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读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往往不听讲、不记笔记,无精打采,无学习兴趣,常常打瞌睡,还常常不做作业。刚从大学毕业时,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感觉很棘手,甚至是无奈。那时的课堂教学往往变成我的独脚戏,课后学生作业反馈也不理想,更不要说考试成绩了。如何激发工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参与到课堂来,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于是,笔者在这五年间做了一些探索,并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为激发兴趣扫除障碍
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内容需要考虑教学对象合理安排。正所谓因材施教,工读学生是个特殊教学对象,注意力普遍不能长时间集中,接受能力较差,理解能力有限,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断层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教材做适当处理,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工读学生实际情况。
如第七章《电路》没有专门讲解实物图、电路图、元件符号的小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却必不可少。这些知识点在初一科学课中已经学过,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但是由于时间过长,工读学生已经基本淡忘。学生看到电路图时还是很茫然,也不知道其中的元件符号代表什么。所以在这一章中,教师有必要增加一课时帮学生复习电路中基础知识,弥补学生的知识断层。
在没掌握电路基础知识情况下,要求学生看懂电路图,甚至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工读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合理处理,为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扫除障碍。
二、合理利用学校规章制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读学校根据学生特点,为了便于管理引入加减分制度,把学生平时的文化学习表现用分数量化,再根据分数进行奖惩。通过这个加减分制度来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至今,我仍对刚来工读学校的前几堂课记忆犹新。我所任教的班级虽然只有14个学生,但学生对学习本身就不怎么感兴趣,课上有趴桌、小声说话不断的现象,要求学生做的物理笔记也没有较好的完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难度很大。而后,笔者巧妙地运用工读学校特有的加减分制度(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奖惩),将加减分制度和物理学习联系在一起,利用加减分制度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给课堂表现出色、课堂积极发言的学生加分,反之扣分。
在分数的刺激调动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所变化,逐渐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我也尽量给学生创设加分的机会,课堂提问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降低难度,经常设置让学生参与的实验。这样,学生在得到加分后,热情更加高涨,学习的兴趣就被加减分制度间接地调动起来了。
三、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工读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如果能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学科,如果利用好本学科的特点,巧妙地设计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物理的学习兴趣。我利用的就是魔术这一表现形式来做到这点的,因为平时我观察到学生非常喜欢看魔术类节目,反复看春晚重播,就等着看魔术师刘谦的节目。
在教平面镜成像时,我就以一个小魔术“隔空取物”引入新课。我拿出一只空玻璃杯,让学生观看之后,将杯子置于桌上,用布盖住,我在空中抓几下,往杯子方向一挥,揭开布,杯中瞬间装满了水。魔术一结束,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魔术上,都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学习的兴趣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我告诉学生只要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奥秘了。一个小魔术的适当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兴趣高涨,聚精会神,积极发言,我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最后和学生揭秘:这个魔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规律。
四、合理安排学生实验,让学生不断获得自我成就感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也是学生比较喜欢、感兴趣的环节。但实验操作对学生要求较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操作仪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如果要学生独立完成整个物理实验过程显然对于工读学生要求过高,原本高昂的兴趣会在困难面前荡然无存。所以我对平时的学生实验稍作调整,把原来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拆成几个环节,再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特点分配不同的实验任务,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实验环节,共同完成实验。这让学生在成功完成实验后体验到成就感,而成就感又激发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比如,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要求学生会使用托盘天平、量筒测量物体体积,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能力,能够处理数据,作图分析,归纳结论。这对于工读学生要求过高,因此我把整个实验拆成物体质量测量、物体体积测量、建立坐标系做m-v图和处理数据归纳结论四个部分。结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三四位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实验环节。这样就降低了实验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也对自己能够完成的实验任务显得兴致勃勃。我稍加指导,学生就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并且体会到成就感。有些学生在完成了自己的实验任务之后,还跑到其他小组讨论并参与实验操作,对实验表现出很大兴趣。
五、合理布置作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延续
课后的作业检测与评估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学生兴致勃勃听完一节课后,想要大显身手,但看到作业后,若常常一筹莫展、无从下笔。这样的话,就算再高的兴致,再大的学习情趣也会被立刻浇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工读学生的特殊情况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量无需太多,难度不要太高,题目的选择尽量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
如教师在布置《压强》的作业时,教材配套的练习题也应经过挑选,尽量选择基础的、要求对知识点初级掌握和运用的题目,像题1考察压力的概念和题9考察压强公式的简单运用就比较合适。但像题10涉及知识点较多(密度公式的运用,接触面积的理解,压强公式的运用),就不太合适作为作业,而可作为提高练习,让部分学生选择完成。
总之,教师要在作业中培养学生“我行,我可以”的自信心,再配合加减分制度适当加分以示鼓励,让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得以延续,并保持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巩固工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对工读学生也不例外,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是教师正常教学的前提。几年的工作实践和探索使我认识到,只要对学习感兴趣了,工读学生一样也可以做得很好。我带的这一届在期末考试中出现了两个90分以上的学生,这是对我在这方面工作付出的肯定,也为我朝这个方向继续探索提供了动力。虽然面对工读学生教学难度较大,但我相信,只要自己探索了,实践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为激发兴趣扫除障碍
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内容需要考虑教学对象合理安排。正所谓因材施教,工读学生是个特殊教学对象,注意力普遍不能长时间集中,接受能力较差,理解能力有限,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断层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教材做适当处理,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要求、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工读学生实际情况。
如第七章《电路》没有专门讲解实物图、电路图、元件符号的小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却必不可少。这些知识点在初一科学课中已经学过,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但是由于时间过长,工读学生已经基本淡忘。学生看到电路图时还是很茫然,也不知道其中的元件符号代表什么。所以在这一章中,教师有必要增加一课时帮学生复习电路中基础知识,弥补学生的知识断层。
在没掌握电路基础知识情况下,要求学生看懂电路图,甚至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工读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合理处理,为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扫除障碍。
二、合理利用学校规章制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读学校根据学生特点,为了便于管理引入加减分制度,把学生平时的文化学习表现用分数量化,再根据分数进行奖惩。通过这个加减分制度来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至今,我仍对刚来工读学校的前几堂课记忆犹新。我所任教的班级虽然只有14个学生,但学生对学习本身就不怎么感兴趣,课上有趴桌、小声说话不断的现象,要求学生做的物理笔记也没有较好的完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难度很大。而后,笔者巧妙地运用工读学校特有的加减分制度(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奖惩),将加减分制度和物理学习联系在一起,利用加减分制度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给课堂表现出色、课堂积极发言的学生加分,反之扣分。
在分数的刺激调动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所变化,逐渐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我也尽量给学生创设加分的机会,课堂提问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降低难度,经常设置让学生参与的实验。这样,学生在得到加分后,热情更加高涨,学习的兴趣就被加减分制度间接地调动起来了。
三、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工读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如果能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学科,如果利用好本学科的特点,巧妙地设计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物理的学习兴趣。我利用的就是魔术这一表现形式来做到这点的,因为平时我观察到学生非常喜欢看魔术类节目,反复看春晚重播,就等着看魔术师刘谦的节目。
在教平面镜成像时,我就以一个小魔术“隔空取物”引入新课。我拿出一只空玻璃杯,让学生观看之后,将杯子置于桌上,用布盖住,我在空中抓几下,往杯子方向一挥,揭开布,杯中瞬间装满了水。魔术一结束,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魔术上,都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学习的兴趣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我告诉学生只要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奥秘了。一个小魔术的适当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兴趣高涨,聚精会神,积极发言,我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最后和学生揭秘:这个魔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规律。
四、合理安排学生实验,让学生不断获得自我成就感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也是学生比较喜欢、感兴趣的环节。但实验操作对学生要求较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操作仪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如果要学生独立完成整个物理实验过程显然对于工读学生要求过高,原本高昂的兴趣会在困难面前荡然无存。所以我对平时的学生实验稍作调整,把原来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拆成几个环节,再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特点分配不同的实验任务,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实验环节,共同完成实验。这让学生在成功完成实验后体验到成就感,而成就感又激发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比如,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要求学生会使用托盘天平、量筒测量物体体积,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能力,能够处理数据,作图分析,归纳结论。这对于工读学生要求过高,因此我把整个实验拆成物体质量测量、物体体积测量、建立坐标系做m-v图和处理数据归纳结论四个部分。结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三四位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实验环节。这样就降低了实验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也对自己能够完成的实验任务显得兴致勃勃。我稍加指导,学生就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并且体会到成就感。有些学生在完成了自己的实验任务之后,还跑到其他小组讨论并参与实验操作,对实验表现出很大兴趣。
五、合理布置作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延续
课后的作业检测与评估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学生兴致勃勃听完一节课后,想要大显身手,但看到作业后,若常常一筹莫展、无从下笔。这样的话,就算再高的兴致,再大的学习情趣也会被立刻浇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工读学生的特殊情况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量无需太多,难度不要太高,题目的选择尽量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
如教师在布置《压强》的作业时,教材配套的练习题也应经过挑选,尽量选择基础的、要求对知识点初级掌握和运用的题目,像题1考察压力的概念和题9考察压强公式的简单运用就比较合适。但像题10涉及知识点较多(密度公式的运用,接触面积的理解,压强公式的运用),就不太合适作为作业,而可作为提高练习,让部分学生选择完成。
总之,教师要在作业中培养学生“我行,我可以”的自信心,再配合加减分制度适当加分以示鼓励,让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得以延续,并保持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巩固工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对工读学生也不例外,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是教师正常教学的前提。几年的工作实践和探索使我认识到,只要对学习感兴趣了,工读学生一样也可以做得很好。我带的这一届在期末考试中出现了两个90分以上的学生,这是对我在这方面工作付出的肯定,也为我朝这个方向继续探索提供了动力。虽然面对工读学生教学难度较大,但我相信,只要自己探索了,实践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