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从1974年在父亲的影响下正式接触书法艺术算起,赵小平在书法界已经耕耘了44个年头。从名不见经传的书法艺术爱好者到如今获得多方赞许和肯定的书法艺术家,他数十年如一日栖身墨海,宣纸为田,毛笔为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书法艺术之海。“学习书法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如果非要找一条,那就是勤奋。”
赵小平是江苏淮安人,父亲是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在他的记忆中,逢年过节,乡里乡亲总会找上门来向父亲讨要几幅字。也许是深受父亲的影响,赵小平在9岁那年也开始正式练习书法。他一来勤奋,二来确实也有遗传的天赋。几年后,到1989年8月,获得了“文明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1992年4月,他就在淮安市楚州区成功举办了《赵小平硬笔书法展》。赵小平的书法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1994年开始,赵小平先后向淮安书法界名人学习,并向无锡、上海、北京等名家拜习书艺风格,作品被《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陈列馆》收展,同时被中日书法交流会收藏;1997年,他在淮安主持“迎回归”书法展;1999年参加了《南京金陵名家书画展》。2001年,赵小平定居南京,并正式介入南京书画界。
在南京,赵小平的书法艺术又上新台阶,2002年,赵不平被评为江苏省青年杰出书法家。他的作品因风格独特,先后被北京、上海、南京、台湾以及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四十多个大中型城市和国家博物馆收藏。在南京的十多年里,赵小平的书法地位得到社会、名家的充分肯定,成为国内颇具潜力的书画艺术家之一。
在业内人士的眼中,赵小平的书法端庄中不失灵动,凝练中平添清秀,既传承古人严谨的章法,又不乏现代人的飘逸俊气——
韵律之美:赵小平认为,书法艺术从形式上与音乐舞蹈相近,它们都体现连贯与节奏的对应关系。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擅钢琴二胡。采访现场,他还即兴用钢琴弹奏了一曲《我的中国心》。他把音乐融合到书法创作之中,《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心底无私天地宽》等作品既有中锋用笔的丰润,又有八面出锋的灵活,使其作品呈现音乐韵律节奏之美感,这种美感是一种让人喜悦的表达。
章法之美:无论纸张尺寸大小如何,赵小平只要瞧那么一眼,便谋局在胸。这是他于长期创作实践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其作品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使黑白同构于一个空间,产生出不同的意象。作品中白色的增多,给人一种空旷、博大、深远的内涵。赵小平书法的布局结构奇巧,充分彰显出了其作品的章法之美。
线条之美: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赵小平的书法线条沉稳自然,几十年的刻苦研习,使他笔墨娴熟,写出了扎实而且富于变化的线条。作品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结字由粗变细,有的字细如发丝,有的字又由细变粗,一笔贯下,使劲健流畅之态跃然纸上,线条的质感之强,妙不可言。从他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他的笔法中,还体现出线、面结合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这与他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是分不开的。
形体之美:赵小平的书法结构优美大方,合比例、守常规,符合大众欣赏的心理习惯。这是他长期孜孜不倦临帖的结果。和书法结缘数十年,无论是在学习之初,还是成名成家之后,赵小平从未放弃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他始终如一,坚守墨海砚田,遍临碑帖、博览群书,扎实又敢于创新。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独具魅力。
“字如其人”,这一路走来,赵小平除了在艺术成就上收获了鲜花、掌声、赞扬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对社会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常怀感恩之心,始终不忘回馈社会。汶川地震之时,他不惧危险,亲自前往灾区进行义卖,将墨宝化作爱心善款,流向受灾群众手中;每年春节,他都要去做书法义工,为养老院写春联,让墨香陪伴老人度过新春时刻;多年来,赵小平捐赠书法作品给红十字会,组织慈善义卖等公益活动不计其数。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赵小平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因为他长期热心公益事业,被多家媒体和公益事业机构称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17年還被南京慈善总会授予慈善之星突出贡献人物。
尽管赵小平在书法之路收获颇丰,但言谈之间,他却不忘初心,依旧谦虚低调:“中国书法艺术浩瀚如海,我只是刚刚入门而已。”书法无涯,人们从赵小平的身上感受到了一名书法艺术家所拥有的品格和风貌。
赵小平主要艺术活动——
2011年4月28日,在南京明孝陵博物馆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赵小平书法作品展;
2012年10月10日,在淮安市淮阴工学院举办赵小平书法作品淮安回乡展;
2013年3月,签约大贺传媒成为全球推广艺术家;
2014年4月,受南京青奥组委会邀请,举办2014迎青奥赵小平书法作品展,并获组委会特别贡献奖;
2015年3月,任世界华人华侨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亚州文化艺术家联合会江苏创作中心主任,并成功组建金陵书法院;
2016年4月,受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举办笔尖下的中国、金陵书法院书画名家作品展,受到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的接见表彰。因书法基本功扎实,其书法作品风格多变,艺术形式独特,被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博物馆收藏,是我国传播中国文化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
赵小平是江苏淮安人,父亲是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在他的记忆中,逢年过节,乡里乡亲总会找上门来向父亲讨要几幅字。也许是深受父亲的影响,赵小平在9岁那年也开始正式练习书法。他一来勤奋,二来确实也有遗传的天赋。几年后,到1989年8月,获得了“文明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1992年4月,他就在淮安市楚州区成功举办了《赵小平硬笔书法展》。赵小平的书法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1994年开始,赵小平先后向淮安书法界名人学习,并向无锡、上海、北京等名家拜习书艺风格,作品被《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陈列馆》收展,同时被中日书法交流会收藏;1997年,他在淮安主持“迎回归”书法展;1999年参加了《南京金陵名家书画展》。2001年,赵小平定居南京,并正式介入南京书画界。
在南京,赵小平的书法艺术又上新台阶,2002年,赵不平被评为江苏省青年杰出书法家。他的作品因风格独特,先后被北京、上海、南京、台湾以及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四十多个大中型城市和国家博物馆收藏。在南京的十多年里,赵小平的书法地位得到社会、名家的充分肯定,成为国内颇具潜力的书画艺术家之一。
在业内人士的眼中,赵小平的书法端庄中不失灵动,凝练中平添清秀,既传承古人严谨的章法,又不乏现代人的飘逸俊气——
韵律之美:赵小平认为,书法艺术从形式上与音乐舞蹈相近,它们都体现连贯与节奏的对应关系。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擅钢琴二胡。采访现场,他还即兴用钢琴弹奏了一曲《我的中国心》。他把音乐融合到书法创作之中,《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心底无私天地宽》等作品既有中锋用笔的丰润,又有八面出锋的灵活,使其作品呈现音乐韵律节奏之美感,这种美感是一种让人喜悦的表达。
章法之美:无论纸张尺寸大小如何,赵小平只要瞧那么一眼,便谋局在胸。这是他于长期创作实践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其作品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使黑白同构于一个空间,产生出不同的意象。作品中白色的增多,给人一种空旷、博大、深远的内涵。赵小平书法的布局结构奇巧,充分彰显出了其作品的章法之美。
线条之美: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赵小平的书法线条沉稳自然,几十年的刻苦研习,使他笔墨娴熟,写出了扎实而且富于变化的线条。作品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结字由粗变细,有的字细如发丝,有的字又由细变粗,一笔贯下,使劲健流畅之态跃然纸上,线条的质感之强,妙不可言。从他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他的笔法中,还体现出线、面结合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这与他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是分不开的。
形体之美:赵小平的书法结构优美大方,合比例、守常规,符合大众欣赏的心理习惯。这是他长期孜孜不倦临帖的结果。和书法结缘数十年,无论是在学习之初,还是成名成家之后,赵小平从未放弃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他始终如一,坚守墨海砚田,遍临碑帖、博览群书,扎实又敢于创新。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独具魅力。
“字如其人”,这一路走来,赵小平除了在艺术成就上收获了鲜花、掌声、赞扬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对社会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常怀感恩之心,始终不忘回馈社会。汶川地震之时,他不惧危险,亲自前往灾区进行义卖,将墨宝化作爱心善款,流向受灾群众手中;每年春节,他都要去做书法义工,为养老院写春联,让墨香陪伴老人度过新春时刻;多年来,赵小平捐赠书法作品给红十字会,组织慈善义卖等公益活动不计其数。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赵小平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因为他长期热心公益事业,被多家媒体和公益事业机构称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17年還被南京慈善总会授予慈善之星突出贡献人物。
尽管赵小平在书法之路收获颇丰,但言谈之间,他却不忘初心,依旧谦虚低调:“中国书法艺术浩瀚如海,我只是刚刚入门而已。”书法无涯,人们从赵小平的身上感受到了一名书法艺术家所拥有的品格和风貌。
赵小平主要艺术活动——
2011年4月28日,在南京明孝陵博物馆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赵小平书法作品展;
2012年10月10日,在淮安市淮阴工学院举办赵小平书法作品淮安回乡展;
2013年3月,签约大贺传媒成为全球推广艺术家;
2014年4月,受南京青奥组委会邀请,举办2014迎青奥赵小平书法作品展,并获组委会特别贡献奖;
2015年3月,任世界华人华侨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亚州文化艺术家联合会江苏创作中心主任,并成功组建金陵书法院;
2016年4月,受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举办笔尖下的中国、金陵书法院书画名家作品展,受到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的接见表彰。因书法基本功扎实,其书法作品风格多变,艺术形式独特,被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博物馆收藏,是我国传播中国文化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