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词类着手,探讨了“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一定的游移性”等特点在主要词类中的体现,探究了这些特点与模糊词产生原因及语用功能的关系。
关键词:模糊词;外延;游移性;产生原因;语用功能
客观现实中大量的事物和现象纷繁复杂,加之客观世界的连续性、相对性,事物和现象之间界限往往是不明晰的,它们寓此于彼,甚至亦此亦彼,这种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就是模糊事物;称谓这种事物的词,称为模糊词。模糊性词指的是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一定的游移性的词语。
“模糊”是从哲学和数学领域引进语言学的术语。美国布莱克说:“一个词语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波兰沙夫说:“在客观实在中,在语词所代表的各类事物(或各类现象)之间是有过渡状态的;这些过渡状态即‘交界的现象’,说明了我们所谓的词语的模糊性的根源。”赵元任先生说:“一个符号,如果它运用于边缘的场合比运用于清晰的场合还突出,它就是模糊的。”
一、词语外延界限的不确切
1.名词。名词在表示概念时,其外延意义常常是模糊的,界限是不确切的。里格纳诺(E·Rignano)指出:“每个普通名词、概念,本质上只是一个与感性有关的类集。”从认知的角度看,名词或概念的中心意义及其外延范畴,是以网络的形式被认知的。概念内涵的中心意义认知表明离网络中心越远的意义越模糊。词语的内涵意义表现在词义范畴的原型上,而词语的外延意义则表现在它们的语域或指称范围上。词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概念的支配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语义场。这个共同概念即表示类别的属概念便是词语的外延范畴,称谓类别的属概念的词语,其外延界限是不确切的。比如在“动物”的语义场中,可以包括“马、狗、羊、狮子”等,但是否包括“细菌”则是不明确的。
2.形容词。汉语形容词是描述事物性质和状态的一类词。客观事物的无限性与连续性、相对性与相容性,使得人们往往很难在事物的这一性质与另一性质、这一状态与另一状态之间划出一个清楚的界限。汉语中有一类形容词在语义上相反相成、相比较而存在,失此及彼。这些语义相反、形成两极的形容词,往往构成一个反义义场,如“高、低”,“大、小”,“多、少”等。在这些反义义场中,形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状态概念都是相对的。在相对的概念之间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外延界限,如一只小青蛙吃了一只大蚊子,小青蛙要比大蚊子大得多,因为大和小所依据的标准是不同的、相对的,因而在概念意义上是模糊的。而且,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本身是模糊的,如“高山”“高楼”等,无论是“山”的“高”还是“楼”的“高”,都明确地属于“高”。但高多少米的山算是高山呢?楼有几层算是高楼呢?可见,模糊形容词在表达特定事物的性质或状态概念的外延界限时,缺少一个精确的计量标准。
3.数词。数词的显著特点是其表达概念的精确性,可不少数词又具有多义性,表示并非精确的数目,具有外延界限不确切的特点,如在“半边天、半干旱地区”等词中,“半”意义的外延界限是不确切的。
二、词语具有一定的游移性
1.名词。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成员,不仅本身概念外延界限不确切,且同一语义场中相邻成员之间在词义外延上具有粘连性,存在“亦此亦彼”的模糊区间,具有一定的游移性。汉语中这类词语多表示一些时间或空间上的连续的事物或现象。如在表示季节的语义场中,“春、夏、秋、冬”,“夏”与“春”、“秋”之间的中间过渡呈现出亦此亦彼的特性。再如,表示身体部位的语义场,“胸、腰、腹、胯、腿”,“肩、臂、肘、腕”等,在相邻成员之间都具有亦此亦彼的游移性。
2.形容词。表示颜色的语义场,“赤、橙、黄、绿、青、蓝、紫”,各颜色词及其边缘部分存在着无数而说不清的过渡色。如汉语中有关“赤”这个颜色,由于其深浅、明暗、色调的不同,在词义上就会有一定的游移性。表示味觉的语义场,“酸、甜、苦、辣、咸”,亦是如此。
3.数词。概数有“几、好几、若干”及在其后加位数,在位数后加“几、好几、多、来、把、上下、左右”,相邻的数字、相隔不远的数字或位数连用等,这类数词表示的概念都具有一定的游移性。
三、上述两者与模糊词的产生原因
客观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模糊事物和现象,作为反映它们的语言符号——词,意义的内涵或外延难以十分精确地确定。加之,客观世界的相对性与相容性,使得来自于意义相关或相对的词之间意义相互渗透、重叠,使得词义具有游移性,导致词义的相对性与模糊性。
四、上述两者与模糊词的语用功能
伍铁平说:“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模糊词语,便没有人类的自然语言。”康德说:“模糊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表达的生动和形象离不开词语外延界限的不确定性及意义的游移性。在文学作品及习语中常运用数词表示夸张,如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习语中的“一泻千里、百里挑一、千方百计”等。
参考文献:
[1]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3-99.
[2]陈凤云.从语义层面分析语言模糊性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11).
关键词:模糊词;外延;游移性;产生原因;语用功能
客观现实中大量的事物和现象纷繁复杂,加之客观世界的连续性、相对性,事物和现象之间界限往往是不明晰的,它们寓此于彼,甚至亦此亦彼,这种不确定性即“模糊性”。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就是模糊事物;称谓这种事物的词,称为模糊词。模糊性词指的是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一定的游移性的词语。
“模糊”是从哲学和数学领域引进语言学的术语。美国布莱克说:“一个词语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波兰沙夫说:“在客观实在中,在语词所代表的各类事物(或各类现象)之间是有过渡状态的;这些过渡状态即‘交界的现象’,说明了我们所谓的词语的模糊性的根源。”赵元任先生说:“一个符号,如果它运用于边缘的场合比运用于清晰的场合还突出,它就是模糊的。”
一、词语外延界限的不确切
1.名词。名词在表示概念时,其外延意义常常是模糊的,界限是不确切的。里格纳诺(E·Rignano)指出:“每个普通名词、概念,本质上只是一个与感性有关的类集。”从认知的角度看,名词或概念的中心意义及其外延范畴,是以网络的形式被认知的。概念内涵的中心意义认知表明离网络中心越远的意义越模糊。词语的内涵意义表现在词义范畴的原型上,而词语的外延意义则表现在它们的语域或指称范围上。词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概念的支配下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语义场。这个共同概念即表示类别的属概念便是词语的外延范畴,称谓类别的属概念的词语,其外延界限是不确切的。比如在“动物”的语义场中,可以包括“马、狗、羊、狮子”等,但是否包括“细菌”则是不明确的。
2.形容词。汉语形容词是描述事物性质和状态的一类词。客观事物的无限性与连续性、相对性与相容性,使得人们往往很难在事物的这一性质与另一性质、这一状态与另一状态之间划出一个清楚的界限。汉语中有一类形容词在语义上相反相成、相比较而存在,失此及彼。这些语义相反、形成两极的形容词,往往构成一个反义义场,如“高、低”,“大、小”,“多、少”等。在这些反义义场中,形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状态概念都是相对的。在相对的概念之间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外延界限,如一只小青蛙吃了一只大蚊子,小青蛙要比大蚊子大得多,因为大和小所依据的标准是不同的、相对的,因而在概念意义上是模糊的。而且,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本身是模糊的,如“高山”“高楼”等,无论是“山”的“高”还是“楼”的“高”,都明确地属于“高”。但高多少米的山算是高山呢?楼有几层算是高楼呢?可见,模糊形容词在表达特定事物的性质或状态概念的外延界限时,缺少一个精确的计量标准。
3.数词。数词的显著特点是其表达概念的精确性,可不少数词又具有多义性,表示并非精确的数目,具有外延界限不确切的特点,如在“半边天、半干旱地区”等词中,“半”意义的外延界限是不确切的。
二、词语具有一定的游移性
1.名词。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成员,不仅本身概念外延界限不确切,且同一语义场中相邻成员之间在词义外延上具有粘连性,存在“亦此亦彼”的模糊区间,具有一定的游移性。汉语中这类词语多表示一些时间或空间上的连续的事物或现象。如在表示季节的语义场中,“春、夏、秋、冬”,“夏”与“春”、“秋”之间的中间过渡呈现出亦此亦彼的特性。再如,表示身体部位的语义场,“胸、腰、腹、胯、腿”,“肩、臂、肘、腕”等,在相邻成员之间都具有亦此亦彼的游移性。
2.形容词。表示颜色的语义场,“赤、橙、黄、绿、青、蓝、紫”,各颜色词及其边缘部分存在着无数而说不清的过渡色。如汉语中有关“赤”这个颜色,由于其深浅、明暗、色调的不同,在词义上就会有一定的游移性。表示味觉的语义场,“酸、甜、苦、辣、咸”,亦是如此。
3.数词。概数有“几、好几、若干”及在其后加位数,在位数后加“几、好几、多、来、把、上下、左右”,相邻的数字、相隔不远的数字或位数连用等,这类数词表示的概念都具有一定的游移性。
三、上述两者与模糊词的产生原因
客观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模糊事物和现象,作为反映它们的语言符号——词,意义的内涵或外延难以十分精确地确定。加之,客观世界的相对性与相容性,使得来自于意义相关或相对的词之间意义相互渗透、重叠,使得词义具有游移性,导致词义的相对性与模糊性。
四、上述两者与模糊词的语用功能
伍铁平说:“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模糊词语,便没有人类的自然语言。”康德说:“模糊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表达的生动和形象离不开词语外延界限的不确定性及意义的游移性。在文学作品及习语中常运用数词表示夸张,如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习语中的“一泻千里、百里挑一、千方百计”等。
参考文献:
[1]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3-99.
[2]陈凤云.从语义层面分析语言模糊性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