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刘新峰教授,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病学中心主任,江苏省神经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2009年被评为全军科技拔尖人才。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致力于神经病学、脑血管病和脑血管介入诊疗,是我国脑血管病和脑血管介入领域的领军人物。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獎一等奖(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共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共4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160篇,总影响因子480分,影响因子大于5的有26篇。获国家专利3项。负责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973”、“863”、国家重大专项、军队重点和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基金30余项。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
脑血管发生意外后,4.5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为了在这宝贵的抢救时间里进行最好的施救,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新峰教授潜心钻研了数十载。
1月9日,由他领衔的“脑梗死血管学特征谱的新发现与血运重建治疗的新策略”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脑血管病诊治集大成者
脑血管病(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的首位致死和致残原因,其中约80%为脑梗死,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的重点和难点。长久以来,在脑梗死的治疗上,一般主要集中于对缺血组织的保护和修复,而对血管学因素(血管狭窄/闭塞)引起的血运异常和灌注障碍等关注严重不足,导致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差,75%的脑梗死患者遗留残疾。
历时13年,在32项国家级课题的支持下,在这一近乎空白的领域,沿着推动脑梗死防治从组织学向血管学的“关口前移”的思路,刘新峰带领“脑梗死血管学特征谱的新发现与血运重建治疗的新策略”项目团队联合攻关,终有所成,完成了多项首创和突破性成果。经过实践的应用,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脑血管病领域的学术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首先,项目明确了我国脑梗死的血管学特征谱。率先构建了我国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平台——南京卒中注册和首个网络化、开放式卒中血管内治疗信息共享平台——中国卒中介入注册。据此,发现了我国脑梗死的血管学病变特征分布谱,首次明确了大动脉粥样硬化是我国脑梗死的首要病因,也是影响预后和复发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脑梗死血管学分层诊断的理念,建立了相应的诊断标准,为脑梗死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其次,创建了多模式血运重建治疗的新策略。首创了基于压力导丝和光学断层成像的脑血管功能和结构评估方法,确立了反映高危人群血流储备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脑梗死多模式血运重建治疗的新策略,成功应用于13207例患者,危重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一半,良好预后率提高了近一倍。构建了我国规范化的脑血管介入治疗体系,主持制定了中华医学会《中国缺血性脑血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此外,发现了预防血运重建后血管再狭窄的新方法。针对血管再通后易发生再狭窄的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再狭窄发病机制的三条关键通路,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新靶点。据此首次提出并证实了强化他汀治疗可预防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1年再狭窄率、卒中复发率均下降了约一半,进一步提高了血运重建的远期疗效。项目组受国家卫计委委托,主持制定了《中国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
在整个项目完成阶段,团队各成员共发表论文543篇,其中SCI论文147篇,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