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及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信息化。它是通过信息要素内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它逐渐成为继资本要素和劳动力以外,推动产业经济增长的第三种动力,本文就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建议与政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经济;贡献;作用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及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信息化。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它逐渐成为继资本要素和劳动力以外,推动产业经济增长的第三种动力,只有信息化建设得到完善,才能够快而有效地提高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1 关于信息化概念
信息化和工业化一样,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项新的标志。它最初是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形态演变进行描述的综合性概念。
早在1959年美国学者丹妮·贝尔就曾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其中就包含着“信息社会”的含义,这也是信息化概念的前身。在1963年,日本学者梅楮忠夫发表过一篇题目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文章中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动物的进化过程很相似,知识创造与信息流动相关联的信息产业,在工业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很快的发展起来,形成社会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以及大脑,进而推进社会的不断前进。1977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马克·尤里·波拉特撰写了《The Information Economics》一書,书中曾提出包括信息价值的测算、信息业从业人数的测算以及信息产业的划分等几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农业、服务业、工业及信息产业的四分法,对美国的就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我国的信息化问题提出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对信息化的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
我国的专家学者通常会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对信息化进行了解,所以在理解上产生了差异,但一般认为信息化所指的就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及信息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完整的信息化通常是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产业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社会信息基础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允许信息化发展的自由度,信息活动不断提升和丰富的一个过程。
2 信息化对产业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2.1 信息部门关于对生产总量贡献的计量
包括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的信息部门,直接创造出来的产值对产业经济的增长所作出的贡献。信息产业是一个高增长的部门,潜力非常大,而且正在以裂变的方式迅速的发展。因为信息产业有着高增长、高渗透和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所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例。由于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信息部门组成了信息部门,所以,我们可以把信息化对生产总量的贡献分为:信息产量的增加值和非信息产业信息部门的增加值。
2.2 信息化加快了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
信息产业是如何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就要我们对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研究。斯密认为劳动的效率(劳动生产力)和劳动数量推动了财富的增长。由此可见,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只能依靠提高劳动效率来实现。所以一些专家学者便从劳动效率的角度来分析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
通过劳动效率可以得知,信息技术在各个经济部门广泛应用可以提高生产率,但是这种判断却遭到了索罗之谜的尴尬。索罗之谜是指:美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电脑以及软件在飞速发展和普及,可是却找不到有力的生产率增长数据来支持IT革命促进增长的经济机制。
3 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的不断结合,构成了信息化的发展,它不仅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过非均衡经济增长的理论可以得知,经济增长同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不但表现为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经济结构状况有所不同,而且经济结构的转变,尤其是非均衡的条件下的结构转变,同样可以使经济飞速增长,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变动。
现代经济的飞速增长,通常情况下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而进行的,即: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所以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增长的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科技进步则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技术是使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发生关联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技术的联系是不同产业部门的内在关联因素。
在工业化完成之后,传统的产业受到了科技进步和市场容量的限制和阻碍,经济的增长一定要依靠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创新要通过结构转换来得以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也能够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持续及长远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完善,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现如今要通过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以及发展信息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就是说,当技术变革引起了产业结构转化的时候,通过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为新经济的增长创造一个有力的条件。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可以促进新型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的提升。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产业化促进了新兴产业——信息产业和相关部门的诞生。例如:设备业、网络业、信息服务业等多种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加快了原有的产业及产业部门的改进,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对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的改进,可以改变生产面貌,提高其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原有的产业与部门产品的更新,并且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三,加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强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和信息化水平之间是相关联的,根据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可以确定,信息化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4 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经济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4.1 我国产业经济飞快增长的推动力,依然是大量的资金投入,资本要素对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和贡献率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就说明产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大量有形资产以及物资资源的消耗。
4.2 信息活动是我国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劳动的投入和信息活动对产业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在大体上是一致的,信息的投入已经和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并列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在产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低,所以,只有加大信息化发展才是上策。
5 加快产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5.1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资源,加强我国产业经济中信息要素的含量和产业信息的素质,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的增长。
5.2 把信息化作为我国产业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加社会中信息要素的比例,与集约化、效益和效率型经济增长目标相同,通过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快我国产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化。
5.3 在现阶段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并以此为龙头,加快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增长。
6 结语
信息化是通过信息要素内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带动产业经济的增长。所以它对产业经济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信息化的加强与建设,才能够使我国产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产业经济迈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鸿,许心.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
[2].张敏,马泽昊.信息化、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政研究,2013(8).
[3].许爱文,魏梅,程文露,王铮.中国信息化与产业空间凝聚的关系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5(1).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经济;贡献;作用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及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信息化。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它逐渐成为继资本要素和劳动力以外,推动产业经济增长的第三种动力,只有信息化建设得到完善,才能够快而有效地提高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1 关于信息化概念
信息化和工业化一样,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项新的标志。它最初是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形态演变进行描述的综合性概念。
早在1959年美国学者丹妮·贝尔就曾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其中就包含着“信息社会”的含义,这也是信息化概念的前身。在1963年,日本学者梅楮忠夫发表过一篇题目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文章中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动物的进化过程很相似,知识创造与信息流动相关联的信息产业,在工业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很快的发展起来,形成社会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以及大脑,进而推进社会的不断前进。1977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马克·尤里·波拉特撰写了《The Information Economics》一書,书中曾提出包括信息价值的测算、信息业从业人数的测算以及信息产业的划分等几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农业、服务业、工业及信息产业的四分法,对美国的就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我国的信息化问题提出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对信息化的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
我国的专家学者通常会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对信息化进行了解,所以在理解上产生了差异,但一般认为信息化所指的就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及信息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完整的信息化通常是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产业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社会信息基础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允许信息化发展的自由度,信息活动不断提升和丰富的一个过程。
2 信息化对产业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2.1 信息部门关于对生产总量贡献的计量
包括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的信息部门,直接创造出来的产值对产业经济的增长所作出的贡献。信息产业是一个高增长的部门,潜力非常大,而且正在以裂变的方式迅速的发展。因为信息产业有着高增长、高渗透和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所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例。由于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信息部门组成了信息部门,所以,我们可以把信息化对生产总量的贡献分为:信息产量的增加值和非信息产业信息部门的增加值。
2.2 信息化加快了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
信息产业是如何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就要我们对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研究。斯密认为劳动的效率(劳动生产力)和劳动数量推动了财富的增长。由此可见,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只能依靠提高劳动效率来实现。所以一些专家学者便从劳动效率的角度来分析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
通过劳动效率可以得知,信息技术在各个经济部门广泛应用可以提高生产率,但是这种判断却遭到了索罗之谜的尴尬。索罗之谜是指:美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电脑以及软件在飞速发展和普及,可是却找不到有力的生产率增长数据来支持IT革命促进增长的经济机制。
3 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的不断结合,构成了信息化的发展,它不仅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过非均衡经济增长的理论可以得知,经济增长同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不但表现为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经济结构状况有所不同,而且经济结构的转变,尤其是非均衡的条件下的结构转变,同样可以使经济飞速增长,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变动。
现代经济的飞速增长,通常情况下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而进行的,即: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所以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增长的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科技进步则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技术是使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发生关联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技术的联系是不同产业部门的内在关联因素。
在工业化完成之后,传统的产业受到了科技进步和市场容量的限制和阻碍,经济的增长一定要依靠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创新要通过结构转换来得以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也能够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持续及长远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完善,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现如今要通过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以及发展信息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就是说,当技术变革引起了产业结构转化的时候,通过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为新经济的增长创造一个有力的条件。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可以促进新型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的提升。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产业化促进了新兴产业——信息产业和相关部门的诞生。例如:设备业、网络业、信息服务业等多种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加快了原有的产业及产业部门的改进,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对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的改进,可以改变生产面貌,提高其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原有的产业与部门产品的更新,并且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三,加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强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和信息化水平之间是相关联的,根据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可以确定,信息化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4 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经济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4.1 我国产业经济飞快增长的推动力,依然是大量的资金投入,资本要素对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和贡献率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就说明产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大量有形资产以及物资资源的消耗。
4.2 信息活动是我国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劳动的投入和信息活动对产业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在大体上是一致的,信息的投入已经和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并列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在产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低,所以,只有加大信息化发展才是上策。
5 加快产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5.1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资源,加强我国产业经济中信息要素的含量和产业信息的素质,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的增长。
5.2 把信息化作为我国产业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加社会中信息要素的比例,与集约化、效益和效率型经济增长目标相同,通过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快我国产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化。
5.3 在现阶段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并以此为龙头,加快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增长。
6 结语
信息化是通过信息要素内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带动产业经济的增长。所以它对产业经济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信息化的加强与建设,才能够使我国产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产业经济迈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鸿,许心.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
[2].张敏,马泽昊.信息化、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政研究,2013(8).
[3].许爱文,魏梅,程文露,王铮.中国信息化与产业空间凝聚的关系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