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学生历史学习成功之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质疑就是学生对书本或老师提出的有关信息、观点、结论表示怀疑,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学生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不“盲崇”,富于创新精神,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一、培养成学生“质疑”的习惯
  由于受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观念的影响,老师和学生已形成长期以书本为唯一依据,不敢越出书本这一雷池半步的思想。老师上课以书本为准,学生听课、回答问题亦以书本的内容为唯一标准。
  殊不知,书也是人编写,虽然编书的这些人都是大师级人物。尽管如此,这些大师仍然是人,岂能无过?我以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为理论依据,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要放弃质疑。我自己在教学中主动质疑,给学生以示范。我对能“质疑”的同学即使质疑不正确或者观念很幼稚也予以及时肯定,对能“质疑”提出新观点的予以表扬,并帮助指导他(她)们书写小论文,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质疑的风气,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二、学生“质疑”以来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我在历史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质疑”,学生“质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是质疑历史教材中的问题,而且延伸到政治、语文等学科。
  1.初一年级戴欢提出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9页反映商鞅变法内容的剪纸“奖励耕战”是错误。这位同学指出历史的本质就是真实性,这幅剪纸不能准确反映历史真相。其错误:(1)奖励耕织四个字的排列循序,古人的写字习惯是以右向左写即“织耕励奖”,而且书上“奖励耕织”,而商鞅变法是发生先秦时期,难道还不够“古”?而写字从左向右书写文字,则是近代和当代人的习惯。(2)剪纸中的“奖励耕织”四个字的字体是典型隶书和楷书过渡期文字,很有魏碑的风采,而先秦时期盛行的文字应是篆书,岂不矛盾?
  2.初三年级殷睿同学也对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67页“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提出质疑。学生质疑此处用“农民”二字不妥,而应用“农奴”二字,并且就农民和农奴的区别进行分述,指出两者根本区别是否“有人身自由问题”。1861年俄国的改革是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这次改革中,获得人身自由的是农奴而不是农民。
  3.初三年级学生张浩、胡文斌同学对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初级中学教科书《思想政治》第五册第46页有关对中国近代史的性质提出质疑,书中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历史。”张浩、胡斌同学指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而帝国主义国家的形成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在经济、政治占统治地位时形成的。这就是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840年至1870年这一阶段,当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所以,教材中,这段话中“帝国主义”是用词不当,他们提出应把文中“帝国主义”改为“外国资本主义”为妥,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包括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时期,用外国资本主义能很准确地表示这段历史的特征。
  4.初三年级李琦、徐淼等同学把在历史课上养成的习惯延伸到语文学科。她们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五册第125页鲁迅先生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话提出质疑,尽管语文老师从语文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但她们始终认为这句话是矛盾的,认为“语法面前人人平等”。这种问题的出现,她们认为是有些文人在搞“个人崇拜”把鲁迅先生神化。其实伟人亦是人,孰能无过?即使鲁迅先生在这里产生一些小错,也不会影响他伟大形象,反而使人感觉他是活生生的伟人。
  三、学生“质疑”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我通过对学生历史同学过程的“质疑”教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学生在质疑过程亦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妥善处理,否则会影响“质疑”的质量和效果,影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1.“怀疑一切”有的同学对教材所有内容,都进行质疑,这样会浪费很多学习时间。其实教材中绝大多数结论都来源于实践,有许多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人。所以学生不必怀疑一切,何况“怀疑一切”也会动摇学生对教材和学习信心,为此,怀疑一切是不足取的。
  2.“仅质疑,不提出理由或解决方法”。虽然有人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我却认为质疑,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且更应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努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或方法。我想一个人只会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他仅是个问题专家,对他以后人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3.“单个质疑,合作精神不足”,最近一段时间实践反映:单个质疑的人很多。我把学生质疑的问题汇总后发现:许多同学在质疑相同一个问题。这一发现就把同学们质疑过程中的合作提上议事日程。同学们公开自己的质疑问题,按问题分类,自愿分组,加强合作,做到扬长补短。事实证明,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明智之举。
  我将和我的学生精诚合作,用“质疑”的利剑,开辟一条不懈追求真理的光明之路,让学生在创新的金光大道上驰骋。
  参考文献:
  [1]《世界古代史》(上册).古希腊史.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3]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世界历史》.第一册.
  [4]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思想政治》.初三年级全一册.
  [5]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行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救治;将2017年7月~20
摘 要: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动下,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文化竞争日趋强烈。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对学生的教育不能继续按照书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急需改进教育机制。学校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教授理论知识为辅”为教学观念。本文从教育改革下的新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出发,提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初
摘 要: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忽视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教师只关注知识的讲解,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习的动机不足,失去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影响到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认为情感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完整的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在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个体完美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本文就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作了探讨。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六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成果累累。众多的专家学者都对新课程改革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大江南北,众多学校都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不少学校已经收获成果。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各有千秋,比如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河北的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等已经成为课改的先锋。笔者认为课堂模式最大的变化就是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这样的变化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 要: 人文地理作为地理学的三大组成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文地理侧重考查学生归纳、总结、综合等能力,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具备地理素养的试金石。在高考总复习期间,通过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发现学生在人文地理学习中还存在读图能力、惯性思维、答题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及制定对策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隐性信息 显性信息 人文地理教学 质量分析  一、泉州统考卷质量分析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