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配合放松训练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音乐配合放松训练对改善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校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外,由课题组成员对患者进行音乐配合放松训练,分别于实施前和干预后一个月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1个月在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总疲乏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音乐配合放松训练干预可降低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音乐;放松训练;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癌症治疗方式的多样化,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诸如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有超过70%的癌症患者受到癌因性疲乏的困扰[1]。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CRF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癌症患者实施音乐配合放松疗训练,旨在探讨其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为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校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5~65岁(45±4.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16例,高中(职高、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13例;婚姻状况:已婚45例,未婚3例,离异或丧偶2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200元15例,1200~2500元23例,>2500元12例;主要照顾者:配偶34例,子女10例,其它6例。诊断肺癌13例,乳腺癌18例,胃癌15例,食管癌2例,肠癌2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癌症,且正在接受治疗;②年龄≥18岁;③具有正常的理解和交流能力,无明显精神及人格障碍;④患者对自身疾病诊断知情;⑤照顾者为患者亲属或朋友,不存在雇佣关系。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3 研究方法
  (1)住院期间:①由课题组成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第一次面对面的放松治疗示范后,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该疗法的理论方法以及操作程序。②选取病人喜欢的輕音乐储存在MP3。③在聆听轻音乐的同时,用鼻吸气约4s,伴随腹部隆起,屏息7s,慢慢呼气约8s,每天进行训练2次,每次30分钟。④给每位患者发放一本小册子,记录每天训练完成时间、完成情况、完成效果(自我评价),结束训练后回收小册子,进行数据统计。⑤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放松操的方法后,要求家属每天抽出时间与患者一起完成放松操。
  (2)出院后:患者出院在家进行训练时,小组成员每周进行上门指导,收集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课题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出新的护理措施,及时反馈给病人。
  1.4 评价方法
  采用日本学者Okuyama等2000年设计的癌症疲乏量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测评。该量表共15个条目,从3个维度评价癌因性疲乏症状:躯体维度、情绪维度和认知维度,其中躯体疲乏维度包括7个条目,情感疲乏和认知维度均4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5级评分。各维度得分之和为总分,得分越高提示疲乏越严重。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各维度和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音乐配合放松训练后,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通过音乐配合放松训练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情况。疲乏是癌症患者经历的痛苦感受, 报道显示,50%~90%以上的患者会经历癌因性疲乏症状。癌因性疲乏通常不能通过休息或睡眠来缓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因而极大地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本研究采用音乐配合放松训练,是在音乐的背景下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的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水平,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同时,采用音乐配合放松训练,教导患者运用科学方法减轻癌因性疲乏带来的痛苦,不再盲目的治疗,使患者对癌因性疲乏的不可避免性、持续性、消耗性等特点有了改观,积极面对癌因性疲乏给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小平,王维利,张淼.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可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39-1041.
  [2] 丁金霞.自我管理对化疗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5.
  注:本课题为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课题编号:HYCX2014063)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用于烹饮保健的以精细烹饪及营养量化的方式达到养生目的的小家电——养生壶,开始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一些商家甚至打出了响亮的广告语:“食疗养生专家。”养生壶真的能够养生吗?  养生壶有功能简单性价比高的,有功能多操作简便的,也有容量小适合办公室泡茶用的,还有容量超大适合家庭使用的,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市场上养生壶价格在200~500元间的较多,也有一些较为高端的产品
期刊
便失禁(fecal ncontinence,FI)是指不能随意控制排便,直肠内容物不自主的排出.小儿便失禁在临床比较常见,由于病因复杂,治疗效果较差,给患儿和家属带来很大痛苦,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建立一个规范化诊断治疗流程,对于明确诊断便失禁类型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科学评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3%~8%,约占整个胃肠门诊的20%~25%.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高,该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临床建立一套公认的诊断标准和规范化的治疗流程,对于提高FC的诊断准确性、探索与评价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生物反馈治疗是指利用各种技术,以视、听觉的形式显示体内某些生理活动,通过指导和自我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这些生理活动,达到控制某种病理过程,促进机能恢复之目的.生物反馈疗效不受便失禁的病因、疾病程度、病期长短等因素限制,是一种操作简单、无损伤性、无药物副作用并且疗效可靠的辅助性治疗方法,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生物反馈训练在我国才刚刚开展,由于各医院情况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致,导致治疗效果差别较大。
一、钡灌肠检查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便秘、便失禁的肠管形态学检查.  检测指标:观察结肠的长度、形态、蠕动强度、肠腔是否扩展或狭窄、有无肿物、梗阻;测量直肠肛管角,判断排便控制能力;同时了解灌肠后钡剂排空或残留情况,功能性便秘患儿钡灌肠显示直肠及乙状结肠内有大量粪块,而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所致便秘往往表现为钡剂残留或排空延迟。
2010年8~11月,我院采用经脐"Z"形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完成8例小儿梅克尔憩室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3岁,平均7.5岁.均有3个月至3年的无痛性黑便史,贫血貌,血红蛋白65 g/L~96 g/L.8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6例术前99mTc同位素检查显像阳性,提示右下腹或中腹部局灶性放射性增浓影,2例99mTc同位素检
尿道瓣膜是男婴下尿路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1],新生儿期可因肺发育不良以呼吸道疾患就诊,尿液滴沥易被忽略;在出生后几周仍未确诊的患儿可发生败血症、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由于合并肺发育不良,病死率高达50%[2],故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患儿:男,6岁,因发现右侧阴囊肿大1周入院.家长于入院前1周无意中发现患儿右侧阴囊肿大,不红,即来我院就诊,以右睾丸肿物收入.入院检查身体:营养一般,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正常,肝脾不大.右侧阴囊胀大,阴囊皮肤颜色正常,触诊右侧睾丸均匀肿大,直径约3.5 cm,质硬,无明显触痛,表面光滑.右侧附睾及精索未触及明显异常.左侧睾丸(直径约1.5 cm)、附睾及精索触诊正常.超声波显示右侧睾丸外形饱满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