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社会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人文教育”内涵与特点的阐述,突出“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必要性,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运动的人文教育功能。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人文教育” 必要性 体现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所谓人文思想,就是对如何使人类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思考。人文教育就是将这些思考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人文教育直指人心,为把人类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健全的人而努力。它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中心,以人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属,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进行相应的理论指导。同时,“人文教育”旨在开发人的身心潜质,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广泛含义的教育思想。“人文教育”以人为本,更重视潜能的教育、个性的教育、综合素质的教育,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个性,弘扬学生个体的自主意识和个体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强调主体能动性;第二,肯定人的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天赋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第三,倡导发展全面性,内容多样性,最大限度地达到学习目标。
“人文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体育教育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人文精神的产物,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和行为尺度。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高校体育是小学、中学体育的延续和提高,然而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又有着不同之处。高校学生来自各个地区,学生素质差异较大,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体育知识面宽窄不一。高校体育课程就是根据以上情况而设置的。它的特点如下:
1.基础性
高校体育的各个运动项目都又较为基础的内容入手,初级专项技战术与身体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较为适合学生的发展和发挥。
2.集体性
体育课是集体活动,而各个运动项目比如足球、篮球、健美操等也是集体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易于营造和谐、热烈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现和充分表现自身的价值。
3.全面性
体育课具有锻炼的全面性,身体各个部位协同联系,各项素质共同发展。
4.针对性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特征,可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从“人文教育”的角度理解体育教育,在教学中不断体现肯定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魅力和精神,正是体育追求的最高理想。
“人文教育”是自由性教学,它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者在教学中的融合定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两者相辅相成,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因为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专项技术或战术思维时,学生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专项及战术结构,能顺利地向各种情况迁移,并有效地进行各种智力活动,从而使心理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可以说“人文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及老师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1.观念的人文化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白,高校体育是一种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的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同时,“人文教育”尊重人格,承认个性差异,倡导个性发展。为适应其要求,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促进个性发展。例如,在专项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在课上的准备活动中,要求组长针对所学专项,自编徒手操,带领同学完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提高上课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2.内容的人文化
在体育教学中,内容的人文化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满足和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简言之,体育课的教育模式要人性化,内容要简单、系统、时尚。例如,教师在篮球专项技术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NBA比赛的实况录像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的内容,而且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充分发挥图像、声音、演示、直观等优势,能有效地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随着电脑的普及,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会熟练地使用它。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制作教学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方针。在观看录像时,NBA赛场上激烈的对抗和巨星们对技术与战术应用,定会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眼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会大大加深。
3.方式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多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以“引导为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篮球专项技术教学中,讲述掩护配合技术之后,引导学生作几组掩护后转身的脚步练习,然后要求学生五人一组,自编一套综合掩护战术,这样可很好地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目的,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发挥其立体能动性。
4.考核的人文化
高校体育教学的考核也应该体现人文化,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学会自我考查、自我评价。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考核项目,综合体现学生的能力与基本素质。评价的结果不应该是学生的包袱,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任务是及时给予肯定,指明其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5.管理与组织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课外的管理与组织,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学生养成锻炼习惯的必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有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空间,提高其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五、结语
“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正所谓“体育技能是桨,人文精神是舵”,用“人文教育”培养出基础扎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作为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的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人文教育”不容忽视,它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并值得继续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登崇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5.
[2]梁华伟.用“人文教育”模式设计高校体育课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2003.3.
[3]姚毓开等.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高校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
[4]郝亮.论体育的“人文精神”[J].凯里学院学报,2009.4.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人文教育” 必要性 体现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所谓人文思想,就是对如何使人类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思考。人文教育就是将这些思考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人文教育直指人心,为把人类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健全的人而努力。它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中心,以人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属,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进行相应的理论指导。同时,“人文教育”旨在开发人的身心潜质,培养人的身心素质,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广泛含义的教育思想。“人文教育”以人为本,更重视潜能的教育、个性的教育、综合素质的教育,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个性,弘扬学生个体的自主意识和个体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强调主体能动性;第二,肯定人的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天赋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第三,倡导发展全面性,内容多样性,最大限度地达到学习目标。
“人文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体育教育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人文精神的产物,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和行为尺度。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高校体育是小学、中学体育的延续和提高,然而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又有着不同之处。高校学生来自各个地区,学生素质差异较大,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体育知识面宽窄不一。高校体育课程就是根据以上情况而设置的。它的特点如下:
1.基础性
高校体育的各个运动项目都又较为基础的内容入手,初级专项技战术与身体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较为适合学生的发展和发挥。
2.集体性
体育课是集体活动,而各个运动项目比如足球、篮球、健美操等也是集体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易于营造和谐、热烈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现和充分表现自身的价值。
3.全面性
体育课具有锻炼的全面性,身体各个部位协同联系,各项素质共同发展。
4.针对性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特征,可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从“人文教育”的角度理解体育教育,在教学中不断体现肯定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魅力和精神,正是体育追求的最高理想。
“人文教育”是自由性教学,它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者在教学中的融合定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两者相辅相成,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因为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专项技术或战术思维时,学生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专项及战术结构,能顺利地向各种情况迁移,并有效地进行各种智力活动,从而使心理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可以说“人文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及老师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1.观念的人文化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白,高校体育是一种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的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同时,“人文教育”尊重人格,承认个性差异,倡导个性发展。为适应其要求,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促进个性发展。例如,在专项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在课上的准备活动中,要求组长针对所学专项,自编徒手操,带领同学完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提高上课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2.内容的人文化
在体育教学中,内容的人文化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满足和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简言之,体育课的教育模式要人性化,内容要简单、系统、时尚。例如,教师在篮球专项技术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NBA比赛的实况录像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的内容,而且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充分发挥图像、声音、演示、直观等优势,能有效地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随着电脑的普及,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会熟练地使用它。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制作教学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方针。在观看录像时,NBA赛场上激烈的对抗和巨星们对技术与战术应用,定会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眼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会大大加深。
3.方式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多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以“引导为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篮球专项技术教学中,讲述掩护配合技术之后,引导学生作几组掩护后转身的脚步练习,然后要求学生五人一组,自编一套综合掩护战术,这样可很好地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目的,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发挥其立体能动性。
4.考核的人文化
高校体育教学的考核也应该体现人文化,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学会自我考查、自我评价。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考核项目,综合体现学生的能力与基本素质。评价的结果不应该是学生的包袱,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任务是及时给予肯定,指明其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5.管理与组织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课外的管理与组织,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学生养成锻炼习惯的必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有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空间,提高其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五、结语
“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正所谓“体育技能是桨,人文精神是舵”,用“人文教育”培养出基础扎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作为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的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人文教育”不容忽视,它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并值得继续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登崇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5.
[2]梁华伟.用“人文教育”模式设计高校体育课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2003.3.
[3]姚毓开等.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高校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
[4]郝亮.论体育的“人文精神”[J].凯里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