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跆拳道选修教学中的案例描述,提出了“小队长教学”,并对其进行实验设计与实践验证,分析、总结“小队长教学” 实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体育;小队长教学;案例;跆拳道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34-02
一、案例背景
案例发生在高二跆拳道校本选修课(只有高一上学期和高二上学期统一校本课程开设)。由于高一文理选科分班调整、高二兴趣选修重新申报等客观原因造成高二跆拳道选修人员变动,没能延续高一跆拳道选修的原班人马。因此,一部分学生已经完成基本礼仪、基础素质、基本步法、基本腿法的练习;一部分学生已经以前在道馆学过,但高一没有选修跆拳道校本课程;还有一部分从来没学过,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二、案例片段
本节课为腿法单元的第3节课横踢内容,上两节课已经完成基本礼仪、基础常规、前踢的教学,本节课继续按照传统讲解、示范、模仿等方法进行教学。
1.问题的产生
按照教学(教案)安排,我从实战进行了本课的导入,通过讲解、示范对横踢技术进行了初步教学,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可是学生的翻胯就是做不出来。我不厌其烦进行送胯和翻胯地指导,一次又一次地示范、领做(教学进程已经耽搁),但是提、送、翻、踢、收大部分学生就是不到位,整体效果不佳,反让我和学生的烦燥情绪开始产生。突然有个的学生(高一在选修班)举手提出:“老师,你这一遍一遍地做,我们学过的能不能不做,你教不会的,我们会的带他们练习啊。”我思考了片刻,可能我已进入以往的“状态”,严肃地说:“不行,其他课可以,我的课就不行,跆拳道核心精神别忘了是‘忍耐、礼仪’。”顿时他一言不发。我点出几个学生应该改进的地方,又开始了“枯燥”的两次练习。突然又有个学生举手小声地说:“以前在道馆的教练也不是这样的,而且我们又不是运动员,可不可以对我们要求低点啊。”他接着说:“要不你分几组,我们学会的人来教他们,保证10分钟会了还不行。”大家听了他的话顿时响应起来。
2.问题解决的尝试
我思考了一会(感觉学生讲得不无道理)问了一句,“同意的举手”,瞬间大部分人把手举了起来(还有几个我的“得意门生”不敢举手),我说:“好,不过有个要求,你们学过的人要保证把他们不会的教会,否则今天素质(左右提膝)集体加2分钟。”几个老队员说了一句:“好”,并把自己小组带到了一角,开始了他们的教学。一会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作为一个听课人开始了观察,并发现:有的队长省去了送胯的动作,直接翻胯,学生也达到了要求;有的队长直接教组员踢垫子并讲解(因为不翻胯脚踢不上,而且会踢疼);有的队长批评组员的动作不对,组员很快接受(我指出学生错误的时候,学生反感,也许要面子),并能虚心学习(也许是他们为了他们的决定而争口气);有的组员之间与队长的配合也很默契(比我带他们做要尽心得多)……
3.问题解决的反馈
时间很快过去了10分钟,我一组一组进行了检验,最后合在一起进行了展示,效果非常好(感觉比整体和以往分小组练习还好)。看完之后,我开心地笑了,队长和学生也笑了,一个队长激动地说:“老师,你负责把我们几个学过的技术弄好,至于我们怎么教你不管了,保证给你一个结果(效果)就行。”“好”我说,“下节课再试一次,如果结果真是这样,以后我调整一下教学策略。”由于时间的耽搁,已经来不及后面的素质练习,直接进入了总结,我说:“今天几个队长和各个组员让我感受很深,我虽然不知今天你们为什么烦躁(以往不是),觉得老师应该多关注你们的心声,而且我这次感觉到我的教法如何让你们接受并理解很重要,我后面多改进。”听完后,学生的眼光一下子融入我的心境。
三、案例(跆拳道下劈)实践探索
由于上节课(横踢)技术技能教学中“小队长教学”的提出,以及实践的效果,在接下来的一次课(下劈)的技术技能教学中进行系统设计和尝试。
1.实践过程修整(表1)
2.实证效果
通过跆拳道腿法单元横踢和下劈技术技能的学习,发现小队长教学对于技术技能的掌握、交流方式的可接受程度、学习态度等优于我平时的教学,目标达成率高,特别是技能掌握优势明显。对于教学中问题的反馈:
(1)队长批评为什么比教师的批评指正你们更能接受?学生回答:因为代沟,因为讲话的方式和语气,因为我们是朋友等;
(2)你们的疑问会向队长提出,而我教学时得到的提问就少?学生回答:因为有时不敢问,因为问你后你说得太多和严肃,因为和队长好讲等;
(3)队长的指导、领做为什么配合得更好?学生回答:因为各个队长的动作我们能看得更清楚,因为队长练习效率高,没有多余、重复的枯燥,因为会的就不练了等;小队长回答:可能是因为自己有过相同的身心、体验经历,所以知道怎样沟通和练习等。
四、案例思考
上完跆拳道腿法单元后,对“小队长教学”进行了归纳,同时和其他教师共同对以往的教学和当下的教学进行了研讨,发现: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学生的“学”是关键所在,感受颇深。
1.理解“小队长教学”的内涵
从形式上来看,“小队长教学”较类似于合作学习中的同伴学习,但区别是:同伴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匹配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即“同伴学习”中两个主体水平差距较小,而“小队长教学”强调的是两个主体水平差距较大,即用高水平教低水平或没有水平的,类似传统的“同伴学习”,强调高水平者实现了个人知识技能的巩固、熟练化、个性化,低水平和没有水平者进行知识、程序和技能的有效学习,这更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此,“小队长教学”理解为:在差异较大群体教学中,技术技能理解较深、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小队长”,并按照教师设定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技能质量标准,运用自己理解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辅导,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强调小队长的技能特长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限制的是检验标准和规定的时间,不做限制的是具体教法,小队长可根据以往教师传授的方法和自己的学习感受、经验,转换成能够让同伴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这可能也是小队长能教好的关键。比如:小队长省掉横踢技术的翻胯环节,直接用实战踢脚靶(“人体”靶)解决翻胯的问题,当然,对于小队长教学不严格按照教师教法要求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实证,这需要我们思考教学过程与终端结果孰轻孰重的问题。
2.尊重学生共有的基础和体验
学生对于个人学习和群体学习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基础、学习习惯和群体沟通方式。比如,自己的身体素质、技能储备是否具备完成所学动作的要求;什么样的语言、行为等表现形式能被自己接受;教师威严、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能否得到自己认同,这些造成了他们对于小队长和教师的指导、批评等态度和结果的不同,说明学生的学法和共有的基础、体验相关,这也反映了学法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过去教法运用时有可能不适应授课的学生,我们应该重视教法与学法适应性的问题。
3.把握教材难点在不同学生身上的反映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过渡体验”或者叫“障碍阶段”。比如:我们教的是标准动作,其实有个非标准动作技能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来讲不一定认为是不合理的),毕竟很多科学、标准的动作是针对运动员或特长生,甚至是针对这门学科项目的本身。因此,除了关注教材本身的难点,也不能忽视每个学生的难点,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生的课堂状态。当然,对于直接进入标准动作的学习是否需要进行一个“非标准动作”有待进一步考证,这也需要我们弄清如何处理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培霞.同伴学习理论在当代教育心理中发展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关键词:体育;小队长教学;案例;跆拳道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34-02
一、案例背景
案例发生在高二跆拳道校本选修课(只有高一上学期和高二上学期统一校本课程开设)。由于高一文理选科分班调整、高二兴趣选修重新申报等客观原因造成高二跆拳道选修人员变动,没能延续高一跆拳道选修的原班人马。因此,一部分学生已经完成基本礼仪、基础素质、基本步法、基本腿法的练习;一部分学生已经以前在道馆学过,但高一没有选修跆拳道校本课程;还有一部分从来没学过,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二、案例片段
本节课为腿法单元的第3节课横踢内容,上两节课已经完成基本礼仪、基础常规、前踢的教学,本节课继续按照传统讲解、示范、模仿等方法进行教学。
1.问题的产生
按照教学(教案)安排,我从实战进行了本课的导入,通过讲解、示范对横踢技术进行了初步教学,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可是学生的翻胯就是做不出来。我不厌其烦进行送胯和翻胯地指导,一次又一次地示范、领做(教学进程已经耽搁),但是提、送、翻、踢、收大部分学生就是不到位,整体效果不佳,反让我和学生的烦燥情绪开始产生。突然有个的学生(高一在选修班)举手提出:“老师,你这一遍一遍地做,我们学过的能不能不做,你教不会的,我们会的带他们练习啊。”我思考了片刻,可能我已进入以往的“状态”,严肃地说:“不行,其他课可以,我的课就不行,跆拳道核心精神别忘了是‘忍耐、礼仪’。”顿时他一言不发。我点出几个学生应该改进的地方,又开始了“枯燥”的两次练习。突然又有个学生举手小声地说:“以前在道馆的教练也不是这样的,而且我们又不是运动员,可不可以对我们要求低点啊。”他接着说:“要不你分几组,我们学会的人来教他们,保证10分钟会了还不行。”大家听了他的话顿时响应起来。
2.问题解决的尝试
我思考了一会(感觉学生讲得不无道理)问了一句,“同意的举手”,瞬间大部分人把手举了起来(还有几个我的“得意门生”不敢举手),我说:“好,不过有个要求,你们学过的人要保证把他们不会的教会,否则今天素质(左右提膝)集体加2分钟。”几个老队员说了一句:“好”,并把自己小组带到了一角,开始了他们的教学。一会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作为一个听课人开始了观察,并发现:有的队长省去了送胯的动作,直接翻胯,学生也达到了要求;有的队长直接教组员踢垫子并讲解(因为不翻胯脚踢不上,而且会踢疼);有的队长批评组员的动作不对,组员很快接受(我指出学生错误的时候,学生反感,也许要面子),并能虚心学习(也许是他们为了他们的决定而争口气);有的组员之间与队长的配合也很默契(比我带他们做要尽心得多)……
3.问题解决的反馈
时间很快过去了10分钟,我一组一组进行了检验,最后合在一起进行了展示,效果非常好(感觉比整体和以往分小组练习还好)。看完之后,我开心地笑了,队长和学生也笑了,一个队长激动地说:“老师,你负责把我们几个学过的技术弄好,至于我们怎么教你不管了,保证给你一个结果(效果)就行。”“好”我说,“下节课再试一次,如果结果真是这样,以后我调整一下教学策略。”由于时间的耽搁,已经来不及后面的素质练习,直接进入了总结,我说:“今天几个队长和各个组员让我感受很深,我虽然不知今天你们为什么烦躁(以往不是),觉得老师应该多关注你们的心声,而且我这次感觉到我的教法如何让你们接受并理解很重要,我后面多改进。”听完后,学生的眼光一下子融入我的心境。
三、案例(跆拳道下劈)实践探索
由于上节课(横踢)技术技能教学中“小队长教学”的提出,以及实践的效果,在接下来的一次课(下劈)的技术技能教学中进行系统设计和尝试。
1.实践过程修整(表1)
2.实证效果
通过跆拳道腿法单元横踢和下劈技术技能的学习,发现小队长教学对于技术技能的掌握、交流方式的可接受程度、学习态度等优于我平时的教学,目标达成率高,特别是技能掌握优势明显。对于教学中问题的反馈:
(1)队长批评为什么比教师的批评指正你们更能接受?学生回答:因为代沟,因为讲话的方式和语气,因为我们是朋友等;
(2)你们的疑问会向队长提出,而我教学时得到的提问就少?学生回答:因为有时不敢问,因为问你后你说得太多和严肃,因为和队长好讲等;
(3)队长的指导、领做为什么配合得更好?学生回答:因为各个队长的动作我们能看得更清楚,因为队长练习效率高,没有多余、重复的枯燥,因为会的就不练了等;小队长回答:可能是因为自己有过相同的身心、体验经历,所以知道怎样沟通和练习等。
四、案例思考
上完跆拳道腿法单元后,对“小队长教学”进行了归纳,同时和其他教师共同对以往的教学和当下的教学进行了研讨,发现: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学生的“学”是关键所在,感受颇深。
1.理解“小队长教学”的内涵
从形式上来看,“小队长教学”较类似于合作学习中的同伴学习,但区别是:同伴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匹配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即“同伴学习”中两个主体水平差距较小,而“小队长教学”强调的是两个主体水平差距较大,即用高水平教低水平或没有水平的,类似传统的“同伴学习”,强调高水平者实现了个人知识技能的巩固、熟练化、个性化,低水平和没有水平者进行知识、程序和技能的有效学习,这更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此,“小队长教学”理解为:在差异较大群体教学中,技术技能理解较深、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小队长”,并按照教师设定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技能质量标准,运用自己理解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辅导,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强调小队长的技能特长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限制的是检验标准和规定的时间,不做限制的是具体教法,小队长可根据以往教师传授的方法和自己的学习感受、经验,转换成能够让同伴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这可能也是小队长能教好的关键。比如:小队长省掉横踢技术的翻胯环节,直接用实战踢脚靶(“人体”靶)解决翻胯的问题,当然,对于小队长教学不严格按照教师教法要求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实证,这需要我们思考教学过程与终端结果孰轻孰重的问题。
2.尊重学生共有的基础和体验
学生对于个人学习和群体学习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基础、学习习惯和群体沟通方式。比如,自己的身体素质、技能储备是否具备完成所学动作的要求;什么样的语言、行为等表现形式能被自己接受;教师威严、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能否得到自己认同,这些造成了他们对于小队长和教师的指导、批评等态度和结果的不同,说明学生的学法和共有的基础、体验相关,这也反映了学法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过去教法运用时有可能不适应授课的学生,我们应该重视教法与学法适应性的问题。
3.把握教材难点在不同学生身上的反映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过渡体验”或者叫“障碍阶段”。比如:我们教的是标准动作,其实有个非标准动作技能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来讲不一定认为是不合理的),毕竟很多科学、标准的动作是针对运动员或特长生,甚至是针对这门学科项目的本身。因此,除了关注教材本身的难点,也不能忽视每个学生的难点,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生的课堂状态。当然,对于直接进入标准动作的学习是否需要进行一个“非标准动作”有待进一步考证,这也需要我们弄清如何处理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培霞.同伴学习理论在当代教育心理中发展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