的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简称“6 S”)管理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影响到校内专业实训场所的整洁、美观及专业化程度,教师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高低将影响到学生校外专业实训场体验的良好与否,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程度将主导学生构建不同程度的团队动互动关系。
  所以说,无论是文科类专业还是理科类专业,专业教学中都可渗透审美教育的内容。关键在于中职教育者如何发掘、展示、运用专业教学活动中所隐藏的职业之美,化隐性之美为显性之美,让学生在专业课堂中受到美的熏陶和陶冶。
  (二)开发具有审美教育性质的专业拓展课程资源
  拓展型课程作为对专业主干课程的丰富和补充,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开发具有审美教育性质的专业拓展课程内容资源,通常可以采取开发新课、拓展新的课程内容、拓展新的课程资源等三种方式。
  1.开发具有审美教育性质的专业拓展课程。以染整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为染整工艺与设计、染料化学与助剂、计算机测色配色、印染CAD、染整设备等。虽然染整技术专业定位是培养具有染整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纺织品印染、整理工艺设计和加工技术,具有从事纺织品染整工艺设计、生产、质量管理以及产品销售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中等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染整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和颜色、染料打交道,所以需要具备基本的色系、色调知识,以及色调搭配的美感知识,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增设《设计色彩》《服饰与造型》等专业拓展性课程,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助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效果。
  2.拓展具有审美教育性质的课程内容。仍以染整技术为例,在教授“蜡染扎染”技术的时候,可以融入民族、民间美术的内容,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民族、民间美术方面的普及性教育。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形式并将之应用于蜡染扎染的图形设计及实训实践中,而且同时还具有传承文化的历史意义,具有广泛而必要的现实意义。
  3.拓展具有审美教育性质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资源,推进现代教学手段在课程改革当中的应用,建成以网络课程、通用主题素材库(包括优质课件库、教学案例库、考核试题库、影音素材库等)、优质课音像为代表的课程数字化信息资源,加强教学实景录像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搭建开放性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对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在注重其规范化、专业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多样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满足新时代中职生的需求。
  (三)改革特色鲜明的《形象设计》等具美育性质的公共类课程
  在中职审美教育当中,个人形象设计具有非常直观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发挥《形象设计》课程的审美教育和人格塑造导向功能,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积极促进作用。然而现行的《形象设计》教材普遍根据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结构进行编排,与中职生专业及群体特点结合得不够紧密。以服装营销专业为例,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中职《形象设计》课程的整合与改革。
  1.结合专业知识,遵循审美人格塑造规律。根据行业、企业对服装营销从业人员的审美能力的要求,构建以服务学生个体发展和企业需求为根本目标,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职业教育模块与审美教育模块有机融合为基本特征的中职《形象设计》课程。
  2.充分挖掘企业美育资源,加大企业在中职《形象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参与力度。探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设计能力的中职审美课堂教学模式。
  3.建设情景性强、功能合理的形象设计工作室,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及社会开放使用。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设计服务、营销实训以及创业实践的工作室式教学实训模式,所构建的工作室集形象设计、服装定制、形象展示、营销等功能于一体,提升教学资源多元、多向服务能力。
  加大企业参与力度,开发具有鲜明的校本性、特色化、实用型特征的《形象设计》课程,满足服装营销专业教学需求,并将之通过模块教学、网络教学的方式应用于第二课堂及社会培训工作当中,为服装专业以外的学生提供审美教育服务,为社会人员提供形象设计服务。参照《形象设计》课程,《现代礼仪》等具美育性质的公共类课程也可据此模式改革。
  (四)创办设计专业活动与审美教育活动融为一体的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相对于高校学生标榜自我存在的“场独立感”,中职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场依存感”,更倾向于群体活动,因此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建设,是开展专业建设行之有效的方式。开设、培育专业化学生社团,是中职校园文化有别于基础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以针织工艺专业为例,可开设以钩针编织、棒针编织及成品交流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专业化社团。以平面印制专业为例,可开设以T恤等服饰及日用品个性印烫及成品交流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专业化社团。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可开设以手工饰品制作、交流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专业化社团,等等,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融专业教学与审美教育于一炉,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舞台,让学生在第二课堂“做中学”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军民.中职生健康人格培养浅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2]王希军.审美教育[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3]付胜利.基于职业教育的美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7)
  [4]郭新燕.拓展型课程设计中提高课堂参与度的设计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2(04)
  [5]孟祥瑞.课程知识观转型视野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探析[J].艺术科技,2013(02)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中高职林业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基础课模块的衔接、专业课程模块的衔接、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的衔接等方面探讨中职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衔接问题,促使职业教育内部体系完善,为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均衡发展提供条件。  【关键词】中职 高职 林业专业 课程 衔接 标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14-0
期刊
【摘 要】讨论中职成人在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分析教学模式改进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 成人在职 畜牧兽医专业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42-02  中职开设成人在职学历班教育,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各中职所开设的成人在职学历班,基本上是全日制中职教学模式的缩水版,还没有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很难保证其教学质量
期刊
【摘 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把时政资源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的策略:切题选材,联系实践;教辅结合,增益知识;渗透教学,创设情境;有效评价,激励探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 时政资源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76-02  高中政治是一门融社会性与现实性为一体的课程,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人文底蕴培养。教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
期刊
【摘 要】分析当前中职教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中职教材编写要注意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实际、就业方向,编写重点要回归中职教育本位,面向所有学生,贴近学生实际。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材编写 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B-0031-02  中职教材如何才能做到面向中职学生这个主体,成为体现教学大纲、达到培养人才目标的主要工具,是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教学的有效性出发,对一节课的不同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师把握好引与控的度,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 学生角度 引与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87-02  一节课40分钟该如何安排会更有效?教学设计该如何处理更易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描述会更加清晰?这些是笔者
期刊
【摘 要】针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的新要求,在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通过确立阅读内容、阅读时间和阅读进度、阅读后的共同学习内容、共同学习的时间和作业上交的时间等,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阅读探讨,利用课外时间撰写阅读收获和领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文 课外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
期刊
【摘 要】开发校本教材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编写,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可用、实用、适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本教材 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04-02  校本教材是指依据学校现有资源条件和专业特色,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的教材资源,是对国家和地区统编教材的补充与扩展。它具有方式活、知识适量、实用性
期刊
【摘 要】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多、理论复杂、实践性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较难掌握。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新的教学途径。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以此为案例,进一步实践和探索信息化教学。  【关键词】电子技术 电子线路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以丰富多彩的意象、深邃优美的意境、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美育资源,引导学生品读诗词中的意象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寓审美教育于古诗词教学之中,以美的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树
期刊
【摘 要】分析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条件,从两个方面阐述让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情感世界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 班主任 荣誉感 专业热情 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B-0062-02  班主任日常工作平凡、艰辛、繁琐,要当好一个中职卫生学校的班主任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就如何成功担任班主任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