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二一年,梁实秋有了平生以来的第一份爱情,这时梁实秋已经二十岁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问题是此时的他还在读书,是清华学校里的一名大二学生。
在当时,能到清华学校读书的人实属不易,梁实秋很珍惜。上午的课诸如英语、作文、数学等用英语教授,下午诸如国文、历史、地理等则用国语教学。尽管这种安排有很大的民族歧视性,梁实秋还是努力去上好每一节课,用梁实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课从来不和先生捣乱”。梁实秋升到高等科之后,学习任务更重了,经常在上课之前要按照老师的规定读许多参考书。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梁实秋每天早早来到图书馆,有时来得不是时候,要看的参考书被人借去了,他只好在一旁等候。梁实秋除了阅读老师规定的书以外,还努力搜求课外书刊,外国有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资本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国内有胡适的《实验主义》、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至于陈独秀的《新青年》等杂志更是每期必读,爱不释手。梁实秋回忆在清华学校的日子时说:“那时候学力未充,鉴别无力,自己并无坚定的见地。但是扩充眼界,充实腹笥,总是一件好事。”
有了爱情如何呢?
梁实秋这份爱情里主人公不是别人,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他的原配夫人程季淑。梁实秋祖籍浙江余杭,出生北京。程季淑出身名门,祖父曾官至直隶省大名府知府,父亲不做官,在当时的北京经营笔墨店。如果说梁实秋是清华学子不能小看,那么程季淑也不能小觑。程季淑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是女师附小的教师,年轻漂亮,得体大方,有思想,有个性,是当时的新潮女性。只是双方家庭都比较传统、守旧,不许二人随便接触和交往。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梁实秋要是思念程季淑了,就会在中央公园和北海等地约程季淑出来见面,以慰相思之情。“一如不见,如三秋兮”,梁实秋有了程季淑的这份爱情,常常“神魂颠倒,睡时,醒时,行时,坐时,无时不有一个倩影盘踞在心头,无时不感觉热血在沸腾,坐卧不宁,寝馈难安”。结果影响了在清华学校的一些功课。比如他的数学,每次月考大都是勉强及格。至于手工课,除了天生因素以外,梁实秋更是无心去做。一次,竟然把一个名叫徐宗沛同学所做的成品——木质的旋椎体作为自己的作业交给老师,企图蒙混过关。课外读书呢?也好不到哪里去。梁实秋在编辑《清华周刊》的时候,曾经以记者的身份采访过在北大执教的胡适。记得那次采访的主要内容是让胡适为莘莘学子开一个最低的国学必读书目。胡适欣然应允,事后,梁实秋说:“内容非常充实,名为最低,实则庞大得惊人。”原来他根本没有按照胡适说的去做,甚至连约略翻阅一遍认识其中较重要的人名书名都没有做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事后梁实秋在回忆他的这段爱情时,感慨不已:“在最后两年实在没有能好好地读书,主要原因是心神不安。”一心不能二用,也就是说,初恋没能成为梁实秋学习的动力。
(编辑/张金余)
在当时,能到清华学校读书的人实属不易,梁实秋很珍惜。上午的课诸如英语、作文、数学等用英语教授,下午诸如国文、历史、地理等则用国语教学。尽管这种安排有很大的民族歧视性,梁实秋还是努力去上好每一节课,用梁实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课从来不和先生捣乱”。梁实秋升到高等科之后,学习任务更重了,经常在上课之前要按照老师的规定读许多参考书。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梁实秋每天早早来到图书馆,有时来得不是时候,要看的参考书被人借去了,他只好在一旁等候。梁实秋除了阅读老师规定的书以外,还努力搜求课外书刊,外国有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资本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国内有胡适的《实验主义》、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至于陈独秀的《新青年》等杂志更是每期必读,爱不释手。梁实秋回忆在清华学校的日子时说:“那时候学力未充,鉴别无力,自己并无坚定的见地。但是扩充眼界,充实腹笥,总是一件好事。”
有了爱情如何呢?
梁实秋这份爱情里主人公不是别人,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他的原配夫人程季淑。梁实秋祖籍浙江余杭,出生北京。程季淑出身名门,祖父曾官至直隶省大名府知府,父亲不做官,在当时的北京经营笔墨店。如果说梁实秋是清华学子不能小看,那么程季淑也不能小觑。程季淑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是女师附小的教师,年轻漂亮,得体大方,有思想,有个性,是当时的新潮女性。只是双方家庭都比较传统、守旧,不许二人随便接触和交往。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梁实秋要是思念程季淑了,就会在中央公园和北海等地约程季淑出来见面,以慰相思之情。“一如不见,如三秋兮”,梁实秋有了程季淑的这份爱情,常常“神魂颠倒,睡时,醒时,行时,坐时,无时不有一个倩影盘踞在心头,无时不感觉热血在沸腾,坐卧不宁,寝馈难安”。结果影响了在清华学校的一些功课。比如他的数学,每次月考大都是勉强及格。至于手工课,除了天生因素以外,梁实秋更是无心去做。一次,竟然把一个名叫徐宗沛同学所做的成品——木质的旋椎体作为自己的作业交给老师,企图蒙混过关。课外读书呢?也好不到哪里去。梁实秋在编辑《清华周刊》的时候,曾经以记者的身份采访过在北大执教的胡适。记得那次采访的主要内容是让胡适为莘莘学子开一个最低的国学必读书目。胡适欣然应允,事后,梁实秋说:“内容非常充实,名为最低,实则庞大得惊人。”原来他根本没有按照胡适说的去做,甚至连约略翻阅一遍认识其中较重要的人名书名都没有做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事后梁实秋在回忆他的这段爱情时,感慨不已:“在最后两年实在没有能好好地读书,主要原因是心神不安。”一心不能二用,也就是说,初恋没能成为梁实秋学习的动力。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