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能得到更好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得以升华,英语学习更有成效,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学习态度 创造思维能力 相互竞争
社会互赖理论是在1949年由道奇首次提出,后来道奇的学生约翰逊兄弟将他的理论拓展,使其成为一种理论模式。社会互赖理论认为,当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团队的力量就得以彰显。这就为彼此的学习提供了动力,使他们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因此,学生就应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互助学习。
一、学生的英语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相互合作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合作性。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建构活动,也是学习共同体合作建构的过程。可见,合作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教师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开展互助式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学习,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新课程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手段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各个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团队的力量,从而提高个体的学习效率,完成所要求的教学任务。
2.丰富评价体系。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分为小组成员自评、小组自评、小组间评价及教师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参与程度,学会采纳别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学生通过发挥优势,相互弥补,从而提高了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实现他们的共同进步。教师的评价要以小组的表现为基础,侧重于鼓励合作。同时,还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和调整。从而增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实现小组学习的良性循环。
3.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并督促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完成他自己的任务。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不仅有利于学习本身,而且还能促进彼此的沟通,增强团队意识。学生要想成功,决不能像以前那样,靠一己之力去拼搏;他们要养成合作精神,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奋斗,共同进步。
正如美国作家罗曼·文森特·皮尔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只有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使自己变得更积极、更主动、更富有合作精神,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在小组合作中的存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提出异议、乐于探索的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并会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主动性。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的核心,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理解并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现在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恰好就成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能够获得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去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要努力创设英语教学情境,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打好基础。比如,在上英语写作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看看哪组的思路最好,用哪些短语和句型更恰当。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二、学生的英语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相互竞争
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是一种激发他们去自我提高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往往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或者实现某个目标而与对手展开较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让学生获得进步。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竞争,比比哪个小组的英语对话编得好,哪个小组的书面表达写得好等等。在竞争中学生会格外注意对手们的表现,从而取长补短,让自己表现得更出色。
然而,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是在他们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把这种竞争看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那势必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的前提下开展竞争,让竞争给合作学习注入一剂兴奋剂,使得合作学习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相互关爱与沟通,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指导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使之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周海乾,傅锡增.大班教学的合作学习组织方式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2(7):48-49.
[2]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学习态度 创造思维能力 相互竞争
社会互赖理论是在1949年由道奇首次提出,后来道奇的学生约翰逊兄弟将他的理论拓展,使其成为一种理论模式。社会互赖理论认为,当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团队的力量就得以彰显。这就为彼此的学习提供了动力,使他们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因此,学生就应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互助学习。
一、学生的英语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相互合作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合作性。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建构活动,也是学习共同体合作建构的过程。可见,合作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教师通过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开展互助式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学习,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新课程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手段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各个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团队的力量,从而提高个体的学习效率,完成所要求的教学任务。
2.丰富评价体系。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分为小组成员自评、小组自评、小组间评价及教师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参与程度,学会采纳别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学生通过发挥优势,相互弥补,从而提高了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实现他们的共同进步。教师的评价要以小组的表现为基础,侧重于鼓励合作。同时,还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和调整。从而增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实现小组学习的良性循环。
3.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并督促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完成他自己的任务。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不仅有利于学习本身,而且还能促进彼此的沟通,增强团队意识。学生要想成功,决不能像以前那样,靠一己之力去拼搏;他们要养成合作精神,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奋斗,共同进步。
正如美国作家罗曼·文森特·皮尔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只有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使自己变得更积极、更主动、更富有合作精神,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在小组合作中的存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提出异议、乐于探索的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并会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主动性。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的核心,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理解并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现在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恰好就成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能够获得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去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他们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要努力创设英语教学情境,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打好基础。比如,在上英语写作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看看哪组的思路最好,用哪些短语和句型更恰当。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二、学生的英语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相互竞争
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是一种激发他们去自我提高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往往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或者实现某个目标而与对手展开较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让学生获得进步。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竞争,比比哪个小组的英语对话编得好,哪个小组的书面表达写得好等等。在竞争中学生会格外注意对手们的表现,从而取长补短,让自己表现得更出色。
然而,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是在他们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把这种竞争看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那势必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的前提下开展竞争,让竞争给合作学习注入一剂兴奋剂,使得合作学习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相互关爱与沟通,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指导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使之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周海乾,傅锡增.大班教学的合作学习组织方式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2(7):48-49.
[2]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J].中国教育报,1995-12-29.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