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90后”学生成为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这批个性特点鲜明的学生中选出一批班团干部帮助辅导员、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积极心理学是指通过充分挖掘个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来提升个人素养和生活品质,以此获得美好生活。本文旨在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指导高校班团干部培养工作,发掘班团干部的潜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团干部队伍,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班团干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00-01
一、积极心理学解析
谈到心理学,普通大众把目光都聚焦到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等消极方面,甚至近两个世纪以来,大部分心理学专家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也都以理解、解释和消除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为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心理学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对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和探索。由此,在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他们提出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和价值,它探索美好的生活和获得美好生活的方式,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主要目的是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是目前心理学利用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一新思潮对于班团干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新角度去看待班团干部的培养,寻求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学生培养方式。
二、班团干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一个班集体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好的班集体,能带动班级成员互帮互学,所以在班级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班团干部的培养。班团干部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另一方面协助老师做好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在学校各类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可以说在学生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班团干部的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班风、学风的建设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提高班团干部的素质,改进班团干部的管理方法,增强班团干部的凝聚力,使其更好地配合班主任、辅导员的整体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班团干部队伍,才能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三、积极心理学在班团干部培养中的应用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情绪和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来看,班团干部的培养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人类的情绪是可以被选择的,我们能选择忧心忡忡,也能够选择乐观思考,所以我们要注重乐观思维的修炼。在运用乐观思维进行思考的同时,会产生乐观的情绪,从而运用它引导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几乎在各项工作中,乐观都意味着有更高的效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团干部难免会遇到让自己困惑的事情而产生情绪压力。例如,班级凝聚力不够,班级活动效果不理想怎么办?同学误会班团干部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服管理怎么办?同学认为班团干部是老师的“密探”,不愿与其亲近怎么办?遇到这些问题,老师应设法尽快消除班团干部的不良情绪,给予安抚,恢复愉快的心境;再是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面,吸引班团干部去完成他们能完成的任务,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感官的愉悦和心理的享受,以解除消极的状态。
其次,注重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常用赏识教育。新时期高校“90”后班团干部存在浮躁、责任意识淡薄、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等缺点,因此,高校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以批评为主的教育理念,重在挑错误、搞纠正,过度放大班团干部工作过程中的弱点和短处,使之在“我不是称职的班团干部”的意念中消沉。但在积极心理学的主张下,每个个体都存在积极的人格特质,它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所以作为班团干部的管理者——高校教师来说,要善用赏识教育,注重学生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用肯定并欣赏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积极的品质,激发学生潜在的巨大能力。
另外,注重建立积极的社会环境。班团干部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高校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能有效发挥班团干部潜能的环境,包括和谐的人际环境、融洽的工作、学习环境、美好的校园环境等,使班团干部在一种竞争的、上进的、和谐的、积极的外部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技能、工作技能、适应技能,在各类活动过程中体会到这种支持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积极的认知、进行积极行为的实践。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要进行高效率的学生管理,势必要根据新形势下“90”后班团干部的特点,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采用新型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开展班团干部的培养,发掘班团干部的潜能,提升班团干部的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
(02).
[2]周伟.浅谈如何建设优秀的班团干部队伍[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班团干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00-01
一、积极心理学解析
谈到心理学,普通大众把目光都聚焦到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等消极方面,甚至近两个世纪以来,大部分心理学专家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也都以理解、解释和消除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为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心理学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对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和探索。由此,在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他们提出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和价值,它探索美好的生活和获得美好生活的方式,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主要目的是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是目前心理学利用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这一新思潮对于班团干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新角度去看待班团干部的培养,寻求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学生培养方式。
二、班团干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一个班集体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好的班集体,能带动班级成员互帮互学,所以在班级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班团干部的培养。班团干部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另一方面协助老师做好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在学校各类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可以说在学生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班团干部的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班风、学风的建设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提高班团干部的素质,改进班团干部的管理方法,增强班团干部的凝聚力,使其更好地配合班主任、辅导员的整体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班团干部队伍,才能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三、积极心理学在班团干部培养中的应用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情绪和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来看,班团干部的培养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人类的情绪是可以被选择的,我们能选择忧心忡忡,也能够选择乐观思考,所以我们要注重乐观思维的修炼。在运用乐观思维进行思考的同时,会产生乐观的情绪,从而运用它引导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几乎在各项工作中,乐观都意味着有更高的效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团干部难免会遇到让自己困惑的事情而产生情绪压力。例如,班级凝聚力不够,班级活动效果不理想怎么办?同学误会班团干部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服管理怎么办?同学认为班团干部是老师的“密探”,不愿与其亲近怎么办?遇到这些问题,老师应设法尽快消除班团干部的不良情绪,给予安抚,恢复愉快的心境;再是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面,吸引班团干部去完成他们能完成的任务,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感官的愉悦和心理的享受,以解除消极的状态。
其次,注重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常用赏识教育。新时期高校“90”后班团干部存在浮躁、责任意识淡薄、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等缺点,因此,高校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以批评为主的教育理念,重在挑错误、搞纠正,过度放大班团干部工作过程中的弱点和短处,使之在“我不是称职的班团干部”的意念中消沉。但在积极心理学的主张下,每个个体都存在积极的人格特质,它是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人的长处、优点和美德。所以作为班团干部的管理者——高校教师来说,要善用赏识教育,注重学生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用肯定并欣赏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积极的品质,激发学生潜在的巨大能力。
另外,注重建立积极的社会环境。班团干部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高校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能有效发挥班团干部潜能的环境,包括和谐的人际环境、融洽的工作、学习环境、美好的校园环境等,使班团干部在一种竞争的、上进的、和谐的、积极的外部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技能、工作技能、适应技能,在各类活动过程中体会到这种支持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积极的认知、进行积极行为的实践。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要进行高效率的学生管理,势必要根据新形势下“90”后班团干部的特点,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采用新型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开展班团干部的培养,发掘班团干部的潜能,提升班团干部的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
(02).
[2]周伟.浅谈如何建设优秀的班团干部队伍[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