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维经斯基(中文名吴廷康)是苏俄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外交官,但近年来俄媒体挖掘史料指出,知识分子出身的记者阿布拉姆·叶夫谢耶维奇·霍多罗夫,才是苏俄派驻中国甚至远东地区的首位外交官,而且是“从反革命走向革命”的特殊人物。
曾追随临时政府
霍多罗夫,1886年出生在俄国敖德萨(今属乌克兰)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后随家人乘坐俄国志愿船队的轮船迁徙到地球另一端的远东地区。1905年沙俄爆发革命,年幼的霍多罗夫受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加入社会民主工党,但时势弄人,他竟然站到孟什维克一派。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霍多罗夫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多次被警方逮捕。1912年,他从新罗西斯克帝国大学法律系毕业,当过律师助理和律师,经常向报纸投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加入俄军医院服兵役。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出现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为人聪明且受过高等教育的霍多罗夫一下子从寂寂无名的医务列兵被提拔为北方面军第5集团军特派员,负责巩固因厌战而瓦解的部队。当时社会民主工党里的布尔什维克用“和平、面包、土地”这一简洁明了的口号抓住了广大工农兵的心,没有人愿意为地主官僚资本家白白送命了。面对布尔什维克深入人心的兵运工作,霍多罗夫没能促成俄军继续作战,尽管他把“革命的护国者”“打到最后一个人”等等口号喊得山响,却应者寥寥。档案记载,霍多罗夫支持军长冯·布德堡对拒绝作战者处以枪决,并抓过好几个布尔什维克战地宣传员,布尔什维克讽刺这个“从未参过战、也从未在战壕呆过”的家伙“先当个炮灰试试”。令人莞尔的是,才过了两年,布德堡当上高尔察克白卫政府的军事部长,可他的“文胆”霍多罗夫却转而支持布尔什维克,完成了个人命运和政治信仰的巨大轉变,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公历1917年10月,临时政府派霍多罗夫到远东阿穆尔军区当特派员,挂上将军的肩章,成为高级军事主官。同年11月初,霍多罗夫抵达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才过了24小时,就传来临时政府被推翻,布尔什维克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消息。可在俄国远东地区,旧势力仍具有压倒优势,尽管当地支持苏维埃的工人及士兵组织强烈反对以霍多罗夫代表的孟什维克专政,可他的地位没有动摇。霍多罗夫控制的主要报纸连篇累牍地刊登对他的专访,呼吁“保持前线的统一,保障(二月)革命的统一,保护国家的统一”。11月5日和9日,哈巴罗夫斯克《阿穆尔河沿岸消息报》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边陲报》都刊登了他的发言。
皈依布尔什维克
但霍多罗夫在远东的好日子很快到头了。1917年底至1918年初,远离俄国革命中心的远东也发生剧变,眼见临时政府恢复无望,俄国各路保皇党人、资产阶级维新派乃至强盗军阀纷纷起来夺权,美英日协约国军队也陆续登陆远东港口,实施武装干涉,霍多罗夫这个军区特派员完全被架空了。为了躲避战火,1918年秋,他从哈巴罗夫斯克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凭借运气、知名度和良好的教育程度,在《边陲报》谋得一个编辑位置。因为通晓法语、德语和当时尚不流行的英语,霍多罗夫把新闻岗位干得风生水起,而且他还在那里未卜先知地恶补起汉语来。
1919年,俄国内战越打越残酷,整个远东被帝国主义干涉军与白卫势力占领,从高尔察克到格列博夫的各式白卫头目都公开与颐指气使的外国干涉者合作,出卖人民的利益。霍多罗夫虽是孟什维克,但他终究有着“革命的原教旨信念”,内心根本看不惯白卫分子滥杀无辜、毁灭一切的做派。在他眼里,白卫军是企图吞并从西伯利亚直到外贝加尔的日本人的附庸,而布尔什维克则是真正反抗侵略者并努力恢复人民权利的力量。
霍多罗夫为人机灵而且易于共事,他在上海很快安顿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霍多罗夫在白卫势力控制区里就变得日益危险了。最有力的证据是,1918年底,他还敢在《边陲报》上抨击白卫分子把一切异己当成“布尔什维克党羽”加以屠杀的行为,可到了1919年春,随着高尔察克等白卫军军阀把孟什维克乃至犹太人都当成“俄罗斯敌人”加以消灭时,霍多罗夫不得不从符拉迪沃斯托克逃之夭夭,乘坐轮船逃往当年西太平洋最富有的大都市——上海。
霍多罗夫为人机灵而且易于共事,他在上海很快安顿下来。当时,旧沙俄外交机构尚未被中国北洋政府取缔,还靠着中国支付的“庚子赔款”及英美协约国赞助苟延残喘,霍多罗夫巧妙地打入上海的俄籍人士社交圈,获得广泛的人脉关系,尤其是旧沙俄外交机构同协约国勾结的许多内幕为其掌握,但他不是为了写文章爆料,而希望为新的事业所服务。
这个“代表”不简单
1919年,随着苏维埃政权最凶恶的敌人——高尔察克白卫军被打垮,苏俄红军取得西伯利亚及远东方向的战略优势,但此时日本在俄国远东驻扎有五万大军,且拥有白卫势力充当代理人。鉴于自身国力尚无法与日本对抗,1920年春,列宁等苏俄领导人明智地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成立缓冲的远东共和国,这个新生的国家仍为布尔什维克主导,但也吸纳不少思想转变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孟什维克,像新国家的总理兼外交部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克拉斯诺谢科夫便是犹太裔孟什维克,这给了霍多罗夫极大的信心。
经过小心翼翼的试探交流,同年6月20日,霍多罗夫从上海赶到北京,正式当上远东共和国远东通讯社驻中国首席记者,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远东共和国驻华全权代表。要强调的是,在这一时刻,远东共和国政府颁布法令,凡是它没有派驻大使和领事的国外地区,均由远东通讯社驻当地记者行使领事职能,所以“远东通讯社驻华全权代表”霍多罗夫斯基自动成为远东共和国驻中国首任领事,也可以说他是苏俄派驻中国甚至远东的第一位特命全权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