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何以缺少地方戏特征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451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剧诞生在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属于地方戏范畴。顾名思义,地方戏就是由特定的一方水土所孕育的戏剧,应该具有本地区的民风底蕴,为本地区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存在差异,曾先后涌现过300多种戏剧。在漫长的繁衍和流变中,相互借鉴吸收,取长补短,然后优胜劣汰,强留弱退,直至今日,只有数十个剧种还延留在剧坛上,并且,有的勉强维持、有的每况愈下、有的甚至奄奄一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今各地方戏的发源地已呈开放态势,由于人员流动,大多“移民”已难以适应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地方戏了,因为只有大多数人能看得懂、听得懂的戏剧,其生命力才能旺盛。相比较而言,北方的戏剧由于语韵接近要比南方的戏剧更容易被人接受,如京剧、评剧、豫剧的欣赏市场就比较活跃。由于昆剧存在着许多非地方戏的特征,所以也容易产生共鸣,虽然高雅,也吸引着不少天南地北的文人雅士。600多年来,昆剧生生不息,保存完好,因此被评为“世界级”的优秀文化遗产。
  昆剧品位高、影响大,被公认为“百戏之祖”,其生旦净末丑的表演程式滋养了全国各地的地方戏,而唯有唱念部分的昆腔昆韵保持了“独领风骚”的纯正,因为这是昆剧中的精华,又与其他地方戏的常规特征格格不入,所以,保留着物稀为贵的唯一性而受到百戏敬重。
  地方戏的最鲜明特征是唱念重用本地民言,腔调渗透本地民歌,剧情反映本地民生,表演富有本地民风,而这些地方戏的共性特点,昆曲偏偏回避。这好像有违地方戏的一般发展规律,现在看来却是昆山先人打造昆曲的聪明之举,因为只有不落俗套,才能独放异彩。
  昆剧的非地方戏特征是在无意和有意中逐步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好多环节得益于本地人独辟蹊径的追求和外地人引进基因的融合。
  昆山属吴语地区,其发声口音也具有吴侬软语的特点。昆山水网密布,一马平川,因此,话语是软绵绵的甜懦,歌调是水灵灵的委婉。但昆剧的唱念语音基本运用了中州韵的“北方官话”(除丑角重用方言外),唱腔素材基本是各种“经典曲牌”的变形设计。昆剧的这些特点好像都没有“昆山”的地方性特点,如要追根寻源,可以回首昆剧的发展过程,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原因。
  据曲圣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说:“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待等魏良辅改良昆山腔一鸣惊人时,他把昆曲的雏形定格在“黄幡绰所传”的历史事件上。黄幡绰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艺人,擅演“参军戏”、“木偶戏”,具有幽默的说表功力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安史之乱后,流落于江南信义(今昆山正仪)传播宫廷音乐,因此造就了这一带百姓能歌善舞的乡风民俗,也因此出现了如“傀儡湖”、“行头浜”等与戏曲有关的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当然,黄幡绰那时传播的唱腔形态已不得而知,但它是西北人,一定跟江南音调大相径庭,一定带有粗犷、高亢的风格。那时,黄幡绰拍曲教唱,老百姓潜移默化,已经被动地接受了许多北腔北调。后来,黄幡绰寿终正寝,当地百姓感激他的教曲之恩,就把他厚葬在正仪的风水宝地绰墩山下。从唐宋一路传承下来,正仪地区的民歌已经“蜕化变质”了,已不知不觉地烙上了外来音调的印迹。
  元末,正仪出了一位富商顾阿瑛,他精通书画,擅长诗文。由于从小受到当地音乐的熏陶,也酷爱编腔唱曲。为了吸引知音,广揽曲友,他投资营造了名闻遐迩的玉山佳处,并组建唱曲家班,终于引来了四方戏迷唱和昆山腔。其中,不乏北曲大家高朋满座、南戏大师云集一堂,为切磋戏腔而呕心沥血。由于南来北往的文人参与了昆山腔的改良,已经不自觉地将南腔北调熔于一炉,使早期的昆山腔就淡化了本地的“原生态”特点。
  在玉山雅集的嘉宾中,有一位与顾阿瑛志同道合的朋友———昆山千墩(今千灯)的顾坚。如果说顾阿瑛把研磨昆山腔当作兴趣,那么,顾坚把研磨昆山腔当作了事业,所以,顾坚对于昆山腔的唱腔形态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当时,南戏四大声腔盛行,基本还带有各地坊曲俚调的乡土特点。为了能使昆山腔脱颖而出,顾坚赋予了昆山腔以高雅品格。一方面他“善作古赋”,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格律,将唱词雅化;另一方面他“善发南曲之奥”,融会贯通了各南戏声腔中的精华,将昆山腔的旋律设计得更加妩媚、隽永。在玉山雅集同仁们的群策群力下,到了明初,昆山腔终于成为“鹤立鸡群”的“正声”。虽然,没有留下当时昆山腔的乐谱资料,可想而知,由于强调了高雅品味,唱腔难免会游离本土本色。
  明嘉靖年间,江西南昌的魏良辅慧眼独识昆山腔的迷人魅力,深感昆山腔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又得悉昆山腔存在着“止行于吴中”的危机,于是,他背井离乡,为改良昆山腔而投奔昆山的怀抱。要知道魏良辅对身边的弋阳腔早已烂熟于心,和其他南戏声腔相比,弋阳腔的旋律和语言比较靠近北方风格,魏良辅在改腔过程中自然会渗透进一些外来音调。特别是他招北曲大家张野塘为婿后,与他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了北曲的阳刚之美,当然会不自觉地运用到昆曲的创腔中去。所以,后人评介魏良辅改良的“水磨腔”为集南北曲之大成。
  稍后的昆山曲家梁辰鱼,根据魏良辅的新编昆曲的格律进行填词,创编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传奇《浣纱记》,使昆曲摆脱清唱形式而走向舞台演出的昆剧时代。由于梁辰鱼追求唱词的文采更华丽、更精美,树立起使昆曲更高雅的“昆山派”。典雅的“昆山派”影响了日后的昆剧创作。虽然,后来江西汤显祖追随“昆山派”的文采风格,与吴江沈璟提倡的“本色派”展开针锋相对的争论,但远离本土,弘扬高雅,仍然成为昆曲发展的主流方向。数百年来,昆曲我行我素地居雅独尊,为塑造戏曲舞台上的“阳春白雪”而前赴后继。
  回首昆山的昆曲发展史,巧合的是几个关键人物接力移植了外来基因,如黄幡绰的“参军戏”、魏良辅的“弋阳腔”、张野塘的“北曲”等;又接力融合高雅元素,如顾阿瑛创立的“雅集”、顾坚创用的“古赋”,梁辰鱼创始的“昆山派”等,都为昆剧非地方戏特征的形成而推波助澜。由于外来戏曲精英的参与和本土高雅格调的追求,使昆剧产生了许多非地方戏特征的表现。   由于昆剧与本土风韵不够融合,所以远离了当地老百姓的审美爱好。当明初昆山腔声名大振时,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想分享昆山腔的优雅,他以为年纪大的人总会演唱,于是他召见了昆山百岁老人周寿谊进宫献唱。当皇帝开了金口:“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谁知老人直言不讳地说:“不能,但善吴歌”。害得皇上乘兴而邀,败兴而散。说明昆山当地也对昆曲敬而远之———因为腔词难懂、旋律难记、韵味难学而高不可攀,所以,昆曲只能成为文人雅士的附庸,凡人俗夫是难以成为知音的。学唱昆曲的人大多是学堂书生、闺阁才女,或者是科班拜师,世家传承,从而模仿经典,享受风雅。虽然薪火不断,但几回都是在“奄奄一息”中“死灰复燃”,传存得相当惊险。
  昆曲作为昆山的家乡戏,理应扎根在昆山的民间并为百姓所热爱,但昆曲熔不进家乡调,演不了现代戏,只能被附近通俗的沪剧、锡剧、越剧所取代。由于没有演出市场,昆山从没成立过职业的昆剧团,只有一些小打小闹的堂名班子在勉强撑着门面。这在地方戏的发展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
  昆剧的这种孤芳自赏的局面持续了数百年。圈内人自命清高,并蔑视其他剧种。如苏州的老郎庙中专演昆剧,其他剧种休想挤进。圈外人望曲兴叹,畏难高雅昆曲。当上个世纪20年代中由于滩簧戏平易近人,在“上海大世界”盛演不衰时,昆剧团却屡遭被驱逐的厄运。究其原因,昆剧缺乏地方戏特征,与苏南的乡风民俗格格不入,由于普通老百姓少感兴趣,使昆曲的传承危在旦夕。
  昆剧少了地方戏特征,当然会少了本地知音。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昆山除了少数戏迷追捧昆剧外,大多百姓无动于衷。直至今日,每当各昆剧团“回娘家”演出时,即使敞门开放也难以满座。大家反映听不懂唱词,自然看不懂剧情。虽然都知道昆剧是昆山拥有的“国宝”级艺术,就是难以进入寻常百姓的欣赏领域,其制约昆剧普及的要害就是少了地方戏特征。
  这种局面看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当历史进入跨世纪时,昆剧迎来了被尊为世界级“非遗”的好运。究其原因,应该为昆剧存在的非地方戏特征而喝彩。正因为昆剧和一般地方戏不同流,才使昆剧一花独放,出类拔萃,成为顶级的艺术精品。现在看来,昆剧为中国的戏曲发展建立了令人瞩目的丰功伟绩:
  一是唱词采用古赋,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高雅艺术。
  二是唱念采用北韵,疏通了传播中的一些语言障碍。
  三是旋律采用曲牌,诞生了少有的曲牌体结构体系。
  由于昆剧中非地方戏特征的存在,而制约了昆剧在昆山民间的传播。昆曲确实委屈了昆山人,盛名之下的昆曲,只有自豪感,少有享受感。但是,昆山人又聪明绝顶,不走常规、不落俗套———避通俗,追高雅,可谓创新至上而成为独特。虽然昆曲被捧为“百戏之祖”,已经敞开胸怀,为兄弟剧种无私奉献,但“百戏”学去的只是一些表层的演技程式,幸运的是腔词方面的精髓由于太高雅而未被模仿,使昆剧既历史悠远又保存完好,才被评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其中,“高雅”是昆剧中非地方戏特征的主要特征,对于这种独特追求历来存在着争议。反对者认为只有将唱词本色化,将旋律本土化,才能使昆剧平易近人。但支持者始终占上风,认为昆剧就是高雅艺术,应该坚持高层次,打造高品位,才是传承昆曲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其他文献
“花儿”是西北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歌,民间俗称“少年”。之所以被称作“花儿”,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爱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北高原的青年男女,经常用山歌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向对方倾吐自己的爱慕和心意。“花儿”是属于民歌中山歌类的情歌。除了歌唱爱情之外,其内容还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在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指黄河中上游及湟水流域)盛开着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音乐艺术之花———“
期刊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意为农业人群。“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
期刊
神奇都兰  都兰地区盆地效应十分突出,高山之上森林环抱,峡谷之间红柳如云,年均气温较其他地区高出2-3益,香日德王城周围平畴无限,绿洲广阔,广泛种植大麦、蔓菁、青稞和菽粟,是我国青藏高原上富庶的“江南水乡”。然而,所谓都兰王城,千疮百孔的烽火台,泥沙脱落,苇草飘抖,酷似衰弱老人,却有荒漠呈现昔日一束回光,吐谷浑留给现代的一个脚印。  据李朝先生撰文:目前所知的王城建于香日德,是由吐谷浑第八世王拾寅
期刊
第五章  一、革命的乐趣  陈浩在这篇文章中回忆道:  “我们是穿灰军衣的,但不是棉的单的都有,有时只发棉衣,没有衬衣,空壳穿着过了一冬。到来春把里面的棉花抽掉,就成了夹衣。夏季又把衬里拿掉,变为单衣。当寒季再次来临发新棉衣时,破旧单衫就搓绳打草鞋。那时人人都学会了打草鞋的本领:两只大脚趾跷起,把绳套上,然后把旧布衫条一层层扎起来,又快又好。‘小鬼’们爱漂亮,在草鞋头上扎一个红布条或红头绳,确也增
期刊
第四章人文丰厚的教育基石  源远流长的教育  文化,一种亘古绵久的社会现象,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砥励。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教育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教育的体现。  乐都在历史上是青海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的县份之一,故有文化县之称。翻阅乐都久远的历史,每一个时代的仁人志士都把教育作为推进社会前进的主要手段,每一种
期刊
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是非常会用人的,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可是身处乱世,老板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这就类似于今天的双向选择,因此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  曹操在用人方面有四个特点,根据这四个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八句话:真心诚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诚待人;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令行禁止,依法治人;设身处地,以宽容人;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其
期刊
一  为了把握剧本的旨趣和价值,首先粗略地了解一下历史上吐谷浑与中央王朝以及与吐蕃的睦邻关系。吐谷浑自西晋永嘉之末(公元313年)西渡洮水建国于群羌故地,至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被吐蕃所灭,在青海草原立国凡350年之久。尊重中央王朝的正朔地位是吐谷浑的传统,早在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就与南朝宋、齐、梁政权保持着朝贡关系,几代吐谷浑国王都曾受南朝的册封。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隋以宗室
期刊
日月如梭岁月荏苒,不知不觉,妻离开我已3月有余。  风几细细,杨柳悠悠,我和妻的相识相爱是古老媒妁式的。初次见面,她修长的身材、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打扮深深地俘获了我的心,温和的处事方式随和的性格悄悄地鼓吹着她潇潇洒洒婀娜多姿。恋爱时,和其他年轻人一样我也想在她面前极力表现,为她买些衣物化妆品之类女孩喜欢的东西以赢得她的芳心,严厉的家教和勤俭节约惯了的她不允许我大手大脚,吃饭捡最便宜的地方说只要能填
期刊
张武明先生是青海文化界的领军人物,他身怀绝技,才华出众,文气横溢,对青海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最近他不顾年迈,呕心沥血,编写了历史故事剧《弘化公主西行》,剧本主题鲜明,故事真实,剧情紧凑,人物个性生动、鲜明,令人爱不释手,常在心矢,萦绕脑中,是同类作品中出类拔萃的上乘之作。  一、历史背景真实可靠  有关历史故事剧其真实性是它的生命力,忠于史实,事出有因,有根有据,有记有载,然必纪实,方可信今而会
期刊
“膺惩支那”——让中国“战俘”吃下掺有伤寒杆菌的馒头;“耀扬国威”——开展惨绝人寰的杀人比赛;“防疫研究”——用解剖活人来采集“标本”;“东亚共荣”——把中国孕妇的胎儿当作刺刀下的玩物。作为前仇,我们可以抛弃;作为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抗日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到芷江。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冈村宁茨的代表、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飞抵芷江向中国政府乞降。在这“震古铄今”、“名垂青史”之地,太阳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