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外发现
1970年10月5日,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在陕西省公安厅下属的一个收容所的一个基建工地上,工人们在挖地基时,在距地表大约0.8米处,挖出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工人们打开盖子,发现里面竟然装满金杯银碗。在陶瓮的西侧,还有一个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里面也装满金银器物。
收容所负责人立即将这一重大发现报告给陕西省博物馆,博物馆随即派考古人员前往那里进行勘查,结果在陶瓮北侧,距地表约1.3米处,又发现了一个陶瓮。为确保安全,考古工作者将陶瓮移至室内进行清点。当陶瓮的盖子被打开后,所有在场者都被眼前所见惊得目瞪口呆:瓮口有一块方玉,下面摞着银碗、银盘、金盆、金杯,还有各种银盒及银罐。银盒内盛放着玉带或药物;银罐内装有水,水上漂着金箔,金箔上井然有序地站立着12条长约4厘米的小金龙。除了金龙和金箔,水中还有红、绿、蓝、黄等各色宝石。
经过清点,何家村基建工地挖出的两瓮一罐内共有文物1000多件,其中金银器皿最多,达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水晶器1件,琉璃器1件,白玉九环蹀躞带1副,玉带板9副,玉镯2副,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及朱砂、石英、琥珀、石乳等十几种名贵药材。金器总重量约15千克,银器总重量约195千克。
何家村的发现震惊中外考古界,被誉为半个世纪以来一次空前的考古大发现,还被列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千年遗宝
何家村出土文物的丰富和精美十分罕见,让现代人充分感受到了盛唐时期的富丽堂皇,考古学家将它命名为“何家村遗宝”。“何家村遗宝”自出土那天起,就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关注。这批文物中的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等,因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其中尤以镶金兽首玛瑙杯最为珍贵,属国内孤品,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何家村遗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金银器皿
单单一个窖藏一次就出土271件金银器皿,这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况且每件金银器皿都是稀世珍品。
这些金银器皿从器形上看非常规整,无论是圆形器还是方形器,其扣合都非常紧密。有一件三足束腰小银罐,在子母扣扣合后,空气无法进入,以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其银白色的内壁仍然铮亮如新。
这些器物的设计之科学、精巧也令人叹为观止。有一件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通体镂空的圆球形,以中部的水平线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球体的一侧以钩链勾合,另一侧以活轴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放置半圆形金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无论球体外壁如何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的重力作用,总能使香盂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
这些金银器使我们对唐代的金属冶炼、机械设计及加工、焊接、贵金属制作工艺等都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专家推测,当时可能已经使用简单车床对材料进行切削、抛光;金银器的焊接、铆、镀、刻、凿等工艺都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大量优质银器的出现也表明当时冶银技术的进步。
玉带跨
共有十副玉带跨。带跨是装饰在腰带上的佩饰,可以有玉、犀、金、银、鍮石、铜、铁等多种材质。“何家村遗宝”中的玉带跨大多来自两域的于阗国。于阗自古以产美玉著称,于阗玉深得唐代皇室贵族喜爱。唐高宗时规定,只有三品以上文武官员才能使用玉跨制作的腰带。玉带跨作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成为唐人服带的最高等级。
钱币
共有466枚钱币。其中,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时齐国的刀币“即墨之法化”,最晚的是唐代的“开元通宝”,基本上是每个时期收藏一枚,时间跨度达千余年。既有唐代本土的货币“开元通宝”,西域高昌国的“高昌吉利”,又有日本的“和同开宝”。波斯萨珊的银币,东罗马的金币等,幅员达数千千米。除了这些流通的货币之外,还有421枚用于宫廷赏赐喜庆游戏的银“开元通宝”和30枚金“开元通宝”,这也是迄今唯一发现的金“开元通宝”。这么多钱币集中出土,是钱币收藏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大发现。
药具药材
有成组成套的药具和大量药物。药物都是唐代的名贵药物,其中仅朱砂一项就有7种规格。这是迄今发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唐代药
具和药物,是中国古代医药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赋税实物
共有土银铤8枚,银饼22枚,银板60枚。这些银饼、银板上的文字涉及到年号、地区、赋役种类等,是唐代赋役税收的实物证据,全面反映了唐代的经济制度。22枚银饼中有4枚庸调银饼,直接反映了唐代的租庸调制。公元780年唐德宗推行两税法以前,全国范围内实行的都是租庸调制,这些庸调银饼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推断这一制度的实施情况。
墨书文字
有69件器物上留有墨书文字,这是在登记入库时留下的记录。内容涉及两方面:记录存放物品的名称;所存放物品的重量,或物品自身的重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器物出土后,经与墨书核对,无论是内容还是重量都丝毫不差,说明它们自埋藏后—直未被扰动过。
遗宝悬念
“何家村遗宝”可谓极尽奢华,它很自然地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了皇室。不过,令人困惑的是,这些供皇室使用的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和国库税银,为什么会埋藏于宫廷之外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考古专家们从“何家村遗宝”的发现地点一一何家村在唐代都城长安城中所处的位置人手进行调查。
根据唐代的长安城地图,在长安城的北面是皇帝居住的宫城和中央行政机构所在的皇城,其余部分称为郭城。郭城约占全城面积的7/8,一条宽155米的中轴线一一朱雀大街纵贯南北,横竖相交的十字形街道将郭城划分为排列规整、如棋盘状的108个方块,被称之为“里坊”,是当时的居民区。
考古专家核对文献记载并参考今日西安城市地图后做出判断:今天的何家村位于唐长安城的兴化坊内。兴化坊向北过两坊是皇城,向东隔一坊是朱雀大街,西北跨一坊即繁华的大唐西市。可见,在盛唐时这一带是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居住的黄金地带。
那么,在唐代的兴化坊,有哪些人有可能拥有这批遗宝呢?首先进入专家视线的是邠王李守礼。在唐代描述长安城市建制的重要文献《两京新记》中,有邠王李守礼宅和邠王府都在兴化坊的记载。
邠王李守礼是李贤之子,李贤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子,生前曾被立为皇太子,人称章怀太子,后因反对武则天持政被废了太子之位,贬到四川,抑郁而死,死时年仅32岁。他的儿子
1970年10月5日,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在陕西省公安厅下属的一个收容所的一个基建工地上,工人们在挖地基时,在距地表大约0.8米处,挖出一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工人们打开盖子,发现里面竟然装满金杯银碗。在陶瓮的西侧,还有一个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里面也装满金银器物。
收容所负责人立即将这一重大发现报告给陕西省博物馆,博物馆随即派考古人员前往那里进行勘查,结果在陶瓮北侧,距地表约1.3米处,又发现了一个陶瓮。为确保安全,考古工作者将陶瓮移至室内进行清点。当陶瓮的盖子被打开后,所有在场者都被眼前所见惊得目瞪口呆:瓮口有一块方玉,下面摞着银碗、银盘、金盆、金杯,还有各种银盒及银罐。银盒内盛放着玉带或药物;银罐内装有水,水上漂着金箔,金箔上井然有序地站立着12条长约4厘米的小金龙。除了金龙和金箔,水中还有红、绿、蓝、黄等各色宝石。
经过清点,何家村基建工地挖出的两瓮一罐内共有文物1000多件,其中金银器皿最多,达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水晶器1件,琉璃器1件,白玉九环蹀躞带1副,玉带板9副,玉镯2副,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及朱砂、石英、琥珀、石乳等十几种名贵药材。金器总重量约15千克,银器总重量约195千克。
何家村的发现震惊中外考古界,被誉为半个世纪以来一次空前的考古大发现,还被列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千年遗宝
何家村出土文物的丰富和精美十分罕见,让现代人充分感受到了盛唐时期的富丽堂皇,考古学家将它命名为“何家村遗宝”。“何家村遗宝”自出土那天起,就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关注。这批文物中的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等,因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其中尤以镶金兽首玛瑙杯最为珍贵,属国内孤品,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何家村遗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金银器皿
单单一个窖藏一次就出土271件金银器皿,这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况且每件金银器皿都是稀世珍品。
这些金银器皿从器形上看非常规整,无论是圆形器还是方形器,其扣合都非常紧密。有一件三足束腰小银罐,在子母扣扣合后,空气无法进入,以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其银白色的内壁仍然铮亮如新。
这些器物的设计之科学、精巧也令人叹为观止。有一件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通体镂空的圆球形,以中部的水平线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球体的一侧以钩链勾合,另一侧以活轴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放置半圆形金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无论球体外壁如何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的重力作用,总能使香盂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
这些金银器使我们对唐代的金属冶炼、机械设计及加工、焊接、贵金属制作工艺等都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专家推测,当时可能已经使用简单车床对材料进行切削、抛光;金银器的焊接、铆、镀、刻、凿等工艺都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大量优质银器的出现也表明当时冶银技术的进步。
玉带跨
共有十副玉带跨。带跨是装饰在腰带上的佩饰,可以有玉、犀、金、银、鍮石、铜、铁等多种材质。“何家村遗宝”中的玉带跨大多来自两域的于阗国。于阗自古以产美玉著称,于阗玉深得唐代皇室贵族喜爱。唐高宗时规定,只有三品以上文武官员才能使用玉跨制作的腰带。玉带跨作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成为唐人服带的最高等级。
钱币
共有466枚钱币。其中,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时齐国的刀币“即墨之法化”,最晚的是唐代的“开元通宝”,基本上是每个时期收藏一枚,时间跨度达千余年。既有唐代本土的货币“开元通宝”,西域高昌国的“高昌吉利”,又有日本的“和同开宝”。波斯萨珊的银币,东罗马的金币等,幅员达数千千米。除了这些流通的货币之外,还有421枚用于宫廷赏赐喜庆游戏的银“开元通宝”和30枚金“开元通宝”,这也是迄今唯一发现的金“开元通宝”。这么多钱币集中出土,是钱币收藏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大发现。
药具药材
有成组成套的药具和大量药物。药物都是唐代的名贵药物,其中仅朱砂一项就有7种规格。这是迄今发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唐代药
具和药物,是中国古代医药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赋税实物
共有土银铤8枚,银饼22枚,银板60枚。这些银饼、银板上的文字涉及到年号、地区、赋役种类等,是唐代赋役税收的实物证据,全面反映了唐代的经济制度。22枚银饼中有4枚庸调银饼,直接反映了唐代的租庸调制。公元780年唐德宗推行两税法以前,全国范围内实行的都是租庸调制,这些庸调银饼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推断这一制度的实施情况。
墨书文字
有69件器物上留有墨书文字,这是在登记入库时留下的记录。内容涉及两方面:记录存放物品的名称;所存放物品的重量,或物品自身的重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器物出土后,经与墨书核对,无论是内容还是重量都丝毫不差,说明它们自埋藏后—直未被扰动过。
遗宝悬念
“何家村遗宝”可谓极尽奢华,它很自然地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了皇室。不过,令人困惑的是,这些供皇室使用的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和国库税银,为什么会埋藏于宫廷之外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考古专家们从“何家村遗宝”的发现地点一一何家村在唐代都城长安城中所处的位置人手进行调查。
根据唐代的长安城地图,在长安城的北面是皇帝居住的宫城和中央行政机构所在的皇城,其余部分称为郭城。郭城约占全城面积的7/8,一条宽155米的中轴线一一朱雀大街纵贯南北,横竖相交的十字形街道将郭城划分为排列规整、如棋盘状的108个方块,被称之为“里坊”,是当时的居民区。
考古专家核对文献记载并参考今日西安城市地图后做出判断:今天的何家村位于唐长安城的兴化坊内。兴化坊向北过两坊是皇城,向东隔一坊是朱雀大街,西北跨一坊即繁华的大唐西市。可见,在盛唐时这一带是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居住的黄金地带。
那么,在唐代的兴化坊,有哪些人有可能拥有这批遗宝呢?首先进入专家视线的是邠王李守礼。在唐代描述长安城市建制的重要文献《两京新记》中,有邠王李守礼宅和邠王府都在兴化坊的记载。
邠王李守礼是李贤之子,李贤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子,生前曾被立为皇太子,人称章怀太子,后因反对武则天持政被废了太子之位,贬到四川,抑郁而死,死时年仅32岁。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