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代康雍乾时期,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欧洲,这些外销欧洲华瓷不仅用来装饰和摆设,而且与当时的中西艺术、宗教、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这一时期,外销华瓷上的人物题材纹饰丰富多彩,源于中西方的宗教、戏剧小说、世俗生活等方方面面,充分体现出十八世纪中西文化艺术互相交流和融合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外销瓷;人物题材;表现内容
引言
外销瓷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着突出的贡献。17世纪晚期和整个18世纪时逢我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这一时期,清朝国力达到了鼎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加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对瓷器艺术的喜爱,“康雍乾”时期是中国制瓷史上辉煌时代。这一时期,销往欧洲的华瓷的题材纹饰,除了传统的中国山水、花鸟、吉祥纹饰以外,还有大量描述中西方社会生活风貌的瓷绘纹饰,这其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题材纹饰,这些人物题材纹饰来源于中西方的宗教、戏剧小说、世俗生活等方方面面,对我们了解18世纪中西方社会的风貌,加深了解中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范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康雍乾时期,人物故事题材纹饰是中国外销瓷中最常见的纹饰,以中式“人物题材”为例就有描绘世俗生活的仕女、婴戏、耕樵渔牧等民间场景的纹饰;表现战争场面的“刀马人”纹饰;以戏剧小说人物为题材的纹饰;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为题材的纹饰;还有展现时代特征的满装人物故事题材;18世纪以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神奇国度,这些充满东方风情的人物图案纹饰外销瓷的出现,满足了欧洲消费者“猎奇”心理,东方文明古国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瓷器为载体呈现在西方消费者的眼前。
这一时期以西式“人物题材”为纹饰的西洋人物外销瓷器也受到欧洲消费者的青睐。这些西式“人物题材”的纹饰源自欧洲宗教、神话故事、世俗生活等方方面面。西洋人物外销瓷器具有浓厚的欧洲文化色彩,适应了欧洲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需求。西洋人物外销瓷器是中西艺术文化交流的成果,推动了中西社会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
1、仕女婴戏
仕女图是中国古代传统陶瓷纹饰题材,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仕女题材的瓷画,到了清代,以仕女图为题材的陶瓷纹饰达到了鼎盛时期,多在外销瓷器绘品种中出现。仕女图纹饰大多画工精细,色彩艳丽,题材内容丰富,多描绘仕女执扇、游园、乘凉、戏婴图等场景。雍正时期,以仕女图纹饰为题材的粉彩瓷器最为盛行。仕女图中描绘的女性大多柳叶眉,丹凤眼,逐渐成为西方人衡量东方女性美的一个标准。
婴戏图是我国古代传统陶瓷装饰题材之一,最早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到了宋代,磁州窑出现了大量婴戏题材的瓷器产品。明清时期,婴戏图纹饰题材的瓷器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兴盛期。婴戏图纹饰题材我国自古就有祈求多子多福的民俗情结,“君臣父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的男权思想一直根深蒂固,而寓意连生贵子、百子千孙、五子登科等婴戏图案,就成为明清瓷器最为常见的装饰图案,大量婴戏图瓷绘艺术品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人丁兴旺,儿孙满堂的一种美好祈求。
2、世俗生活
“耕”、“樵”、“渔”、“牧”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最基本的四种生活方式。康雍乾时期,有大量描绘民间世俗生活的纹饰出现在外销瓷上,以“耕樵渔牧”、“农家乐”为题材的人物纹饰最为常见。以“耕织图”题材为例,“耕织图”作为瓷器纹饰最早开始于康熙时期。清代陈浏在《陶雅》中称“康熙彩画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佳”。[2]康熙瓷器上出现耕织图纹饰,与康熙本人的重农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亲自颁发谕旨,命令宫廷画家焦秉贞仿照南宋的《耕织图》刊本绘制《御制耕织全图》,图册共46页,耕、织各23页。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五年亲撰序文并于每图上亲笔题写七言诗一首。该图刊行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首开清代皇帝亲颁《耕织图》之先河。由于康熙帝的倡导,以后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几代帝王以皇室名义摹绘或修订《耕織图》成为惯例,以示不忘“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这都体现了清代统治者“以农治天下”、“劝农”的思想。
雍正时期,宣扬伦理的“耕樵渔牧”题材纹饰比较多。到了乾隆时期,“渔乐图”成为外销瓷器上最为常见的描绘民间世俗生活的纹饰。
3、战争
康熙时期,外销欧洲的瓷器上出现了大量“刀马人”题材的纹饰,“刀马人”题材纹饰是指以刀(兵器)、马(战马)、人(武士,战将)三者为主题来描绘《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封神演义》等古典小说中的战争场面,[3]所描绘的场面气势恢宏,有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和民间气息。康熙年间外销瓷器大量出现以“刀马人”为题材的战争场面纹饰,从侧面反映出大清一统江山是来之不易的:康熙8岁登基,16岁亲政,在位60年,经历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抵御沙俄侵略、三次亲征大漠,平定蒙古叛乱等重大事件,这些经历让康熙认识到通过战争保卫边疆、给社会安定带来的积极作用。瓷器上大量刀马人物图案的出现,是康熙对自己和世人的警醒,江山得来不易,居安要思危,提倡尚武骑射才能永享太平。
十六至十七世纪,整个欧洲社会也处在战争和动乱的时期。欧洲的冷兵器时代,也是骑马打仗的时代,所以欧洲消费者从中国的 “刀马人”题材纹饰的瓷器上能得到很深的共鸣: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战争史。以战争场面为装饰题材的华瓷在欧洲市场受到普遍的欢迎,迄今为止,大量的“刀马人”纹饰题材瓷器留存在欧洲各国,国内存量却比较稀少。
4、戏曲小说
元代中后期,以元杂剧、人物故事为题材内容的青花瓷,可以说是元曲、中国画与彩绘瓷的完美结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以元代戏剧《西厢记》为题材的陶瓷纹饰。明代是中国戏剧小说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几部著名作品,例如四大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被作为纹饰题材运用在在瓷器装饰上。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元明两朝传承下来的戏剧、小说题材,被大量运用到外销瓷的绘画装饰上,中国古典文化以瓷器作为传播载体呈现在西方消费者的眼前。这一时期外销欧洲的华瓷中,《西厢记》成为最为流行,出现频率最高的戏剧故事题材。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代表作品,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唐代诗人元镇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而改编创作的,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主人公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西厢记》的艺术魅力非凡,跨越了国界,同样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西厢记》中传达的浪漫主义情感,冲破封建世俗的理念和西方封建社会时期年轻男女爱情观不谋而合。
5、清装人物
雍正、乾隆时期,“广彩”外销瓷中出现了一类 “满大人”题材的纹饰。“满大人”一词出现于17世纪晚期,原是西方人对中国清代满族各级地方长官的称呼。清代外销瓷出现清装人物纹以后,西方人把这种瓷器上描绘的清装人物也称为“满大人”。[4]“满大人”题材纹饰的瓷器在国内比较少见,在国外非常多见。这类瓷器的构图大多是在庭院之中,一面依山临水,有远山果树,戴红缨帽的主人公膝下有幼儿撒欢,身边有妻妾围绕,其乐融融,有的主人公观棋赏花,有的闲坐品茗,有的吸烟自得,有的狩猎丰收。就如同一张张中国清代官员家庭的全家福照片,“满大人”题材纹饰的瓷器传达出西方人视角下的清代官员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
十八世纪,因摄影技术尚未问世,东西方所有的社会风貌,只有通过绘画技术来体现。大量的欧洲人来到中国,他们对中国的风土民情,中国人的服饰颇感好奇。而那时和欧洲人接触最多的中国阶层,实属中国的满族官员,满族官员的衣着服饰、家庭生活场景给来华的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广彩外销瓷上大量“满大人”题材纹饰的出现,是欧洲人对中国官员阶级生活状态的一种直观感受,是欧洲人记录中国地域风情的画面再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
6、西方宗教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前1世纪的巴勒斯坦,是以《旧约》、《新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信奉耶稣为上帝之子,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遭受磨难,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神论宗教。在整个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和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基督教在欧洲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欧洲各国都把基督教信奉为第一宗教。随着基督教的不断发展,《圣经》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经故事在欧洲民间广为流传,大量关于耶稣生平,耶稣之母玛利亚肖像的绘画作品也纷纷涌现,这些绘画作品大多描绘《圣经》中耶稣降生、受难、复活的故事。
到了18世纪,中国陶瓷成为欧洲宗教的载体,大量的欧洲订烧瓷要求根据提供的《圣经》题材的人物故事纹样烧造,这些以《圣经》中人物故事题材的订烧瓷,通常以耶稣为主要形象,称之为“耶稣瓷”。这类“耶稣瓷”运往欧洲国家,通常作为宗教场合的装饰礼器,成为欧洲宗教信仰的象征之物。
7、西方生活
康雍乾时期,欧洲来华的传教士、商人将各种充满西洋风情的世俗人物画稿和设计图样带给中国的瓷绘画师,这些西洋风情的画稿由铜版画、油画、水彩等西洋绘画方法绘制而成,经过中国瓷绘画师的临摹处理,充满西洋风情的世俗人物画像便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中国的外销瓷器上。十八世纪的欧洲,描绘乡村妇女日常生活的“风俗画”非常流行,体现出当时欧洲消费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乡村女性劳动者的赞美。风俗画中描绘乡村女性劳动场景的纹饰被广泛运用在广彩瓷的装饰中,成为这一时期极具特色的西洋人物纹饰题材。这一时期,描绘西洋人物休闲、娱乐场面的纹饰也相当频繁的出现在外销瓷器上,因为外销西欧华瓷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欧洲的贵族,欧洲贵族们热衷于各项娱乐活动,如狩猎、聚会等活动,为了满足欧洲贵族的喜好,以贵族狩猎、聚会为题材的西洋人物纹饰也非常的盛行。
8、中西合璧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社会“中国热”风行,很多欧洲人无限向往中国式的生活。随着中西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康雍乾时期,一些外国传教士,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定居,这一时期的外销欧洲华瓷人物题材上也出现了东方人和西方人同在一副场景的画面纹饰,这种风格的纹饰体现出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憧憬之情,欧洲人在脑海中勾勒出理想化的中国式生活场景,借助这些场景纹饰,他们仿佛能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过着理想化的东方式生活。
结语
康雍乾时期,为了迎合西方消费者喜好,适应西方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外销欧洲瓷器装饰风格以“人物题材”纹饰为代表,囊括了十八世纪中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风土民情、政治经济、艺术审美各个方面,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外销欧洲华瓷上的人物纹饰运用了西方绘画中写实、明暗、晕染、立体、以面塑造形体的表现技法,是中西文化艺术相互融合、交流的成果。外销瓷彩绘瓷对中西人物纹饰细腻入微的刻画,向世人展示出了十八世纪中西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精神面貌、文化风貌,对中西文化艺术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石金女,石建东.浅谈陶瓷婴戏图的发展[J].景德镇陶瓷.2011(2).
[2](清)寂園叟.陶雅[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10
[3]刘乐君.康熙古彩瓷“刀马人”图式探微[J].艺术评论.2009(3):111-114.
[4]胡雁溪.为清代外销瓷中“满大人”纹饰正名的新证[J].东方收藏.2010(11):15-18.
【关键词】:外销瓷;人物题材;表现内容
引言
外销瓷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着突出的贡献。17世纪晚期和整个18世纪时逢我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这一时期,清朝国力达到了鼎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加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对瓷器艺术的喜爱,“康雍乾”时期是中国制瓷史上辉煌时代。这一时期,销往欧洲的华瓷的题材纹饰,除了传统的中国山水、花鸟、吉祥纹饰以外,还有大量描述中西方社会生活风貌的瓷绘纹饰,这其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题材纹饰,这些人物题材纹饰来源于中西方的宗教、戏剧小说、世俗生活等方方面面,对我们了解18世纪中西方社会的风貌,加深了解中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范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康雍乾时期,人物故事题材纹饰是中国外销瓷中最常见的纹饰,以中式“人物题材”为例就有描绘世俗生活的仕女、婴戏、耕樵渔牧等民间场景的纹饰;表现战争场面的“刀马人”纹饰;以戏剧小说人物为题材的纹饰;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为题材的纹饰;还有展现时代特征的满装人物故事题材;18世纪以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神奇国度,这些充满东方风情的人物图案纹饰外销瓷的出现,满足了欧洲消费者“猎奇”心理,东方文明古国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瓷器为载体呈现在西方消费者的眼前。
这一时期以西式“人物题材”为纹饰的西洋人物外销瓷器也受到欧洲消费者的青睐。这些西式“人物题材”的纹饰源自欧洲宗教、神话故事、世俗生活等方方面面。西洋人物外销瓷器具有浓厚的欧洲文化色彩,适应了欧洲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需求。西洋人物外销瓷器是中西艺术文化交流的成果,推动了中西社会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
1、仕女婴戏
仕女图是中国古代传统陶瓷纹饰题材,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仕女题材的瓷画,到了清代,以仕女图为题材的陶瓷纹饰达到了鼎盛时期,多在外销瓷器绘品种中出现。仕女图纹饰大多画工精细,色彩艳丽,题材内容丰富,多描绘仕女执扇、游园、乘凉、戏婴图等场景。雍正时期,以仕女图纹饰为题材的粉彩瓷器最为盛行。仕女图中描绘的女性大多柳叶眉,丹凤眼,逐渐成为西方人衡量东方女性美的一个标准。
婴戏图是我国古代传统陶瓷装饰题材之一,最早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到了宋代,磁州窑出现了大量婴戏题材的瓷器产品。明清时期,婴戏图纹饰题材的瓷器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兴盛期。婴戏图纹饰题材我国自古就有祈求多子多福的民俗情结,“君臣父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的男权思想一直根深蒂固,而寓意连生贵子、百子千孙、五子登科等婴戏图案,就成为明清瓷器最为常见的装饰图案,大量婴戏图瓷绘艺术品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人丁兴旺,儿孙满堂的一种美好祈求。
2、世俗生活
“耕”、“樵”、“渔”、“牧”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最基本的四种生活方式。康雍乾时期,有大量描绘民间世俗生活的纹饰出现在外销瓷上,以“耕樵渔牧”、“农家乐”为题材的人物纹饰最为常见。以“耕织图”题材为例,“耕织图”作为瓷器纹饰最早开始于康熙时期。清代陈浏在《陶雅》中称“康熙彩画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佳”。[2]康熙瓷器上出现耕织图纹饰,与康熙本人的重农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亲自颁发谕旨,命令宫廷画家焦秉贞仿照南宋的《耕织图》刊本绘制《御制耕织全图》,图册共46页,耕、织各23页。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五年亲撰序文并于每图上亲笔题写七言诗一首。该图刊行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首开清代皇帝亲颁《耕织图》之先河。由于康熙帝的倡导,以后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几代帝王以皇室名义摹绘或修订《耕織图》成为惯例,以示不忘“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这都体现了清代统治者“以农治天下”、“劝农”的思想。
雍正时期,宣扬伦理的“耕樵渔牧”题材纹饰比较多。到了乾隆时期,“渔乐图”成为外销瓷器上最为常见的描绘民间世俗生活的纹饰。
3、战争
康熙时期,外销欧洲的瓷器上出现了大量“刀马人”题材的纹饰,“刀马人”题材纹饰是指以刀(兵器)、马(战马)、人(武士,战将)三者为主题来描绘《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封神演义》等古典小说中的战争场面,[3]所描绘的场面气势恢宏,有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和民间气息。康熙年间外销瓷器大量出现以“刀马人”为题材的战争场面纹饰,从侧面反映出大清一统江山是来之不易的:康熙8岁登基,16岁亲政,在位60年,经历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抵御沙俄侵略、三次亲征大漠,平定蒙古叛乱等重大事件,这些经历让康熙认识到通过战争保卫边疆、给社会安定带来的积极作用。瓷器上大量刀马人物图案的出现,是康熙对自己和世人的警醒,江山得来不易,居安要思危,提倡尚武骑射才能永享太平。
十六至十七世纪,整个欧洲社会也处在战争和动乱的时期。欧洲的冷兵器时代,也是骑马打仗的时代,所以欧洲消费者从中国的 “刀马人”题材纹饰的瓷器上能得到很深的共鸣: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战争史。以战争场面为装饰题材的华瓷在欧洲市场受到普遍的欢迎,迄今为止,大量的“刀马人”纹饰题材瓷器留存在欧洲各国,国内存量却比较稀少。
4、戏曲小说
元代中后期,以元杂剧、人物故事为题材内容的青花瓷,可以说是元曲、中国画与彩绘瓷的完美结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以元代戏剧《西厢记》为题材的陶瓷纹饰。明代是中国戏剧小说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几部著名作品,例如四大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被作为纹饰题材运用在在瓷器装饰上。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元明两朝传承下来的戏剧、小说题材,被大量运用到外销瓷的绘画装饰上,中国古典文化以瓷器作为传播载体呈现在西方消费者的眼前。这一时期外销欧洲的华瓷中,《西厢记》成为最为流行,出现频率最高的戏剧故事题材。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代表作品,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唐代诗人元镇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而改编创作的,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主人公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西厢记》的艺术魅力非凡,跨越了国界,同样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西厢记》中传达的浪漫主义情感,冲破封建世俗的理念和西方封建社会时期年轻男女爱情观不谋而合。
5、清装人物
雍正、乾隆时期,“广彩”外销瓷中出现了一类 “满大人”题材的纹饰。“满大人”一词出现于17世纪晚期,原是西方人对中国清代满族各级地方长官的称呼。清代外销瓷出现清装人物纹以后,西方人把这种瓷器上描绘的清装人物也称为“满大人”。[4]“满大人”题材纹饰的瓷器在国内比较少见,在国外非常多见。这类瓷器的构图大多是在庭院之中,一面依山临水,有远山果树,戴红缨帽的主人公膝下有幼儿撒欢,身边有妻妾围绕,其乐融融,有的主人公观棋赏花,有的闲坐品茗,有的吸烟自得,有的狩猎丰收。就如同一张张中国清代官员家庭的全家福照片,“满大人”题材纹饰的瓷器传达出西方人视角下的清代官员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
十八世纪,因摄影技术尚未问世,东西方所有的社会风貌,只有通过绘画技术来体现。大量的欧洲人来到中国,他们对中国的风土民情,中国人的服饰颇感好奇。而那时和欧洲人接触最多的中国阶层,实属中国的满族官员,满族官员的衣着服饰、家庭生活场景给来华的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广彩外销瓷上大量“满大人”题材纹饰的出现,是欧洲人对中国官员阶级生活状态的一种直观感受,是欧洲人记录中国地域风情的画面再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
6、西方宗教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前1世纪的巴勒斯坦,是以《旧约》、《新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信奉耶稣为上帝之子,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遭受磨难,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神论宗教。在整个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和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基督教在欧洲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欧洲各国都把基督教信奉为第一宗教。随着基督教的不断发展,《圣经》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经故事在欧洲民间广为流传,大量关于耶稣生平,耶稣之母玛利亚肖像的绘画作品也纷纷涌现,这些绘画作品大多描绘《圣经》中耶稣降生、受难、复活的故事。
到了18世纪,中国陶瓷成为欧洲宗教的载体,大量的欧洲订烧瓷要求根据提供的《圣经》题材的人物故事纹样烧造,这些以《圣经》中人物故事题材的订烧瓷,通常以耶稣为主要形象,称之为“耶稣瓷”。这类“耶稣瓷”运往欧洲国家,通常作为宗教场合的装饰礼器,成为欧洲宗教信仰的象征之物。
7、西方生活
康雍乾时期,欧洲来华的传教士、商人将各种充满西洋风情的世俗人物画稿和设计图样带给中国的瓷绘画师,这些西洋风情的画稿由铜版画、油画、水彩等西洋绘画方法绘制而成,经过中国瓷绘画师的临摹处理,充满西洋风情的世俗人物画像便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中国的外销瓷器上。十八世纪的欧洲,描绘乡村妇女日常生活的“风俗画”非常流行,体现出当时欧洲消费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乡村女性劳动者的赞美。风俗画中描绘乡村女性劳动场景的纹饰被广泛运用在广彩瓷的装饰中,成为这一时期极具特色的西洋人物纹饰题材。这一时期,描绘西洋人物休闲、娱乐场面的纹饰也相当频繁的出现在外销瓷器上,因为外销西欧华瓷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欧洲的贵族,欧洲贵族们热衷于各项娱乐活动,如狩猎、聚会等活动,为了满足欧洲贵族的喜好,以贵族狩猎、聚会为题材的西洋人物纹饰也非常的盛行。
8、中西合璧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社会“中国热”风行,很多欧洲人无限向往中国式的生活。随着中西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康雍乾时期,一些外国传教士,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定居,这一时期的外销欧洲华瓷人物题材上也出现了东方人和西方人同在一副场景的画面纹饰,这种风格的纹饰体现出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憧憬之情,欧洲人在脑海中勾勒出理想化的中国式生活场景,借助这些场景纹饰,他们仿佛能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过着理想化的东方式生活。
结语
康雍乾时期,为了迎合西方消费者喜好,适应西方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外销欧洲瓷器装饰风格以“人物题材”纹饰为代表,囊括了十八世纪中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风土民情、政治经济、艺术审美各个方面,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外销欧洲华瓷上的人物纹饰运用了西方绘画中写实、明暗、晕染、立体、以面塑造形体的表现技法,是中西文化艺术相互融合、交流的成果。外销瓷彩绘瓷对中西人物纹饰细腻入微的刻画,向世人展示出了十八世纪中西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精神面貌、文化风貌,对中西文化艺术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石金女,石建东.浅谈陶瓷婴戏图的发展[J].景德镇陶瓷.2011(2).
[2](清)寂園叟.陶雅[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10
[3]刘乐君.康熙古彩瓷“刀马人”图式探微[J].艺术评论.2009(3):111-114.
[4]胡雁溪.为清代外销瓷中“满大人”纹饰正名的新证[J].东方收藏.2010(1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