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所以,古人既敬神,也敬祖。世界上一些历史悠久的民族,大都有过祖先崇拜的经历。特别是中华民族,更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崇祖观念。到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形成,使得对祖先的崇敬成为当时核心的价值观,成为维系当时社会政治的重要的伦理原则。后来,在儒家的倡导下,在统治阶层的鼓励下,在中国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崇祖观念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之中,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此重要的文化事项,无疑也会在汉字构形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祖先的“祖”字,最初并没有“示”字旁,而是写作“且”。“且”本来没有“而且”的意思。作为虚词的意义,很多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或者是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如“而且”的“而”,本来是个象形字,像下巴下面的胡须的形状,甲骨文作,后来被借去表示虚词“而且”、“然而”等意思,原来的意思转而由其他字表示。“且”的情况跟“而”很相似,“且”本来是祖先的意思,后来被借去表示“而且”、“并且”、“尚且”等意思,其祖先的意义便另外造了个“祖”字来表示。因为祖先和祭祀、神灵有关系,所以增加了“示”字旁。
那么,“且”字原来为什么可以表示祖先的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说法并不一致。《说文》的解释是:“且,荐也。”这里所说的“荐”,是垫的意思,指切肉时垫在下面的木板,现在叫案板、砧板,古代叫俎。如《史记·项羽本纪》:“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王国维等人据此认为,“且”就是“俎”字,其字形或者只像砧板之形,作;或者在砧板上再添加两块肉,作。最初“俎”是日常使用的器具,后来逐渐由切肉的工具演变为载肉的工具,成为祭祀时的一种必备的礼器,所以古代常把祭祀之事称作“俎豆之事”,如《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在卫国,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摆阵,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里的“俎豆之事”就是指祭祀的事情。“俎豆”可以作为祭祀的代称,祭祀的对象——相先,也就同样可以用祭祀的礼器“且”来表示了。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古置肉于俎上以祭祀祖先,故称祖先为且,后起字为祖。”
还有不少人认为,“且”之所以可以表示祖先,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有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郭沫若。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提出,甲骨文中的“且”(“祖”)字,就是表示雄性动物的“牡”。“且”像雄性动物的生殖器,本作,省作。最初,如果是公牛,就写作:如果是公羊,就写作;如果是公猪,就写作;如果是公鹿,就写作。后来不管是牛羊犬猪马鹿,以至于人,只要是雄性的,都统一写作。由于古时候人的力量弱小,需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与野兽、自然界及其他部族抗争,人多力量大,繁殖人口成了部族生存的重要因素。谁生得多,谁的子孙多,谁在部族当中就会拥有较高的地位。于是,人的生殖能力就成为人们推崇的对象,生殖崇拜习俗因此而生。后来,普遍意义的生殖崇拜逐渐缩小,演化为只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的崇拜,由于祖先崇拜最初表现为生殖崇拜,于是古人就用像生殖器的“且”,字来表示祖先。持这种观点的人列举了不少古代生殖崇拜的例子,而且在现在的一些民间习俗中也不难找到类似的踪迹。
但是,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这种说法。如詹鄞鑫在《神灵与祭祀》一书中说:在郭沫若等人的说法的影响下,过去人们都把原始民族生殖崇拜的偶像称之为“祖”,其实,在原始社会中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是毫不相干的,祖先神决不可能来源于生殖器崇拜,把雄性生殖器的偶物(即木刻的或陶制的雄性生殖器模型)称为“祖”也是毫无道理的。詹鄞鑫进一步提出,“祖”的本义应是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在仰韶文化中通常以陶罐或陶罐偶像(即陶罐形的人像)的形式出现。詹鄞鑫的这种说法很有启发意义,而且也可以在汉字字形中找到证据。所谓神主,就是“神之所凭依”(范宁《<春秋毂梁传>集解》)。“神主”是神的代表,神的化身,神所依附的载体,其作用相当于后来的祖先牌位。如《春秋·文公二年》:“丁丑,作僖公主。”就是说,在鲁文公二年二月的丁丑日,为鲁僖公制作了神主。古人讲究“祭神如神在”,即祭祀神灵祖先的时候,就像神灵祖先站在自己的面前一样。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古人需要有一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祖先的象征,作为祖先灵魂的依附。在文字产生之前,祖先牌位是不可能出现的。那么,古人供奉祖先时拿什么作为祖先的象征呢?现代考古材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曾经大量采用“陶葬”的方法,即人死之后,把人的骸骨装入陶罐中埋葬。这种习俗在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遗存。正是由于陶罐可以用作埋葬先人的器具,用陶罐作为祖先的象征也就很自然了。根据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确实有不少制作成人形的陶罐,其中有些陶罐应该就是当时人制作的祖先“神主”。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古代用来盛酒的陶罐的象形字写作、(不带盖的)。我们如果把这些字形颠倒过来,不正是甲骨文的“且”字吗?古文字字形和出土文物都表明,当时的陶罐是尖底的,在地上放置时,可以插入松软的土中,十分稳当。但要把陶罐摆在祭坛上,就只能尖底朝上了,所以,甲骨文的“且”正像尖底朝上的陶罐的形象。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鬼”字的分析来得到证明。《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说文》的解释有两点不好明白,一是“人所归”为什么是“鬼”?一是“像鬼头”到底是什么样子?关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现代民俗中找到答案。我国凉山彝族有这样一种礼俗,人死之后一年或数年之内,要举行隆重的“尼木措毕”仪式,即送灵归祖仪式,这种仪式在彝族人的心里是极其神圣的。彝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祖源地,同祖先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亡灵不知道从人间回到祖源地的路,必须由毕摩(彝族的祭师)举行仪式进行引导,为亡灵解除各种劳累病苦,教会他们在祖源地生活的技能,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回到祖源地并在那里幸福地生活,这就是“尼木措毕”。纳西族的丧礼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如纳西族丧仪挽歌《梦咨》这样唱到:人死“送到北方去”,“北方是故土,逝者不转来”。这里的“故土”就是指祖先居住的地方,纳西族的人去世以后,也是要送到祖源地的。上述两个民族的习俗,都反映出“人死归祖”的宗教理念。由此可见,所谓的“人所归”,指的是人死后要去归依祖先,而不是像通常所说的人死后灵魂归天。这样看来,古人心目中所谓的“鬼”,并不是后来传说中面目狰狞的阴魂,而是归依祖先、并将成为后人供奉对象的先人。因此,“鬼”和“祖”之间实际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汉字字形去分析。“鬼”,小篆作,甲骨文作等(见图1)。《说文》解释说像鬼头,是由于小篆“鬼”的上部已经变形,许慎已经看不出像什么了,只好说是像鬼头。其实,说“鬼”像鬼头,这种解释等于没解释,人们照样不明白“鬼”到底像什么样子。通过对《说文》小篆字形的系统考察,我们发现,“鬼”的上部正是小篆囟(“囟”)的变形。《说文》:“囟,头会,脑盖也。象形。”所谓头会,就是头盖骨的会合处。婴儿的头盖上有一块是软的,就是因为头盖骨还没有合严。古人认为,人头上的缝隙,是人的灵魂出入的通道。所以,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偶像,几乎都是以陶罐为身,上部作大人头形,头顶上有一小孔。过去一直没有人理解小孔的象征意义,其实那就是所谓“灵魂出窍”的“窍”。由此看来,“鬼”的字形,并不是《说文》所说的“像鬼头”,而是像大头陶偶的样子。这种大头陶偶,就是已故的先人的象征。既然鬼也是先人,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祭祀,所以甲骨文的“鬼”字还可以写作,旁边也摆放了祭坛和供品。鬼也可以成神,所以“神”字又可以写作“魓”。更有意思的是,“鬼”在甲骨文中还有从(陶罐)的写法,如等(见图1),这进一步印证了祖先和陶罐的密切关系。陶罐由盛东西的日用工具,发展为埋葬死者的器具,再发展为陶罐形的先人偶像,最终抽象为祖先的神主,这一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王哲先
祖先的“祖”字,最初并没有“示”字旁,而是写作“且”。“且”本来没有“而且”的意思。作为虚词的意义,很多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或者是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如“而且”的“而”,本来是个象形字,像下巴下面的胡须的形状,甲骨文作,后来被借去表示虚词“而且”、“然而”等意思,原来的意思转而由其他字表示。“且”的情况跟“而”很相似,“且”本来是祖先的意思,后来被借去表示“而且”、“并且”、“尚且”等意思,其祖先的意义便另外造了个“祖”字来表示。因为祖先和祭祀、神灵有关系,所以增加了“示”字旁。
那么,“且”字原来为什么可以表示祖先的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说法并不一致。《说文》的解释是:“且,荐也。”这里所说的“荐”,是垫的意思,指切肉时垫在下面的木板,现在叫案板、砧板,古代叫俎。如《史记·项羽本纪》:“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王国维等人据此认为,“且”就是“俎”字,其字形或者只像砧板之形,作;或者在砧板上再添加两块肉,作。最初“俎”是日常使用的器具,后来逐渐由切肉的工具演变为载肉的工具,成为祭祀时的一种必备的礼器,所以古代常把祭祀之事称作“俎豆之事”,如《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在卫国,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摆阵,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里的“俎豆之事”就是指祭祀的事情。“俎豆”可以作为祭祀的代称,祭祀的对象——相先,也就同样可以用祭祀的礼器“且”来表示了。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古置肉于俎上以祭祀祖先,故称祖先为且,后起字为祖。”
还有不少人认为,“且”之所以可以表示祖先,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有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郭沫若。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提出,甲骨文中的“且”(“祖”)字,就是表示雄性动物的“牡”。“且”像雄性动物的生殖器,本作,省作。最初,如果是公牛,就写作:如果是公羊,就写作;如果是公猪,就写作;如果是公鹿,就写作。后来不管是牛羊犬猪马鹿,以至于人,只要是雄性的,都统一写作。由于古时候人的力量弱小,需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与野兽、自然界及其他部族抗争,人多力量大,繁殖人口成了部族生存的重要因素。谁生得多,谁的子孙多,谁在部族当中就会拥有较高的地位。于是,人的生殖能力就成为人们推崇的对象,生殖崇拜习俗因此而生。后来,普遍意义的生殖崇拜逐渐缩小,演化为只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的崇拜,由于祖先崇拜最初表现为生殖崇拜,于是古人就用像生殖器的“且”,字来表示祖先。持这种观点的人列举了不少古代生殖崇拜的例子,而且在现在的一些民间习俗中也不难找到类似的踪迹。
但是,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这种说法。如詹鄞鑫在《神灵与祭祀》一书中说:在郭沫若等人的说法的影响下,过去人们都把原始民族生殖崇拜的偶像称之为“祖”,其实,在原始社会中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是毫不相干的,祖先神决不可能来源于生殖器崇拜,把雄性生殖器的偶物(即木刻的或陶制的雄性生殖器模型)称为“祖”也是毫无道理的。詹鄞鑫进一步提出,“祖”的本义应是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在仰韶文化中通常以陶罐或陶罐偶像(即陶罐形的人像)的形式出现。詹鄞鑫的这种说法很有启发意义,而且也可以在汉字字形中找到证据。所谓神主,就是“神之所凭依”(范宁《<春秋毂梁传>集解》)。“神主”是神的代表,神的化身,神所依附的载体,其作用相当于后来的祖先牌位。如《春秋·文公二年》:“丁丑,作僖公主。”就是说,在鲁文公二年二月的丁丑日,为鲁僖公制作了神主。古人讲究“祭神如神在”,即祭祀神灵祖先的时候,就像神灵祖先站在自己的面前一样。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古人需要有一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祖先的象征,作为祖先灵魂的依附。在文字产生之前,祖先牌位是不可能出现的。那么,古人供奉祖先时拿什么作为祖先的象征呢?现代考古材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曾经大量采用“陶葬”的方法,即人死之后,把人的骸骨装入陶罐中埋葬。这种习俗在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遗存。正是由于陶罐可以用作埋葬先人的器具,用陶罐作为祖先的象征也就很自然了。根据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确实有不少制作成人形的陶罐,其中有些陶罐应该就是当时人制作的祖先“神主”。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古代用来盛酒的陶罐的象形字写作、(不带盖的)。我们如果把这些字形颠倒过来,不正是甲骨文的“且”字吗?古文字字形和出土文物都表明,当时的陶罐是尖底的,在地上放置时,可以插入松软的土中,十分稳当。但要把陶罐摆在祭坛上,就只能尖底朝上了,所以,甲骨文的“且”正像尖底朝上的陶罐的形象。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鬼”字的分析来得到证明。《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说文》的解释有两点不好明白,一是“人所归”为什么是“鬼”?一是“像鬼头”到底是什么样子?关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现代民俗中找到答案。我国凉山彝族有这样一种礼俗,人死之后一年或数年之内,要举行隆重的“尼木措毕”仪式,即送灵归祖仪式,这种仪式在彝族人的心里是极其神圣的。彝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祖源地,同祖先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亡灵不知道从人间回到祖源地的路,必须由毕摩(彝族的祭师)举行仪式进行引导,为亡灵解除各种劳累病苦,教会他们在祖源地生活的技能,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回到祖源地并在那里幸福地生活,这就是“尼木措毕”。纳西族的丧礼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如纳西族丧仪挽歌《梦咨》这样唱到:人死“送到北方去”,“北方是故土,逝者不转来”。这里的“故土”就是指祖先居住的地方,纳西族的人去世以后,也是要送到祖源地的。上述两个民族的习俗,都反映出“人死归祖”的宗教理念。由此可见,所谓的“人所归”,指的是人死后要去归依祖先,而不是像通常所说的人死后灵魂归天。这样看来,古人心目中所谓的“鬼”,并不是后来传说中面目狰狞的阴魂,而是归依祖先、并将成为后人供奉对象的先人。因此,“鬼”和“祖”之间实际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汉字字形去分析。“鬼”,小篆作,甲骨文作等(见图1)。《说文》解释说像鬼头,是由于小篆“鬼”的上部已经变形,许慎已经看不出像什么了,只好说是像鬼头。其实,说“鬼”像鬼头,这种解释等于没解释,人们照样不明白“鬼”到底像什么样子。通过对《说文》小篆字形的系统考察,我们发现,“鬼”的上部正是小篆囟(“囟”)的变形。《说文》:“囟,头会,脑盖也。象形。”所谓头会,就是头盖骨的会合处。婴儿的头盖上有一块是软的,就是因为头盖骨还没有合严。古人认为,人头上的缝隙,是人的灵魂出入的通道。所以,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偶像,几乎都是以陶罐为身,上部作大人头形,头顶上有一小孔。过去一直没有人理解小孔的象征意义,其实那就是所谓“灵魂出窍”的“窍”。由此看来,“鬼”的字形,并不是《说文》所说的“像鬼头”,而是像大头陶偶的样子。这种大头陶偶,就是已故的先人的象征。既然鬼也是先人,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祭祀,所以甲骨文的“鬼”字还可以写作,旁边也摆放了祭坛和供品。鬼也可以成神,所以“神”字又可以写作“魓”。更有意思的是,“鬼”在甲骨文中还有从(陶罐)的写法,如等(见图1),这进一步印证了祖先和陶罐的密切关系。陶罐由盛东西的日用工具,发展为埋葬死者的器具,再发展为陶罐形的先人偶像,最终抽象为祖先的神主,这一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王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