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菌丝球吸附Cr(Ⅵ)的研究

来源 :化学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农药厂土壤、稻田土壤、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霉菌20株,检测其对重金属离子Cr(Ⅵ)的吸附性能.其中从农药厂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霉菌HM6对Cr(Ⅵ)离子吸附能力最强.以HM6液体培养72h得到的菌丝球作为吸附剂吸附Cr(Ⅵ),当Cr(Ⅵ)的初始浓度为50~150mg·L-1,pH值为1~2,温度在20~40℃,菌体投加量为2g(干重)·L-1时,吸附2 h,吸附量、去除率可分别达18.5mg·g-1和37%以上.其中水体pH值是影响其吸附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给化工企业实施综合自动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提出了流程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的三层框架式结构 ,在概念上对其进行了描述 ,并对实施综合自动化过程中
《敦煌变文校注》、《敦煌变文选注》等对《舜子变》所作的校理疏释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择其中的25则校释提出商补性意见。
与甲烷的临氧转化相比,在无氧条件下将甲烷转化为芳烃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催化剂的筛选、反应体系的优化、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及反应机理的探讨等方面综述甲烷无氧脱
以乙酰丙酮为原料,通过氯化、环合及酰化反应合成了2-甲酰胺基-4-甲基-5-乙酰基噻唑.实验研究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及pH值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总的收率可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