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Pr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认知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为出发点,从初中阅读教学设计和重点突破两个方面,对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难点突破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核心课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关系着学生其他学科素养的提升,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难点突破作出探索,对于推动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知识建构水平的提升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作出优化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阅读文本所具有的内涵与思想是十分隐秘的,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文本开展深入的挖掘,这也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具有随意性,而需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合理的设计。事实上,阅读本身具有着自身特定的规律,要提高阅读的效率与质量,阅读者就必须对阅读对象的文本特征、编者意图作出了解,在对这一点作出认知的基础上,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需求作出了解与尊重。
  1.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应当重视对文本特征的分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象文本一般都具有着广泛的内容与典型的意义,但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而只需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中的典型意义即可。如在《智取生辰纲》的阅读教学中,文本设计到了江湖义气、社会民俗等,但是这些内容并不需要让学生作出过于深刻的理解,这是因为教学大纲中对《智取生辰纲》的教学要求为了解文本所具有的叙事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叙事方式与叙事方法的讲解当中,从而提升学生对文本特征的认知。
  1.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应当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圖
  在阅读过程中,作者的意图直接影响着自身作品所传达的观点,甚至也影响着文本所具有的特征,因此,了解作者意图在阅读教学中具有着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当然,作者的创作意图会根据时代的差异、社会背景的不同等而产生差异,因此,对作者意图作出挖掘也并非能够轻易办到的事情,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前对作者的创作背景作出详细的理解并形成可见,从而为阅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
  1.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应当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
  具备不同认知能力的个体,能够对同一文本作出不同的理解,而当文本的阅读难度超出阅读者的认知能力时,则会产生读不懂或者不喜欢的反映,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教学文本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当体现出对学生认知特点与认知能力的尊重,这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在与学生开展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倾向。当然,教师也可以使用鉴赏阅读法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通过文本了解了什么以及难以了解什么,并针对学生的认知难点进行突破,从而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点进行突破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难点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应当对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对这些重点与难点的突破规律作出总结。
  2.1 教师应当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点”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
  如在《孔乙己》阅读文本中,孔乙己面对别人的嘲笑而吞吞吐吐,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写出完整的人物语言,这也为师生留下了很大的想想空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出这一空白点所包含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对孔乙己的命运悲剧作出更加深入的理解
  2.2 教师应当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争议点,对学生认知作出正确的引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着较强的好胜心,这种好胜心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坚持自身的观点,并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而与同学讨论的“面红耳赤”。事实上,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文本都存在着这种争议点,而对这些争议点作出正确的引导,则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如在《愚公移山》这一文本的阅读教学中,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产生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如果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这一为本显然是在歌颂愚公精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智叟的观点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也正因为学生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所以容易对这一文本产生争议,因此,教师应当使用古今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对这一文本作出辩证的认知,这种阅读教学策略不仅能够避免学生的群体认知产生偏差,同时能够对学生的求知欲作出较好的保护。
  2.3 教师应当针对初中阅读教学中的质疑点作出深度的解读
  初中语文阅读文本虽然内容都相对浅显,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富含哲理的文章,面对这些文章,学生自然会产生质疑,而如何消除学生的质疑则是教学中的难点。如在《故乡》这一文本中,鲁迅提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本身的哲学色彩十分浓厚,也因此使许多学生产生了质疑,特别是对“路”是什么这一问题很难理解。为此教师又必要推动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即便是向学生讲到人生规划、价值观等也并无不可,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文本。当然,学生所产生的质疑可能来自课内文本,也可能来自课外文本,甚至与文本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对于所有质疑,教师都应当进行耐心的解答,并在此过程中推动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家惠.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130.
  [2]潘建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策略初探[J].语文建设,2013,35:25.
  [3]吴振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01:177-178.
  [4]陈明全.关于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9:234-235.
  作者单位
  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河镇曲寨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2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