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z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极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也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在此,本人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积累,谈一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别林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把教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为敌手,永远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课程标准也指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权威,大胆向教师、课本质疑提问,提出不同想法和见解。因为只有在自由、民主、活泼融洽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在教学完《麻雀》进行小结时,笔者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二、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其中,最终收获知识、培養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发展阅读能力应是教师首要的职责。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问题、创设情境等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兴趣、兴奋点从产生好奇到兴奋上升为激动,继而转化成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
   三、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学生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四、建立小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越性
   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进行“达标”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一言以蔽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其受益终身。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2]杨爱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基础教育,2012(9)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取49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创面分泌物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9例分泌物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51株,其中细菌48株(革兰阳
【摘 要】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巧妙的课堂小结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关键词】正弦定理;小结;有效  近期笔者听了市里组织的《正弦定理》评优课,观察了各位教师的课堂小结。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正弦定理的引入很重视,因为它为一堂课
公共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阵地。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中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掌握科学的策略,有目的性的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灵活掌握,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才会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针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对
目的探讨无创血压袖带缠绕方向和位置对血压测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危重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将传感器置于肱动脉上和上臂外侧,每次间隔5分钟,进行正向和反向测量血压,记录测量
目的研究乳腺癌超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4个乳腺癌病变,观察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肿瘤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常态相融合,以生活实际为场景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实现知识融于生活,促使学生利用知识改变生活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道德与法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意义分析   1.生活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知识是一种习得性图式结构,学习行为与学习体验是
【摘 要】运动负荷是影响体育教学乃至所有身体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学中,只有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控制仅仅根据感观判断,如学生脸红的程度、是否出汗等,难免出现偏差。现代教学常利用一些辅助设备来加强判断,使运动负荷的判断更为准确、及时。智能运动手环作为体育教学辅助设备,能实时观察学生的数据,科学控制学生的运动负荷。本文着重从对运动密度正常、强度不足情况的
【摘 要】学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的场所,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担负起领导班级的责任,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断的成长。如何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本文从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精细化管理方面谈一下科学的管理方法对高中学校管理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学校;班级精细化管理;意义;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