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其过程是使学生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体育课的教、学、练的意向、动机和兴趣等,总是在一定的气氛中产生的。课堂气氛不但影响着练习的强度和负荷,而且影响集体情绪的满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气氛体育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构建创造的适合于活动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态度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师生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新鲜活泼的情境设置会给课堂带来轻松、欢快的气氛。
(一)注意语表情境
1.使用好体态语。体态语,即利用自身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通常使用的体态语有面部表情、手势语和姿态语。体态语以其比较强烈直观性、形象性直接、迅捷、大量地传递信息,使教师与学生产生亲密的心理交流。
2.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育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表现力。它是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如果带有鼓动性、幽默感,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运动口号、讲解声调的变化,适当场合带有刺激的语言,都能使学生活跃起来。
(二)利用实体情境
实体情境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把场地设计得美观,使线条清晰,器材布局符合美的要求。例如,在进行队列练习时,可以预先在场地上画出清晰的几何图形。学生就会有新奇感,很容易产生兴趣。
(三)激发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内部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产生兴趣;也可以结合体育教材,穿插一些故事、游戏、竞赛,寓教于乐;也可以采用直观法、发现法、比赛法、想象训练法等方法,让学生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及时表扬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使他们感到学习体育的乐趣。
(四)消除学生的畏难和胆怯情绪
畏难、胆怯情绪压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有畏难、胆怯情绪,就应该采用保护帮助法、降低难度法、动作分解法、树立表率法等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排除学生的畏难、胆怯情绪,还可以采用调整呼吸法、自我活动法、自我暗示法等心理训练法来调节情绪状态。
二、把握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学过程中各种相关的可比要素连续不断地交替,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形式。这些相关的可比要素主要有教学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强度与激情度等。课堂教学节奏的基本特点就在于通过这些相关的可比要素的重复和规律的交替,来表现、传达教育者的情感、态度、思想倾向及要强调的内容,进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严肃与活泼相结合
严肃过分,课堂气氛沉闷;活泼过度,会造成课堂混乱。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做准备活动中可采用趣味性与竞赛性的游戏法来组织教学。通过讲讲、练练、赛赛、评评,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进入学习教材时,结合教材的特点,尽可能采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学习。在教师讲解、示范时,要求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细心思考,秩序应是严肃的。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要调节不同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旧、难易教材合理搭配
学生一般对新授的、有一定难度的教材感兴趣,而对复习的、没有难度的教材缺乏正确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外,还要注意不同教材之间的合理搭配。
(三)“身动”与“脑动”相结合
体育教学应避免简单机械的反复练习。要尽量引导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学生往往团身不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之后,可以做这样的实验:教师一只手拿一个小球体,另一只手拿一个小方体,同时用力将它们向前滚动。结果发现,球体向前滚动得很远而方体却不易向前滚动。在学生观看实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然后联系前滚翻动作,使学生认识到做前滚翻动作必须把身体团紧,而且团得越紧越好。
(四)训练与辅助练习相结合
使用辅助练习不仅可以改进技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高抬腿跑的教学中,让学生跑间隔较为密集的实心球,可以提高学生跑步的节奏。在跳高学习中,让学生用摆动的腿去触及高悬的物体,可以使学生改进踏跳向上的技术。
(五)变换教学手段
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紧张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兴趣不高,练习不积极,就要改变练习的方式、方法,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例如,进行队列练习,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就会感到单调厌烦。这时,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喊一些简短而有力的口号,或者变换队形,或者改变行走路线,或者开展比赛,来激活课堂气氛。
三、重视身教
(一)做学生的表率
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干练的动作、优美的造型、得体的示范,都会引起学生由衷的钦佩和赞美。学生就会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应: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敬业爱岗,精通业务,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善于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
(二)热爱学生
师爱是创设课堂教学气氛的先决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情地帮助学生。尤其是对掌握动作要领差、成绩提高慢的学生,更要主动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动作,找出错误原因,讲清改进方法。
体育课具有空间大、活动强的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需要体育教师认真组织、精心设计。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摘要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其过程是使学生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体育课的教、学、练的意向、动机和兴趣等,总是在一定的气氛中产生的。课堂气氛不但影响着练习的强度和负荷,而且影响集体情绪的满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气氛体育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构建创造的适合于活动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态度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师生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新鲜活泼的情境设置会给课堂带来轻松、欢快的气氛。
(一)注意语表情境
1.使用好体态语。体态语,即利用自身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通常使用的体态语有面部表情、手势语和姿态语。体态语以其比较强烈直观性、形象性直接、迅捷、大量地传递信息,使教师与学生产生亲密的心理交流。
2.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育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表现力。它是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如果带有鼓动性、幽默感,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运动口号、讲解声调的变化,适当场合带有刺激的语言,都能使学生活跃起来。
(二)利用实体情境
实体情境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把场地设计得美观,使线条清晰,器材布局符合美的要求。例如,在进行队列练习时,可以预先在场地上画出清晰的几何图形。学生就会有新奇感,很容易产生兴趣。
(三)激发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内部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产生兴趣;也可以结合体育教材,穿插一些故事、游戏、竞赛,寓教于乐;也可以采用直观法、发现法、比赛法、想象训练法等方法,让学生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及时表扬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使他们感到学习体育的乐趣。
(四)消除学生的畏难和胆怯情绪
畏难、胆怯情绪压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有畏难、胆怯情绪,就应该采用保护帮助法、降低难度法、动作分解法、树立表率法等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排除学生的畏难、胆怯情绪,还可以采用调整呼吸法、自我活动法、自我暗示法等心理训练法来调节情绪状态。
二、把握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学过程中各种相关的可比要素连续不断地交替,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形式。这些相关的可比要素主要有教学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强度与激情度等。课堂教学节奏的基本特点就在于通过这些相关的可比要素的重复和规律的交替,来表现、传达教育者的情感、态度、思想倾向及要强调的内容,进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严肃与活泼相结合
严肃过分,课堂气氛沉闷;活泼过度,会造成课堂混乱。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做准备活动中可采用趣味性与竞赛性的游戏法来组织教学。通过讲讲、练练、赛赛、评评,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进入学习教材时,结合教材的特点,尽可能采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学习。在教师讲解、示范时,要求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细心思考,秩序应是严肃的。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要调节不同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旧、难易教材合理搭配
学生一般对新授的、有一定难度的教材感兴趣,而对复习的、没有难度的教材缺乏正确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外,还要注意不同教材之间的合理搭配。
(三)“身动”与“脑动”相结合
体育教学应避免简单机械的反复练习。要尽量引导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学生往往团身不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之后,可以做这样的实验:教师一只手拿一个小球体,另一只手拿一个小方体,同时用力将它们向前滚动。结果发现,球体向前滚动得很远而方体却不易向前滚动。在学生观看实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然后联系前滚翻动作,使学生认识到做前滚翻动作必须把身体团紧,而且团得越紧越好。
(四)训练与辅助练习相结合
使用辅助练习不仅可以改进技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高抬腿跑的教学中,让学生跑间隔较为密集的实心球,可以提高学生跑步的节奏。在跳高学习中,让学生用摆动的腿去触及高悬的物体,可以使学生改进踏跳向上的技术。
(五)变换教学手段
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紧张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兴趣不高,练习不积极,就要改变练习的方式、方法,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例如,进行队列练习,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就会感到单调厌烦。这时,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喊一些简短而有力的口号,或者变换队形,或者改变行走路线,或者开展比赛,来激活课堂气氛。
三、重视身教
(一)做学生的表率
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干练的动作、优美的造型、得体的示范,都会引起学生由衷的钦佩和赞美。学生就会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应: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敬业爱岗,精通业务,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善于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
(二)热爱学生
师爱是创设课堂教学气氛的先决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情地帮助学生。尤其是对掌握动作要领差、成绩提高慢的学生,更要主动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动作,找出错误原因,讲清改进方法。
体育课具有空间大、活动强的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需要体育教师认真组织、精心设计。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