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的环保难题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uhai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山者带来了人类的勇气,也带来了需要处理的垃圾。

  圣洁的珠峰区域,由于不断的人类造访,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問题。人们正在想办法,努力在攀登科考与环境保护之间达到平衡。事实证明:这样的行动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全球大气候的变化给珠峰环境带来的影响,则需要更大范围内的协作才能减缓和消除。

珠峰垃圾正越来越少


  2018年年底,珠峰区域曾被传“因环保因素永久关闭”;后来证实,这个传言的“禁令”指的是2018年12月5日定日县珠峰管理局发布的《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游客所能到达的位置从原来的珠峰游客大本营下撤到2公里外的绒布寺,观景并不受影响。游客还可以通过珠峰公路观景平台和318国道上的珠峰观景平台欣赏珠峰。此外,正常的登山和科考并不受影响。
  对此,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表示:这个措施就是为了加强环保的力度。他说:在2007年以前珠峰每年接待的登山者可能有一千多人。为了更好地保护珠峰环境,从2018年起,攀登珠峰接待服务每年只限春季,登山人数控制在三百人左右。
  珠峰区域除了是登山、科考的目的地外,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与山脚之间以前将近100公里的碎石路,在2016年被新铺设的柏油马路替代,普通游客抵达珠峰景区更为便利。这使得参观珠峰景区的游客逐年增加,2018年接待的游客数量超14万人次。
  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垃圾污染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据报道,2018年,西藏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约8.4吨。
2019年5月23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劲松教授从北坡登上珠峰,成为国内首位登顶珠峰的外科医生。

  2019年5月23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劲松教授从北坡登上珠峰,成为国内首位登顶珠峰的外科医生。他在多年的高山攀登中,曾多次到达珠峰区域。他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对于珠峰区域的登山者而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自己产生的全部垃圾带下山。他举例说,登山中携带的氧气瓶,一个空瓶的重量大概在2.5公斤左右;而为了减轻身体负担,登山者的负重一般只有5-10公斤,一个空瓶的重量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消耗过多体力,就有可能在登山过程中出现意外,所以许多登山者不愿意把空瓶带下来。
  即是对于体格满足要求的人来说,在雪山与寒风中做环保,难度和危险也超出想象。每一次清理垃圾,都是一次在刀尖上的舞蹈。曾多次登顶珠峰的西藏登山队队员次仁旦达介绍了一次自己的历险:“在海拔7900米处,我看见身边不远处有一个丢弃的水壶。我把自己的保护锁挂在主绳上,一步步挪动,最后几步刚要踏过去捡,没想到水壶下面是一处冰裂缝,我差点跌进悬崖。”
  吴劲松说,2018年西藏喜马拉雅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筹集资金激励人们清运垃圾,这对环保很有实效。
  他说,近年来中国的登山队越来越重视环保,例如在营地搭的帐篷也都会自行带下山。这些帐篷如果不收走,之后就会被狂风撕碎到处飘散,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我们现在的登山,基本已经可以做到让珠峰区域的垃圾‘零新增’了。”
  不仅如此,各种减少垃圾存量的行动也在不断展开。
  例如,西藏自治区体育局于4月20日起开展2020年春季登山垃圾清理活动,主要由自治区登山队、区登山协会、西藏圣山公司、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对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希夏邦玛峰的登山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活动将持续至6月。截至5月上旬,珠穆朗玛峰已清理登山垃圾3786公斤,卓奥友峰清理登山垃圾1830公斤,希夏邦马峰清理登山垃圾425公斤。
  《珠峰登山垃圾管理办法》正在酝酿出台,定日县政府和珠峰保护区管理局也在进一步规范海拔5200米以下游客可到达区域的环保措施。保护区内有85名野生动物保护员,设有1000个生态岗位。从2019年5月1日开始,珠峰景区开始不再让自驾车进入。所有游客需要换乘景区的29座环保车,才能继续进入参观,参观之后也需要乘坐环保车回到出发地;这样一方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另一方面减少沿途自驾车辆产生的垃圾丢弃。另外,从2019年6月25日开始,珠峰景区对每位进入的游客加收环保费。
  如今,珠峰区域还有300多名登山者的遗体,将他们运送下山的难度也很大。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已经作出规划,于2019年开始逐步开展遗体安置工作。

见证珠峰冰川减退


  除了来到珠峰区域的人们产生的垃圾,大气候的变暖也让珠峰区域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珠峰脚下的绒布寺,目前是普通游客能到达的离珠峰最近的区域。这里海拔52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寺院。在寺院的厨房里,好客的僧人邀请游客坐在窗下,和他们一起喝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酥油茶;窗外不远处,“第三女神”珠穆朗玛静谧矗立,圣洁雄伟。这场景,几乎就是电影《2012》里经典镜头的重现。
  绒布寺的喇嘛们或许不知道《2012》讲的是什么,但他们能清楚地感觉到近些年来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剧变。喇嘛阿旺念珠如今已在此地修行了30余年,每天,他都守望着珠峰脚下的冰川、积雪、河流。“冰川和积雪融化得实在太快了。”阿旺念珠表示。他指着寺院对面的一座大山说,几年前山的正中间还被冰雪覆盖,现在只能在山顶看到一些积雪了。许多以前洁白的山峰,都变成了黑黄黯淡的样子。
珠峰脚下的绒布寺,目前是普通游客能到达的离珠峰最近的区域。

  离开绒布寺继续向珠峰方向前行,不久就能看到绒布河,这是一条由绒布冰川的融水汇集成的河流,当地人称之为“圣水”。阿旺念珠说,绒布河的水量近些年增加得非常厉害。冬天,人们可以在河边打水;夏天时,河水汹涌得几乎要漫到路上来。绒布寺边立着一块路线指示牌,上面写着绒布冰川位于珠峰大本营之后;而在一百多年前的建寺之初,绒布寺到大本营之间都属于绒布冰川的范围。
  气象学者的研究表明,近40年来,整个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至少缩减了6600平方公里,而珠峰地区的冰川正以平均每年10-15米的速度退缩,退缩速度为全球最快之一。
  “过去,这里从不下雨到下雨,从雨少到雨多,天气大概是15到20天变化一次;近些年,两三天就要变一次,频繁无常,让人弄不清楚。”阿旺念珠说。
  西藏登山队队员、西藏登山学校副校长阿旺扎西有着包括珠峰在内的多座高山登顶经历,本身也是珠峰脚下的定日县扎西宗乡人,在他看来,珠峰地区气温上升造成的冰雪消退是非常明显的。“冰雪融化之后,许多我们之前登山所选的道路就变得泥泞崎岖,有的路上一次去是可以走的,下次去就废了。”
  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些珠峰地区民众对气温升高的直观感觉: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学者联合发表的论文中的结论是,1971-2004年,珠峰地区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海拔最高的定日站增幅最高,冬半年气温增长更为显著;并且,珠峰地区的变暖要明显早于中国及全球,同时升温幅度较后两者更大。
珠峰中国西藏一侧登山活动垃圾实现分类收集。

保护珠峰是全人类的责任


  西藏高原大氣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除多根据自身参与的研究发现:珠峰地区近30多年来的气温上升非常明显。1971-2004年,珠峰地区的平均线性增温率为0.234℃/10年,海拔最高的定日站的这个数值最高,达到了0.302℃/10年。珠峰地区和西藏的变暖开始于1978年,中国近期的变暖开始于1984年,全球最近的显著升温则从1993年开始。珠峰地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降水方面则没有统一的总体性变化趋势。
  2015年12月,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湖南科技大学、珠峰雪豹保护中心联合发布的《珠峰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评估》得出的认知是:近50年来珠峰地区持续变暖,降水变化不明显;珠峰地区冰川显著退缩,冰湖面积扩张,河流径流增加,反映了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珠峰地区大气环境受到跨境传输的大气污染物的显著影响。
  除多此前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海拔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变暖的幅度一般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珠峰地区是世界之巅,因而敏感度最高。另外,较少的人类活动影响,使之处于相对的自然状态,这也让珠峰地区对气温升高的反应非常明显。冰川是气温变化的指示器,而珠峰地区所在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是除两极外冰川储量最多的地区,因而在全球气候变暖中首当其冲。
  气候变暖主要是对水资源产生影响。高原是江河的源头,气温上升,冰川和积雪消融加快,短期内江河水量会增加;但由于冰川和积雪储量减小,长期而言,江河源头会慢慢走向枯竭,影响整个流域的气候和生态。冰川的退缩还会导致冰湖溃决洪水加剧、泥石流灾害增加、湿地退化、河流径流不稳定等。
  另外,高原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冰雪融水,一旦水源消失,人们就无法生存。“日喀则市定结县原来有个村子就是因为气温上升导致冰雪水源退化,全村人不得不搬到300公里以外的日喀则机场附近安家。因为是从定结县搬来的,所以这个村的名字就叫定结村。这样的搬迁例子在巴基斯坦北部也存在。”除多说。
  科研结果表明:珠峰地区、青藏高原是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天气系统的触发区、源区。例如,长江中下游暴雨天气系统的源区就在青藏高原。虽然一路东去的过程中,天气系统会接受各种影响,但源头的热力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高原气温升高有可能使沿海地区的极端天气出现概率更高。
  除多认为:珠峰地区的人类活动当然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对广大的珠峰地区、青藏高原而言,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珠峰地区变暖最主要还是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的结果。虽然还有争论,不过大多数学者的共识是,人类的工业活动排放的过量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升温,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减排是减缓增温的有效途径。
  前述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在2015年发布的评估报告认为:珠峰地区生态环境总体为转好趋势。这与吴劲松的个人观察认知保持一致。他说:“我比较赞同的对珠峰的保护,不是完全将它封闭起来,而是主动地有所作为。例如,人们在珠峰区域建立观测点,了解那里的气候变化,根据这些再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他文献
去年八月,新民晚报向香港派出报道组。临行前,与报道组三位记者谈话。  话题有些沉重,言语不无忧虑。  远眺“东方之珠”香港,那时正是乌云压城、黑风四起之际。“修例风波”发生后,在美西方反华势力操控下,反中乱港分子裹挟学生市民在香港大肆打砸抢烧,公交停运、商店被砸、警察被袭,甚至和平市民当街被焚,黑暴分子已成彻头彻尾恐怖势力,“东方之珠”蒙尘粘垢黯然失色。大家都在期盼“东方之珠”早日拨开乌云,作为记
5月1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人们在楼顶放风筝。  春回人间,只是疫情仍如阴云密布。全球都在计划重启,只是有些行业的复工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曾经有一张影视行业的自嘲图,将口罩厂正在忙碌的工人P成导演、制片、编剧、摄影、美术、化妆……好像除了转业以外,影视圈的各种职位都看不到出路。图虽然是假的,背后焦灼的心情却是真的。但如果说疫情之下文艺生活就是寸草不生一片荒芜,倒也未必。病毒时代,文艺更是每个人都
“上海是我们的家乡,沪剧是我们的念想,保护沪剧、传承沪剧、传播沪剧是我们的使命。”  一袭精致旗袍,一抹浅浅微笑,一口吴侬软语,作为当之无愧的领军人才与代表人物,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总是给人优雅、端庄与大方之感。她宛如工笔画上走下的美人,细腻、精致而神采飞扬,一颦一笑间,顾盼生姿,有着上海女子特有的温润与美好,令人难忘。  她小小年纪成为名角,从《红灯记》里勇敢的小铁梅,到《石榴裙下》中悲情的卢雯
电影《火星救援》剧照。  火星,一个表面覆满氧化铁的枯红色星球。这里是人类尚未涉足之地,无尽星海中离我们最近的岛屿。它的表面有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和最长的峡谷,这里的夕阳不是血红而是苍蓝。当你在夜晚抬头仰望,会发现一大一小两颗形状诡异的月亮。  自古以来,人类便对这颗红色星球充满了想象和神往。近百年来,人类更是钟情于火星题材创作,从文学、电影到动漫、游戏,火星承载了太多人类关于异域最美好的愿望与最恐怖
2018年7月18日,具有89年历史的新民晚报,推出微信端《新民早报》,与纸质版新民晚报相得益彰,形成“一早到晚”看“新民”的阅读氛围;10月26日,进博会倒计时10天之际,新民晚报推出视频新平台《上海时刻》,应势而动,突出短视频的发展,使得新民晚报在进博会等一系列重大报道中以全息媒体的传播方式,抵达更多受众。这是新民晚报在推进“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中的最新成果。  今年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
上周采访旅游业,发现一些导游改行了,男的当外卖小哥或者房产中介,女的当微商或者直播卖货。他们有的只是暂时为之,等全国旅游恢复起来又继续做老本行;有些则真的永久转行了,毕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还要每月还房贷养车,此次疫情全球影响深远,整个行业究竟何时完全恢复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我的朋友圈有不少人因为此次疫情而“画风大变”。  最近有个在某老牌艺术园区做公关的朋友突然约我喝咖啡,本来我准备和她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似乎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往年的三、四月,都是高校毕业生撰写论文、找工作的紧张时刻,也是考研复试的时间。但今年,全国高校延期开学,毕业班的同学们无法像往年一样进行现场论文答辩,春季招聘也不能如愿在线下举行。  日前,由新华网联合中国大学生在线发起的《2020届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问卷调查结果出炉。结果显示,59.7%的受访应届高校毕业生表示参加了网络招聘,其中有近
苏州河本名吴淞江,船只逆流而上可以到达苏州宝带桥,继而驶入京杭大运河。上海开埠后,早期的外国殖民者对于商路有着非比寻常的需求和敏感,于是上海市区内这段17公里的吴淞江得名“苏州河”。 20世纪初,银行家、贸易商们自然而然地聚集此地,沿岸建起了一幢幢仓储建筑——作为物资的中转站,这里就逐渐成为了内河航运码头和仓库集中地,即老上海的物流中心。  过去,这里因为工业的发展而辉煌和繁荣;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记得很多年前到北方某小城市采访。大约18时完成了所有采访,走出采访对象家里的瞬间,我有些“惊讶”:整个城市,黑了!  饥肠辘辘的我和两个同行不得不直接打辆出租车,让师傅载我们去可以吃饭的地方,街边小摊也可以。没想到,师傅竟然也不熟悉,表示只能带我们去碰碰运气,不知道小摊是否还开着。  车子开了有段时间,最后在一个昏暗的巷子口停了下来。讲真,如果让我一个人走进去,肯定是不敢的。烧烤摊前没几个客人,但
家有老人,最怕的就是生病无法照料。  面对深度老龄化,上海早在2005年就提出和实践“9073”养老服务模式,即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进入养老机构。  通常,生活能够自理、比较健康的老人,可以居家养老;而生活难以自理、长期需要医疗照护的老人,家人照顾起来难度大,或者没有条件照顾,很多家庭会选择养老机构。  进入养老机构的老人往往是医疗需求最多的老人,但过去传统的养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