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句审美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要让学生进入语言文字的审美感悟层面,教师须具备文本词句审美的三种生成意识,即涵养无疑处生疑的意识、激活学生审美经验的意识、树立勾连全篇的意识。如此才能读出文本的美感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词句鉴赏;审美意识;阅读教学
深入挖掘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发挥鉴赏词句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的美育价值,是童话教学的主要取向。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主旨明朗的童话作品,在词句方面似没什么值得审美探究的。最近听我区陆荣根老师上《七颗钻石》,深感能否对词句的直白与含蓄、朴实和优美等进行审美,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文本词句审美的生成意识。我们先看他和学生进行文本探究的一个对话片段:
师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一句中,“一天夜里”有什么作用?
生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 对,还有其他作用吗?
[学生沉默]
师 大家想一想,一个小姑娘一个人在夜里出去,如果是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 会害怕。
师 那小姑娘就不害怕吗?
生 估计也害怕。
师 那小姑娘为什么非要出去呢?
生 她想为生病的妈妈找水。
师 等天亮了不行吗?
生 她的妈妈病得很重,非常需要水吧。
师 水关系到妈妈的生命安危。为了病重的妈妈,小姑娘克服了对天黑的恐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有什么品质?
生 有孝心。
师 具有浓重的孝心,为了妈妈可以不顾一切。可见孝心的可贵。孝心不是只是嘴上说说,而是在于采取实际的行动。
师 从一个简单的时间交代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心地。其实这个简单的时间词语还蕴含着好多的信息呢。我们再往下看故事,还可以看出“一天夜里”这一简单词语的作用。
生 为下文写小姑娘绊倒在狗身上作伏笔;天黑也可能是小姑娘不知走了多少路的一个原因。
师 哦,和故事的发展有关系。再往下看,还有什么关系?
生 夜里才能看到星星,为下文写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成为大熊星座,埋下了伏笔。
师 和故事的结局有关系。作者不说“一天”或者“一天下午”之类,看来作者要强调的是“夜里”,因为这个“夜”和整个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陆老师这一个教学片段立足于浅显的文字,又不拘泥于文字本身,使本是对语言的单一理解进入了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悟层面,让学生在普通的地方看到了别样的风景。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层面?需要教师具备文本词句审美的生成意识。
一、涵养无疑处生疑的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形成审美素养。那什么叫“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怎样的语句才是“重要语句”?那些具有震撼力的语句如《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描写,那些应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人、事特征的句子,往往成为课堂探究的落脚点。在许多教师心中,只有那些才是值得品味、值得重锤敲打的地方,才有潜在的审美意味;而对那些明白如话的文本往往缺乏探究的敏感度,觉得没有审美的深度。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童话的阅读对象基本定位为儿童,通俗易懂应该是文本语言的特色。童话教学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认知教育,使他们获得人生的审美初体验。因此,对童话的审美往往多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入手,从故事的流变中获得审美情趣。如果以故事讲述的形式进行教学,那么关注点可以是故事情节,但阅读教学是以书面阅读形式展开的,是以对文字的感知品悟为抓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文字的表达中领悟文本的审美精髓。如何让学生在看似无疑的文字中感受童话故事的曲折,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获得阅读的审美愉悦,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品质?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对语句审美的敏感度,善于在无疑处生疑,在平凡处看出奇崛。
陆老师面对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交代时间的词语——“一天夜里”展开探究,就是在无疑处生疑。为什么非要夜里出去?等到天明不行吗?如果写成“一天”或者“一天下午”行不行?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深思熟虑的结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看似平常,其实或许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在整个文本中不可或缺。如果教师在阅读文本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就能发现文字的奥秘,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能成为引爆学生思维的一个契机,逐渐使学生养成阅读寻疑的审美品质。
二、激活学生审美经验的意识
任何作品都是作家生活经验的文字呈现。学生的文本审美就是要能从文字里读出作家蕴藏在里面的精神玄机。从阅读审美的角度看,七年级学生的阅读心智较小学生成熟,童话故事想象的奇特、情节的曲折已很难触发他们审美的冲动;学生生活和文本生活的隔阂也客观地遮蔽了他们审美的眼光。种种因素导致学生阅读审美的疲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新的因素刺激学生的审美欲望。
《七颗钻石》是童话,童话讲究想象。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审美?许多常见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她做了个梦,她会梦到什么呢?学生的想象不外乎两种:梦见有水了,妈妈病好了;或者是哪里也没有水,妈妈病死了等。这样的设计,仅基于文本情景作简单延伸,而没有激起学生对故事中人的同情及关注,难以落实学生的审美体验。陆老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想象“在夜里出去你会有什么感觉”着手,激发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揣测小姑娘的心理,对其给予同情和担忧。
好的教学应该善于激活学生的审美经验,对接文本生活。陆老师在学生回答“‘一天夜里’的作用是交代时间”后,问“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就是跳出文本观照自我,或者说是把学生置于文本情景中。学生尽管没有那种情景经历,但对黑夜的恐惧、对一个人摸黑赶路的想象,感觉是真切的。小姑娘怎么会不害怕呢?小姑娘其实和当下的学生一样,也有恐惧感,但对妈妈的挚爱,战胜了内心的恐惧。阅读文本其实就是阅读自己,只有把自己放入文本中才能触摸到文本的脉搏,才能获得文本内在的审美精髓。达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的程度,阅读教学才算进入了审美意境。 三、树立勾连全篇的意识
每一个词句在全篇中都有它独特的审美地位和功用,一篇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增之一字嫌多,删之一字嫌少”。选入教材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文中的词句引发学生的审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词句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整体阅读文本的审美意识。阅读一个文本,不仅需要理解文本的整体构思,而且需要品悟细处的巧妙嵌入。对细小的词句审美也是感知整个文本的一个环节。只有把词句审美放在整个文本的大背景下,才能高屋建瓴地看出词句的精妙。许多教师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着力点放在水罐的五次情节变化上,理清五次变化的原因、结果。诚然水罐的五次变化构成了这个童话故事情节的主体,在水罐的变化中小姑娘和她母亲的品质也逐渐彰显出来,作者的情感倾向也逐渐清晰。但问题是,水罐五次变化的原因、结果对学生而言没什么审美探究的障碍,如果把教学重点落在这个点上,显然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审美是在学生已知层面忙活,或者说是浅层次的阅读。
陆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一天夜里”的作用,这才是站得高看得远,引导学生俯瞰整个故事情节,而不是简单地梳理水罐的五次变化。这样就跳出了普通思维,把学生思考的维度提升到了全篇的高度:不仅让学生明白了一个普通词语应该具备的审美功用,还借助一个普通词语感知了作者谋篇布局的独特审美构思。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如何理解具有“表现力的语言”“重要词句”,要看这些语句在全篇中的审美地位、功用,那些具有牵一发动全身或者能提挈全文的词句都是具有表现力的或者是重要的语句。我们要细细琢磨这些语句,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那些运用多种修辞的精美语句。教师只有树立勾连全篇的意识审视文本,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对词句的审美探究。
词句审美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既是文本理解内在诉求的体现,也是教师践行课程标准要求的自觉行为。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审美对话,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优化这一审美过程,从陆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获得诸多启示。
朱熹说:“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若只略略地看过,恐终久不能得脱离,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陆老师带领学生抓住“一天夜里”读出“夜”的种种内涵,读出故事的发展脉络,就是“入在里面猛滚一番”,把一个看似简单的文本读出了滋味,读出了美感和情趣。如斯,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责任编辑:陆姹妮)
关键词:词句鉴赏;审美意识;阅读教学
深入挖掘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发挥鉴赏词句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的美育价值,是童话教学的主要取向。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主旨明朗的童话作品,在词句方面似没什么值得审美探究的。最近听我区陆荣根老师上《七颗钻石》,深感能否对词句的直白与含蓄、朴实和优美等进行审美,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文本词句审美的生成意识。我们先看他和学生进行文本探究的一个对话片段:
师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一句中,“一天夜里”有什么作用?
生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 对,还有其他作用吗?
[学生沉默]
师 大家想一想,一个小姑娘一个人在夜里出去,如果是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 会害怕。
师 那小姑娘就不害怕吗?
生 估计也害怕。
师 那小姑娘为什么非要出去呢?
生 她想为生病的妈妈找水。
师 等天亮了不行吗?
生 她的妈妈病得很重,非常需要水吧。
师 水关系到妈妈的生命安危。为了病重的妈妈,小姑娘克服了对天黑的恐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有什么品质?
生 有孝心。
师 具有浓重的孝心,为了妈妈可以不顾一切。可见孝心的可贵。孝心不是只是嘴上说说,而是在于采取实际的行动。
师 从一个简单的时间交代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心地。其实这个简单的时间词语还蕴含着好多的信息呢。我们再往下看故事,还可以看出“一天夜里”这一简单词语的作用。
生 为下文写小姑娘绊倒在狗身上作伏笔;天黑也可能是小姑娘不知走了多少路的一个原因。
师 哦,和故事的发展有关系。再往下看,还有什么关系?
生 夜里才能看到星星,为下文写水罐中跳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成为大熊星座,埋下了伏笔。
师 和故事的结局有关系。作者不说“一天”或者“一天下午”之类,看来作者要强调的是“夜里”,因为这个“夜”和整个故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陆老师这一个教学片段立足于浅显的文字,又不拘泥于文字本身,使本是对语言的单一理解进入了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悟层面,让学生在普通的地方看到了别样的风景。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层面?需要教师具备文本词句审美的生成意识。
一、涵养无疑处生疑的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形成审美素养。那什么叫“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怎样的语句才是“重要语句”?那些具有震撼力的语句如《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描写,那些应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人、事特征的句子,往往成为课堂探究的落脚点。在许多教师心中,只有那些才是值得品味、值得重锤敲打的地方,才有潜在的审美意味;而对那些明白如话的文本往往缺乏探究的敏感度,觉得没有审美的深度。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童话的阅读对象基本定位为儿童,通俗易懂应该是文本语言的特色。童话教学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认知教育,使他们获得人生的审美初体验。因此,对童话的审美往往多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入手,从故事的流变中获得审美情趣。如果以故事讲述的形式进行教学,那么关注点可以是故事情节,但阅读教学是以书面阅读形式展开的,是以对文字的感知品悟为抓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文字的表达中领悟文本的审美精髓。如何让学生在看似无疑的文字中感受童话故事的曲折,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获得阅读的审美愉悦,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品质?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对语句审美的敏感度,善于在无疑处生疑,在平凡处看出奇崛。
陆老师面对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交代时间的词语——“一天夜里”展开探究,就是在无疑处生疑。为什么非要夜里出去?等到天明不行吗?如果写成“一天”或者“一天下午”行不行?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深思熟虑的结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看似平常,其实或许都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在整个文本中不可或缺。如果教师在阅读文本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就能发现文字的奥秘,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能成为引爆学生思维的一个契机,逐渐使学生养成阅读寻疑的审美品质。
二、激活学生审美经验的意识
任何作品都是作家生活经验的文字呈现。学生的文本审美就是要能从文字里读出作家蕴藏在里面的精神玄机。从阅读审美的角度看,七年级学生的阅读心智较小学生成熟,童话故事想象的奇特、情节的曲折已很难触发他们审美的冲动;学生生活和文本生活的隔阂也客观地遮蔽了他们审美的眼光。种种因素导致学生阅读审美的疲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新的因素刺激学生的审美欲望。
《七颗钻石》是童话,童话讲究想象。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审美?许多常见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她做了个梦,她会梦到什么呢?学生的想象不外乎两种:梦见有水了,妈妈病好了;或者是哪里也没有水,妈妈病死了等。这样的设计,仅基于文本情景作简单延伸,而没有激起学生对故事中人的同情及关注,难以落实学生的审美体验。陆老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想象“在夜里出去你会有什么感觉”着手,激发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揣测小姑娘的心理,对其给予同情和担忧。
好的教学应该善于激活学生的审美经验,对接文本生活。陆老师在学生回答“‘一天夜里’的作用是交代时间”后,问“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就是跳出文本观照自我,或者说是把学生置于文本情景中。学生尽管没有那种情景经历,但对黑夜的恐惧、对一个人摸黑赶路的想象,感觉是真切的。小姑娘怎么会不害怕呢?小姑娘其实和当下的学生一样,也有恐惧感,但对妈妈的挚爱,战胜了内心的恐惧。阅读文本其实就是阅读自己,只有把自己放入文本中才能触摸到文本的脉搏,才能获得文本内在的审美精髓。达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的程度,阅读教学才算进入了审美意境。 三、树立勾连全篇的意识
每一个词句在全篇中都有它独特的审美地位和功用,一篇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增之一字嫌多,删之一字嫌少”。选入教材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文中的词句引发学生的审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词句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整体阅读文本的审美意识。阅读一个文本,不仅需要理解文本的整体构思,而且需要品悟细处的巧妙嵌入。对细小的词句审美也是感知整个文本的一个环节。只有把词句审美放在整个文本的大背景下,才能高屋建瓴地看出词句的精妙。许多教师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着力点放在水罐的五次情节变化上,理清五次变化的原因、结果。诚然水罐的五次变化构成了这个童话故事情节的主体,在水罐的变化中小姑娘和她母亲的品质也逐渐彰显出来,作者的情感倾向也逐渐清晰。但问题是,水罐五次变化的原因、结果对学生而言没什么审美探究的障碍,如果把教学重点落在这个点上,显然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审美是在学生已知层面忙活,或者说是浅层次的阅读。
陆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一天夜里”的作用,这才是站得高看得远,引导学生俯瞰整个故事情节,而不是简单地梳理水罐的五次变化。这样就跳出了普通思维,把学生思考的维度提升到了全篇的高度:不仅让学生明白了一个普通词语应该具备的审美功用,还借助一个普通词语感知了作者谋篇布局的独特审美构思。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如何理解具有“表现力的语言”“重要词句”,要看这些语句在全篇中的审美地位、功用,那些具有牵一发动全身或者能提挈全文的词句都是具有表现力的或者是重要的语句。我们要细细琢磨这些语句,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那些运用多种修辞的精美语句。教师只有树立勾连全篇的意识审视文本,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对词句的审美探究。
词句审美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既是文本理解内在诉求的体现,也是教师践行课程标准要求的自觉行为。教师、学生与文本展开审美对话,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优化这一审美过程,从陆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获得诸多启示。
朱熹说:“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若只略略地看过,恐终久不能得脱离,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陆老师带领学生抓住“一天夜里”读出“夜”的种种内涵,读出故事的发展脉络,就是“入在里面猛滚一番”,把一个看似简单的文本读出了滋味,读出了美感和情趣。如斯,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责任编辑:陆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