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生态特色文化景观
姜明桂
张掖市临泽县依托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治水、节水、活水改善生态环境,建成蓄水湖面1500多亩,并在休闲广场、亲水平台等处设置七彩华灯500多盏,营造了丹霞山、生态植物园、音乐喷泉、主题雕塑、石林碑刻等一系列特色人文景观,构建了城依水、河傍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扎实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净水”行动,启动实施了城区树木绿地认植认养活动。积极创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生态文明小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逐步成为辐射引领文明村镇建设的引擎,彰显了城乡文明和谐新形象。(作者系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打造矿区工业文化旅游精品
丁一
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是因“矿”而建的老工矿区,保留着较为丰富的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工业遗产。近年来,通过挖掘、保护这些工业遗产,保留了矿区工业发展进程的轨迹,为城市留下丰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在此过程中,矿区坚持规划先行,原生态地保存丰富的老工业元素,传承工业文化文脉。以完善现有工业遗产为基础,利用原寿王坟铜矿于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全国样板式机械化矿山、苏式工人民居建筑群和华北地区最大民用防核化战备工程,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业。同时,延伸工业旅游资源,扩大工业旅游范畴,将现代化工业元素融入到旅游中,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工业文化旅游目的地。(作者系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构建传统文化魅力走廊
张耀武
开封市禹王台区立足千年文化积淀,在转变观念中寻求文化发展新思路,积极整合利用丰富的传统资源,构建历史文化魅力走廊,文化产业实现强势发展。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汴京八景”中的“梁园雪霁”和“繁台春色”,有效利用上善门、汴河漕运、南薰门、虹桥等宋代遗址。充分利用“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载体,融入“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着力打造社区文化艺术节。同时,进一步培育引导、发展壮大传统特色文化项目,连续举办七届汪屯乡屠府坟村民间文艺交流会,积极开展腰鼓队、盘鼓队、花芜、竹马表演等多种民俗文艺活动。(作者系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打响侨乡特色文化品牌
张莲友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江门市新会区近年来加大力度,以建设文化名城为动力,建设较大型的展览场地,展现华侨的贡献和事迹,提高侨胞新一代的家乡荣誉感。深入挖掘新会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蔡李佛拳,加大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逐渐打造全国唯一的葵文化主题生态公园景区,彰显新会葵乡特色;拨出专项资金,收集整理、宣传推广蔡李佛文化品牌,加大与世界各地蔡李佛拳弟子的交流。开展首批“新会历史名人”评选,充分挖掘和展示新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新会人精神,再现历史名人风采,让海内外侨胞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新会,激发热爱家乡、努力建设幸福新会的热情。(作者系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张少义)
姜明桂
张掖市临泽县依托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治水、节水、活水改善生态环境,建成蓄水湖面1500多亩,并在休闲广场、亲水平台等处设置七彩华灯500多盏,营造了丹霞山、生态植物园、音乐喷泉、主题雕塑、石林碑刻等一系列特色人文景观,构建了城依水、河傍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扎实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净水”行动,启动实施了城区树木绿地认植认养活动。积极创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生态文明小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逐步成为辐射引领文明村镇建设的引擎,彰显了城乡文明和谐新形象。(作者系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打造矿区工业文化旅游精品
丁一
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是因“矿”而建的老工矿区,保留着较为丰富的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工业遗产。近年来,通过挖掘、保护这些工业遗产,保留了矿区工业发展进程的轨迹,为城市留下丰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在此过程中,矿区坚持规划先行,原生态地保存丰富的老工业元素,传承工业文化文脉。以完善现有工业遗产为基础,利用原寿王坟铜矿于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全国样板式机械化矿山、苏式工人民居建筑群和华北地区最大民用防核化战备工程,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业。同时,延伸工业旅游资源,扩大工业旅游范畴,将现代化工业元素融入到旅游中,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工业文化旅游目的地。(作者系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构建传统文化魅力走廊
张耀武
开封市禹王台区立足千年文化积淀,在转变观念中寻求文化发展新思路,积极整合利用丰富的传统资源,构建历史文化魅力走廊,文化产业实现强势发展。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汴京八景”中的“梁园雪霁”和“繁台春色”,有效利用上善门、汴河漕运、南薰门、虹桥等宋代遗址。充分利用“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载体,融入“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着力打造社区文化艺术节。同时,进一步培育引导、发展壮大传统特色文化项目,连续举办七届汪屯乡屠府坟村民间文艺交流会,积极开展腰鼓队、盘鼓队、花芜、竹马表演等多种民俗文艺活动。(作者系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打响侨乡特色文化品牌
张莲友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江门市新会区近年来加大力度,以建设文化名城为动力,建设较大型的展览场地,展现华侨的贡献和事迹,提高侨胞新一代的家乡荣誉感。深入挖掘新会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蔡李佛拳,加大开发利用和保护力度,逐渐打造全国唯一的葵文化主题生态公园景区,彰显新会葵乡特色;拨出专项资金,收集整理、宣传推广蔡李佛文化品牌,加大与世界各地蔡李佛拳弟子的交流。开展首批“新会历史名人”评选,充分挖掘和展示新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新会人精神,再现历史名人风采,让海内外侨胞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新会,激发热爱家乡、努力建设幸福新会的热情。(作者系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