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从新课标出发如何贯彻落实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当前在课堂教学这一舞台上,都侧重于教师是编剧、导演、监制统于一身,学生是演员,泾渭分明。《标准》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以“问题”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是始终把问题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基于问题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目标的最终体现。
一、指导学生学会质疑,进行有效预习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强调“经历与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并且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粗略理解,尝试横向、纵向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
1、以问题发现作为预习目标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明确提出“我明白了什么?”、“我不明白什么?”“我还想到了什么问题?”三个预习导向,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指向性预习使学生除了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解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在听课时引起重视之外,还通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这一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诱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习不会只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
2、指导学生学会提问
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想问、敢问,并不等于学生会问、善问。在研究初期,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没有章法,有的浅显幼稚,不得要领;有的甚至与知识点没多大关系,要使学生能问到点子上,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会学生提问的“窍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教会发现问题的方法:①从知识的成因上找。新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者因什么需要而产生的;②从知识的内容上找。新知识阐述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有什么规律;③从研究知识的方法上找。研究新知识,要做怎样的准备;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还有其他方法吗;研究时要注意什么,研究的关键是什么;④从知识的结论上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什么结论,具有怎样的特征,新旧知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怎样归纳整理,会有怎样的发展;⑤从知识的应用上找。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出现,有怎样的应用。
(2)教会提出问题的方法:①追问。沿着知识的脉络,刨根问底,不断问为什么,溯本追源;②反面或侧面提问。根据新知识呈现的规律或现象,可以从侧面旁敲侧击,也可以从反方向进行假设,提出问题;③对比联系。某些类似的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分析提出问题;④联系生活实际。探究知识点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中现象提出问题;⑤利用认知冲突。发生认知冲突时,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趁势提出问题。
(3)探讨所提问题的价值。好的数学问题对于数学的研究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哪些问题提得好、有价值,哪些不着边际、没有道理,学生应了解有价值问题所具备的一些特征,这就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在关键时给予指导。匈菲尔德提出了五条审美原则,作为衡量一个问题对其数学课程是否有用的标准,那么对于小学生,可以更加明确、直白地指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应具有恰当的探索空间,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贴近生活的,并且可以进一步拓展的。
二、动态预设,优化教学设计
1、围绕“学生问题”进行教学预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是学好知识的关键,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同化知识,才能构建新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将学习内容和学生的问题有效结合,学生通过“问题”干预教师的预设,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标准》的核心理念。
2、设计开放性问题,促进生成
开放性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给学生形成了较大认知空间;开放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对数学的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领悟,进而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样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3、因“意外生成”调整教学预设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尽管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但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会让教师意想不到。
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利用机智把意外生成精彩,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打造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让学生感到课堂是学习的乐园。
一、指导学生学会质疑,进行有效预习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强调“经历与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并且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粗略理解,尝试横向、纵向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
1、以问题发现作为预习目标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明确提出“我明白了什么?”、“我不明白什么?”“我还想到了什么问题?”三个预习导向,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指向性预习使学生除了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解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在听课时引起重视之外,还通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这一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诱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习不会只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
2、指导学生学会提问
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想问、敢问,并不等于学生会问、善问。在研究初期,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没有章法,有的浅显幼稚,不得要领;有的甚至与知识点没多大关系,要使学生能问到点子上,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会学生提问的“窍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教会发现问题的方法:①从知识的成因上找。新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者因什么需要而产生的;②从知识的内容上找。新知识阐述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有什么规律;③从研究知识的方法上找。研究新知识,要做怎样的准备;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还有其他方法吗;研究时要注意什么,研究的关键是什么;④从知识的结论上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什么结论,具有怎样的特征,新旧知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怎样归纳整理,会有怎样的发展;⑤从知识的应用上找。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出现,有怎样的应用。
(2)教会提出问题的方法:①追问。沿着知识的脉络,刨根问底,不断问为什么,溯本追源;②反面或侧面提问。根据新知识呈现的规律或现象,可以从侧面旁敲侧击,也可以从反方向进行假设,提出问题;③对比联系。某些类似的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分析提出问题;④联系生活实际。探究知识点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中现象提出问题;⑤利用认知冲突。发生认知冲突时,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趁势提出问题。
(3)探讨所提问题的价值。好的数学问题对于数学的研究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哪些问题提得好、有价值,哪些不着边际、没有道理,学生应了解有价值问题所具备的一些特征,这就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在关键时给予指导。匈菲尔德提出了五条审美原则,作为衡量一个问题对其数学课程是否有用的标准,那么对于小学生,可以更加明确、直白地指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应具有恰当的探索空间,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贴近生活的,并且可以进一步拓展的。
二、动态预设,优化教学设计
1、围绕“学生问题”进行教学预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是学好知识的关键,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同化知识,才能构建新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将学习内容和学生的问题有效结合,学生通过“问题”干预教师的预设,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标准》的核心理念。
2、设计开放性问题,促进生成
开放性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给学生形成了较大认知空间;开放性问题可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对数学的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领悟,进而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样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3、因“意外生成”调整教学预设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尽管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但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会让教师意想不到。
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利用机智把意外生成精彩,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打造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让学生感到课堂是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