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头画是符合城区小学美术教学发展要求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进而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实现城区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文章根据城区小学美术石头画对进城务工子女影响的教学研究进行探索,对日后的城区小学美术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城区小学美术石头画;进城务工子女;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321
石头是花鸟画中重要的题材,凡写意花鸟画都可配以石头。花鸟画中的石头与山水画中的石头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艺术中,对石头的审美欣赏有瘦、漏、空、透、奇、怪的标准,其力和势是至关重要的,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增加画面的意境和意趣。石头画造型独特、贴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石头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虽然我校在城区,但城郊有江河、沙滩,捡石头是十分方便的。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分析了城区进城务工子女学校石头画融入教学中,对其影响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城区小学美术石头画对进城务工子女的作用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而且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我们学校进城务工子女较多,教师更要因地制宣,灵活地选择和创造适合我校美术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我为了上好每一节美术课,便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选择石头替换纸质画材的教学手段,灵活地使用绘制材料,主要是考虑到我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民工子女,也是考虑到家庭条件的原因。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石头画在美术学习中的特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带领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带领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发现美、欣赏美,不仅是帮助学生在运用石头制作成美术作品之前了解石头本身,更是美术学习中艺术欣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要欣赏蕴含在石头中的自然美,才能切实地发现美。在对石头的观察与把玩中,能够发展蕴藏在石头纹路中的美,并且能够感受到因为自然的变化而形成的天然的修饰。美术教学,要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塑造与审美引导,使学生关注到石头中蕴含的美,进一步探索与开发,如果学生不能欣赏其中的美,便无从谈起开发创造。
三、引导学生发现石头之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石头,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寻找石头美的不同角度。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石头。发现美不仅要发现石头本身的美,还要根据学生的热点,进行全面的探索,发现更深层次的美。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發现美的过程,也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策略性思考,充分开发想象力,及时做出判断,寻找欣赏自然美的途径。引导学生发现美,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
四、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进城务工子女的自信心与创造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指导学生自主创作一些有特色的石头画,开展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融入特色活动的案例和资料。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石头画作品,利用这种手段展示学生的成果,并且鼓励他们相互分享创作的乐趣和经验。第二,利用石头作品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和美术课程,让学生体会环境和传统文化及美术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石头诉说自己的心情,特别是进城务工子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性。
五、城区小学石头画技法
1、石头有阴阳向背,为求形式感,可分三面、两面、一面,上白下黑,上疏下密,疏白为阳,黑密为阴。根据画面需要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纵可横,可直可斜,可方可圆,可繁可简。用笔要挥洒自如,灵活多变,中、侧锋互用,重笔法,浓淡干湿,勾皴点擦,泼破,虚实松紧,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2、勾皴法画石:是一种比较概括、明快的方法,发挥线条的张力和审美趣味,虚实相生,顿挫转折,中侧聚散,顺逆拖拉,随形就势。皴擦为石之纹理,增强石头的立体感,边勾边皴,外形线实,内皴线虚,气韵贯通,生动活化。
3、勾填法画石:勾好石头后添加色墨,以丰富石头的表现形态。填色墨要注意笔笔见笔触,不可随意乱涂,杂乱无章。
4、泼墨法画石:用色墨泼出石形,墨色浑化生动,但注重用笔,笔是筋骨,墨是肌肤,笔得形似,墨得神韵。巧妙用水,使之淋漓苍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浓不凝滞,淡不浮薄。在泼中见苍润之气,虽干犹湿,妙留空白。
5、破墨法画石:色墨泼后,趁湿用干重墨破。可勾,可皴,可擦,可点,笔墨变化莫测,趣味无穷。可一次破,也可多次破,须控制好画面效果。
6、点苔:自然界中的石头上多苔点,变化多端丰富。国画中点苔时,可用各种笔法去点,形态各异,含蓄而且生动。点苔要有传神点睛之妙,可点于败笔之处以遮丑破败,笔弱乏力之处以强笔助势,破除呆滞之感以增加活力。
7、画山石分为勾、皴、擦、染、点五个步骤。不同的石质和构造决定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有披麻、折带、解索、牛毛、卷云、斧劈、豆瓣、钉头等,这些都是古代画家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提炼出来的笔法符号。这些符号可以帮助我们主动表现山石的形态。不同形态还与行笔的快慢节奏有关。因此笔墨的浓淡变化更重要,否则一定呆滞,这一点在写生中就会体会到。
总之,在城区美术课上,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结构,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从不同的教学角度营造创造氛围,给学生留有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在城区美术课上用石头作为画材,不但可以减轻进城务工子女的经济负担,激发进城务工子女学习的自信心与创造性,还促使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利用石头画画、创意石头画,这一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是对教学相长的一种进步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教育厅。
[2]《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升学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3]王小红,《浅谈“色调”在水粉画中的重要性》现代阅读。
[4]张开升、戎永祥《把握美术学科“三性”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现代阅读。
贵州省凯里市第二十一小学 556000
关键词:城区小学美术石头画;进城务工子女;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321
石头是花鸟画中重要的题材,凡写意花鸟画都可配以石头。花鸟画中的石头与山水画中的石头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艺术中,对石头的审美欣赏有瘦、漏、空、透、奇、怪的标准,其力和势是至关重要的,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增加画面的意境和意趣。石头画造型独特、贴近生活并且源于生活,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石头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虽然我校在城区,但城郊有江河、沙滩,捡石头是十分方便的。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分析了城区进城务工子女学校石头画融入教学中,对其影响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城区小学美术石头画对进城务工子女的作用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而且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我们学校进城务工子女较多,教师更要因地制宣,灵活地选择和创造适合我校美术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我为了上好每一节美术课,便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选择石头替换纸质画材的教学手段,灵活地使用绘制材料,主要是考虑到我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民工子女,也是考虑到家庭条件的原因。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石头画在美术学习中的特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带领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带领学生欣赏石头中的自然美,发现美、欣赏美,不仅是帮助学生在运用石头制作成美术作品之前了解石头本身,更是美术学习中艺术欣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要欣赏蕴含在石头中的自然美,才能切实地发现美。在对石头的观察与把玩中,能够发展蕴藏在石头纹路中的美,并且能够感受到因为自然的变化而形成的天然的修饰。美术教学,要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塑造与审美引导,使学生关注到石头中蕴含的美,进一步探索与开发,如果学生不能欣赏其中的美,便无从谈起开发创造。
三、引导学生发现石头之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石头,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寻找石头美的不同角度。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石头。发现美不仅要发现石头本身的美,还要根据学生的热点,进行全面的探索,发现更深层次的美。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發现美的过程,也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策略性思考,充分开发想象力,及时做出判断,寻找欣赏自然美的途径。引导学生发现美,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
四、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进城务工子女的自信心与创造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指导学生自主创作一些有特色的石头画,开展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融入特色活动的案例和资料。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石头画作品,利用这种手段展示学生的成果,并且鼓励他们相互分享创作的乐趣和经验。第二,利用石头作品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和美术课程,让学生体会环境和传统文化及美术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石头诉说自己的心情,特别是进城务工子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性。
五、城区小学石头画技法
1、石头有阴阳向背,为求形式感,可分三面、两面、一面,上白下黑,上疏下密,疏白为阳,黑密为阴。根据画面需要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纵可横,可直可斜,可方可圆,可繁可简。用笔要挥洒自如,灵活多变,中、侧锋互用,重笔法,浓淡干湿,勾皴点擦,泼破,虚实松紧,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2、勾皴法画石:是一种比较概括、明快的方法,发挥线条的张力和审美趣味,虚实相生,顿挫转折,中侧聚散,顺逆拖拉,随形就势。皴擦为石之纹理,增强石头的立体感,边勾边皴,外形线实,内皴线虚,气韵贯通,生动活化。
3、勾填法画石:勾好石头后添加色墨,以丰富石头的表现形态。填色墨要注意笔笔见笔触,不可随意乱涂,杂乱无章。
4、泼墨法画石:用色墨泼出石形,墨色浑化生动,但注重用笔,笔是筋骨,墨是肌肤,笔得形似,墨得神韵。巧妙用水,使之淋漓苍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浓不凝滞,淡不浮薄。在泼中见苍润之气,虽干犹湿,妙留空白。
5、破墨法画石:色墨泼后,趁湿用干重墨破。可勾,可皴,可擦,可点,笔墨变化莫测,趣味无穷。可一次破,也可多次破,须控制好画面效果。
6、点苔:自然界中的石头上多苔点,变化多端丰富。国画中点苔时,可用各种笔法去点,形态各异,含蓄而且生动。点苔要有传神点睛之妙,可点于败笔之处以遮丑破败,笔弱乏力之处以强笔助势,破除呆滞之感以增加活力。
7、画山石分为勾、皴、擦、染、点五个步骤。不同的石质和构造决定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有披麻、折带、解索、牛毛、卷云、斧劈、豆瓣、钉头等,这些都是古代画家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提炼出来的笔法符号。这些符号可以帮助我们主动表现山石的形态。不同形态还与行笔的快慢节奏有关。因此笔墨的浓淡变化更重要,否则一定呆滞,这一点在写生中就会体会到。
总之,在城区美术课上,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结构,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从不同的教学角度营造创造氛围,给学生留有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在城区美术课上用石头作为画材,不但可以减轻进城务工子女的经济负担,激发进城务工子女学习的自信心与创造性,还促使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利用石头画画、创意石头画,这一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是对教学相长的一种进步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贵州省教育厅。
[2]《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升学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3]王小红,《浅谈“色调”在水粉画中的重要性》现代阅读。
[4]张开升、戎永祥《把握美术学科“三性”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现代阅读。
贵州省凯里市第二十一小学 5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