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达到顶峰。面对错别字高居不下的现象,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能做点什么?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机械的记忆、简单的罚抄,其纠错效果并不理想。《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汉字构造规律和儿童识字心理规律等方面人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从而把错别字减少到最低程度。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微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一、巧妙识记易错字
有些汉字,学生写起来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或是写错笔画,最终写成一个错字。像这样极易写错的字就要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将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牢牢地记住正确的字形。
[例]微课《巧记生字“猴”》
“猴”的字形比较复杂,有些学生总会多写一短竖,反复强调还是记不住。微课《巧记生字“猴”》,通过讲故事、演动画,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微课中,先跳出一个可爱的孙悟空形象,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此时微课中语音提问:“咦?孙悟空的金箍棒藏哪去了?”学生一看动画便知:藏到耳朵里去了。接着播放孙悟空的友情提醒,再进行动态的汉字演示,这样的纠错方式新奇有趣,所以记忆深刻,学生再写“猴”字的时候就不会多一竖了。
[例]微课《巧记生字“幼”》
“幼”字笔画虽然不多,但是学生在实际书写时往往会把左边的“幺”误写成“纟”,以为“纟” “力”=“幼”。微课《巧记生字“幼”》则通过分解、演示告诉大家,这样的记忆得到的不是“幼”字。课中先出现“幺”的字源解说,让学生明白:“幺”意为“细小的,极小的”。接着让学生到“幼”字里去找找“幺”藏在哪儿?同时动态显示红色的“幺”部分。再来探寻“幼”的造字本义:年纪小而手脚细嫩无力。如此一来,学生的头脑中就刻下了“幼”的正确组合:“幼”=“幺” “力”。
二、巧妙识别同音字
有些汉字尽管字形、字义都不同,读音却完全相同,学生在书写和使用时因为不解其意而发生混淆就会产生别字。这类字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由形人手,抓住特点,或是形义结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从根本上加以识别。
[例]微课《识别“力”和“立”》
“力”和“立”同为象形字。微课《识别“力”和“立”》抓住字形特点,把形象和文字联系起来记忆。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畫和文字的相似点,把“力”想象成向下伸展的手臂,强壮而有力。“立”第一笔点想象是人的头,第三笔和第四笔想象是人的两条腿,第五笔横画想象成地面,整个字就像一个人站立在地上。之后结合动态的演示,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轻松地理解了字义。
[例]微课《识别“鱼”和“渔”》
“鱼”和“渔”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混淆。微课《识别“鱼”和“渔”》通过看图组词,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先出示多种鱼的视频和图片,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它们的名字,微课里同时显示由“鱼”字组成的许多词语;再播放渔夫捕鱼的视频和小故事,随后显示与其相关的带有“渔”字的词语。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难发现:“鱼”组的词大多是指生活在水里的各种鱼类,“渔”组的词大多跟捕鱼有关系。这种图文并茂的启发式教学比生硬的灌输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
三、巧妙区分形近字
形近字最为复杂易错,但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类汉字中比较多见的是形声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音、字义、笔画、结构和造字方法等方面来辨别异同。
[例]微课《分清“蜓”“蜒”有妙招》
形旁相同声旁不同的形声字,抓住声旁来区分字音。很多学生写到与“廷”和“延”有关的字时,总容易混写,尤其是“蜓”和“蜒”,形旁一样声旁也很相似,就更难分清楚了。微课《分清“蜓”和“蜒”》引导学生抓住声旁的发音来区分。课中先出示“廷”和“延”的字源解说,并通过具体词语来区分二字的音形义,再对比出示“蜓”和“蜒”的字理解说,结合声旁的读音准确区分“蜓”和“蜒”的字形和字音。最后以此类推,总结出声旁是“廷”和“延”的汉字发音特点:带“廷”的形声字“庭”“霆”“挺”“艇”,读的都是“ing”音,说明这些字声旁都是“廷”(t i ng),不能写成“延”。而带“延”的形声字“筵”“诞”“涎”,都含有“an”音,那声旁一定是“延”(yan)字,不能写成“廷”。这样利用一个字来记忆一类字,其效果事半功倍。
[例]微课《如何分清“燥…‘澡”“躁”“噪”》
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形声字,抓住形旁来区分字义。微课《识别“燥”“澡”“躁”“噪”》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的造字方法,引导学生在对比与联想中识记这四个形近字。课始,出示“燥”“澡”“躁”“噪”这四个字,让学生找出不同的部分,紧接着红色标注四个不同的偏旁。
抽象的字符此时还不能令学生形成强刺激,微课分别演示生活中的四幅图(烤火、洗澡、跺脚、捂耳),接着呈现相应的偏旁,并随之动态演变出“燥”“澡”“躁”“噪”四个字,这样层层推进,由图画到偏旁再到文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看到文字便会联想到图画,并根据偏旁理解字义,从而也就记住了字形。
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教师还编了一则顺口溜:“有口分贝太高,有足性情太暴。有水可净身子,有火水分不保。”最后出示选字填空题巩固识字效果。
燥澡躁噪
洗( )( )热烦( )( )音
暴( )( )声( )堂干( )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顺应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其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动画音视频,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视听觉驻留规律和心理认知特点,对学生极富吸引力。只要我们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地巧妙应用,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作者单位: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 江苏]
一、巧妙识记易错字
有些汉字,学生写起来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笔,或是写错笔画,最终写成一个错字。像这样极易写错的字就要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将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牢牢地记住正确的字形。
[例]微课《巧记生字“猴”》
“猴”的字形比较复杂,有些学生总会多写一短竖,反复强调还是记不住。微课《巧记生字“猴”》,通过讲故事、演动画,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微课中,先跳出一个可爱的孙悟空形象,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此时微课中语音提问:“咦?孙悟空的金箍棒藏哪去了?”学生一看动画便知:藏到耳朵里去了。接着播放孙悟空的友情提醒,再进行动态的汉字演示,这样的纠错方式新奇有趣,所以记忆深刻,学生再写“猴”字的时候就不会多一竖了。
[例]微课《巧记生字“幼”》
“幼”字笔画虽然不多,但是学生在实际书写时往往会把左边的“幺”误写成“纟”,以为“纟” “力”=“幼”。微课《巧记生字“幼”》则通过分解、演示告诉大家,这样的记忆得到的不是“幼”字。课中先出现“幺”的字源解说,让学生明白:“幺”意为“细小的,极小的”。接着让学生到“幼”字里去找找“幺”藏在哪儿?同时动态显示红色的“幺”部分。再来探寻“幼”的造字本义:年纪小而手脚细嫩无力。如此一来,学生的头脑中就刻下了“幼”的正确组合:“幼”=“幺” “力”。
二、巧妙识别同音字
有些汉字尽管字形、字义都不同,读音却完全相同,学生在书写和使用时因为不解其意而发生混淆就会产生别字。这类字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由形人手,抓住特点,或是形义结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从根本上加以识别。
[例]微课《识别“力”和“立”》
“力”和“立”同为象形字。微课《识别“力”和“立”》抓住字形特点,把形象和文字联系起来记忆。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畫和文字的相似点,把“力”想象成向下伸展的手臂,强壮而有力。“立”第一笔点想象是人的头,第三笔和第四笔想象是人的两条腿,第五笔横画想象成地面,整个字就像一个人站立在地上。之后结合动态的演示,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轻松地理解了字义。
[例]微课《识别“鱼”和“渔”》
“鱼”和“渔”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混淆。微课《识别“鱼”和“渔”》通过看图组词,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先出示多种鱼的视频和图片,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它们的名字,微课里同时显示由“鱼”字组成的许多词语;再播放渔夫捕鱼的视频和小故事,随后显示与其相关的带有“渔”字的词语。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难发现:“鱼”组的词大多是指生活在水里的各种鱼类,“渔”组的词大多跟捕鱼有关系。这种图文并茂的启发式教学比生硬的灌输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
三、巧妙区分形近字
形近字最为复杂易错,但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类汉字中比较多见的是形声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音、字义、笔画、结构和造字方法等方面来辨别异同。
[例]微课《分清“蜓”“蜒”有妙招》
形旁相同声旁不同的形声字,抓住声旁来区分字音。很多学生写到与“廷”和“延”有关的字时,总容易混写,尤其是“蜓”和“蜒”,形旁一样声旁也很相似,就更难分清楚了。微课《分清“蜓”和“蜒”》引导学生抓住声旁的发音来区分。课中先出示“廷”和“延”的字源解说,并通过具体词语来区分二字的音形义,再对比出示“蜓”和“蜒”的字理解说,结合声旁的读音准确区分“蜓”和“蜒”的字形和字音。最后以此类推,总结出声旁是“廷”和“延”的汉字发音特点:带“廷”的形声字“庭”“霆”“挺”“艇”,读的都是“ing”音,说明这些字声旁都是“廷”(t i ng),不能写成“延”。而带“延”的形声字“筵”“诞”“涎”,都含有“an”音,那声旁一定是“延”(yan)字,不能写成“廷”。这样利用一个字来记忆一类字,其效果事半功倍。
[例]微课《如何分清“燥…‘澡”“躁”“噪”》
声旁相同形旁不同的形声字,抓住形旁来区分字义。微课《识别“燥”“澡”“躁”“噪”》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的造字方法,引导学生在对比与联想中识记这四个形近字。课始,出示“燥”“澡”“躁”“噪”这四个字,让学生找出不同的部分,紧接着红色标注四个不同的偏旁。
抽象的字符此时还不能令学生形成强刺激,微课分别演示生活中的四幅图(烤火、洗澡、跺脚、捂耳),接着呈现相应的偏旁,并随之动态演变出“燥”“澡”“躁”“噪”四个字,这样层层推进,由图画到偏旁再到文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看到文字便会联想到图画,并根据偏旁理解字义,从而也就记住了字形。
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教师还编了一则顺口溜:“有口分贝太高,有足性情太暴。有水可净身子,有火水分不保。”最后出示选字填空题巩固识字效果。
燥澡躁噪
洗( )( )热烦( )( )音
暴( )( )声( )堂干( )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顺应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其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动画音视频,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视听觉驻留规律和心理认知特点,对学生极富吸引力。只要我们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地巧妙应用,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作者单位: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