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4日 晴
收到李老师和韩老师的短信时我还在操场上为我的八百米奋斗着,停下来大口呼吸的时候北京的风一如刀割,世纪馆的灯光影影绰绰,晃晃映出几个斜斜的仍在奔跑的身影。又开始,北京的夜。
有人告诉我今天是我离开的第一百天了。一百天,我不知道我已经离开了这么久,又或者突然觉得我已经离开很久,久的不知道再想念什么。慢,快,早已没有概念。
把回家的日子往后推了又推,开始老在宿舍里吵闹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啊,海吃海睡,可当期末考试临近学期结束也越来越临近的时候愈发的不想回家,跟自己说北京有暖气啊宅在宿舍里多好啊。我说我要推迟回家时舍友睁着美丽的眼睛盯着我看了好久,最终无可奈何的耸耸肩,才三个月,她们已经习惯我的心血来潮。是不是,不知道,以什么面孔,该怎么回家。
迷迷糊糊上了火车,纵贯816公里来到这被人称为具有无限迷人的历史气息的天子脚下。每天抱着厚厚的课本背着重重的书包在公教和明德之间急匆匆的行走,一切似乎都显得如此顺其自然顺理成章。想想该怎么描述我这一百天的生活。来之前想自己每天要泡很多很多图书馆,看很多很多原来想看但是却没法看的书。想虽然人大是个文科学校但自己适应还是没有问题的。一切的信心满满。来了之后的生活变成上课——自习室——食堂——宿舍。间或被大大小小的学校院里社团的会议活动塞满。还是安静的人,没有加很多社团,不喜欢热闹。在班级竞选自我推荐时别人都说出来一大串一大串自己原来的经验自己的优势,我却只是站起来说我不想参加竞选就在一片探究的眼光中坐下来继续看我的P4。只想安安静静的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想其他。
有人说你还是你还是过着和高中无差别的生活是不是亵渎了大学的字眼。不想过多辩解。只知道要花很多时间在图书馆一排排高高的专业书间把自己淹没,提着笔记本占据着小小的桌子写那总也写不完的以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大小小的论文。
不断刷夜,来到大学后学的最快的一件事就是刷夜。开着应急灯看厚厚的经济书,在搜狗上收集着各种国家经济数据,提防着那个老是炫耀着自己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使用全英文教课的经济学老师。又或者是被大量的数学作业折腾的抓狂,边做边怀疑自己是不是理科生,学一个数C就这样,那自己天天仰望的金融实验班的数A不知道到了哪个让自己不能想象的地步。公共课的老师是出了名的喜欢让人挂科自己又没有一点文科基础不知道该向谁求救。想着又有一个小结要交了,明天又有英语课了,有多个VOA、BBC、CNN没有听,五千多字的论文、社团的策划和熬夜做PPT被枪毙掉又要重新做。更多的时候因为周围分贝的缘故无数次从床上重新爬起来看各种博客帖子,对着灯光发愣。看着看着,灯光也不再等我,渐渐暗淡。又到深夜。
有一段时间都只能用颓来形容自己。木耳劝我说我们已经牺牲了这么多,辛辛苦苦走到这一步,不能半途而废对不起自己。在班级小结上发言的时候我说:来到大学后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人好牛啊,这个人太牛了,自己能做的只有等待。一个人在北京过中秋的那个夜晚师姐找到我,我们绕着学校走了很远很远。姐说她的大一就花了太多的时间去羡慕别人,到最后差点连自己都找不到了。那天晚上她的声音荒凉又渺远,我转头看她的时候恰好操场上有人放孔明灯,慢慢被漆黑吞噬。
我尝试着把自己的情况描述的好一点,给家里发短信的时候打好的“妈,我又咳嗽了该怎么办”“爸,我的药吃完了校医院的态度真不是一般的差”又一一删掉,最终的短信只是“我很好,安心”,诺说你的短信永远都只是“没事”两个字,看着的时候我只有再次仰起头看着天空。第一步抬头,第二步闭眼,屡试不爽的好方法。突然又记起在洗衣服时看到旁边一个女孩洗着洗着就蹲在地上哭了,拿出手机冲出水房在走廊里歇斯底里时的怅然;一个人出去买东西不小心迷了路在一个胡同里怎么拐也拐不出去时的惶恐;下了好大的决心才腾出一天去见旧人挤在冰冷的地铁上看周围冷若冰霜的脸时在心底打的寒颤;去问问题时那个副教授敷衍了一句就走人时自己想骂人的冲动;听到同班有人为了跟老师混个脸熟期末能打高分在假期给老师send something时胃部扭曲的感觉。的确,就像木耳说的,大学就是一个催熟剂,无论你成年与否,都不能再活在童话里,就算摔得浑身伤痕也要尽快让自己mature起来。
可是,还是幸运的,毕竟到了这里,毕竟在这个平台上我会学到很多以前不会接触到的事情,也会尝试明白和包容很多自己原来不会想到的事情。大学,教给我的是怎样去得到自己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是等待大学给你什么。在这里,没有人会在乎你,只有你自己在乎你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自己了,别指望世界会拯救你。所以,在这里,没有放逐自己的理由,变得理智而清晰,在任何时期,都告诉自己要努力。
过去,现在,未来,都要一如既往,奋力前进。
PS:开始想是不是不要太客观的描述这里的生活,毕竟看原来师兄师姐的大学生活都写的很好,而且已经有些朋友开始“声讨”我们“破坏”了他们大学美好的设想。最后想想还是没必要,高三的时候班主任就告诉我们不要把大学想的过于轻松,大学更容易把你刷下来(在这里特别感谢班主任王帅老师从一开始就不给我们幻想的机会,所以现在没有太大的落差。老师原来的有些话多经典啊,只可惜自己没有好好听)一切从零开始。还有啊,收到了高中老师寄来的文学社报纸,巨开心啊,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字眼,关于他们的高中,他们的高三,沿着轨迹,慢慢前进。最后想对母校的学弟学妹说的是:做好每一件事,你们要的生活,你们要的舞台,都会在明年的九月,在一个新的世界,为你们呈现。
中国人民大学
收到李老师和韩老师的短信时我还在操场上为我的八百米奋斗着,停下来大口呼吸的时候北京的风一如刀割,世纪馆的灯光影影绰绰,晃晃映出几个斜斜的仍在奔跑的身影。又开始,北京的夜。
有人告诉我今天是我离开的第一百天了。一百天,我不知道我已经离开了这么久,又或者突然觉得我已经离开很久,久的不知道再想念什么。慢,快,早已没有概念。
把回家的日子往后推了又推,开始老在宿舍里吵闹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啊,海吃海睡,可当期末考试临近学期结束也越来越临近的时候愈发的不想回家,跟自己说北京有暖气啊宅在宿舍里多好啊。我说我要推迟回家时舍友睁着美丽的眼睛盯着我看了好久,最终无可奈何的耸耸肩,才三个月,她们已经习惯我的心血来潮。是不是,不知道,以什么面孔,该怎么回家。
迷迷糊糊上了火车,纵贯816公里来到这被人称为具有无限迷人的历史气息的天子脚下。每天抱着厚厚的课本背着重重的书包在公教和明德之间急匆匆的行走,一切似乎都显得如此顺其自然顺理成章。想想该怎么描述我这一百天的生活。来之前想自己每天要泡很多很多图书馆,看很多很多原来想看但是却没法看的书。想虽然人大是个文科学校但自己适应还是没有问题的。一切的信心满满。来了之后的生活变成上课——自习室——食堂——宿舍。间或被大大小小的学校院里社团的会议活动塞满。还是安静的人,没有加很多社团,不喜欢热闹。在班级竞选自我推荐时别人都说出来一大串一大串自己原来的经验自己的优势,我却只是站起来说我不想参加竞选就在一片探究的眼光中坐下来继续看我的P4。只想安安静静的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想其他。
有人说你还是你还是过着和高中无差别的生活是不是亵渎了大学的字眼。不想过多辩解。只知道要花很多时间在图书馆一排排高高的专业书间把自己淹没,提着笔记本占据着小小的桌子写那总也写不完的以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大小小的论文。
不断刷夜,来到大学后学的最快的一件事就是刷夜。开着应急灯看厚厚的经济书,在搜狗上收集着各种国家经济数据,提防着那个老是炫耀着自己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使用全英文教课的经济学老师。又或者是被大量的数学作业折腾的抓狂,边做边怀疑自己是不是理科生,学一个数C就这样,那自己天天仰望的金融实验班的数A不知道到了哪个让自己不能想象的地步。公共课的老师是出了名的喜欢让人挂科自己又没有一点文科基础不知道该向谁求救。想着又有一个小结要交了,明天又有英语课了,有多个VOA、BBC、CNN没有听,五千多字的论文、社团的策划和熬夜做PPT被枪毙掉又要重新做。更多的时候因为周围分贝的缘故无数次从床上重新爬起来看各种博客帖子,对着灯光发愣。看着看着,灯光也不再等我,渐渐暗淡。又到深夜。
有一段时间都只能用颓来形容自己。木耳劝我说我们已经牺牲了这么多,辛辛苦苦走到这一步,不能半途而废对不起自己。在班级小结上发言的时候我说:来到大学后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人好牛啊,这个人太牛了,自己能做的只有等待。一个人在北京过中秋的那个夜晚师姐找到我,我们绕着学校走了很远很远。姐说她的大一就花了太多的时间去羡慕别人,到最后差点连自己都找不到了。那天晚上她的声音荒凉又渺远,我转头看她的时候恰好操场上有人放孔明灯,慢慢被漆黑吞噬。
我尝试着把自己的情况描述的好一点,给家里发短信的时候打好的“妈,我又咳嗽了该怎么办”“爸,我的药吃完了校医院的态度真不是一般的差”又一一删掉,最终的短信只是“我很好,安心”,诺说你的短信永远都只是“没事”两个字,看着的时候我只有再次仰起头看着天空。第一步抬头,第二步闭眼,屡试不爽的好方法。突然又记起在洗衣服时看到旁边一个女孩洗着洗着就蹲在地上哭了,拿出手机冲出水房在走廊里歇斯底里时的怅然;一个人出去买东西不小心迷了路在一个胡同里怎么拐也拐不出去时的惶恐;下了好大的决心才腾出一天去见旧人挤在冰冷的地铁上看周围冷若冰霜的脸时在心底打的寒颤;去问问题时那个副教授敷衍了一句就走人时自己想骂人的冲动;听到同班有人为了跟老师混个脸熟期末能打高分在假期给老师send something时胃部扭曲的感觉。的确,就像木耳说的,大学就是一个催熟剂,无论你成年与否,都不能再活在童话里,就算摔得浑身伤痕也要尽快让自己mature起来。
可是,还是幸运的,毕竟到了这里,毕竟在这个平台上我会学到很多以前不会接触到的事情,也会尝试明白和包容很多自己原来不会想到的事情。大学,教给我的是怎样去得到自己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是等待大学给你什么。在这里,没有人会在乎你,只有你自己在乎你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自己了,别指望世界会拯救你。所以,在这里,没有放逐自己的理由,变得理智而清晰,在任何时期,都告诉自己要努力。
过去,现在,未来,都要一如既往,奋力前进。
PS:开始想是不是不要太客观的描述这里的生活,毕竟看原来师兄师姐的大学生活都写的很好,而且已经有些朋友开始“声讨”我们“破坏”了他们大学美好的设想。最后想想还是没必要,高三的时候班主任就告诉我们不要把大学想的过于轻松,大学更容易把你刷下来(在这里特别感谢班主任王帅老师从一开始就不给我们幻想的机会,所以现在没有太大的落差。老师原来的有些话多经典啊,只可惜自己没有好好听)一切从零开始。还有啊,收到了高中老师寄来的文学社报纸,巨开心啊,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字眼,关于他们的高中,他们的高三,沿着轨迹,慢慢前进。最后想对母校的学弟学妹说的是:做好每一件事,你们要的生活,你们要的舞台,都会在明年的九月,在一个新的世界,为你们呈现。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