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腔内超声联合胆汁肿瘤标志物对胆管狭窄病因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胆管腔内超声(IDUS)联合胆汁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胆管狭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7例胆管狭窄患者(良性狭窄8例,恶性狭窄49例)行胆管腔内超声检查,同时行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CA19-9、癌胚抗原(CEA)]测定,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腹部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MRCP)、IDUS以及IDUS联合胆汁肿瘤标记物鉴别诊断胆管狭窄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IDUS和IDUS联合胆汁肿瘤标记物(胆管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分界值CA19-9值和CEA值分别为107kU/L和66.71斗∥L)鉴别诊断胆管狭窄良恶性的特异度分别为63.6%(7/11)和77.8%(7/9)(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8%(45/49)和95.9%(47/49)(P〉0.05),准确度分别为91.2%(52/57)和94.7%(54/57)(P〉0.05),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CT和MR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US联合胆汁CEA(远端胆管狭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分界值为71μg/L)鉴别诊断远端胆管狭窄良恶性的准确度为97.9%(46/47),明显高于IDUS的87.2%(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US联合胆汁肿瘤标记物测定对胆管良恶性狭窄性质的鉴别有较高的价值,联合胆汁CEA测定能够在IDUS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远端胆管恶性狭窄诊断的准确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我国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中的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为确定我国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提供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间进行“体检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性别、年龄组、肠道准备质量分别计算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各组间率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共有1928例患者完成体检全结肠镜检查。总的息肉检出率为19.55%[95%
目的探讨ERCP在胰胆管合流异常中的诊断价值,评估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16例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患者,通过ERCP造影进行PBM分型,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引起相关疾病的机制、影像特点,根据合并的其它胰胆疾病,选择适当的内镜取石、扩张或引流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6例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多伴有腹痛、呕吐、黄疸等症状,及转氨酶和/或淀粉酶水平的升高。其中,Ⅰ型(B—P型)7例,Ⅱ型(P—B型)5例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eosal tumors,SMTs)经常在常规内镜检查时被发现,其中许多病变具有潜在恶性潜能,尤其是固有肌层起源的SMTs[1]。以往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方法,近年来随着ESD技术和内镜下闭合医源性消化道穿孔技术的发展以及内镜器材的开发,出现了多种新型内镜下切除治疗技术,使得内镜下切除治疗的适应证得到进一步拓宽拉[2-4]。2008年12月至2012年6月我院采用内镜下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食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多有淋巴结、血行或周围组织浸润,给食管癌监测及诊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伴随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差异表达。其中转录因子在启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胃毕Ⅱ式术后的患者,因解剖结构的改变,采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操作难度较大。采用前视内镜进行插管则可降低ERCP的难度,尤其是采用前置透明帽的胃镜使ERCP操作更加容易完成。本文中我们对用前置透明帽的胃镜行ERCP的2例病例进行了报道。
近年来,ERCP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1],但研究显示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仍高达30%以上[2]。国外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证明预防性应用吲哚美辛可降低PEP的发生率[3],但国内部分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反H0。为了明确吲哚美辛预防国人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确切效果,我们对针对我国大陆地区国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患者经腹壁空肠造瘘行ERCP诊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腹壁空肠造瘘行ERCP诊疗的消化道重建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均一次性完成经腹壁空肠造瘘,其中21例(95.5%)成功完成ERCP诊疗,内镜通过瘘口到达乳头或胆肠吻合口处的时间为6—34min,平均为18.4min;另外1例失败。ERCP诊断吻合口狭窄10例、肿瘤复发8例、胆总管结石1例、内支架堵
小肠疾病采用传统检查技术诊断困难,至2001年胶囊内镜检查系统问世,其诊断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胶囊内镜诊断具有无创、高效等优点,已成为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主要诊断方法。现回顾近年间我院1000例接受OMOM胶囊内镜检查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不同小肠疾病中的检查成功率、病变检出情况等,评价该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细胞学检查、囊液癌胚抗原(cEA)分析对区分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行EUS-FNA细胞学检查和囊液CEA分析,绘制囊液CE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通过Youden指数确定诊断临界值,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分析EUS、EUS-FNA细胞学及囊液CEA分析鉴别诊断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
目的评价使用双腔前视胃镜对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胆胰疾病患者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使用双腔前视胃镜进行ERCP治疗的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情况。结果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成功率为82.6%(38/46),8例失败,其中6例因双腔前视胃镜无法进入输入袢找到十二指肠乳头而失败,2例因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