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現阶段,由于幼儿园教师的“文科出身背景”,导致其科学素养基础薄弱,再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导致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普遍低下。由于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对这一现状给予高度重视,正确构建科学教育结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科学探索等能力。文章对幼儿园科学教育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意在提高幼儿科学素养整体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素养
事实证明,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国家进步的基本前提,在各个阶段的科学教育中,都应将科学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其中,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学校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师应将科学素养作为重点,根据幼儿自身科学素养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可以顺利开展。
一、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的科学素养
由于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教学活动的要求,将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应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能力。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科学素养要素的载体。幼儿教师应具备一定范围的科学知识,除了需要对科学基本事实与概念,规律以及原理进行理解之外,还应对幼儿学习内容进行具体规划,选择最适合的知识内容;通过自身知识能力,向幼儿讲解生活、生产等相关知识,并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掌握;充分认识科学在技术、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了解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的作用,调动幼儿的好奇心,真正迈入科学的殿堂。
第二,特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思考、反思能力,科学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教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还要引导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愈能提出问题愈能促进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发问引导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幼儿生活的需要。
第三,拥有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基于幼儿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对万物的探究热情及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挑战困难追求事业执着不渝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影响幼儿。这是职业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要严谨求实,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正确树立责任感。
第四,具备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能力设计组织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保持幼儿好奇、善于探究的天性而且对于教师本人也是科学教育能力的增长同时也是推动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二、提升幼儿科学素养应采取的措施
(一)对信息进行记录,实现对幼儿的客观引导
幼儿园教师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整理,对现象潜在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研究基础步骤。由于活动的开展需要进行有效的记录,幼儿园教师可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精神,而科学知识的建立奠定基础,进而培养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和同伴间模仿学习,能进一步丰富幼儿学习经验,有利于科学概念等基础的形成。在记录过程中,需要做到有始有终,其包括:猜想和设计、过程以及结果等,虽然记录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幼儿时期应将绘画作为重点,或者符号和纸工粘贴等,配上文字和表格等,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为幼儿更好掌握活动过程奠定基础,通过猜想和结果的对比,及时发现记录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实验是教学的前提
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过程,幼儿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整个活动过程属于动态变化,其具体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属于一个探究的过程。例如:在幼儿园中班中,教师为幼儿设定《沉浮》教学实验,教师:“如果向水中投放红枣、石头、苹果以及围棋子,哪种材料可能出现下沉的情况?”幼儿:“石头会下沉。”教师:“为什么?”幼儿:“家中饲养的鱼缸底下存放很多石头。”再如: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开设《吹泡泡》实验,教师:“教师手中的泡泡器是哪种形状?”幼儿:“圆形。”教师:“吹出的泡泡呈现哪种形状?”幼儿:“圆形。”同时教师为幼儿发放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同时提问:“你手中泡泡器属于哪种形状?”幼儿:“圆形、正方形、菱形、花形”。教师:“仔细想想,利用手中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何种形状?”幼儿:“圆形”、正方形、菱形、花形”。因此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过程中,让幼儿通过问题进行科学教育的学习。
(三)培养幼儿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探究活动中,交流与表达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幼儿可以及时阐述自己想法,同时设法与他人进行说明,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对每个幼儿给予适当鼓励,引导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看法,无论这一想法是否正确,都应进行鼓励,其原因为: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科学语言的使用能力,通过幼儿对科学探究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表明,进而强化幼儿自身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该环节内,幼儿园教师向幼儿留有自由空间后,幼儿就可以在该时间内对探究结果进行分享,从总结中得到感悟,从而提升幼儿自身科学素养。
(四)从实验和观察的角度,培养幼儿探究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幼儿通过观测以及实验,能更客观的接触世界,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对学生进行指导,正确引导幼儿利用感官对客观世界进行阐述。幼儿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探究资料,并且保证实验具有可控制、可重复的特点,向幼儿提供测量或定量工具,鼓励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观测。另外,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指导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可过多干涉幼儿,只在必要时给予帮助;必要时保持沉默,积极听取幼儿自身想法,对幼儿做法进行详细观察,确定幼儿实际水平;当幼儿遇到挫折时,幼儿园教师应对其给予安慰以及帮助等;对重要信息进行记录,如幼儿遇到问题或观点等。
总之,幼儿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才能更有效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全面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素养
事实证明,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国家进步的基本前提,在各个阶段的科学教育中,都应将科学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其中,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学校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师应将科学素养作为重点,根据幼儿自身科学素养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可以顺利开展。
一、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的科学素养
由于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教学活动的要求,将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应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能力。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科学素养要素的载体。幼儿教师应具备一定范围的科学知识,除了需要对科学基本事实与概念,规律以及原理进行理解之外,还应对幼儿学习内容进行具体规划,选择最适合的知识内容;通过自身知识能力,向幼儿讲解生活、生产等相关知识,并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掌握;充分认识科学在技术、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了解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的作用,调动幼儿的好奇心,真正迈入科学的殿堂。
第二,特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思考、反思能力,科学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教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还要引导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愈能提出问题愈能促进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发问引导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幼儿生活的需要。
第三,拥有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基于幼儿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对万物的探究热情及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挑战困难追求事业执着不渝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影响幼儿。这是职业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要严谨求实,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正确树立责任感。
第四,具备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能力设计组织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保持幼儿好奇、善于探究的天性而且对于教师本人也是科学教育能力的增长同时也是推动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二、提升幼儿科学素养应采取的措施
(一)对信息进行记录,实现对幼儿的客观引导
幼儿园教师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整理,对现象潜在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研究基础步骤。由于活动的开展需要进行有效的记录,幼儿园教师可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精神,而科学知识的建立奠定基础,进而培养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和同伴间模仿学习,能进一步丰富幼儿学习经验,有利于科学概念等基础的形成。在记录过程中,需要做到有始有终,其包括:猜想和设计、过程以及结果等,虽然记录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幼儿时期应将绘画作为重点,或者符号和纸工粘贴等,配上文字和表格等,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为幼儿更好掌握活动过程奠定基础,通过猜想和结果的对比,及时发现记录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实验是教学的前提
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过程,幼儿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整个活动过程属于动态变化,其具体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属于一个探究的过程。例如:在幼儿园中班中,教师为幼儿设定《沉浮》教学实验,教师:“如果向水中投放红枣、石头、苹果以及围棋子,哪种材料可能出现下沉的情况?”幼儿:“石头会下沉。”教师:“为什么?”幼儿:“家中饲养的鱼缸底下存放很多石头。”再如: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开设《吹泡泡》实验,教师:“教师手中的泡泡器是哪种形状?”幼儿:“圆形。”教师:“吹出的泡泡呈现哪种形状?”幼儿:“圆形。”同时教师为幼儿发放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同时提问:“你手中泡泡器属于哪种形状?”幼儿:“圆形、正方形、菱形、花形”。教师:“仔细想想,利用手中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何种形状?”幼儿:“圆形”、正方形、菱形、花形”。因此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过程中,让幼儿通过问题进行科学教育的学习。
(三)培养幼儿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探究活动中,交流与表达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幼儿可以及时阐述自己想法,同时设法与他人进行说明,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对每个幼儿给予适当鼓励,引导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看法,无论这一想法是否正确,都应进行鼓励,其原因为: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科学语言的使用能力,通过幼儿对科学探究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表明,进而强化幼儿自身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该环节内,幼儿园教师向幼儿留有自由空间后,幼儿就可以在该时间内对探究结果进行分享,从总结中得到感悟,从而提升幼儿自身科学素养。
(四)从实验和观察的角度,培养幼儿探究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幼儿通过观测以及实验,能更客观的接触世界,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对学生进行指导,正确引导幼儿利用感官对客观世界进行阐述。幼儿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探究资料,并且保证实验具有可控制、可重复的特点,向幼儿提供测量或定量工具,鼓励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观测。另外,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指导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可过多干涉幼儿,只在必要时给予帮助;必要时保持沉默,积极听取幼儿自身想法,对幼儿做法进行详细观察,确定幼儿实际水平;当幼儿遇到挫折时,幼儿园教师应对其给予安慰以及帮助等;对重要信息进行记录,如幼儿遇到问题或观点等。
总之,幼儿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才能更有效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全面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