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新手妈妈问: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她把握不好度,一直很困惑。这是相当多新手爸妈的疑问——大家都认同“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也都明白“溺爱”会“惯坏孩子”,于是就担心,一不小心“无条件的爱”就变成“溺爱”。无条件的爱和溺爱,只要区分清楚,前者就不会变成后者。
为讨论方便,咱们先做个界定:无条件的爱——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不会因为孩子的任何表现降低爱的程度。溺爱——溺,有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淹没等意思。溺爱孩子,是给孩子过分、无节制的爱。在理念和实际行动两个层面,两者有五个明显区别。
1.是否有条件——无条件的爱总是无条件,溺爱常常有条件
表面看来,无条件的爱和溺爱,都是给孩子很多很多的爱,但只要遭遇一些“条件”,就差异立现:
真正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不会因为孩子的任何表现降低爱的程度甚至威胁收回爱;溺爱孩子的父母,爱孩子的程度常常随着孩子的表现剧烈波动,要么过分,要么不足,甚至威胁不再爱孩子。
比如,一两岁的孩子自己搭出来特别棒的积木作品,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可能赞美:“宝贝太棒了!”溺爱孩子的父母则可能过分夸赞:“哇,我家宝贝最厉害!比爸爸妈妈厉害多了!”如果这时候孩子故意在积木上踹了一脚,把零件弄得满屋子都是,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可能会温和地提醒:“宝贝,你想拆掉积木可以轻轻推一下,不可以故意弄得到处都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则可能马上生气或者故意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并威胁孩子:“坏孩子才这么做,你再这样,爸爸妈妈不喜欢你啦!”
2.是否有原则——无条件的爱有清晰稳定的原则,溺爱无原则或原则可变且混乱
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爱,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安全感充足、自信、有足够完整的自我的孩子,不是为所欲为的孩子。
理解这一点的父母,在不为“给予爱”设定任何前提条件的同时,一定会在家庭教育中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设定清晰稳定的原则,并且让孩子知道:我爱你,但我不会允许甚至支持你的糟糕行为。溺爱则正好相反,要么根本没有原则,只要孩子高兴,怎么做都行,要么是有一大堆混乱、庞杂、自相矛盾而且还视大人心情不停变化的原则。比如,孩子都有一个喜欢摔东西“听响儿”的阶段,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可能会在孩子拿起杯子、碗筷往地上扔的时候明确制止:“宝贝,玩具可以扔着玩,但是碗筷不可以扔着玩。”在孩子深夜还想扔东西玩儿的时候告诉他:“晚上扔东西玩儿会影响邻居休息。”溺爱孩子的父母则不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想怎么扔就怎么扔,想扔什么就扔什么,想什么时候扔就什么时候扔,甚至可能一边兴高采烈地叫好,一边抢过爸爸的手机:“宝贝,你把他手机扔了,谁让他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手机!”心情不好的时候,则会马上变了一副面孔,对孩子大吼:“不许扔!再扔妈妈不要你了!”
3.是否需要回报——无条件的爱不要求回报,溺爱则常常要求孩子承诺回报
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同时也会是无私的爱,并不要求孩子回报同样的爱。溺爱孩子的父母,在付出爱的同时,常常是期待回报,甚至索取回报的。
比如,孩子特别想要一个玩具,买了给他。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会享受孩子开心的笑脸,接受孩子的邀请和他一起玩,欣赏孩子专心投入,赞美孩子玩的成果,但不会做得更多。溺爱孩子的父母,则很可能在把玩具交给孩子的时候,跟他说:“宝贝,你看爸爸妈妈多爱你,给你买这么好的玩具,你以后会不会也特别特别爱爸爸媽妈,也给爸爸妈妈买好东西呢?”如果孩子干脆地给出肯定的回答,父母可能一把抱过来孩子:“好宝贝,亲一个!”如果孩子不回答,回答得犹豫,或者做出否定回答,父母就会表现得特别失望:“宝贝,爸爸妈妈这么爱你,你不爱爸爸妈妈吗?”作者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提问:“我很爱孩子,可是我觉得孩子特别自私,我该怎么教育他?”
4.是否有边界——无条件的爱有边界,溺爱基本无边界
奉行无条件的爱的父母,会让这份爱有清晰的边界,既不会“入侵”孩子的私人领域,也不会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溺爱孩子的父母,常常是界限不清的,既会过度掌控,也会过度保护。
比如,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不会认为喂孩子吃饭是爱的必要组成部分,也不会每顿饭都盯着孩子吃这吃那,生怕孩子营养不均衡。他们会尊重孩子的意愿,也鼓励孩子练习自己吃饭。溺爱孩子的父母,则更容易在孩子已经能自己吃饭时,仍然坚持喂他,并且更容易干涉孩子吃什么,或者批评孩子挑食。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过度掌控、过度保护,很容易让亲子关系陷入纠缠状态,不停彼此争执、冲突、讨价还价,让双方都无比烦恼。
5.满足谁的需求——无条件的爱满足的是孩子,溺爱满足的是父母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因为孩子需要从父母这里得到充足的爱,满足的是孩子;溺爱孩子,则是因为父母就想这么爱,满足的是父母。而且溺爱孩子的父母,常常并不关注孩子真正的需求,他们享受掌控孩子带来的满足感。比如,带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会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自己去玩。溺爱孩子的父母则会紧紧跟在孩子身边,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或者被小朋友推一下打一下。不仅如此,他们还很可能不停地指挥孩子这么玩那么玩,介入孩子和小朋友之间,帮他们制定规则,帮他们调停本来无关紧要的小纠纷。他们会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认为自己是特别尽责的父母。但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培养出一个过度依赖、毫无主见、缺乏独立性、社会能力很差、很难和小朋友好好相处的孩子。
分析至此,来总结一下:无条件的爱,是无条件、有原则、不求回报、有边界的爱,满足的是孩子;溺爱,则是有条件、无原则、求回报、无边界的爱,满足的是父母。
为讨论方便,咱们先做个界定:无条件的爱——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不会因为孩子的任何表现降低爱的程度。溺爱——溺,有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淹没等意思。溺爱孩子,是给孩子过分、无节制的爱。在理念和实际行动两个层面,两者有五个明显区别。
1.是否有条件——无条件的爱总是无条件,溺爱常常有条件
表面看来,无条件的爱和溺爱,都是给孩子很多很多的爱,但只要遭遇一些“条件”,就差异立现:
真正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不会因为孩子的任何表现降低爱的程度甚至威胁收回爱;溺爱孩子的父母,爱孩子的程度常常随着孩子的表现剧烈波动,要么过分,要么不足,甚至威胁不再爱孩子。
比如,一两岁的孩子自己搭出来特别棒的积木作品,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可能赞美:“宝贝太棒了!”溺爱孩子的父母则可能过分夸赞:“哇,我家宝贝最厉害!比爸爸妈妈厉害多了!”如果这时候孩子故意在积木上踹了一脚,把零件弄得满屋子都是,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可能会温和地提醒:“宝贝,你想拆掉积木可以轻轻推一下,不可以故意弄得到处都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则可能马上生气或者故意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并威胁孩子:“坏孩子才这么做,你再这样,爸爸妈妈不喜欢你啦!”
2.是否有原则——无条件的爱有清晰稳定的原则,溺爱无原则或原则可变且混乱
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爱,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安全感充足、自信、有足够完整的自我的孩子,不是为所欲为的孩子。
理解这一点的父母,在不为“给予爱”设定任何前提条件的同时,一定会在家庭教育中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设定清晰稳定的原则,并且让孩子知道:我爱你,但我不会允许甚至支持你的糟糕行为。溺爱则正好相反,要么根本没有原则,只要孩子高兴,怎么做都行,要么是有一大堆混乱、庞杂、自相矛盾而且还视大人心情不停变化的原则。比如,孩子都有一个喜欢摔东西“听响儿”的阶段,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可能会在孩子拿起杯子、碗筷往地上扔的时候明确制止:“宝贝,玩具可以扔着玩,但是碗筷不可以扔着玩。”在孩子深夜还想扔东西玩儿的时候告诉他:“晚上扔东西玩儿会影响邻居休息。”溺爱孩子的父母则不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想怎么扔就怎么扔,想扔什么就扔什么,想什么时候扔就什么时候扔,甚至可能一边兴高采烈地叫好,一边抢过爸爸的手机:“宝贝,你把他手机扔了,谁让他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儿手机!”心情不好的时候,则会马上变了一副面孔,对孩子大吼:“不许扔!再扔妈妈不要你了!”
3.是否需要回报——无条件的爱不要求回报,溺爱则常常要求孩子承诺回报
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同时也会是无私的爱,并不要求孩子回报同样的爱。溺爱孩子的父母,在付出爱的同时,常常是期待回报,甚至索取回报的。
比如,孩子特别想要一个玩具,买了给他。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会享受孩子开心的笑脸,接受孩子的邀请和他一起玩,欣赏孩子专心投入,赞美孩子玩的成果,但不会做得更多。溺爱孩子的父母,则很可能在把玩具交给孩子的时候,跟他说:“宝贝,你看爸爸妈妈多爱你,给你买这么好的玩具,你以后会不会也特别特别爱爸爸媽妈,也给爸爸妈妈买好东西呢?”如果孩子干脆地给出肯定的回答,父母可能一把抱过来孩子:“好宝贝,亲一个!”如果孩子不回答,回答得犹豫,或者做出否定回答,父母就会表现得特别失望:“宝贝,爸爸妈妈这么爱你,你不爱爸爸妈妈吗?”作者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提问:“我很爱孩子,可是我觉得孩子特别自私,我该怎么教育他?”
4.是否有边界——无条件的爱有边界,溺爱基本无边界
奉行无条件的爱的父母,会让这份爱有清晰的边界,既不会“入侵”孩子的私人领域,也不会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溺爱孩子的父母,常常是界限不清的,既会过度掌控,也会过度保护。
比如,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不会认为喂孩子吃饭是爱的必要组成部分,也不会每顿饭都盯着孩子吃这吃那,生怕孩子营养不均衡。他们会尊重孩子的意愿,也鼓励孩子练习自己吃饭。溺爱孩子的父母,则更容易在孩子已经能自己吃饭时,仍然坚持喂他,并且更容易干涉孩子吃什么,或者批评孩子挑食。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过度掌控、过度保护,很容易让亲子关系陷入纠缠状态,不停彼此争执、冲突、讨价还价,让双方都无比烦恼。
5.满足谁的需求——无条件的爱满足的是孩子,溺爱满足的是父母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因为孩子需要从父母这里得到充足的爱,满足的是孩子;溺爱孩子,则是因为父母就想这么爱,满足的是父母。而且溺爱孩子的父母,常常并不关注孩子真正的需求,他们享受掌控孩子带来的满足感。比如,带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会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自己去玩。溺爱孩子的父母则会紧紧跟在孩子身边,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或者被小朋友推一下打一下。不仅如此,他们还很可能不停地指挥孩子这么玩那么玩,介入孩子和小朋友之间,帮他们制定规则,帮他们调停本来无关紧要的小纠纷。他们会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认为自己是特别尽责的父母。但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培养出一个过度依赖、毫无主见、缺乏独立性、社会能力很差、很难和小朋友好好相处的孩子。
分析至此,来总结一下:无条件的爱,是无条件、有原则、不求回报、有边界的爱,满足的是孩子;溺爱,则是有条件、无原则、求回报、无边界的爱,满足的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