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九世纪法国的文学巨匠、批判现实主义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通过二千多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其中《欧也妮·葛朗台》所塑造的举世皆知的吝啬鬼――葛朗台更是众多形象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欣赏《欧也妮·葛朗台》,解读葛朗台。探知那时的社会,赏味作者的匠心独具。
【关键词】巴尔扎克;解读;葛朗台;吝啬鬼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6),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人类文学史奇迹――《人间喜剧》。这是一座由九十六部作品二千多人物形象构建成的宏伟壮丽的文学大厦。而其中《欧也妮 葛朗台》是最经典的一部。它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其研究者与文章层出不穷,不可胜数。无论当时还是后来,不管是法国还是世界,对这部小说都给予高度评价。
透过巴尔扎克的文字,浮出我们脑海凸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为金钱而生,为金钱而死,嗜钱如命,为攫取金钱不择手段,为了占有金钱变得异常精明,无比狡诈,同时,又因金钱泯灭了人性,被金钱吞噬了灵魂的守财奴、吝啬鬼形象。
他——葛朗台,毕生惟一的追求和乐趣就是获取和占有金钱。“人生就是一件交易”——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他对金钱占有的欲望极端膨胀,膨胀到让人感到吃惊。他做人信念的执着痴狂令人惊叹不已。为了不但攫取占有金钱,他贪婪成魔,吝啬成鬼。在他看来,他就是为了金子而生,为金子而死。所以谈到理财的本领,他是只老虎,是条巨莽,他在那里躺着、蹲着,打量俘虏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心安理得地去睡觉。
为了使自己的金錢不断增加,葛朗台从来不买肉和包子,装束总是不变;住在灰暗阴森的老房子,楼梯坏了也不修理,每年的十一月初一他才答应在堂屋里生火,到三月三十日就得熄掉。每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点的蜡烛都要亲自去分发,一点也不能多。即使是女儿的生日,他声称要大放光明,也不过点上两只蜡烛。
更令人叫绝的是他从来不请客,连自己的侄子来了,拿侬想要一些面粉和牛油替孩子们做一个千层饼。他竟说:“为了我侄儿,你想毁掉我的家吗?”拿侬想买肉,他却让佃户打了几只鸟鸦炖个野味汤,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侄儿说:“再不阻止的话,他们为了你要把索漠城抢光呢,侄儿。”一些面粉和牛油竟能毁掉他的家;几块糖、一些葡萄乃至毁掉他的命。看到这些真令人可笑、可叹、可悲。笑其吝啬,叹其于人于己那样苛刻,悲其冷漠无情。
由于葛朗台惟一的信念就是占有金钱,为此而表现出来的动作叫人震惊。当他知道自己的女儿把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后,竟然将自己惟一的骨肉打入“冷宫”,只给干面包和冷水。长达几个月,直到从公证人克罗旭那里知道女儿将要继承母亲的遗产,将要分得他的金子时,几经权衡意识到如果再坚持下去的话,在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交易中,他有可能失利,才和欧也妮言归于好。由此可见,人的正常情感在葛朗台身上已淡然无存。
更能淋漓尽致展现葛朗台视财如命、吝啬如鬼,堪称举世无二的,我认为应该是在葛朗台家里。妻子和女儿正兴致勃勃的对着梳妆匣咂摸着查理的肖像时,葛朗台回来了,他一看到梳妆匣,马上瞪起“金子的眼睛”,纵身一跃扑上梳妆匣。好像一只老虎向一个睡着的婴儿扑去。抢到宝匣后他发出了一连串惊喜的狂叫:“噢,是金子!”并不顾女儿的解释与反对,拔出刀准备撬下占有梳妆匣的金子。为了钱,当妻子死后尸骨未寒他不惜以年迈之躯低声下气的用尽心计骗取女儿放弃了母亲的遗产。当女儿答应了他的要求时,他热烈的拥抱女儿并说:“好孩子你给了我活路,我有了命啦。”看一看他的举动,听一听他的“名言”,使得我们不禁想起马克思的精辟论述:“资产阶级撕下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葛朗台的信仰就是拥有占有大量的金钱。对金钱占有欲极度膨胀痴狂,使得他已丧失灵魂,泯灭了人性,变成了彻头彻尾金钱的奴隶。他虽已病魔缠身却仍固守本性特点。弥留之际他变得非常多疑,随时都担心人家偷了他的金子,他要女儿把路易铺在桌子上,让他几小时地盯着,然后才满意的说:“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当神父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亲吻基督圣像,他却作出一副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葛朗台老爹死了,死在对金钱的占有,他确实做到了为钱而生为钱而死,钱操纵着他的喜怒哀乐。金钱把他沦为奴隶,金钱把他异化成一个执着痴迷的守财奴,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无独有偶,在欧洲文学史上,与葛朗台相辉映的,还有莎翁笔下夏洛克、 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他们都吝啬异常,都嗜钱如命,灭绝人性。但相比较,他们都不及葛朗台“亲切”“崇高”,都不如他工于心计,都不如他恶毒和有社会性。他机警、狡猾、孤家寡人,利用一切机会发财。因此,他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
视财如命的葛朗台在满足对金钱占有欲,最后努力一抓之下,离开了自己痴迷聚敛的金钱。而在世界文学艺术长廊中,一个令人惊叹、鄙薄、憎恶、沉思……的吝啬鬼之星出现了,并且光彩夺目。百年的《欧也妮·葛朗台》,永世的“葛朗台”,让人永远津津乐道,不断的去研究、去解读。
“一个伟大人物中间最第一等的,一个优秀的人物中最高的一个”所塑造的一个内涵丰富,永世不朽的形象——葛朗台。
参考文献:
[1] 王艳凤《巴尔扎克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内蒙古少年出版社 2003年
[3] 金元甫、孟昭毅、张良材《外国文学史》2000年
【关键词】巴尔扎克;解读;葛朗台;吝啬鬼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6),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人类文学史奇迹――《人间喜剧》。这是一座由九十六部作品二千多人物形象构建成的宏伟壮丽的文学大厦。而其中《欧也妮 葛朗台》是最经典的一部。它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其研究者与文章层出不穷,不可胜数。无论当时还是后来,不管是法国还是世界,对这部小说都给予高度评价。
透过巴尔扎克的文字,浮出我们脑海凸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为金钱而生,为金钱而死,嗜钱如命,为攫取金钱不择手段,为了占有金钱变得异常精明,无比狡诈,同时,又因金钱泯灭了人性,被金钱吞噬了灵魂的守财奴、吝啬鬼形象。
他——葛朗台,毕生惟一的追求和乐趣就是获取和占有金钱。“人生就是一件交易”——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他对金钱占有的欲望极端膨胀,膨胀到让人感到吃惊。他做人信念的执着痴狂令人惊叹不已。为了不但攫取占有金钱,他贪婪成魔,吝啬成鬼。在他看来,他就是为了金子而生,为金子而死。所以谈到理财的本领,他是只老虎,是条巨莽,他在那里躺着、蹲着,打量俘虏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心安理得地去睡觉。
为了使自己的金錢不断增加,葛朗台从来不买肉和包子,装束总是不变;住在灰暗阴森的老房子,楼梯坏了也不修理,每年的十一月初一他才答应在堂屋里生火,到三月三十日就得熄掉。每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点的蜡烛都要亲自去分发,一点也不能多。即使是女儿的生日,他声称要大放光明,也不过点上两只蜡烛。
更令人叫绝的是他从来不请客,连自己的侄子来了,拿侬想要一些面粉和牛油替孩子们做一个千层饼。他竟说:“为了我侄儿,你想毁掉我的家吗?”拿侬想买肉,他却让佃户打了几只鸟鸦炖个野味汤,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侄儿说:“再不阻止的话,他们为了你要把索漠城抢光呢,侄儿。”一些面粉和牛油竟能毁掉他的家;几块糖、一些葡萄乃至毁掉他的命。看到这些真令人可笑、可叹、可悲。笑其吝啬,叹其于人于己那样苛刻,悲其冷漠无情。
由于葛朗台惟一的信念就是占有金钱,为此而表现出来的动作叫人震惊。当他知道自己的女儿把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后,竟然将自己惟一的骨肉打入“冷宫”,只给干面包和冷水。长达几个月,直到从公证人克罗旭那里知道女儿将要继承母亲的遗产,将要分得他的金子时,几经权衡意识到如果再坚持下去的话,在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交易中,他有可能失利,才和欧也妮言归于好。由此可见,人的正常情感在葛朗台身上已淡然无存。
更能淋漓尽致展现葛朗台视财如命、吝啬如鬼,堪称举世无二的,我认为应该是在葛朗台家里。妻子和女儿正兴致勃勃的对着梳妆匣咂摸着查理的肖像时,葛朗台回来了,他一看到梳妆匣,马上瞪起“金子的眼睛”,纵身一跃扑上梳妆匣。好像一只老虎向一个睡着的婴儿扑去。抢到宝匣后他发出了一连串惊喜的狂叫:“噢,是金子!”并不顾女儿的解释与反对,拔出刀准备撬下占有梳妆匣的金子。为了钱,当妻子死后尸骨未寒他不惜以年迈之躯低声下气的用尽心计骗取女儿放弃了母亲的遗产。当女儿答应了他的要求时,他热烈的拥抱女儿并说:“好孩子你给了我活路,我有了命啦。”看一看他的举动,听一听他的“名言”,使得我们不禁想起马克思的精辟论述:“资产阶级撕下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葛朗台的信仰就是拥有占有大量的金钱。对金钱占有欲极度膨胀痴狂,使得他已丧失灵魂,泯灭了人性,变成了彻头彻尾金钱的奴隶。他虽已病魔缠身却仍固守本性特点。弥留之际他变得非常多疑,随时都担心人家偷了他的金子,他要女儿把路易铺在桌子上,让他几小时地盯着,然后才满意的说:“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当神父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亲吻基督圣像,他却作出一副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葛朗台老爹死了,死在对金钱的占有,他确实做到了为钱而生为钱而死,钱操纵着他的喜怒哀乐。金钱把他沦为奴隶,金钱把他异化成一个执着痴迷的守财奴,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无独有偶,在欧洲文学史上,与葛朗台相辉映的,还有莎翁笔下夏洛克、 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他们都吝啬异常,都嗜钱如命,灭绝人性。但相比较,他们都不及葛朗台“亲切”“崇高”,都不如他工于心计,都不如他恶毒和有社会性。他机警、狡猾、孤家寡人,利用一切机会发财。因此,他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
视财如命的葛朗台在满足对金钱占有欲,最后努力一抓之下,离开了自己痴迷聚敛的金钱。而在世界文学艺术长廊中,一个令人惊叹、鄙薄、憎恶、沉思……的吝啬鬼之星出现了,并且光彩夺目。百年的《欧也妮·葛朗台》,永世的“葛朗台”,让人永远津津乐道,不断的去研究、去解读。
“一个伟大人物中间最第一等的,一个优秀的人物中最高的一个”所塑造的一个内涵丰富,永世不朽的形象——葛朗台。
参考文献:
[1] 王艳凤《巴尔扎克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内蒙古少年出版社 2003年
[3] 金元甫、孟昭毅、张良材《外国文学史》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